小鸚鵡的生活習性,鸚鵡的生活習性

時間 2022-02-09 23:15:29

1樓:藥不能停啊

鸚鵡有哪些生活習性呢?

鸚鵡的生活習性

2樓:藥不能停啊

鸚鵡有哪些生活習性呢?

3樓:匿名使用者

雞尾鸚鵡體格健壯,抗病力強,耐粗飼料,較容易飼養和繁殖,在一般飼養條件下很少發生死亡現象。但要注意不要斷食、斷水,飼料不要太單一。作為觀賞鳥或馴鳥也可用鸚鵡架飼養。

由於它善於攀緣,喜歡啃咬木質,雞尾鸚鵡的飼養應使用金屬籠,每對雞尾鸚鵡的繁殖籠大小為長60厘公尺、寬45厘公尺、高40厘公尺,棲槓宜選用硬木或硬樹枝,直徑2厘公尺左右。食水用具應結實、穩妥,,防止被咬壞或蹬翻。巢箱可用五合板製成封閉式的巢箱,大小為長30厘公尺、寬20厘公尺、高16厘公尺,中間最好加一塊5厘公尺高的隔板,巢箱正面開乙個6-7厘公尺的出入孔,內墊鋸末。

沙盤最好用鐵皮托盤。水罐每天或隔大清洗1次,更換清潔飲水。青菜每天或隔天喂1次。

沙盤每週清理1~2次,食罐、水罐及用具應每月消毒1次。春秋兩季氣溫變化較大,要注意調節室溫,預防疾病的發生。冬季注意保暖,室內溫度不低於16℃。

夏季溫度較高,一般在30℃以上時應加強通風。飼料主要有穀子、黍子、稗子、稻穀、麻籽、葵花籽、雞蛋小公尺、油菜或其它青菜等。1·粒料搭配比例穀子40%,黍子20%,稻於10%,麻籽20%,葵花子10%,把幾種飼料混合均勻即可。

2·雞蛋小公尺在配雞蛋小公尺時,應在每1千克小公尺中加2克食鹽和4~6克多種維生素、鈣粉和微量元素。幼鳥的性成熟期為8個月左右,此時即可參加繁殖。雞尾鸚鵡一年四季均繁殖,但夏季天氣最熱的7~8月份,也是鸚鵡換羽的季節,應把窩巢拿掉停止繁殖。

如果不把窩巢拿掉,鸚鵡會繼續繁殖,由於天氣悶熱,孵化的蛋雖說發育得很好,但出雛率很低,會有相當部分的雛鳥憋死在蛋殼內,並使鸚鵡的換羽期推遲。這樣反而不如讓鸚鵡停止繁殖,待恢復體力換羽後,再掛窩巢進行繁殖,保持較高的出雛率,以提高經濟效益。雞尾鸚鵡全年可繁殖3~4窩,初產的鳥每窩可產3~4枚蛋,以後一般多為4~6枚,蛋呈白色,隔天產1枚蛋,在產第三枚蛋後,雌鳥開始孵化。

等雛鳥能吃食後可分籠飼養,這時雌鳥又開始下蛋繁殖了。在種鳥繁殖、孵化期間應注意環境的安定,儘量減少外界的干擾,不要移動鳥籠,盡量不去翻動鳥巢,以免驚動親鳥後棄巢,影響孵化和育雛。小鳥出殼後要注意室溫和食、水的充足,在繁殖期應補充無機鹽飼料和微量元素。

冬季繁殖鳥的室溫應保持在20℃以上,相對濕度45%~50%,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雞尾鸚鵡平均壽命18年左右,最長可活20多年。雞尾鸚鵡繁殖高峰期可達5~6年左右,以後繁殖率逐漸下降,為了對種鳥群進行提純復壯,應不斷更新種鳥。

4樓:匿名使用者

經常檢查鎖鏈牢固情況,以免鸚鵡咬壞後飛逃。成對飼養時,籠舍的容積應在1.5-2.0立方公尺以上。用粗木段斜放在籠壁的較高處由它們自行啃咬成巢是最合適的,為指示營巢位置,事先可在樹段較高的一端鑿乙個凹坑。

冬季室內的溫度要不低於16℃,夏季溫度在30℃以上時,要加強通風、換氣,以達到降溫的目的。飼料以葵花籽、玉公尺、花生公尺、高粱、稻子為主,每天加喂些蘋果、石榴、西瓜皮、菜梗等,繁殖期間應在飼料中適量增加小麻籽和葵花籽的比例和熟雞蛋。蘋果和蔬菜切成方塊和小段餵給,喂前應用水洗淨,吃剩下的飼料每天取出,以免飼料變質。

在人工飼養下採用木板釘制巢箱時,每年4-8月為繁殖,巢箱最好以大樹幹掏乙個直徑20厘公尺的洞代替巢箱,巢的大小為長40厘公尺、寬25厘公尺、高25厘公尺。在巢的邊角和巢洞邊要釘上鐵皮以防它們將巢箱啃壞。巢內提供不少於3厘公尺厚的刨花或粗木屑。

在種鳥繁殖、孵化期間應注意環境的安定,儘量減少外界的干擾,避免驚嚇。以免驚動親鳥後棄巢,影響孵化和育雛。在繁殖期應加喂牡蠣粉或骨粉無機鹽等,每天提供少量餅乾(或烤麵包片),育雛期間應每天加喂煮熟的雞蛋。

冬季繁殖期室內的溫度應保持在20℃以上,相對濕度在45%~50%為宜,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飲水要時常更換以保持清潔。葵花鳳頭鸚鵡葵花鳳頭鸚鵡喜愛沙浴,籠中角落要設乙個沙土堆。

葵花鳳頭鸚鵡單隻架養時如果不經常和它交流,會因不良的情緒反應而啄拔自身的羽毛。營養不良,尤其是長期餵給單純的稻穀和玉公尺粒時也會導致羽毛的代謝性脫落,及時補充核桃、花生等含脂飼料可改善這種症狀。當羽毛豐滿時可耐受很低的環境溫度,如果鳥正處在繁育期或者體羽稀疏狀態時,一定要注意保溫,否則容易造成損失。

鸚鵡的生活習性。

5樓:藥不能停啊

鸚鵡有哪些生活習性呢?

6樓:竹竹寵物導師

回答和其它鳥類相比,鸚鵡更加活躍、喧鬧和具有群體性。它們通常成群地生活。當它們飛行時,它們利用發出的尖叫聲來互相保持聯絡。

保持聯絡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幫助它們找到分散的食物。當乙隻鸚鵡發現食物後,它就會興奮地大叫而引來其它的同伴。

樹頂上的鳥窩

有一些鸚鵡把窩做在樹枝或地面上,但對大多數而言,小鳥是在樹幹的空洞中延生的。它們在高高的樹幹上尋找乙個合適的洞,通常都是啄木鳥留下的。鸚鵡從來不用任何材料,只是有時把窩弄大一點,雌鸚鵡在裡面產下2~3個白色的蛋。

所有的鸚鵡都是由母鸚鵡獨自來孵蛋的。

處於險境的鸚鵡

幾個世紀以來,鸚鵡都被作為寵物。因為它們有鮮豔美麗的外表,並且有一些可以模仿人類講話。一些種類——包括澳洲情鳥和長尾鸚鵡,可以十分成功地進行人工繁殖,但很多其它種類都只能從野外捕捉。

過度的捕捉和森林的砍伐使好幾種鸚鵡走到了滅絕的邊緣

更多3條

(鸚鵡)的特點和外表和生活習性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1、鸚鵡的特點:時尚,長壽,不易生病,餵食簡單,無異味(糞便味道也不大),會說話。

2、鸚鵡的外表:鸚鵡的個頭不大,顏色非常的豐富,一般也就在15cm左右,體重也就是50g左右,嘴巴是紅色的,眼睛就像蠟模一樣白色,頭部呈褐色狀,頸脖子為赤黃色的,有些環帶,上胸部為淺綠色的。

3、鸚鵡的生活習性:,喜歡湊熱鬧,生來就非常的嘈雜,在繁殖的季節,鸚鵡一般會幾十個組成乙個群體,喜歡發出刺耳的叫聲;平時一般多會聚集在農田,主要覓食一些穀物以及玉公尺之類的食物,多的時候可能達到上百隻這樣的數量,一起在地面上覓食。

鸚鵡的個性就是非常的活潑,而且膽子很大,人們近距離的靠近它都不會驚嚇到,甚至會近距離的靠近人;鸚鵡其實也有遷移的習性,通常隨著季節的輪換會進行遷移,活動地點多半是食物充足的地方,其實仔細觀察就可以看出。

8樓:胡斯鵝黃

鸚鵡的嘴給人的印象深刻。

乍看之下很象老鷹的鉤喙,但從圖中的對比可以看出,鷹嘴的上喙強有力而下喙很弱,主要用於象撓鉤那樣撕裂獵物而不具備強大的咬合力;鸚鵡的嘴則上下喙均十分有力,臉頰的咬肌也很發達,啃咬的力量較大,結構上如同鉗子。除了啄羊鸚鵡等極少數種類外,鸚鵡幾乎都是素食者,象鉗子一樣的大嘴是對付堅硬果殼的利器,雖然其咬合力和實際破壞力都遠勝猛禽類,然而鸚鵡在自然界屬於**食者,習性上不會主動攻擊,所以它們是「具有獅牙的綿羊」。當然,在形勢窘迫時,它們也會出於自衛的目的而咬人,大型種類甚至可能使人受傷。

在家中飼養大、中型鸚鵡時,要記住不要任意挑逗起它們的進攻性。

鸚鵡的舌多肉而具圓端,有著「橡皮擦」般的質地,與其它鳥類有顯著的不同。

很多人以為這樣結構的舌頭是鸚鵡學說話的優勢條件,其實不然,科學已經證明舌頭不是發音器官,只是合成某些音節的輔助器官,而鸚鵡的舌頭甚至連輔助發音的功能都不具備,它們可以叼著滿嘴的東西,不張嘴就能「說話」。鸚鵡舌頭的主要功能有兩個:碾碎食物的時候當作「杵」來使用(下喙作為盛食的容器)以及探索物體時作為探測工具,相當於人類的食指。

它們的舌有堅韌的結締組織和豐富的神經末梢,能靈敏地感知物體的軟硬質地和溫度,好奇的鸚鵡,特別是幼齡鳥常有舔人手指的動作,那樣的舉動相當於小狗在嗅聞你的腳背,並不意味著它要咬你。據說鸚鵡的味覺不發達(鳥類通常均如此),難辯食物的酸甜苦辣。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的鸚鵡偏愛甜食(那是因為人類總是選擇香甜的東西作食物)而在野外生活的很多鸚鵡常以苦澀的樹果為食。

純人工繁育的有些鸚鵡可能不會分辨食物,它們可能會試食軟塑料和別的質地類似食物的東西,甚至是手指和**上的痣!(**:鸚鵡在舔主人的手指)

鸚鵡也是羽色最豐富多彩的鳥類族群。

自然界的色彩在它們身上幾乎均有所體現:既有鮮豔的大紅、金黃、翠綠和天藍色,也有樸素的純白、暗灰和黝黑,就連鳥類中罕有的肉桂、藍紫和緋紅也並不罕見。這歸因於鸚鵡分布廣泛,生活環境的多樣化和它們特殊的羽毛構造。

國內的幾種常見的鸚鵡羽毛大致都以綠色為主,所以我們稱它們為「紅嘴綠鸚哥(鸚鵡的俗稱)」。隨著對外交流的增多,我們會接觸到更多具有花朵般色彩的異國種類。

鸚鵡之所以被識別和歸類,當然還有別的特殊之處,譬如說兩前兩后相對分布的腳趾,更適於在樹上攀爬;食道上發達的嗉囊可以貯存和消化更多的食物;在樹洞中棲息營巢和交嘴餵食的繁育習性;用腳握著食物進食的滑稽神態……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它們的聰明才智——善於學舌和模仿。鸚鵡因此也是最早被人類豢養的玩賞動物,在我國,成書於大約兩年前的《禮記》中就已經有了「鸚鵡能言,不離飛禽」的記述。

鸚鵡有哪些生活習性?

9樓:藥不能停啊

鸚鵡有哪些生活習性呢?

10樓:波奇網

玄鳳鸚鵡的身體素質較好

玄鳳鸚鵡又叫做雞尾鸚鵡或者高冠鸚鵡,這種鸚鵡的聲音很好聽,而且相對來說性格比較安靜。這類鸚鵡的膽子不是很大,所以剛買回來之後要盡量避免驚嚇。此外便是了解其生活習性,制定相應的飼養計畫。

野生的玄鳳鸚鵡主要棲息在草原、樹林及農田中。喜歡小集群活動,食物主要為植物果實種子,兼食植物嫩芽。繁殖期為8-12月。

築巢於樹洞或岩洞中。每窩產卵4-7枚。卵呈白色。

孵化主要以雌鳥為主,孵化期為18-20天,由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玄鳳鸚鵡的體格健壯,而且抗病能力強,耐粗飼料,較容易飼養和繁殖,在一般飼養條件下很少發生死亡現象。但要注意不要斷食、斷水,飼料不要太單一。作為觀賞鳥或馴鳥也可用鸚鵡架飼養。

因為這種鳥善於攀緣,喜歡啃咬木質,玄鳳鸚鵡的飼養應使用金屬籠,棲槓宜選用硬木或硬樹枝,直徑2厘公尺左右。食水用具應結實、穩妥,防止被咬壞或蹬翻。

巢箱可用五合板製成封閉式的巢箱,中間最好加一塊隔板,巢箱正面開乙個出入孔,內墊鋸末。沙盤最好用鐵皮托盤。水罐每天或隔大清洗1次,更換清潔飲水。

青菜每天或隔天喂1次。沙盤每週清理1-2次,食罐、水罐及用具應每月消毒1次。春秋兩季氣溫變化較大,要注意調節室溫,預防疾病的發生。

冬季注意保暖,室內溫度不低於16℃。夏季溫度較高,一般在30℃以上時應加強通風。

換羽季節應停止繁殖

飼料主要有穀子、黍子、稗子、稻穀、麻籽、葵花籽、雞蛋小公尺、油菜或其它青菜等。玄鳳鸚鵡一年四季均繁殖,但夏季天氣最熱的7~8月份,也是鸚鵡換羽的季節,應把窩巢拿掉停止繁殖。如果不把窩巢拿掉,鸚鵡會繼續繁殖,由於天氣悶熱,孵化的蛋雖說發育得很好,但出雛率很低,會有相當部分的雛鳥憋死在蛋殼內,並使鸚鵡的換羽期推遲。

玄鳳鸚鵡全年可繁殖3-4窩,初產的鳥每窩可產3-4枚蛋,以後一般多為4-6枚,蛋呈白色,隔天產1枚蛋,在產第三枚蛋後,雌鳥開始孵化。等雛鳥能吃食後可分籠飼養,這時雌鳥又開始下蛋繁殖了。在種鳥繁殖、孵化期間應注意環境的安定,儘量減少外界的干擾,不要移動鳥籠,盡量不去翻動鳥巢,以免驚動親鳥後棄巢,影響孵化和育雛。

小鳥出殼後要注意室溫和食、水的充足,在繁殖期應補充無機鹽飼料和微量元素。冬季繁殖鳥的室溫應保持在20℃以上,相對濕度45%-50%,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玄鳳鸚鵡平均壽命18年左右,最長可活20多年,所以還算有著不錯的壽命長度。

隨著年齡的增長玄鳳鸚鵡的繁殖率會降低,所以到了一定年紀後就應避免再讓其繁殖。首先是產率不高,另外對健康不利。

虎皮鸚鵡的生活習性,鸚鵡的生活習性

藥不能停啊 鸚鵡有哪些生活習性呢? 小學生蕊 虎皮鸚鵡餵食簡單,小米和油菜就可以,繁殖期間加上墨魚骨,補充鈣質,減少下軟皮蛋。自己選擇配偶,親鳥踩完蛋後一個星期下蛋,每窩下四到七個蛋,母鳥自行孵化,這期間儘量不打擾母鳥,18天到20天出殼。幼鳥7天睜眼,一個月左右出窩。鸚鵡的生活習性 藥不能停啊 鸚...

牡丹鸚鵡習性,鸚鵡的生活習性

特立專業答疑 牡丹鸚鵡性情凶猛,以強欺弱,發情雌鳥更為突出,叫聲大而雜,有時噪聲擾人,還可向其他鳥進攻,這時若將雌鳥與雄鳥配對繁育則鳴聲銳減,性情好轉,所以飼養牡丹鸚鵡以成對為佳。主要以地面上的草類種子 漿果 水果 植物嫩芽等為食。他們也會定期前往農耕區覓食農作物,造成相當程度的損害。牡丹鸚鵡體長一...

金剛鸚鵡有那些生活習性,紅綠金剛鸚鵡的生活習性

野外的金剛鸚鵡通常以果實 種子及果仁為主要食物。金剛鸚鵡被稱做是大力士,主要是因為它們強有力啄勁。在亞馬遜森林中有許多棕樹結著碩大的果實,這些果實的種皮通常極其堅硬,人用錘子也很難輕易砸開,而金剛鸚鵡卻能輕巧地用啄將果實的外皮弄開,吃到裡面的種子 除了美麗 龐大的外表,以及擁由巨大的力量外,金剛鸚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