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國命對德語文學的影響是什麼?

時間 2025-02-04 08:40:34

1樓:雁飛雲羅

你好,我在德國是學文學專業的,正好在整理相關文學史,簡單的下這兩個問題。

法國大革命根據其不同的歷史時期對德國文學的影響是不同的。簡單的說,在雅各賓派當政前,路易十六未上斷頭臺時,德國境內還是充滿了言論自由和對革命的褒揚。法國大革命一開始被當作一場「自由」和「爭取平等」的風暴,贏得了當時許多德國文學領頭人物的理解乃至支援。

但是,雅各賓派以暴力鎮壓的手段上臺後,德國一則開始封閉相關自由言論(因為當權者害怕極端革命衝突),二則因大革命趨向暴力,一些文學家哲學家開始懷疑這場革命的正確性,甚至對革命失望,觀點出現分歧。以下我略舉幾個例子。

狂飆運動的創始者之一,friedrich gottfried klopstock,就對革命十分失望,表示不支援雅各賓派的憲章。另外歌德譬如一直對大革命的暴力極端持懷疑態度(歌德是個受宗教感化和濃郁的人),批評流血衝突,而將理想寄託到魏瑪共和這種民主制度。於歌德的一向觀望態度不同,席勒一開始是大革命的忠誠支持者,但是1792年後則脫離法國,他將大革命視為對自由真實性的拷問的嘗試,如今他被譽為「自由詩人」,其實「自由」真實的意義是他自由的支援過法國革命,也自由的反對革命。

只有康德是少數一直支援法國大革命的人。他在雅各賓派上臺後繼續頌揚革命。認為革命將個人自主權提公升到了政治原則中。

總之,革命後,有人對現實失望,因此將理想寄託到宗教,這就有了浪漫主義文學。但是有人仍然在資產階級革命風暴尋找濟世英雄,這就有了古典主義文學。

巴洛克時期為什麼德語文學沒有顯著發展?

巴洛克文學這個詞語請注意了,是個值得商榷的詞語,因為巴洛克這個概念是從藝術史借用來的,對文學史而言有點不妥當。目前它可以被分為三個時間段。

1600 – 1650 早期巴洛克。

1650 – 1720 巴洛克**期。

1720 – 1770 晚期巴洛克。

巴洛克時期德國社會處於等級制度社會。社會分成貴族,市民,和農民三個等級。在這種情況下,文學只是貴族的消遣。

因此文辭華麗,結構嚴謹的sonett(十四行詩)就成了詩歌的主宰。另外貴族的單調生活造成了詩歌內容的貧乏,空洞。「空虛」,「轉眼即逝」這類話題就是當時的主要詩歌體裁。

人們當時看中的是文辭結構韻律,而不是內容。因此巴洛克文學總體乏善可陳。

暫時到這裡。希望你滿意。

2樓:網友

十八世紀末期,法國興起了一次大的資產階級革命。大革命的爆發,使整個歐洲到處都發生著劇烈的動盪、尖銳的衝突和急劇的變革。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各國文學界先後興起了一股浪漫主義的思潮。

德,英,法,俄等各國都出現了一批優秀的浪漫主義代表作家。

法國文學偉大還是德國文學偉大?為什麼?

3樓:蘭九

德國人或許比較嚴肅,但是他們不缺乏浪漫主義大師……至於樓上說的課本里選擇法國文學多,我覺得是因為法國經歷過大革命的洗禮,他的很多文學作品(就比如樓主列的幾篇)貼近我們所謂的主旋律,當然會為課本所選咯……

不為人知」的德國文學中就包括了《浮士德》……想到這裡我覺得實在很扯……另外 ,既然說不了解不能下結論,又為什麼說「可能德國也有自己光輝燦爛的文學。

但不為人知。呢?

另個同樣光輝的文明……這樣的比較本身就是無意義的吧。

4樓:

如此可怕的問題,令人誠惶誠恐……

相對而言,法國的文學氣味濃厚,德國的哲學思辯雄偉法國容易形成作家群體,而德國則比較習慣誕生主義to megdamager: 個人心目中,最偉大的法國作家雨果乃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而浪漫主義誕生則在18世紀末德國狂飆突進運動。

to tntsea: 古代歐洲的法國,除了《羅蘭之歌》在下還真沒記住什麼;反倒是日爾曼民族的神話與史詩對此後的歐洲文學有深遠影響……

至於為什麼法國文學在國內比較受重視,則是另乙個話題了。

5樓:騎士愛靚穎

這種問題怎麼感覺怪怪的。

那要看各個時代。

不過從17世紀開始路易王朝開始統治。

使得法國的經濟發展迅速。

17世紀法國的古典主義開始。

到18世紀的啟蒙主義。

到以後法國文學就開始在世界佔重要的地位。

德國的話就是席勒和歌德的影響大點。

6樓:網友

這個問題~可能不是單選題那麼簡單。

你可以看看歷史~

古代歐洲的知名大文學家,很多出自法國~

而且留下了很多人們耳熟能詳的偉大著作。

而德國的文學,似乎就少了點什麼。

至少它在對全歐洲乃至全世界的影響上,不如法國。

我們中學語文課本里的不少課文就是法國的。

比如《最後一課》,《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項鍊》等等。

但德國的似乎就沒有。

這只是乙個側面,但它可以反映出法國文學的影響,是遠遠大於德國文學的。

可能德國也有自己光輝燦爛的文學。

但不為人知。

對於德國文學,因為不瞭解,所以不能妄下結論。

7樓:網友

有法國文化年啊!當然是法國了。

8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是法國,因為法國人是浪漫的象徵。

法國大革命對德國的影響

9樓:匿名使用者

法國大革命對德簡州國的影響。

備並 西部地區的反應:農民的反抗,工人罷工,萊因共和國的形成,在反法戰爭中法國強迫許多的邦國取消獨立,有利於德國將來的仿咐跡統一。

革命思想在德國的傳播有利於德國的將來。

法國的影響部分地方的民主運動,部分封建邦國的改革運動。

法國大革命提供了民族團結的範例,宣告了各民族的自由、平等,拿破崙在德意志以革命者身份出現的同時又充當了貪得無厭的掠奪狂。這就從正反兩方面啟動了德意志民族意識和民族主義運動。」

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是什麼

10樓:歲月不寒

這場革命的影響有四個方面:

其一,就其規模而言,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

其二,人民群眾在三次起義中都顯示了偉大力量,每當在革命的轉折關頭,都推動革命向前發展;

其三,大革命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它「是真正把鬥爭進行到底,直至交戰的一方即貴族被消滅而另一方即資產階級完全勝利的首次起義」;

其四,這場大革命還震撼了歐洲的封建制度,給它們以沉重的打擊。

這場大革命的徹底性更為以後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因而具有世界意義。正如列寧所說:「它被稱為大革命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次革命給本階級、給它所服務的那個階級,給資產階級做了很多事情,以致整個19世紀,即給予全人類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紀,都是在法國革命的標誌下度過的。」

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影響?

11樓:孫揚

1.沉重打擊了法國國內的封建勢力。

2.推進民主程序。

3.代表了法國曆史由封建時期走入近代。

4.為民主共和國建立打下基礎,是民主事業的黎明。

12樓:網友

1廣泛徹底:

18世紀的法國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時代最大的、最徹底的一次革命。從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到1794年7月熱月政變,法國大革命歷時5年,就其規模而言,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人民群眾在三次起義中都顯示了偉大力量,每當在革命的轉折關頭,都推動革命向前發展。

人民群眾積極參加革命,使革命得以徹底進行。

2成果卓著:

國內:法國革命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它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在法國初步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政治體制,正如恩格斯所說,「它是真正把鬥爭進行到底,直至交戰的一方即貴族被消滅,而另一方即資產階級完全勝利的首次起義」。

國際:這場大革命還震撼了歐洲的封建制度,給它們以沉重的打擊。

3影響深遠:

國內:這次革命掃蕩了法國的封建勢力,掃清了法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為工業革命創造了條件。它對法國社會的思想觀念、文化教育等方面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國際:這場大革命的徹底性更為以後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因而具有世界意義。它動搖了歐洲其他國家封建制度的基礎,推動了整個歐洲和美洲的資本主義的發展。

正如列寧所說:「這次革命給本階級、給它所服務的那個階級,給資產階級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個19世紀,即給予全人類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紀,都是在法國革命的標誌下渡過的。」

大國崛起之法國崛起的原因,觀看大國崛起, 分別歸納英國,法國,美國崛起的原因

類美錯飛荷 一 民族 特性的與眾不同 法國人對權勢的追逐和對自由的嚮往非常強烈,首先,法國人對自身利益或者說 私有制的看重在 法國大革命 時期空前爆發,其次,對於 歐洲大陸 霸權的追逐最後導致 拿破崙的崛起,而這兩者為 法國崛起帶來的分別是 民主政治 和強國之路 二 文化藝術的空前強大 西歐貴族所說...

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法國大革命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

1 18世紀末第三等級同特權階級的矛盾日益加劇。特權階級頑固維護其特權地位。在第三等級中,農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眾,是後來革命中的主力。資產者則憑藉其經濟實力 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識處於領導地位。2 17世紀及18世紀歐美地區發生了一場思想及文化運動,認為這個宇宙的秩序是可以透過理性來掌握的。人類歷史從...

法國大革命是誰領導的,法國大革命的主要領導人是誰?

手機使用者 1 君主立憲派 1789 7 1792 9大資產階級和自由派貴族制憲會議 八月法令 人權宣言 1791年憲法 2 吉倫特派 1792 8 1793 6工商業資產階級立法會議 後被國民公會取代 瓦爾密大捷 召開國民公會 成立共和國 審判處死路易十六 3 雅各賓派 1793.6 17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