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定究竟是什麼,佛教中的禪定是指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時間 2022-03-10 20:00:24

1樓:匿名使用者

在許多佛經上說,伏藏也存在於禪定之中。禪定是佛教術語。「禪」是外不著相(不執著一切境界相是禪),「定」是內不動心。

禪者「佛之心」,當下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對外境不起攀緣染著,自內照而不昏沉無記是也。

禪定,又名「三昧」,所謂「念佛三昧,三昧之王」。「禪」、「定」亦即「止」、「觀」,止是放下,觀是看破。禪定是指「心一境性」,讓混亂的思緒平靜下來,外禪內定,專注一境。

禪定必須先由「入靜」開始,而到「至靜」,才

能達到「寂靜」,此時已經是忘我的境界,從「身空」、「心空」而進入到虛空法界。然而坐禪要進入禪定的境界,也必須要具備「超越的精神」,才能突破一切生理、心理及潛意識的障礙。一般來說,禪定不一定能悟道解脫,但要悟道解脫卻離不開禪定。

對上根利智者而言,禪定並無一定之形式。所謂:「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十字街頭好參禪。」「如來於二六時中常起觀照。」只要念念覺照,當下「一念清淨一念佛,念念清淨念念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時時刻刻保任,修無修修,行無行行,修一切善而不執著所修之善,斷一切惡且故不為一切惡所縛,當下這念心便是歸於中道。

禪定有六法,包括:

靜:緩和身心,消除緊張;

定:專注不移,一心一意;

止:擺脫雜念,頭腦休息;

觀:一心觀想,堅強意志;

覺:感覺敏銳,思緒空明;

同:無限可能,創意無限。

2樓:xuxu九轉

禪定,是指攝受散亂的心專注於一境,而達到不散亂的狀態。是修菩薩道者的一種調心方法,它的目的是淨化心理、鍛鍊智慧型,以進入諸法真相的境界。

《六祖壇經講話·坐禪品》雲:「禪定者,外在無住無染的活用是禪,心內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謂外禪內定,就是禪定一如。對外,面對五欲六塵、世間生死諸相能不動心,就是禪;對內,心裡面了無貪愛染著,就是定。

參究禪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一般來說,禪定不一定能悟道解脫,但要悟道解脫卻離不開禪定。在佛教三學「戒、定、慧」的三個階段中,禪定是從「戒」至「慧」的橋梁,是修菩薩行所必經過程的手段,目的是開啟智慧型,獲得究竟的解脫。

3樓:匿名使用者

那次半夜12點,我騎單車拋錨在大山上,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但一點情緒都沒得。算是一種態度吧,對人事,對生活的態度。

4樓:匿名使用者

是一種,身靜,心靜,意境的狀態,一種連自己的身體都感覺不到,沒有任何想法和念頭,感覺自己一切都停住了的狀態,是想要達到內心完滿,看透世間,想要達到開悟的第一步。

5樓:匿名使用者

腿結雙盤,手結三昧印,閉上眼睛,或者半閉,觀察自己腦子裡起的妄想,這叫禪,忽然忘記身體的存在,進入非常舒服,且感官加倍靈敏的狀態叫入定

6樓:匿名使用者

是心的穩定,與是心的空掉,即心與當下合一,心是空的,只剩下當下的存在.這時心的空掉體現在無心的波動雜念,無主動用力的抓取,無昏沉.是種完全安住當下的休息與休養.與當下合一.當這種因達成後,果將會產生,即喜樂的提公升,當下境界的更加細緻.身體的變化等.

7樓:匿名使用者

禪宗學習點我名字,再點空間,上面有個三慧禪房的鏈結,就都有了。 阿彌陀佛

8樓:慧無慧

禪就是參,定就是心不亂,禪定是在一種心清靜的境界。

9樓: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若要別人用言語來描述,那是徒然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外不著相為禪,心內不亂為定。

11樓:匿名使用者

念佛得一心 參禪破無明

12樓:匿名使用者

於實相中實物修習及修習者

佛教中的禪定是指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13樓:aaa**王

禪定時!!!

就是一片空白!!什麼都沒有了!!沒有思想了!

自己身體都感覺不到了!周圍什麼都沒有了!!只有意識在!!

什麼叫寂滅忍!!!真的是所有的都沒了!!寂靜!!

都熄滅了!!無我、無法、空了!

禪定是什麼意思

14樓:

禪定是佛教譯語中特別的譯法,「禪」,這是印度梵語禪那的簡稱,其義為「定」、「思維修」、「功德叢林」等,故「禪定」是華、梵兼稱,這是從其名稱上來解說的。

若從其意義上來說,乙個修行人,能攝受散亂心專注一境,即是所謂「定」;攝心繫念一種法門,能出生種種三昧,即是「思維修」;依於禪定能出生種種功德,即所謂「功德叢林」。

總括起來說,禪定是修菩薩道者的一種調心方法,它的目的是淨化心理、鍛鍊智慧型,以進入諸法真相的境界。由此看來,禪定是修菩薩行所必經過程的手段;禪味不可著,死水不藏龍,正是糾正認手段為目的的錯誤。

15樓:冥想音主站

心境禪定,在佛法中是錯誤的,禪定是離一切境界相,有心境就不是禪定了。這詞肯定是某個文人,想抒發一下,杜撰出來的,不必認真。

佛教:為什麼一定要禪定

16樓:南瓜先生

按個人目前的理解程度,試著回答,錯誤難免,希更多大德指導。 禪定是明心見性的工具之一,並非只有禪定才能開悟,此一。其二,禪定根本目的是降服妄心,回歸真心。

將萬念歸於一念,這一念比如觀息或念佛,看哪種更適合自己。最終連一念也捨去,如同掃去了烏雲(妄念)後的晴天,得觀清涼本真。大根器者能頓悟,我輩愚迷,還是要時時勤拂拭啊。

三,既然並非只有禪定才能開悟,那也就不一定要盤腿了。之所以盤腿,是為了打通腿部經絡,避免身體不通障礙得定而已。所以,不必拘泥,您如果躺著更能得定,何樂而不為呢。

四,我目前沒有這些境界,但依金剛經義,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所以,所見皆幻,不能執著。

17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禪定是六度之一。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型」。

禪定也是三學之一。三學即「戒定慧」

禪定可以讓我們紛亂的心得以安住,幫助我們開智慧型,是修行的前方便。

18樓:靈助

躺著就會有昏沉,那麼你昏沉的慾望就會覆蓋你入靜的目標!盤腿能夠使身體的受力面加大,不會讓人有不能忍受的感覺的同時,你的心自然就放鬆了,一切身體的感受不會由於自身的欠缺和外界環境而受到影響,這樣才能有助於乙個希望入靜的人達到目的。

阿彌陀佛

19樓:喜洋洋de爸爸

佛教理論是以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的體驗來驗證的,而不是常規意義上的思考而得。

體驗佛教描述的世界有很多種方式方法,禪定是其中一條適合大多數人、經過很多人驗證、行之有效的方法。

盤腿是禪定的乙個要求。

詳細的道理,需要自己經過之後才懂的。如同幼兒叫爸爸、媽媽,他開始並不知道這種稱呼的意義,自己這樣叫多了,看見其他小孩也是這樣子的,慢慢地自己也就明白了。

20樓:沐火圭鑫

禪定不是睡覺,必須坐著,禪定目的是控制自己的心,讓思想集中起來,更好學習,並不是什麼入境。不禪定人心像猿猴一樣不安分。影響學習。

21樓:匿名使用者

躺著怕你睡著,不是禪定,成了入眠了。

22樓:匿名使用者

禪定能夠證得智慧型,獲得智慧型是佛教的究竟義。

23樓:匿名使用者

心不迷外名為禪,名為戒,心不狂亂名為定,名為止,心離意識名為慧,名為智,名為佛,名本質。

本質本如一,不著諸妄想,亦無有所見,清淨而無染,不取一切相。

24樓:煩惱即菩提

修道是修心,不是修身。

學佛不一定要禪定,而要明心見性。

25樓:清風綠荷不自意

簡單一句話「定則生慧」。

26樓:匿名使用者

問題出在,學了神話。

27樓:匿名使用者

佛陀時期的《定慧之路》禪修法門,是普世之法,可以讓師兄證得禪定……

什麼是禪定?

28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禪定」,就是我們「制心一處」的那種狀態,當人的精神高度集中時就會進入那種狀態,我們常說的「聚精會神、心無旁騖、全神貫注」這些話其實都是在描述這種狀態,那是人的精神高度集中又高度放鬆的狀態。當然,真正的禪定是有層次的,佛家有所謂「四禪八定」之說,是指人禪定能夠達到的不同境界,那可是非常專業的哦。對初學者來說,一下子達到那種水平還是很難的,建議先上個入門的培訓班,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和理論再說吧。

比如「自在禪修」課程,適合初學,希望幫助到你。

29樓:青竹遺風

禪定:禪是梵語禪那的簡稱,華譯為思惟修,即靜息念慮、冥想妙理。定是梵語三昧的譯語,即離諸妄念、止心於一境而不散亂的意思。即一心研修為禪,一念靜止為定,合稱為禪定。

道家靜坐和佛家禪定有什麼區別

30樓:靈犀一機

佛教的禪定深有四禪八定和滅盡定及種種三昧。

人在禪定中是什麼感覺

佛教印記是什麼,佛教中的說法印 禪定印 施願印 滿願印 無畏印和寶形印分別是什麼意思?

南無阿彌陀佛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佛教中的說法印 禪定印 施願印 滿願印 無畏印和寶形印分別是什麼意思? 潛川 您說的應該是 釋迦五印 佛教的像,很講究手的刻劃和塑造。佛像的手,有各種不同的姿勢,佛教稱之為 印相 或 印契 各種印相有其特定的含意,這是識別各尊佛像的重要依據。最常...

感情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天上的星星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感情有很多種,對父母的是親情,對好朋友的是友情,對愛人的是愛情,可是感情不只是這三種,你討厭的你憎恨的都是你的感情。人是有感情的,即使看似冷淡,可是內心還是有感情,可能是愛,也可能是恨。我覺得,愛是一種默契.不是通過了解對方的生活,所得到的默契.那是一種很享受的感覺,心有靈犀的感覺.不需要太多的溝通...

圓滿究竟是什麼意思,佛的圓滿究竟是什麼圓滿呢

他的所做足以證明他已經不愛你了。 他說的圓滿,就是他的願望,拿了你的錢,跟別人結婚,然後你不再找他,說圓滿不如說完美比較好!不過完美相對誰而言 這樣的男人不值得依靠,不然會一直痛苦的,長痛不如短痛吧 亂來,愛情中的男人女人們,有些是不是旁人能說得清道的明的,其實,有時相信自己會是更好的解決方法,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