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每年都在移動,難道它真的會走路嗎?

時間 2025-04-22 05:16:32

1樓:行樂樂樂行

不是的,這是因為地球在不斷的運動,再加上板塊與板塊之間也在不斷的擠壓和運動,所以山脈也在移動。

2樓:祈願興

當然不會走路,因為珠峰位於喜馬拉雅山脈,而喜馬拉雅山脈是乙個很年輕的山脈,發育時間只有3000多萬年,其位置變化也更加劇烈。所以珠峰的垂直高度受其影響,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而一般。

二、三十年作為乙個測量週期,對其垂直高度進行重新測量,將會更加精確。

3樓:愛情來了擋不住

並不是珠峰會走路,是因為地平面一直在動,而且地球也一直在公轉和自轉,所以珠峰每年都在移動。

4樓:乙個

它是乙個靜止的東西,肯定是不會走路的,只是因為板塊的移動還有氣候的原因導致它在移動。

珠峰每年都在移動,它難道真的會走路嗎?為什麼呢?

5樓:巨集盛巨集盛

並不是因為珠峰會走路,而是因為地球板塊在不斷的運動。所以才導致了珠峰每年都在發生移動。

6樓:帳號已登出

並不是會走路,而是因為地殼在了運動地殼是由不同的板塊組成的,反而會有移動的跡象。

7樓:撒的謊

珠穆朗瑪峰是不會走路的,它每年都會移動是因為地球在不停的轉動。

為什麼說珠峰是移動的?

8樓:猥瑣de星星豬

這個長春方向只是乙個大致方向,並不是物理意義上的參照物,與合力什麼的也不是乙個概念。地球上某一點的運動都是球面運動,要圍繞著乙個既定的尤拉極才有意義。中國境內gps測量一般都是以歐亞大陸為參考系,以乙個尤拉極為軸得出乙個gps速率。

新聞裡講的向長春移動,應理解為以歐亞大陸為參考系,得出的珠峰位移速率是朝長春方向的。

這次珠峰測量測的是高程,與珠峰水平的運動方向沒有關係,40分鐘的登頂時間也沒法測朝哪兒移動,如果想測,必須放置乙個gps移動站連續測量很多年並取回資料進行解算才行。gps基站大致長這樣,仔細留意在野外偶爾就能見到。

所以現在說的這個珠峰朝長春移動,應是一段時間內gps位移場研究得到的結果,這種測量一般連續10年或以上才可靠。下圖是乙個成果的例子,可以看出全國各區域大體水平位移情況,箭頭越大表示水平移動速率越快,每個點都代表有乙個gps基站一直在連續執行幾年採集資料。根據這些資料再進一步做相互計算就可以得出兩個點之間的相對運動情況。

至於中國國土會不會縮減,要放在全球範圍內看,畢竟以現在的認識,板塊主要的生長與消亡在於洋中脊與俯衝帶,有乙份nasa的全球位移資料可做參考,我把板塊邊界型別也用白線勾出來,可以看到中國陸地西部受青藏高原影響是縮短的,東部受海溝作用卻是拉張的,此消彼長,但目前看環青藏高原的縮短還是更大。

9樓:西瓜滾滾蛋

珠峰的移動分為絕對位置和相對位置。

如果是絕對位置,沒有什麼東西是恆定不動的,就連整個太陽系實際上都是圍繞銀河系的中心在公轉。

如果是指地球內部的相對位置變化,這個要歸結於地殼的運動,科學家根據其運動規律劃分了板塊。

珠峰乃至整個青藏高原,是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擠壓而成,這個擠壓一直在進行中,所以不但其相對位置發生變化,實際上其高度也在增加。

10樓:網友

珠峰所在的喜馬拉雅山地區原是一片海洋,在漫長的地質年代,從陸地上衝刷來大量的碎石和泥沙,堆積在喜馬拉雅山地區,形成了這裡厚達3萬公尺以上的海相沉積岩層。之後,由於強烈的造山運動,使喜馬拉雅山地區受擠壓而猛烈抬公升,據測算,平均每一萬年大約公升高20~30公尺,直至如今,喜馬拉雅山區仍處在不斷上公升之中,每100年上公升7釐公尺。

隨著時間的推移,珠穆朗瑪峰的高度還會因為地理板塊的運動而不斷變化。有趣的是,珠穆朗瑪峰雖然是世界第一高峰,但是它的峰頂卻不是距離地心最遠的一點。這個特殊的點屬於南美洲的欽博拉索山。

珠穆朗瑪峰高大巍峨的形象,一直在當地以及全世界的範圍內產生著巨大的影響。

11樓:樹影搖曳丨

之前也有人說珠峰確實是移動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因為珠峰本來就是在亞歐板塊之上,這個板塊本身就是移動的,那麼珠峰它自然也是移動的。據說現在珠峰移動的速度是每年釐公尺朝著東北方位移動。

其實這種移動的感覺是很多人察覺不到的,因為我們也處在這個亞歐板塊之上,這個板塊之上的人很多,那麼移動的話,就是相對的我們察覺不到。

12樓:瀚海泛舟覆平地

珠峰是整個青藏高原,與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擠壓而成,這個擠壓一直在進行中,所以不但其相對位置發生變化,實際上其高度也在增加。從結構上說,青藏高原是屬於亞歐板塊的,板塊本身已是處於運動當中的,所以其相對位置會發生變化,不過這些變化都很小,需要通過長年累月的觀測,才能得出。其實,整個地球的都在變化移動的,比如,地中海在不斷縮小,太平洋也是,大西洋、紅海在擴大,非洲大裂谷也在擴大,將逐漸變成海洋。

13樓:會飛的魚飛到你身邊

想要了解珠峰為什麼在向長春奔去,為什麼又註定會放長春乙隻大鴿子,我們需要從珠峰的一生開始瞭解。

在世人眼中,珠穆朗瑪峰似乎總是以一種永恆並且偉岸的形象出現。它高冷地站在這個星球的頂點,帶給這個世界以崎嶇的地形、龐大的冰川、極致的景觀、變幻的氣候和**的風險[注]。只有很少的人考慮過,這樣乙個龐然大物從何而來,又將去向何處。

珠穆朗瑪峰的一生,也因此常常不為人所知。

中國的**災害為什麼那麼嚴重?

從物質變化的角度,山峰是具有生命的。從岩石的形成與消失,到海拔的公升高與降低,它們的生命轉化為這個世界最大的永恆:「變化」的永恆。

而當我們把時間線拉得足夠長時,即便是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也在它的一生中,上演著一幕幕精彩的故事。

從一片海到一座山,從身負重壓到重見天日,從歷經磨礪再到觸碰藍天,我們每乙個人,或許都可以從珠峰的「奮鬥史」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是的,與其說這是山的一生,不如說這是你的一生。

02.珠峰南坡 | 圖源@vcg

01、生於無形之間。

珠峰的頂部,曾是一片遠古的海洋。

在陽光晴好的日子裡,當珠峰從雲霧繚繞中顯露出身姿時,人們可以看到珠峰的上部有一層黃色的岩石。

03.從山腳下的河灘遠眺珠峰北坡 | 注意珠峰上部明顯呈黃色的岩石層。圖源@vcg

這是珠峰最具標誌性的一層岩石,俗稱黃帶層。無論從哪個方向攀登珠峰的人,都可以在明媚的陽光下看到它。它分佈在海拔8200公尺至8600公尺的高度。

在它的上方,從大約8600公尺至峰頂,岩石轉變為灰色的石灰岩。在它的下方,從8200公尺向下延伸至大約7050公尺左右,岩石變成明顯更黑的變質岩[1-2]。於是,以黃帶層為標誌,珠峰的7000公尺以上部分可以分成三層截然不同的岩石。

1960年和1975年,中國珠峰科考隊在登頂時沿途進行地質考察,將它們自上而下命名為「珠峰組」「黃帶層」「北坳組」,並首次確認這三套地層最初都形成於古代海洋[1-2]。

04.珠峰的地層劃分簡圖 | 黃帶層(yb)上下,分別是基本未變質的珠峰組(qf),和明顯變質的北坳組(此圖中縮寫es並非「北坳組」對應英文單詞的縮寫,它是另乙個內涵相同的英文名縮寫)。底部的絨布組(rf)是更加古老的變質岩基底。

圖源@文獻[

為何每年都招公務員,難道每年都有需要嗎

為午夜陽光 公 是公務員主管部門組織的擔任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公務員的錄用考試。公務員的級別那麼多,涉及的崗位那麼多,肯定需要的人也多,有人退休就有空缺,再說每年不是每個崗位都需要啊,只有需要的崗位才招考。職務與級別的對應關係是 公務員 在中國,國家公務員的級別分為二十七級。公...

怎樣才能保證孤寡老人每年都在減少?

這怎麼可能保證 除非你去動手處理 否則只會越來越多。老齡化幾乎是現代社會的必然結局。孤寡老人有什麼政策?為什麼基層沒體現對一些失能沒經濟 的孤寡老人得到慰藉,一些孤寡老人生病住院還要自己淘很太部分的腰包?孤寡老人會成為五保戶,國家會每年發福利,然後會有專門的公立養老院。孤寡老人如何養老?1,可以尋求...

請問黃道(太陽位置)每年移動的規律

可能是年份或日期等引數出現的誤差。我們的年份 日期是人為規定的,這與天文時間是有誤差的,另外,還有閏年 閏月 甚至閏時 的影響。因此,所謂的相同年份 相同的日期 是有疑問的。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有什麼規律?仔細觀察太陽的視運動情況,古代勞動人民早就發現每天正午太陽在地面上的高度在變化,通過圭表測影能很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