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訓練鴿子,怎樣訓練鴿子?

時間 2021-06-03 06:27:06

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現今的信鴿主要是用於競翔比賽,所以,對信鴿的訓練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信鴿的品種再好,飼養管理得再好,不進行很好的訓練,也是不可能在競翔比賽中成功的。有人認為,只要品種好,平時不訓練,在競賽時也能取得好成績。

這種認識是不科學的。道理很簡單,就如一位長跑運動員,如若長期不參加訓練,而要在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只有堅持訓練,甚至艱苦的強制訓練,才能在比賽場上獲勝。

這才是符合科學道理的。訓練是複雜而艱苦的一項工作,沒有決心也是很難堅持下去的。這裡介紹一些一般的訓練方法,供參考。

(1)基礎訓練

包括親和訓練、歸巢(識巢)訓練、開棚訓練和熟悉訊號訓練。

①親和訓練。親和訓練,就是從幼鴿開始到競翔比賽之前,讓信鴿與飼養者「親和」、「友好」,培養「感情」,提高鴿子的服從性。方法是在飼餵時不要餵飽,利用鴿子的求食慾,培養「親和」,建立「感情」,直到它在你身邊走來走去摸它也不跑,才算「親和」訓練成功。

②歸巢訓練。當小鴿熟悉了自己舍內與捨外的環境後,要進行歸巢訓練。方法是將幼鴿攜到離鴿舍不遠的地方反覆放飛,而且要多方向放飛,逐步加遠距離。

③開棚訓練。開棚訓練,每天至少一次,每次1小時以上(對關棚飼養者而言)。由於你天天在那個時間開棚,鴿子也就形成了條件反射,當你一開啟棚門,它們就會爭先恐後地往外飛,直上雲霄,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

④熟悉訊號訓練。可以自己規定些訊號讓鴿子識別,天長日久就會記住你的訊號。按照你規定的訊號,訓練它很好地服從,使它能按照你的意圖行事就達到了目的。

(2)放翔訓練

①四周訓練。開始要在識巢訓練的基礎上,從3公里、5公里、10公里、20公里、50公里逐站訓放,放了乙個方向,再放另乙個方向,四周都要放。放時先單只放,後集體放,再單只放,而後再按照鴿會規定的比賽路線定向放。

訓放時,最好是風雨無阻,鍛鍊鴿子在惡劣氣候條件下也敢於歸巢。

②夜宿訓練。有的鴿子沒有在外過夜的經驗,特別是幼鴿。訓練的方法是,選合適的天氣,將鴿子帶到遠離鴿舍的野外,趁天黑在草地或莊稼地裡輕輕地將籠門開啟,讓鴿子自己走出,而後再輕輕地將籠取走(不要驚飛它們),離開此地,讓鴿子在野外過夜。

這樣訓練它幾次,可以培養以後遠端放翔在外過夜的適應能力。

(3)放翔的時間和年齡

5個月以內的按四周訓練的方法訓練,5、6個月以上的,可以在四周訓放的基礎上,增加到80公里、100公里、200公里、400公里,這要根據鴿子的體質來定,最多也不宜超過500公里。訓練時間也不宜超過3個月。1~2歲的可以增加到800~1000公里。

2~3歲的,即可參賽遠端和超遠端放翔。

(4)防「天敵」訓練

鴿子的「天敵」既有天上的,也有地上的。天上的有鷹、鷂、隼等猛禽。地上的有狐狸、野貓、黃鼠狼、蛇、鼠等。

這裡只講天上飛的「敵人」——鷹隼之類的猛禽。這些猛禽屬隼形目,全世界有300多種。在我國也有50多種。

這裡簡要介紹對鴿子威脅最大的猛禽。

①鳶(俗稱「老鷹」、「餓老雕」等)。這是一種大型猛禽,嘴像鋼鉤,爪長而尖利,眼光敏銳,飛行速度很快,是捕捉鳥獸的能手。

②鷂(又稱「雀鷹」、「赤腹鷹」)。這是鷹類中的中型猛禽,比老鷹稍小,嘴、爪鉤形,強勁有力。上體青灰色或青黑色,**淡灰色,尾羽較長,有十分明顯的深褐色橫斑或有幾條細橫帶,常像賊一樣地瞅著獵物,姿態很兇猛。

③隼。隼是鷹類中的小型猛禽,比鴿子稍大一些,背褐色或赤褐色,頭尾青灰色,尾端有黑帶。紅隼即是紅鷹,形似溫善,實則兇猛。

它在捕向獵物(小鳥類)時的剎那間,時速可達360公里。用這樣的速度襲擊獵物,一般的鳥類都經受不起,鴿子也同樣。

鷹隼這些猛禽,除了飛翔極其迅速外,還能長時間地在高空滑翔或懸在空中一動不動地搜尋獵物,視力極敏銳,能在1000~2000公尺的高空看到地面上的獵物(鳥和鼠類)。所以,在訓放信鴿時,要謹防這些猛禽的突然襲擊。

鷹隼在飢餓難忍時特別兇猛,所以,特別是在久雨初晴的早晨更要注意。最好的辦法是在訓放時遠離猛禽經常出沒的地域。如果發現猛禽,別急於開籠,如已開籠可發出集群高飛的訊號,萬萬不可以有單只在這種情況下飛翔,單隻最利於鷹隼的襲擊,而鴿群會讓它眼花繚亂,終因捕捉不到目標而罷休;在這種時候家飛的信鴿也要推遲開棚的時間,或發出訊號,或搖動食罐,招喚鴿群進棚。

在短距離訓放時,飛行路線盡量避開山區,實在避不開時,開籠時間要晚一些,也就是等到鷹隼找到別的獵物填飽荒腹後,比較安全。

(5)提高歸巢速度的方法

①寡居法。對非育雛的雌雄鴿分棚飼養,訓放也不讓它們「夫妻」見面,直到參賽前幾個小時,才讓它們合棚十幾分鐘,至多半小時。這時「夫妻」相見感情格外地好,親熱、接吻、踩蛋,準備「生兒育女」了。

就在這時送賽,歸巢速度就會快。

②思偶法。讓過著舒適安逸和安靜愉快生活的夫妻鴿子參加單個競賽,另乙隻留舍,「夫妻」不見面,它們就會思念配偶。鴿子思偶心切,放翔它會急於歸巢的。

至於放雄,還是放雌,由鴿主自定。不過,比利時賽鴿名家喬治·華普利就採取鰥居法,只放翔雌鴿,獲得了成功。

③佔巢法。對已確定的參賽鴿,要在前10天左右,採取激發它們佔巢心切的方法。趁黑夜看不清的時機,將另外的鴿子偷偷地放到已確定的參賽鴿的鴿舍巢房內,天亮「主人」發現有「不速之客」佔據它的巢房,會拼命地逐趕。

這樣連做幾次,它就產生了一種恐懼感,恐怕別鴿搶占它的巢房。所以,時時不敢遠離。在這樣的心情下,送去參賽,它會拼命地往家飛。

④餓食法。只適用於平時的訓練和當天能歸巢的參賽鴿。放時不餵食,使其餓腹,因急於飲食,它會加快行程回家「吃飯」的。對500公里以上的賽程不可以採取此法。

2樓:1黧樺白

何訓練鴿子的方法:

1、要選擇眼睛清澄、透明、靈活的鴿子。

2、訓練鴿子愛戀自己的巢舍,認識巢舍附近的周圍環境,使鴿子不易離開自己的巢舍和熟悉自己巢舍的所在地。

3、訓練鴿子定時吃食,是它能聽號令進食,並且須在自己的巢中吃食。

4、由近而遠地試放鴿子。第一次放鴿時,可先縛扎他的翅膀,把它放在鴿舍的屋頂上,讓它認識自己的巢舍位置和特徵,以免他迷路。鴿的記憶力很強,以後便不會認錯地方。

鴿子,一種常見的鳥。鴿子和人類伴居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考古學家發現的第一幅鴿子影象,來自於西元前2023年的美索不達公尺亞,也就是現在的伊拉克。

世界各地廣泛飼養,鴿是鴿形目鳩鴿科數百種鳥類的統稱。我們平常所說的鴿子只是鴿屬中的1種,而且是家鴿。

怎樣訓練鴿子?

3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現今的信鴿主要是用於競翔比賽,所以,對信鴿的訓練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信鴿的品種再好,飼養管理得再好,不進行很好的訓練,也是不可能在競翔比賽中成功的。有人認為,只要品種好,平時不訓練,在競賽時也能取得好成績。

這種認識是不科學的。道理很簡單,就如一位長跑運動員,如若長期不參加訓練,而要在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只有堅持訓練,甚至艱苦的強制訓練,才能在比賽場上獲勝。

這才是符合科學道理的。訓練是複雜而艱苦的一項工作,沒有決心也是很難堅持下去的。這裡介紹一些一般的訓練方法,供參考。

(1)基礎訓練

包括親和訓練、歸巢(識巢)訓練、開棚訓練和熟悉訊號訓練。

①親和訓練。親和訓練,就是從幼鴿開始到競翔比賽之前,讓信鴿與飼養者「親和」、「友好」,培養「感情」,提高鴿子的服從性。方法是在飼餵時不要餵飽,利用鴿子的求食慾,培養「親和」,建立「感情」,直到它在你身邊走來走去摸它也不跑,才算「親和」訓練成功。

②歸巢訓練。當小鴿熟悉了自己舍內與捨外的環境後,要進行歸巢訓練。方法是將幼鴿攜到離鴿舍不遠的地方反覆放飛,而且要多方向放飛,逐步加遠距離。

③開棚訓練。開棚訓練,每天至少一次,每次1小時以上(對關棚飼養者而言)。由於你天天在那個時間開棚,鴿子也就形成了條件反射,當你一開啟棚門,它們就會爭先恐後地往外飛,直上雲霄,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

④熟悉訊號訓練。可以自己規定些訊號讓鴿子識別,天長日久就會記住你的訊號。按照你規定的訊號,訓練它很好地服從,使它能按照你的意圖行事就達到了目的。

(2)放翔訓練

①四周訓練。開始要在識巢訓練的基礎上,從3公里、5公里、10公里、20公里、50公里逐站訓放,放了乙個方向,再放另乙個方向,四周都要放。放時先單只放,後集體放,再單只放,而後再按照鴿會規定的比賽路線定向放。

訓放時,最好是風雨無阻,鍛鍊鴿子在惡劣氣候條件下也敢於歸巢。

②夜宿訓練。有的鴿子沒有在外過夜的經驗,特別是幼鴿。訓練的方法是,選合適的天氣,將鴿子帶到遠離鴿舍的野外,趁天黑在草地或莊稼地裡輕輕地將籠門開啟,讓鴿子自己走出,而後再輕輕地將籠取走(不要驚飛它們),離開此地,讓鴿子在野外過夜。

這樣訓練它幾次,可以培養以後遠端放翔在外過夜的適應能力。

(3)放翔的時間和年齡

5個月以內的按四周訓練的方法訓練,5、6個月以上的,可以在四周訓放的基礎上,增加到80公里、100公里、200公里、400公里,這要根據鴿子的體質來定,最多也不宜超過500公里。訓練時間也不宜超過3個月。1~2歲的可以增加到800~1000公里。

2~3歲的,即可參賽遠端和超遠端放翔。

(4)防「天敵」訓練

鴿子的「天敵」既有天上的,也有地上的。天上的有鷹、鷂、隼等猛禽。地上的有狐狸、野貓、黃鼠狼、蛇、鼠等。

這裡只講天上飛的「敵人」——鷹隼之類的猛禽。這些猛禽屬隼形目,全世界有300多種。在我國也有50多種。

這裡簡要介紹對鴿子威脅最大的猛禽。

①鳶(俗稱「老鷹」、「餓老雕」等)。這是一種大型猛禽,嘴像鋼鉤,爪長而尖利,眼光敏銳,飛行速度很快,是捕捉鳥獸的能手。

②鷂(又稱「雀鷹」、「赤腹鷹」)。這是鷹類中的中型猛禽,比老鷹稍小,嘴、爪鉤形,強勁有力。上體青灰色或青黑色,**淡灰色,尾羽較長,有十分明顯的深褐色橫斑或有幾條細橫帶,常像賊一樣地瞅著獵物,姿態很兇猛。

③隼。隼是鷹類中的小型猛禽,比鴿子稍大一些,背褐色或赤褐色,頭尾青灰色,尾端有黑帶。紅隼即是紅鷹,形似溫善,實則兇猛。

它在捕向獵物(小鳥類)時的剎那間,時速可達360公里。用這樣的速度襲擊獵物,一般的鳥類都經受不起,鴿子也同樣。

鷹隼這些猛禽,除了飛翔極其迅速外,還能長時間地在高空滑翔或懸在空中一動不動地搜尋獵物,視力極敏銳,能在1000~2000公尺的高空看到地面上的獵物(鳥和鼠類)。所以,在訓放信鴿時,要謹防這些猛禽的突然襲擊。

鷹隼在飢餓難忍時特別兇猛,所以,特別是在久雨初晴的早晨更要注意。最好的辦法是在訓放時遠離猛禽經常出沒的地域。如果發現猛禽,別急於開籠,如已開籠可發出集群高飛的訊號,萬萬不可以有單只在這種情況下飛翔,單隻最利於鷹隼的襲擊,而鴿群會讓它眼花繚亂,終因捕捉不到目標而罷休;在這種時候家飛的信鴿也要推遲開棚的時間,或發出訊號,或搖動食罐,招喚鴿群進棚。

在短距離訓放時,飛行路線盡量避開山區,實在避不開時,開籠時間要晚一些,也就是等到鷹隼找到別的獵物填飽荒腹後,比較安全。

(5)提高歸巢速度的方法

①寡居法。對非育雛的雌雄鴿分棚飼養,訓放也不讓它們「夫妻」見面,直到參賽前幾個小時,才讓它們合棚十幾分鐘,至多半小時。這時「夫妻」相見感情格外地好,親熱、接吻、踩蛋,準備「生兒育女」了。

就在這時送賽,歸巢速度就會快。

②思偶法。讓過著舒適安逸和安靜愉快生活的夫妻鴿子參加單個競賽,另乙隻留舍,「夫妻」不見面,它們就會思念配偶。鴿子思偶心切,放翔它會急於歸巢的。

至於放雄,還是放雌,由鴿主自定。不過,比利時賽鴿名家喬治·華普利就採取鰥居法,只放翔雌鴿,獲得了成功。

③佔巢法。對已確定的參賽鴿,要在前10天左右,採取激發它們佔巢心切的方法。趁黑夜看不清的時機,將另外的鴿子偷偷地放到已確定的參賽鴿的鴿舍巢房內,天亮「主人」發現有「不速之客」佔據它的巢房,會拼命地逐趕。

這樣連做幾次,它就產生了一種恐懼感,恐怕別鴿搶占它的巢房。所以,時時不敢遠離。在這樣的心情下,送去參賽,它會拼命地往家飛。

④餓食法。只適用於平時的訓練和當天能歸巢的參賽鴿。放時不餵食,使其餓腹,因急於飲食,它會加快行程回家「吃飯」的。對500公里以上的賽程不可以採取此法。

怎麼訓練人和鴿子的親和力呀

常言道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最好又快的親和性訓練方法就是飢餓訓練!關棚 正常喂水 停止餵食一天半,到第二天傍晚時餵食,一邊鳴哨,一邊把食放在手中喂,這時膽大的鴿子就會蜂擁而來,膽小的要是不會來,等到膽大的吃到六成飽時就不喂了,膽小的繼續餓下去,在這時鴿棚裡會有一些水便和綠便,是因為餓了的原因。等到第...

家庭如何養殖鴿子,怎樣在家裡養鴿子

鴿子的飼料以雜糧為主,比較常用的有小麥 蕎麥 高粱 玉公尺 豌豆 綠豆 麻子等。喂時應至少選用兩種飼料混合飼餵,例如平時麥 玉公尺 高粱共3份,豌豆1份,訓練時改為麥 玉公尺 高粱共3份,豌豆1份,麻子1份。除雜糧外,還可以供給青菜 捲心菜 麥苗等青飼料及礦物飼料。礦物飼料的配比是 黃泥 黃沙各3份...

怎樣訓練鸚鵡,如何訓練鸚鵡說話?

訓練鸚鵡要取得鸚鵡的信任,要跟它培養好感情,用手養喂鸚鵡奶粉15天左右,然後就可以開始進行訓練了,從最基本的飛手技能開始訓練,再逐步增加其他的訓練技能。控制食物的量,比如喂完晚飯之後拿走鸚鵡的食盒,然後關掉燈,讓鸚鵡開始休息,接著第二天早上七八點鐘的時候給鸚鵡餵食,然後開始訓練。訓練完畢後再餵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