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懂得感恩,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

時間 2021-07-04 17:51:00

1樓:饒昕楚經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做為成年人,我們已經懂得了這首歌(《感恩的心》)的內涵。是的,生命是如此的珍貴,我們應該感激父母給了我們這一次生命,讓我們能來到這個世界活過一次;應該感謝老師,教給了我們知識,讓我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應該感謝朋友,給了我們友誼,讓我們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再孤獨;應該感謝坎坷,讓我們在一次次失敗中變得堅強;還應該感謝敵人,讓我們使自己不斷完善自己,不斷朝前進步……面對命運的不公,我們不應該埋怨,不應該退縮,

應該用自己的方式來頑強地生活,用愛來回報這個世界,應該去幫助更多的人,讓他們感到溫暖和力量,讓世界充滿愛。

但所有的這些對於幼童來說,他們明白嗎?有些孩子對人很熱情,關心他人,有些卻對人很冷淡,只關心自己,這是天生的差別嗎?不,這是其所處環境和所受教育不同的結果。

當孩子在心理髮展上產生自我意識以後,會逐漸意識到自己與別人的關係。與人接觸中,常常提出“我要”“給我”,“這是我的”等要求,有時甚至很霸道。父母,老師如果不及時進行引導教育,就會使孩子逐漸形成只顧自己,私心嚴重,對別人毫不關心的狹隘心理。

反之,若施以正確的教育,則會使孩子從“自我”中解脫出來,成為一個心胸開朗,關心他人,懂得感恩的人,那麼怎樣恰當地實施教育呢?

首先,作為長輩我們應以身作則,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方面我們在與同事,鄰居和他人的交往中,要熱情誠懇,能積極幫助他人的困難,另一方面對待孩子以及孩子的朋友,要關心和尊重,讓孩子從我們身上學到為人處事的經驗。在一次戶外活動時,丹丹小朋友不小心磕破了膝蓋,疼得直哭,這時,我馬上過去,把她攔在了懷裡,一邊檢查著傷口一邊說:“孩子不要哭,堅強一點。

”並把她抱到了醫務室,處理了傷口。又是一次戶外活動時,我在做示範動作時,不小心崴了腳,疼得我直咧嘴,這時,孩子們便圍上來,爭著搶著扶我起來,有的孩子還說:“老師,你別哭,一定要堅強。

”從孩子們的舉動中,我看到了幼小的心靈中迸發出來的愛的火花,以及對老師愛的熱烈回報,這使我相信,愛的力量,榜樣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師的一言一行,**的一舉一動,無形之中都會深刻地影響著幼兒。

另外,還要儘量把孩子放在集體之“中”,而不要在之“上”或之“外”。家庭,幼兒園是幼兒接觸的集體,不但要使孩子體會到這個集體中會得到其他人的關心,體貼,愛護,而且也要教育應該關心愛護別人。《哈佛女孩劉亦婷》一本書中有這樣一段:

“我(媽媽)要求婷兒3歲10個月時在我生氣的時候給我消氣,很靈驗。每當我因為她做錯了事而生氣的時候,婷兒便依偎在我的身邊對我說:媽媽,我錯了,你別生氣,我給你背首詩消氣,說完便奶聲奶氣地揹著,‘朝辭白帝彩雲間

2樓:迪總

讓孩子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讓他學會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當孩子們感謝他人的善行時,引起的反應常常是今後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讓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

1.讓孩子從感恩父母做起

父母應該讓孩子理解父母的艱辛。如今不少孩子聚在一起往往吹噓自己的父母地位怎樣顯赫,怎樣日進斗金,卻不願講父母真實的工作狀況。事實上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更不知道父母的錢是何等的來之不易。

據資料調查顯示70%的小學生認為父母的付出是天經地義,沒什麼過意不去的。在這種情況下,有意識地把孩子帶到父母的工作現場,讓孩子一起參與勞動,讓其親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艱辛,掙錢的不易。父母對孩子付出的一切是不求回報的,但是在他成長過程中,讓他學會接受愛心,懂得感恩,知恩圖報是不可缺少的一課。

2.父母要起表率作用

孩子好動、好模仿、可塑性強,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種資訊。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有意無意中孩子都會看在眼裡,慢慢地記到心裡,並逐漸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因此,作為父母,在對孩子實施感恩教育的過程中,應秉持“以身作則”的原則,做好感恩的表率。

不僅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常懷感恩之心,用感恩的眼睛看待周圍一切,還要用自己的愛引導孩子、感染孩子。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關愛或幫助父母時,父母應敏銳體察,適當感謝和鼓勵孩子。父母的這種感恩方式,不僅言傳身教,使孩子切身體會到父母的感恩意識和感恩行為,也使孩子體會到了施恩的快樂。

因此,父母的表率行為,對引導孩子感恩、施恩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3.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學會“示弱"

如果父母總能把每件事做得又快又好,那麼孩子就沒有機會插手幫忙。久而久之,孩子便習慣了接受,他所有的需要都被父母無條件地滿足了,理所當然地認為什麼事情都應該先滿足他,認為別人的給予都是應該的。

父母學著在孩子面前“示弱”,孩子能夠做的事情就讓孩子去做,讓孩子去吃苦就是讓他懂得父母和別人的給予與幫助是一種“恩惠",而不是理所當然或者欠他的。

3樓:蟲哥說教育

智慧的家長是這麼做的。

4樓:續坤亥帥

小孩子學什麼都很快,家長什麼樣孩子就學得什麼樣,家長懂感恩孩子就會懂感恩,當然外界一些見利忘義唯利是圖的行為也會給孩子不好的影響,家長要及時糾正批評

5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這需要良好的家庭觀念,和家長的教導慢慢養成的習慣,不是說一天兩天一句話就能解決的。望採納

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

6樓:潯子尉列

如何陪養孩子感恩,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如何教育孩子感恩……常常聽到許多家長討論“孩子不懂感恩怎麼辦”的話題,他們說現在的孩子覺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等對他們的愛是理所當然的,不會感恩,也不會感謝。特別是有些孩子的爸爸媽媽也是獨生子女,就很少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現在的這些獨生子女——小寶貝、小太陽的身上,很多時候所表現出來的性格是“自私、霸道、任性”。

這在很大程度上,也與我們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的不足有關係。 中國父母的溺愛教育,造就不懂愛的孩子自古以來,中國的父母一直把“一切為了孩子”看作是自己最大的人生目標。不論是否何等教育的父母,對孩子的殷切之愛,拳拳之心,可見一斑。

“寶貝,這個最好吃,都給你吃!”“寶貝,這個衣服最漂亮,爸爸媽媽給你買!”“寶貝,你想要什麼,爸爸都滿足你”……可以說,中國的父母恨不得為孩子做牛做馬。

另外,中國的父母總是希望將自己最堅強、最完美的一面展示給孩子,更把自己所有的辛苦與不快隱藏在內心,並無怨無悔。因此,在父母如此溺愛的氛圍里長大的孩子,往往覺得一切都來得很容易,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稍不滿足,就大哭大鬧,蠻橫無理。而那些一直充當被愛的角色的孩子,當然不懂得如何去愛別人。

美國父母獨特的教育觀,培養感恩寶寶對比中美兩國的家庭教育觀,確實存在很大不同。當剛入園的孩子第一天從幼兒園回家後,中國的父母往往會關切的詢問:“寶寶,今天的飯你有沒有吃完?

老師表揚你了嗎?”雖然美國的家長同樣也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但他們詢問的內容卻不同,他們更關心的是:“寶貝,你有沒有把帶去的食物,分給你的小夥伴一起吃?

你今天有沒有幫助老師做一些事情?” 同樣是問答式的提問,同樣是出於對孩子的關愛,但彼此的著眼點與教育觀截然不同,因此孩子從父母的問話裡,學到的習慣也將是不同的。開闢“分享時間”,讓寶寶體驗和學習感恩小時候,總不能理解飯桌上媽媽為什麼一直說自己喜歡吃雞頭,而總是把雞腿夾給我和弟弟吃。

等長大自己成家後,才能深深體會那份母愛。而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想讓我的孩子們從小就懂得感恩。因此,在教學中,我會在我班的孩子中提出分享某一個小朋友的食物這一請求,如果他不同意,就和他講道理,講到他願意為止。

目的,並不是吃他的食物,而是要從小訓練他的感恩意識。事實證明,只要我們留心為孩子創造感恩的機會,他們會時刻讓我們感動的。我帶的是全託幼兒班。

一天的日常活動中,我們專門設定一個環節是“分享時間”。在這個時間裡面,老師和孩子們聚在一起進行分享。有時分享彼此帶來的零食,有時分享彼此的經歷故事,有時只是孩子們就靠在我的腿上聽我講故事,或者他們幫我倒倒水……慢慢地,孩子們開始互相分享,互相幫助了。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其實,從小讓孩子養成感恩的好習慣,讓他們時刻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做一個懂感恩的人,那麼他的生活將充滿美好,我們這個世界也將更加地美好與迷人,當然,父母要從自己做起,用實際行動來影響和感染你的寶寶。

怎樣讓孩子懂得感恩,如何讓孩子懂得感恩

鉛筆中流逝 不僅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常懷感恩之心,用感恩的眼睛看待周圍一切,還要用自己的愛引導孩子 感染孩子。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關愛或幫助父母時,父母應敏銳體察,適當感謝和鼓勵孩子。父母的這種感恩方式,不僅言傳身教,使孩子切身體會到父母的感恩意識和感恩行為,也使孩子體會到了施恩的快樂。因此,父母的表率...

怎樣讓孩子學會感恩,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

1 父母做好榜樣。孩子天生喜歡模仿大人,爸爸媽媽在得到別人幫助的時候學會說謝謝,對孩子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2 鼓勵孩子參加家務勞動。父母應該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根據孩子的年齡,可以先從小的事情做起。比如,媽媽要上班幫著拿包,媽媽下班到家幫著拿杯子。再大點,可以安排刷碗 掃地 抹桌子等,讓...

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怎樣才能讓孩子學會感恩,教會孩子感恩的父母有什麼益處?

蒼茫中的塵埃 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可有的父母卻愛錯了孩子 對孩子百依百順,要什麼有什麼,結果卻得不到孩子半點感激 是啊,這樣的現象很普遍,要想讓孩子也懂得愛父母,關鍵要讓孩子學會感恩。父母愛孩子沒有錯,但也要讓付出有回報,不要讓孩子覺得父母愛他們是理所當然的。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父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