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行星都有衛星,那麼有沒有可能這些行星的衛星也帶有一顆更小

時間 2022-04-02 02:25:09

1樓:僧皓第五憐容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解釋清行星與衛星的關係是怎麼形成的?當一顆小天體掠過一顆行星的時候,只有在這顆小天體向前飛行的慣性力,與行星固有的吸引力正巧抵消,使小天體既飛不出去,又不會被行星引力吸過來的情況下,小天體就會繞行星做環形運動。若在沒有其它力的作用下,這顆小天體就成為了行星的衛星,永遠的運轉下去了。

可是一顆衛星的衛星,在運轉當中,當行星,子衛星,衛星這三顆星成為一線的時候,衛星的衛星就會受到行星引力的影響,不是與行星合為一體,就是在行星的引力作用下,這顆衛星的衛星,脫離開母衛星的引力,偏離軌道又遠飛出去了,所以說只有恆星,行星,衛星,衛星的衛星就很少有了。我們知道太陽有8大行星,而離太陽最近的水星與金星,就沒有衛星,因為他們離太陽很近,被水,金俘獲的小天體,在執行到離太陽相近的時候,就會被太陽的引力擄走了。再就是地球,地球有一顆行星月球,因為離太陽比較遠了,太陽的引力遠小於地球的引力,所以月球繞地球運轉,太陽的引力就不會對月球造成威脅了。

再就是火星兩顆衛星,土星30顆衛星,木星79顆衛星,天王星29顆衛星,海王星14顆衛星。行星與衛星之間的距離都是比較近的,當這些衛星再俘獲了子衛星,都會在本行星的引力圈之內,所以衛星的子衛星,在行星的引力之下,就很難持久的執行下去了。這只是我的理解,對與不對?

與朋友們共同**。

2樓:楊銳錯曼珠

這種情況不大可能,因為所謂的行星是用來平衡恆星而設計的,而且主要帶有負能量,恆星外圍有幾顆行星完全由恆星所帶的能量來決定的。當乙個星系陰陽平衡了,也可以說是正負能量平衡了也就不再需要外圍的力量了。就像原子,完全由其所帶的能量決定外部電子的多少,平衡了也就穩定了,穩定了也就不再增加了,這是宇宙的陰陽平衡法則決定的。

3樓:匿名使用者

既然太陽沒能把月亮從地球身邊抓走,那麼同樣的道理,行星的衛星也完全有可能存在子衛星。只要這個子衛星找準了乙個能平衡行星及其衛星的距離的這麼乙個位置,那麼它就有可能長期存在!

行星的天然衛星會不會還有一顆它自己的天然衛星

4樓:匿名使用者

行星其實就是太陽的衛星,那些木衛土衛,就是衛星的衛星,他們的衛星應該會有,但尋找觀測就難了。

根據行星的定義,行星能清空軌道內的雜物,所以其軌道內的東西不是被吞就是被衛星,所以基本沒機會被其衛星俘獲了。

土衛和天衛有幾顆在光環內扮演牧羊犬的角色,它們有機會抓幾個光環碎屑做衛星,但其質量小可能會抓不緊又讓主星搶回去。

冥王星有衛星卡戎,但冥衛二nix冥衛三hydra是繞著冥.卡二星轉的,所以nix和hydra也是衛星卡戎的衛星。

以太陽為主星算的話,nix和hydra就是衛星的衛星的衛星了。

力學裡邊的等級那就難數了,原子也有其衛星電子嘛,太陽也繞著銀河中心黑洞轉。

太陽系的天體裡面有恆星、行星和衛星以及小行星和彗星等等,那麼衛星會不會也有自己的衛星呢?

5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只好叫衛星的衛星,沒有很特定的名字。

嚴格來說,人造月球探測器符合這個條件,例如阿波羅、嫦娥等。

衛星有衛星嗎?

在太陽系中還沒有發現這樣的例子。衛星有可能會擁有自己的衛星,但來自行星以及宿主衛星的引力作用會使得它的軌道變得不穩定。在足夠大的尺度上衛星的衛星也許可以存在數十億年,但在我們的太陽系裡似乎不行。

參見

6樓:中華的小虎

沒有有這樣的天體,如果真有,行星的引力會把這個衛星的衛星吸過來,那是不可能繞衛星執行的,因為行星的引力大於衛星,這個小衛星要麼就撞到行星的衛星上,要麼就撞到行星上,沒有第三種情況了

7樓:den白羊

有類似於這樣的例子。有一顆小行星擁有衛星,是最近發現的。

8樓:匿名使用者

太陽系目前沒有發現,只發現衛星也有光環,但是只有那麼一顆衛星,土星的衛星-土衛四

許多小行星都有自己的衛星,為什麼水星金星卻沒有?

9樓:水瓶座時尚鑑賞

從天體的形成過程來看,無論是哪種天體,只要形成球形結構,大多都有自己的衛星,可能壽命很短。天體形成後,它們全部落入母星,成為母星生長的一部分!根據現代天文學理論,行星和恆星都起源於星雲。

從原始星雲誕生的天體或多或少都有吞噬自己衛星的原罪。唯一的區別是它們是否已經完全吞噬了!早期地球形成時,吞下大量自己的衛星的階段是清理軌道,這是行星生長的唯一途徑。

否則,就像冥王星一樣,它將被踢出八大行星的行列,降級為矮行星!所以我們可以肯定的說水星和金星曾經擁有自己的衛星!很難確定水星和金星是否吞噬了它們軌道上的天體。

還有一位偉大的上帝是無法避免的。這兩顆行星都是內行星,離太陽相對較近。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考慮太陽的引力擾動!

在太陽潮汐引力的影響下,距離太近的行星的衛星執行將受到很大影響,軌道將逐漸變成橢圓形,當遙遠的星點超過拉格朗日的l1時,被太陽捕獲或作為小行星或矮行星拋到太陽周圍!l1是金星或水星與太陽之間的引力平衡點,l1內是行星的山丘球體範圍,超出範圍它無法控制!因此,一顆離太陽太近的行星很難擁有自己的衛星,除非它離太陽非常近,否則它會由於行星潮汐引力的影響而落入行星!

它們距離太陽太近了。事實上,金星還好,有100公里的希爾球,水星則小得可憐了。因為一旦稍微離水星遠一點,假設的衛星就會被太陽奪走,這是導致內行星難以擁有衛星的重要原因。

太陽系內希爾球最大的不是質量最大的木星,而是距離太陽最遠的海王星。另外我們上一期在講地球為何只有一顆衛星的時候也提到過,由於早期木星軌道的不穩定性,導致木星四處亂竄,所以也讓內行星遭受了很多的變故。即使水星或者金星曾經有過衛星,或者有機會獲得衛星,也可能在此期間遭受命運的變故而失去。

10樓:楚楚

行星原子核在自己的軌道上掃除星際物質後成長為行星。從內向外,太陽系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順序排列。水星和木星沒有衛星,第乙個原因是它們離太陽太近,引力比不上太陽的引力。

如果周圍有天然衛星或小行星,就會被太陽引力吸引而吞噬。

11樓:晚茶呀呀

因為它們的體積太小了,導致地心引力太小了,不能夠吸引其他的衛星圍繞著它們轉。

12樓:你到底敢不敢

因為水星和金星距離太陽太近了,自身引力沒有太陽的大,即使有小衛星,也會因為距離太陽太近而被吞噬。

13樓:小自信

因為水星和金星的質量小,還有就是它們離地球非常遠,找到它們非常的困難。

行星和小行星的區別只在大小上嗎?為什麼沒有衛星和小衛星的名稱?

14樓:匿名使用者

不只是區別在大小上,小行星是太陽系形成後的物質殘餘,沒有行星的穩定軌道。衛星是圍繞著行星轉動的所以在衛星名字上沒有大小之分。

15樓:匿名使用者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多半都有衛星,這些大行星質量都比較大,有自己的衛星似乎是情理之中的。可是,據觀測,身材較小的小行星也有自己的衛星。第一顆被發現有衛星的小行星是赫列克那。

它的直徑只有243千公尺,而其小衛星的直徑達46千公尺,後來人們又發現,直徑為135千公尺的18號小行星有一顆直徑為37千公尺的衛星,二者的距離有650千公尺。至於小行星的衛星是如何形成的,目前尚無定論,較為人們接受的理論認為,小行星的衛星是由主小行星受到撞擊而剝離的碎片形成,也有可能是重力大的小行星捋獲較小的小行星而形成的。

16樓:匿名使用者

太陽系的行星只包括九大行星,而所謂的小行行是指火星與木星之間的一條小行星帶或者其他的一些隕石(包括流星彗星碎片)它們的形狀沒有規則,小行星帶的形成科學家認為早在幾十億年前也屬乙個大行星由於某種原因導致**形成今天的樣子

宇宙中行星多還是恆星多,行星多還是恆星多

如果我們把發光星體稱之為恆星不發光的星體包括宇宙暗物質都稱之為行星的話,我認為行星應比恆星多,道理很簡單,是能量聚集 儲蓄 速度快還是能量燃燒速度快呢?我想一定應該是燃燒速度遠遠大於能量聚集 儲蓄 速度,假如恆星可燃燒 核反應 上百億年,那麼它的形成 燃燒前 的過程則需上千億年。可我們為什麼覺得恆星...

恆星行星衛星各有什麼特點,行星和恆星各有什麼特點?

恆星 由熾熱氣體組成的,是能自己發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由於恆星離我們太遠,不借助於特殊工具和方法,很難發現它們在天上的位置變化,因此古代人把它們認為是固定不動的星體。我們所處的太陽系的主星太陽就是一顆恆星。行星 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一般來說行星需具...

太陽系行星中擁有衛星最多的行星是什麼

wuli小亮仔 木星。截止到2019年8月,天文學家已經確認了10顆新的衛星圍繞木星執行,使這顆行星已知的衛星總數達到79顆。這是使木星成為太陽系中擁有最多天然衛星的行星。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於2017年3月首次發現這些衛星,以及去年6月已經確認的另外兩顆衛星。該團隊最初使用智利的blan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