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茶文化禮儀的基本特點是什麼,中華茶文化有哪些特點

時間 2021-05-02 11:35:05

1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是乙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無論貧富,大凡家有客至,以茶待客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待客用茶應做到:茶葉***,沏茶水質好,茶具質地好,泡茶調製好,待客禮貌好。

在華北、東北,老年人來訪,宜沏一杯濃醇芬芳的優質茉莉花茶,並選用加蓋瓷杯;如來客是南方的中年婦女,宜衝一杯茶味淡雅的綠茶,如龍井、毛尖、碧螺春等,並選用透明玻璃茶杯,不加杯蓋;如來訪者嗜好濃茶,您不妨適當加大茶量,並拼以少量茶末,可做到茶湯味濃,經久耐泡,飲之過癮;如來客喜啜烏龍茶,則用小壺小杯,選用「安溪鐵觀音」和「武夷岩茶」招呼貴客;如家中只有低階粗茶或茶末,那最好用茶壺泡茶,只聞茶香,只品茶味,不見茶形。以上就是所謂「細茶粗吃,粗茶細吃」的道理。

另外,我國還有「淺茶滿酒」的講究,一般倒茶或沖茶至茶具的2/3到3/4左右,如沖滿茶杯,不得燙嘴,還寓有逐客之意。敬茶時一定要洗淨茶具,切忌用手抓茶,茶湯上不能飄浮一層泡沫或粗枝大葉橫於杯中。茶杯有柄與否,端茶一定要在下面加托盤,雙手奉上。

總之,我們待客敬茶所遵循的就是乙個「禮」字,我們待人接物所取的是乙個「誠」字。讓人間真情滲透在杯杯茶水中,滲透在每個人的心靈裡……

嗅茶。主客坐定以後,主人取出茶葉,主動介紹該品種的特點、風味,客人則依次傳遞嗅賞。

溫壺。先將開水衝入空壺,使壺體溫熱。然後將水倒入「茶船」一種紫砂茶盤。

裝茶。用茶匙向空壺中裝入茶葉,通常裝大半壺。切忌用手抓茶葉,以免手氣或雜味混肴。

倒水、續水粗看似乎是比較簡單的,但卻是體現對賓客文明禮貌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因而對倒水、續水有其具體的要求和操作規範。

服務員為賓客倒水、續水時,須先敲門,經同意後才能進入客房、會客室或會議室。右手拿暖瓶,暖瓶提手歸向把手一邊,左手帶小毛巾。往高杯中倒水、續水,應用左手的小指和無名指夾住高杯蓋上的小圓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從桌上端下茶杯,腿一前一後,側身把水倒入杯中

2樓:小謝

酸。喝個茶都這麼矯情,太麻煩了

中華茶文化有哪些特點

3樓:一生摯愛車

茶文化意為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茶文化起源地為中國。中國是茶的故鄉,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

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薰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蜀山的俠君茶、台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

茶文化的地區特點

地區性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勝、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區茶文化。中國地區廣闊,茶類花色繁多,飲茶習俗各異,加之各地歷史、文化、生活及經濟差異,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經濟、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獨特的自身優勢和豐富的內涵,也形成獨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

上海自2023年起,已連續舉辦四屆國際茶文化節,顯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點與魅力。

國際性古老的中國傳統茶文化同各國的歷史、文化、經濟及人文相結合,演變。

成英國茶文化、日本茶文化、南韓茶文化、俄羅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國,飲茶成為生活一部分,是英國人表現紳士風度的一種禮儀,也是英國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式和重大社會活動中必需的儀程。日本茶道源於日本本土但有受中國的影響。

日本茶道具有濃郁的日本民族風情,並形成獨特的茶道體系、流派和禮儀。南韓人認為茶文化是南韓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為全國茶日。茶人不分國界、種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人聯合起來,切磋茶藝,學術交流和經貿洽談。

(這正是北京國際茶城的成立宗旨)。

茶文化的歷史程序

中國以及世界的茶葉文化的起源地是中國的巴蜀地區,在西漢時期巴蜀地區的人們已經習慣飲茶,並在巴蜀地區形成了茶葉交易市場,並開發了專門的飲茶工具。

在漢代以後,因為經濟和文化的交流加強了,這種飲茶風氣慢慢向由巴蜀向東部及南部擴散,使得華中地區的飲茶變得如日常般正常。

在西晉時期的上流社會對於茶到了崇尚的地步,如此也加強了長江中下游及東南沿海地區茶的發展,並成為了新的待客之道。

在唐代盛世時期,茶文化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並開始了人工種植茶樹的技術,在飲茶方式上更是有了專門煮茶的方法;對於茶具也進行了系列化的分類。同時唐代有大量的關於茶詩佳作面世,所以關於飲茶也有了茶規。

後來茶文化再經過了宋代、元代、明清代等發展和傳播,在我國已經慢慢形成了精髓的茶葉文化,並且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茶文化,也把茶帶出了中國。

中華茶文化有哪些特點?

4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它不是單純的物質文化,也不是單純的精神文化,而是二者巧妙昀結合。比如,中國人講「天人合一』』、「五行相生相剋」。

第二,中國茶文化是一定社會條件下的產物,又隨著歷史發展不斷變化著內容,它是一門不斷發展的科學。兩晉南北朝時,茶人把這種文化當作對抗奢靡之風的手段,以茶養廉。盛唐之世,朝廷科舉送茶叫作「麒麟草」,用以助文興,發文思。

近年來,無論大陸、台灣或海外華人,茶事頻興,這是好兆頭。中國茶文化應該與時代的脈搏、世界的潮流相合相應,使老樹開出新花。這才符合這門學科固有的特徵。

本文由和茶網原創,**請註明出處。

5樓:匿名使用者

在這個**上可以找到很多關於中國茶文化的知識。

中國茶文化五大特徵

6樓:它山石

歷史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其歷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

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漢朝 ,茶葉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

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隋朝,全民普遍飲茶。唐代,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無茶」,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

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清朝,曲藝進入茶館,茶葉對外**發展。茶文化是伴隨 商品經濟的出現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誕生的。

歷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識形態,以雅為主,著重於表現詩詞書畫、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發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釋家的哲學色澤,並演變為各民族的禮俗,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和獨具特色的一種文化模式。

時代性: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給茶文化注入 了新的內涵和活力,茶文化內涵及表現形式正在不斷擴大、延伸、創新和發展。新時期茶文化溶進現代科學技術、現代新聞**和市場經濟精髓,使茶文化價值功能更加顯著、對現代化社會 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茶的價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識進一步確立,國際交往日益頻繁。

新時期茶文化傳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現代化、社 會化和國際化趨勢。其內涵迅速膨脹,影響擴大,為世人矚目。

民族性:

各民族酷愛飲茶,茶與民族文化生活相結合,形成各自 民族特色的茶禮、茶藝、飲茶習俗及喜慶婚禮,以民族茶飲方式為基礎,經藝術加工和錘煉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藝,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 ,表現出飲茶的多樣性和豐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 、拉祜族、納西族、哈薩克族、錫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 德昂族、基諾族、撒拉族、白族、肯公尺族和裕固族等茶與喜慶婚禮, 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地區性: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勝、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 區茶文化。中國地區廣闊,茶類花色繁多,飲茶習俗各異,加之各地 歷史、文化、生活及經濟差異,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經濟 、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獨特的自身優勢和豐富的內涵,也形成獨 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

上海自2023年起,已連續舉辦四屆國際茶文化 節,顯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點與魅力。

國際性:

古老的中國傳統茶文化同各國的歷史、文化、經濟及人 文相結合,中國茶文化是各國茶文化的搖籃。演變成英國茶文化、日本茶文化、南韓茶文化、俄羅斯茶 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國,飲茶成為生活一部分,是英國人表現紳士風格的一種禮儀,也是英國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式和重大社會活動中必需的儀程。

日本茶道源於中國。日本茶道具有濃郁的日本民族風情,並形成獨特的茶道體系、流派和禮儀。

7樓:留戀那人

中國茶文化一般來說,有社會性、廣泛性、民族性、區域性和傳承性5大特徵.

從其民族性來說,中國是乙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都有自己多姿多彩的茶俗。蒙古族的鹹奶茶,維吾爾的奶茶和香茶、藏族酥油茶、苗族和侗族的油茶、佤族的鹽茶,主要是用茶作食,重在茶食相融;傣族的竹筒香茶、回族的罐罐茶等,主要追求的是精神享受,重在飲茶情趣。儘管各民族的茶俗有所不同,但按照中國人的習慣,凡有客人進門,不管是否要喝茶,主人敬茶少不了的,比敬茶往往認為是不禮貌的。

因為客來敬茶,自古以來就是我國人民重情好客的禮儀。從世界範圍看,各國的茶道、茶藝、茶禮、茶俗,在飲茶的統一性下都清晰地表現出其民族性的區別。如日本茶道的宗教色彩(特別是禪宗)很濃,並形成嚴密的組織形式,茶道的表演也非常嚴格,甚至煩瑣,對日本民眾日常飲茶的普及沒有產生直接的影響;東南亞國家如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習慣清飲烏龍、普洱、花茶,茶俗與我國南方相仿或相近;非洲地區各民族飲茶習俗則以西北非的薄菏糖茶為代表,煮薄菏糖茶有一套程式和專用茶具,所用茶葉主要是我國珍眉、珠茶等高擋綠茶;歐美地區各民族的飲茶茶俗則以英國的英式飲茶法為代表等。

從其區域性來說,「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中國地廣人多,由於受歷史文化、生活環境、社會風情以至地理氣候、物質資源、經濟條件、生活水平等多方面影響,呈現出明顯的區域性的特點。如對茶葉的需求,在一定區域內是相對一致的南方人喜飲綠茶,北方人崇尚花茶,福建、廣東、台灣人欣賞烏龍茶等。

這些都是茶文化區域性的表現。

從其傳承性來說,茶文化本身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茶文化的社會性、廣泛性、民族性、區域性決定了茶對中國文化的發展具有傳承性的特點,成為中華文化形成、延續和發展的重要載體。例如,在當代特別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茶文化作為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和推崇,作為傳統文化重要載體的茶文化也隨時代的發展而融入現代文化理念和時代新元素。

功夫茶的茶文化,和禮貌禮儀,功夫茶的茶文化,和禮貌禮儀 5

中國茶德 廉 美 和 敬 和韓國的茶禮一樣,中國的茶道精神也有不同的提法。中國雖然自古就有道,但宗教色彩不濃,而是將儒 道 佛三家的思想溶在一起,給人們留下了選擇和發揮的餘地,各層面的人可以從不同角度根據自己的情況和愛好選擇不同的茶藝形式和思想內容,不斷加以發揮創造,因而也就沒有嚴格的組織形式和清規...

廣州的飲茶文化,廣州的飲茶文化 10

厲相權 廣州人嗜好飲茶。早上見面打招呼就是問 飲左茶未 以此作為問候早安的代名詞,可見對飲茶的喜愛。飲茶是廣州人的一個生活習慣,也是 食在廣州 的一大特色。廣州人所說的飲茶,實際上指的是上茶樓飲茶,不僅飲茶,還要吃點心,被視作一種交際的方式。廣州的茶樓與茶館的概念也不盡相同。它既 茶水又 點心,而且...

關於茶文化的小文章,100字,茶文化800字作文

方針政策和法規體系和管理經驗豐富的 但還是想說,你說過要給孩子吃零食看完一大清早就起床啦起床去吃個早餐吃雞蛋餅攤成蛋餅卷!茶文化800字作文 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文化旅遊應運而生,而茶文化旅遊是茶文化與旅遊的完美融合,也是一種新型的旅遊方式,具有鮮明的地域性 時節性 文化性等特點 1 深受愛茶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