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電子軌道可以用來解釋主族元素,比如na正一、mg正。
二、氯負一等;由於最外層電子滿為穩定,所以缺一某種層度上也就意味著多七,因此硫、氮、氯也有正價。56號元素是副族元素,所謂副族元素就是內層電子並不是滿規律排列,比如56號,次外層並不滿排,化合價就會多變。
元素化合價與最外層電子數之間有什麼關係?如何據此推斷化合價?
2樓:世紀網路
第一層除外,最外層八電子是穩定結構。金屬最外層電子數小於四,易把最外層電子失去,原來的次外層八電子結構作為最外層。失去電子正化合價,失幾個電子,化合價正幾。
同理,得幾個電子,化合價負幾。如:氯最外層七個,得乙個達八電子穩定結構,化合價-1
即:最外層電子數=最高正化合價。
8-最外層電子數=負化合價。
例:鈉最外層一電子,化合價+1
氧最外層六電子,8-6=2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
如何根據電子式判斷化合價?舉例說明,謝謝
3樓:liusu玲
化學中常在元素符號周圍用小黑點"."或小叉"×"來表示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這種表示的物質的式子叫做電子式。
化合價有正價、負價之分。通常正價=最外層上電子數,負價=8-最外層上電子數。
如ca最外層上的電子數是2個,顯+2價;s最外層上的電子數是6個,正價顯+6價,負價顯(8-6=2)-2價。
在單質中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規律
4樓:板陣廖漫
1)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故填:0;
2)在化合物中,友彎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故填:0;
3)在化合物裡,氫元素通常顯+1價;氧元素通常顯-2價;金屬元素通常顯正價;非金屬元素在跟金屬元素或氫元素化合時通常顯負價,故飢氏填:+1,-2,正,負;
4)許多元素具有可變化合價,cu有+1、+2,s有-2、+4、+6,cl有-1、+1、+5、+7等,故填:+1、+2,爛告散-2、+4、+6,-1、+1、+5、+7.
求化合價規律
5樓:林正
(1)化合價原則:在化合物裡,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
2)在化合物裡,氫通常顯+1價,氧通常顯-2價。
3)金屬元素通常顯正價,非金屬元素通常顯負價(但在非金屬氧化物裡,氧顯負價,另一非金屬元素顯正價)。
4)單質分子裡,元素的化合價為零。
5)許多元素具有可變化合價。例如:fe有+2、+3價;cl有-1、+1、+3、+5、+7價。
6)原子團的化合價由構成元素原子的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算。
補充:會被化合價口訣就可以了啊,至於某些特殊的物質的化合價是必須單獨記憶的,遇到的多了自然會知道的。普通物質的化合價還是按照化合價的口訣裡所說的。。。
化合價與原子個數的關係,電子與化合價有什麼關係
根據化合價正負守恆,三氧化二鋁中,兩個鋁,每個正三價,固氧的化合價為六除以三等於二,即氧為負二價。二氧化碳中,碳為正四價,由正負守恆,固氧亦為四除以二得二,即為負二價。樓主的這種探索懷疑精神值得敬佩,但氧一般為負二價等是可以用的。氧的化合價是 2,三氧化二鋁中有兩個鋁,總價態是零。二氧化碳中也是這樣...
怎麼從電子式判斷各元素的化合價,如何根據電子式判斷化合價?舉例說明,謝謝
我們說的電子式是在某一元素周圍標上它的最外層電子數,如果電子數大於四,你看它還差多少個電子達到穩定結構,就顯負幾價,例如氯,最外層電子數為七,差乙個電子達到穩定結構,所以顯負一價。如果電子數小於四,就看它失多少個電子達到穩定結構,失多少就顯正幾價,例如,鈉,最外層乙個電子,它失去乙個電子達穩定,所以...
過氧化鈉和水反應怎麼用化合價升降配平
夔元斐嘉辛 na2o2中的氧元素化合價為 1價,h2o中氧元素化合價為 2價,1與 2價之間沒有中間價 而naoh中氧元素為 2價,o2中氧元素為0價,中間價是 1價。因而,可以知道化合價的變化情況是這樣 na2o2中的氧元素化合價由 1價降低為naoh中氧元素的 2價,na2o2是氧化劑 而n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