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喻辰
櫸溪孔氏家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櫸溪,古稱桂川、櫸川,山川秀麗,環境幽奇,為江南孔子後裔最大的聚居地。宋建炎間,孔子四十八代孫孔端躬及世襲衍聖公端友遭金亂扈駕南渡,後端友寓居衢州,端躬安家於婺之櫸川。
櫸溪孔氏家廟,始建於南宋寶佑二年(1254),元、明時進行過較大維修,清初家廟毀於兵燹,現存建築為清代重修,但也保留了宋、元、明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
櫸溪村孔氏家廟門票
2樓:
摘要。櫸溪村孔氏家廟門票。
老人家也是可以買優惠票的,只不過要看景區是怎麼打折。
希望我的能對您有幫助!!
60週歲以上什麼價。
參考**是在20-60元之內。
最低是20元。
櫸溪孔氏家廟的介紹
3樓:裙子昕9夰
孔氏家廟位於櫸溪村中部,始建於南宋悄晌巧寶祐二年(1254),櫸溪孔氏始祖孔端躬原籍山東曲阜闕里,系孔子四十八代孫,自幼聰穎好學,登進士第,宣和三年(1121)授承事朗,任大謹凱理寺評事,持啟鍵事潔白,讞獄恕平,吏畏其威,人懷其惠。
櫸溪孔氏家廟的景點
4樓:█記憶
金鐘山和蓮花城是「婺州南孔」始祖孔若鈞和孔端躬的墓地。南宋紹興八年,大理寺評事孔端躬謝世,與錢氏夫人合葬。墓前有棵檜木,是當年孔端躬親手種植的,至今已有八百餘年。
樹高34公尺,胸圍公尺,枝葉非常繁茂。這棵檜木由孔端躬從山東曲阜帶來,移植到這裡,世純它記錄了「婺州南孔」長途跋涉的艱難和創家立業的艱辛。仔細看,竟然還能發現檜木上留有動盪年代的子彈孔呢!
這些年來,孔氏後裔在這裡集資修建了石亭、石碑、石欄,表達對搜亂咐先祖的懷念,同時也為古老的村莊陪塌增添了不少色彩。
孔氏家廟的南宗婺州孔廟
5樓:失戀33天
金華古稱婺州,地處浙江中部,櫸溪村位於該市磐安縣**山北麓,古稱桂川、櫸川,四周群山環繞,山川秀麗,環境幽奇。孔氏家廟位於櫸川村中部,建於南宋寶二年(1254)。櫸溪孔氏始祖孔端躬原籍山東曲阜闕里,系孔子四十八代孔,自幼聰穎好學,登進士第,宣和三年(1121)授承事郎,任大理寺評事,持身潔白,讞獄恕平,吏畏其威,人懷其惠。
宋建炎間,端躬及世襲衍聖公端友遭金亂扈駕南渡,後端友寓居衢州,端躬安家於婺之櫸川。據《櫸川孔氏家譜》載:「惟婺祖端躬公,官居大理事評事,乃由臺抵婺至永之櫸川,見其山高水長,泉香土沃,棄華袞之榮而優遊自樂,屋於鐘山之下而成焉,此南北之所由分而三派之所自始也」。
宋寶二年,理宗追端躬功德,按衢州孔氏家廟恩例,在櫸川南岸杏壇園前建孔氏家廟,賜「萬世師表」金匾一塊(已佚)。宋朝以來「婺州南宗」與「衢州南宗」是獨立而並存的,歷代許多詔書、詩文、碑帖、墓誌銘等文獻資料上,都要把南方孔氏後裔用寓居「衢婺」、「婺衢」,「衢祖端友公、婺祖端躬公」,「端友寓衢,端躬寓婺」等這樣的對等式文字來表述,是中國三大聖地之一。孔氏家廟坐南朝北,遙對金鐘山,櫸溪從前面環繞而過,整座建築以中軸線貫穿,由門樓、戲臺、天井、前廳、穿堂及兩小天井、後堂組成。
孔氏家廟建成後,在元、明時期由官府負責進行過較大維修,清初家廟毀於兵燹,現存建築為清末重建,但也保留了宋、元、明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
櫸溪孔氏家廟的現有風貌
6樓:鐸懿
現存孔氏家廟坐南朝北,是明末清初時期的建築,門口匾額上「孔氏家廟」四個字依稀可辯。孔氏家廟最早建於南宋寶祐年間,也就是1253年到1258年之間。當時宋理宗給予「婺州南孔」五級恩典,其中一級恩典就是,在櫸溪南岸杏檀園賜造至聖家廟。
孔氏家廟從南宋寶祐年間賜建以來,元、明時期多次由**撥款修建,家廟巨集偉氣派。清初,櫸溪一帶發生農民起義,朝廷派兵鎮壓,燒殺無度,造成「十年不聞雞犬之聲」,家廟毀於兵亂戰火。後來,家廟由孔氏族人集資重建,雖然沒有當年皇帝敕造的巨集偉,但至今儲存較為完整。
孔氏家廟古樸巨集偉,堂構考究,整座建築由門樓、戲臺、前堂、穿堂、後堂組成,左右對稱,佈局嚴謹氣勢恢巨集,樸實森嚴。通面闊公尺,通進深公尺,面積880平方公尺,屋柱多達84根,門樓採用三柱穿鬥結構,戲臺為軒閣式結構。前廳、後堂是五開間,抬梁式和穿鬥式相結合。
這裡的小天井地面全部用均勻的鵝卵石鋪設,還放置了旗杆石。家廟裡的柱石有宋、元、明、清四朝的式樣,這小小柱石記錄了滄桑變更的歷史。家廟的後堂中間懸掛著「如在」兩字的匾額,其意就「孔子的精神永遠流傳」。
兩邊是一幅對聯,讀來意味深長:「脈有真傳尼山發祥燕山毓秀,支無異派泗水源深桂水長流」。早先,家廟裡還有「萬世師表」的金匾一塊,但是也在文革時期毀了。
現在珍藏的文物還有《孔氏家譜》、至聖先師牌位、吳道子畫的孔子刻像拓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