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全城修路的現象,如何理解「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革命進行到底」?

時間 2022-03-18 12:10:12

1樓:乙個人的小站

「路越修,車越堵」已成我國城市的普遍現象。本人所在城市,這些年也修了許多新路,拓寬了不少老路。可是,道路的寬闊漂亮,並沒有達到交通順暢快捷的預想效果,相反,堵車現象日甚一日,車禍事故也日漸增多。

鄰近的杭州、上海也是如此。三年前,上海的高架路還比較通暢,現在上下班高峰時也排起了長龍。

交通擁堵帶來的損失是巨大的。交通擁堵使車輛執行速度下降,造成運輸資源浪費

、效率低下、成本上公升。有專家測算,全國一年因交通堵塞造成的損失約達1700億元。交通擁堵還加劇了環境汙染。

汽車排出的有害物質濃度與汽車的速度成反比,車速越慢,排出的有害物質濃度越高。國家環保總局一位總工程師介紹,堵車狀態下,汽車排出的有害物質濃度,比正常行駛時高出5到6倍。

堵車的危害,人們並非沒有體驗,於是想到了乙個對策———修路。路寬了、多了,堵車現象肯定能夠緩解。可是結果卻出人意料,路越修,車越堵。

有資料顯示,近年來,北京用於修路的資金,每年在30億元以上,城市道路增長的速度保持在3%左右,而車輛的增長速度為15%,車流量年增速達18%,堵車現象越發嚴重。國內其他大城市的交通狀況也大致如此。於是人們納悶,怎麼「路越修,車越堵」呢?

7月24日出版的《瞭望新聞周刊》給我們找到了答案:路越修、車越堵的惡性迴圈,是公共運輸建設滯後造成的。在公共運輸不便的情況下,有條件的市民優先選擇駕駛私家車出行;私家車占用更多道路資源,導致交通堵塞加劇;交通堵塞加劇進一步降低公共運輸的正點率和行車速度;公共運輸的更不方便導致市民更多地選擇私家車,於是,道路擁堵更加嚴重。

這種惡性迴圈基於交通經濟學裡的乙個著名定律,即「當斯定律」。這個定律告訴我們:在**對城市交通缺乏有效管制的情況下,新建的道路設施會誘發新的交通量,而新的交通需求總是超過新的交通供給。

寧波市政協委員前不久也作過專門調查,公交車所占用的面積,與20輛電瓶車、4輛小汽車一樣,而載客量卻是一輛電瓶車、一輛小汽車的100倍和30倍。由此可見,解決「路越修、車越堵」的惡性迴圈,出路是改變「公交滯後」,實行「公交優先」,以快速、便捷、舒適的公交,吸引市民出行首選公共運輸。

公交優先,也是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巴黎市內的交通,也因為私家車劇增而擁堵不堪、幾近癱瘓。法國**總結教訓,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了公交優先的戰略。

現在,巴黎設定了480多條全天或部分時段禁止其他車輛使用的公共汽車專用道,僅有兩車道的道路也設有公交專用道,使公交車的速度提高了20%-30%,交通狀況大為好轉。我國的香港只用上海1/3的城市道路總里程,承擔了與上海相同的交通流量,市民的公交出行率達到90%。世界發達國家小車幾乎普及到了每個家庭,但公共運輸出行佔市民出行總量卻達到70%-80%,私家車多在假日出遊時使用。

而我國北京市民出行總量中,公共運輸僅佔25%,差距非常大。

落實公交優先,要做的事很多。比如法規要優先,規劃要優先,投資要優先,路權要優先,土地**要優先……但是,筆者以為,最需要「優先」解決的,還是觀念問題。寧波市政協委員的調查、呼籲,《瞭望》雜誌的專題報道,也是想讓人們、尤其是掌管此項工作的****真正在思想上建立起「公交優先」的理念。

雖然,觀念解決了,工作不一定就能落實;但是,觀念不解決,工作就一定不能落實。

2樓:小河沿虎兒

要想富 先修路

** 物流 ........都要求

國際國內 城裡鄉下都如此

某工程修路,第一天修了全程的1/5,第二天修了剩下的75%,還剩1.5km,問全長?

3樓:巨集哥

1.5÷(1-1/5-75%)

=1.5÷5%

=30千公尺

4樓:趴在樹上的小熊

x-1/5x-(x-1/5x)75%=1.5解出來的7.5

5樓:匿名使用者

第二天修之前有:

1.5÷(1-75%)

=1.5÷25%

=6(千公尺)

全長:6÷(1-1/5)

=6÷4/5

=7.5(千公尺)

如何理解「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革命進行到底」?

6樓:我來跟你談談情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革命進行到底」指的是堅定初心,排除艱難險阻,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去取得改革開放的成功。

公元2018,奮鬥的一年即將到來。***主席發表新年賀詞:「2023年,我們將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我們要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

將革命進行到底,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

將改革進行到底,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走向強起來。

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深刻改變了當代中國的命運和走向,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偉大轉折

改革開放

2023年12月18日-22日,***召開了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它是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1、十一屆三中全會是繼往開來的會議。具體表現在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淡化了「階級鬥爭為綱」這個不適用於當下社會主義社會的口號,決定把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2、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一次開創未來的會議。全會明確指出黨在新時期的歷史任務是把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揭開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

3、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國人民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以***為核心的***逐步開闢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40年來,中國人民沿著這條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會議揭開了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

2023年12月中國開始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

***說:「任何乙個民族,乙個國家,都要學習別的民族,別的國家的長處,學習人家的先進科學技術。」於是他率先提出要在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並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譽為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的總設計師!

7樓:匿名使用者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革命進行到底」。是指確定的奮鬥目標之後,就要不惜一切代價朝著這個目標前進,不管前進的道路上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想盡一切辦法去克服,進而排除萬難,直到取得勝利。

8樓:青光小學劉鐵成

克服一切困難,將革命推向成功

如何理解自信者專注,如何理解自信

原原本本 想自信,最直接就是產生對自己的肯定。直接點就是取得成就感。有了成就感自然對自己有信心。品質如下 樂觀。一般來說,對於結果不甚明朗的事情,自信的人能沉住氣,相信自己,想辦法創造條件,使目標逐漸清晰,對完成任務充滿希望。面對問題於失敗,不輕言放棄,而是輕鬆地告訴自己,我又找到乙個遠離失敗接近成...

如何理解會計概念,如何理解「工程概念」?

監督和管理財務的工作,主要內容有填製各種記賬憑證,處理賬務,編制各種有關報表等。擔任會計工作的人員。專業定義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採用一系列專門的方法和程式,對經濟交易或事項進行連續 系統 綜合地核算和監督,提供經濟資訊,參與 決策的一種管理活動 會計是對乙個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確認 計量和報...

如何理解知識管理,你是如何理解管理的?

知識是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重要資源,知識管理技術最大限度掌握和利用知識作為加快企業成長的關鍵因素,它能夠有效地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而在知識經濟到來的今天,企業已經認識到其最寶貴的資產和資源是知識,即知識不但作為資源是生產的要素,而且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知識是力量被充分得到理解,知識管理這一新的管理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