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若是丟了莫斯科,退守西伯利亞,還會有反敗為勝的機會嗎?

時間 2025-02-04 05:50:33

1樓:深更讀史

如果在蘇德戰爭中,蘇聯丟了莫斯科,史達林還能退到西伯利亞繼續抵抗並反敗為勝嗎?答案是肯定的,蘇聯勝利是遲早的事。第一,蘇聯是正義的一方,是必勝的。

第二,蘇聯有強大的戰略縱深,可以打持久戰。第三,德國是遠征軍,後勤補給是個困難。第四,德國的軍隊會陷入蘇聯的汪洋大海中被消耗。

第五,一旦蘇聯牽制德國,那麼英美等國就有了機會。

第一。戰爭歷來是有正義和非正義的一方,所以二戰的結果是改變不了的,反法西斯同盟是必然會勝利的,如果蘇聯丟了莫斯科,那麼只能說是勝利的時間往後推遲一些,不代表蘇聯就沒有勝利的機會了。

第二。蘇聯不是法國,有著極大地戰略縱深,可以利用其橫跨歐亞大陸的國土面積,像我國一樣實施持久戰術。雖說西伯利亞寒冷,但蘇聯西部也夠寒冷的,德國是否能夠堅持住很難講。

要知道,在真實的莫斯科戰役中,德軍面臨著俄羅斯的嚴寒和雨水,泥濘的道路以及凜冽的寒風,就有點受不了。只要史達林在堅守,外援就不會停止,只要蘇聯人還在,一城一地的得失不是最關鍵的。

第三。德國佔領了莫斯科,也就意味著佔領了蘇聯西部廣大土地。但也意味著德軍的戰線又延長了,其補給問題和兵力不足問題更加突出。

雖說很多東西可以就地補給,但不能完全依靠敵佔區,要說開採點石油還可以理解,可石油不能當飯吃,真來個堅壁清野就麻煩了。

第四。蘇聯只是丟了莫斯科等城市,不代表德國完全消滅了蘇聯西部的人民。其實這和我國的抗日戰爭非常相似,日本當時也佔據著我國大量的國土,但不代表敵佔區就不會有反抗了吧,所以德國就算佔領了蘇聯廣大城市和農村,也不代表著蘇聯人民不會反抗,所以德國的軍隊必然會陷入蘇聯人民的汪洋大海中不能自拔,被逐漸消耗,損失乙個人就少乙個人。

第五。如果德軍真的佔領了莫斯科等地,那麼必然需要大量的軍隊維繫其統治,也就是說蘇聯牽制大量的德軍。那麼英法美等盟軍就有了機會,德國想要派兵回援難度都是很大的,時間來不及。

一旦其他戰場形勢有變,或者說第二戰場進展順利的話, 會把德國給逼瘋的。

2樓:網友

基本不可能。莫斯科是整個蘇聯的戰略樞紐,無論哪邊的部隊相互支援,都必須經過莫斯科。所以一旦淪陷,那將瞬間將蘇聯斬成三塊。

各地蘇軍再也無法通過鐵路大範圍運送力量。所有的運輸只能靠卡車運送,這樣的運力是根本沒辦法支撐大戰役的。德軍卻隨時可以出擊北面的列寧格勒和南面的史達林格勒。

雖然德國深入西伯利亞的可能性不大,但蘇聯是沒有力量反擊的。

3樓:塞興浩星

會有的。蘇聯當時非常的強大,即使丟掉了莫斯科,但只要退守西伯利亞,再加上當時的先進思想與**,一定能夠反敗為勝。

俄羅斯帶頭解體蘇聯,為何寧願放棄14個盟國,也不放棄西伯利亞?

4樓:網友

因為西伯利亞既不需要太大的成本去管理,又不會有路線錯誤的情況,並且擁有非常多的自然資源。對於俄羅斯來說,與其費心費力去討好其他14個盟國,不如守住西伯利亞這塊寶地,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並且避免了很多將來有可能發生的紛亂。

俄羅斯管理西伯利亞成本非常低。蘇聯解體主要就是因為經濟原因,而這14個盟友國當中,除了少數幾個國家經濟富裕之外,剩下的全都窮困潦倒,依靠****的救濟過活。所以俄羅斯放任他們獨立,完全是為了不再被這些國家拖後腿。

但西伯利亞不一樣,這裡一共就沒有多少人,俄羅斯並不需要花費多少精力來供養他們。

對於俄羅斯來說,西伯利亞相對比較穩定,不容易發生起義造反這類事件。赫魯雪夫實行了錯誤的政策,導致那些加盟國跟****離心,甚至產生了不滿,俄羅斯想要將這些加盟國統一起來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還要隨時擔心他們是不是要獨立,但是是西伯利亞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讓俄羅斯十分省心。

西伯利亞擁有非常多的自然資源,對於俄羅斯來說非常有用。西伯利亞雖然人口少,卻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並且西伯利亞的自然資源比較便於開採,並沒有什麼技術難度,非常容易被利用。

對於俄羅斯來說,留下西伯利亞簡直就是一項穩賺不賠的投資。

5樓:多啦大白

蘇聯解體後,獨立國協國家分立,那是有歷史淵源的,相當於老美個個州,某個個省。西伯利亞歷來一直歸屬俄羅斯遠東地區,地下礦藏豐富,路人皆知。。

6樓:崔玲

十四個盟國是加盟的,在當時情勢下,要求退盟,俄羅斯不能不同意,並非是寧願放棄。而西伯利亞不是加盟國,原就屬俄羅斯,人口也以俄羅斯人為主,不存在放棄不放棄問題。

7樓:陳晚來

因為西伯利亞是一塊寶地,不僅地廣人稀,物資還很豐富。

8樓:網友

赫魯雪夫實行了錯誤的政策,導致那些加盟國跟****離心,甚至產生了不滿,俄羅斯想要將這些加盟國統一起來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還要隨時擔心他們是不是要獨立,但是是西伯利亞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讓俄羅斯十分省心。

9樓:阿東小木屋

一般捨不得放棄的,要麼就是軍事重地,要麼就是下面有重要的戰略物質。

10樓:網友

那時候是這個蘇聯的那個領導人物個子個兒巴喬夫也到第十水平也不中。是這個沒去。這國家沒有好的領導。

他都根本都是。對於這個國家都不行。你看你說解體。

他是上外頭旅遊去了。出國訪問。會還沒回來,都結題了。

他為什麼不他這個人哎?這個國家是一開始都分為這個加盟,我那個加盟過拿到那種。那都有點兒亂套。

你,你這個加盟我們也講過,都是各管各的。**也都是管點兒這個網上。拿點兒生意啥的。

那都太亂套了。吃這個。各自為政會歌作為正常護理。

去為什麼不放棄西伯利亞西伯利亞市國土?因為他不是?今晚上都人都待不了了地球。

國土大了呢?資源都豐富。所以說俄羅斯不放棄西班牙。

11樓:網友

地廣人稀!資源豐富!

12樓:nice柒柒柒柒

資源多啊!當然不會放棄!而且 其他十四個盟國各有想法不好管理啊!

蘇聯衛國戰爭如果莫斯科也失守了,蘇聯還能復國嗎?

13樓:帳號已登出

我個人認為如果莫斯科侍橡檔也失守了,蘇聯肯定不能復國了,因為莫斯科之後老亂就是西伯利亞了,那地方根本沒辦法生存的,如散蘇聯紅軍退到那裡也是死,那邊還有日本的關東軍。

14樓:網友

蘇聯在二戰罩源時期被德軍大肆侵略,這段戰爭被蘇聯成為衛國戰爭。莫斯科當時作為蘇聯的中心,一旦失守緩團就擾悶橘相當於被滅國,復國希望渺茫。

二戰時,假如莫斯科淪陷,蘇聯退守西伯利亞是否能翻盤?

15樓:雙子顧大貓

蘇聯如果對手西伯利亞的話估計不能翻盤的,畢竟西伯利亞的條件不是很好。

16樓:善良的

肯定能翻盤的,因為後期德國的實力越來越下滑了,而蘇聯的後勁很強。

17樓:哊哩呀

我覺得是很有可能的,因為蘇聯還是很強大的。

18樓:網友

我覺得這個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因為後來蘇聯的發展是非常不錯的。

蘇聯解體後,為何俄羅斯沒有放棄西伯利亞?

19樓:方法說生活

主要是因為西伯利亞擁有極為廣袤的土地。還有非常豐富的能源資源。而西伯利亞廣袤的土地可以為俄羅斯提供巨大的戰略空間。

而且隨著北極冰雪融化以後,西伯利亞會變得越來越適合人類居住,所以俄羅斯才不會放棄西伯利亞。

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氣候非常的寒冷,而且它的面積站到俄羅斯領土面積的75%。但是他的人口卻只佔到了總人口的20%。但是從客觀上講西伯利亞對於俄羅斯來說十分的重要。

因為西伯利亞擁有非常多的自然資源,比如說石油,天然氣,煤炭,包括森林資源,當然從軍事角度來看的話,西伯利亞為俄羅斯提供了巨大的戰略空間,而且西伯利亞也是俄羅斯,作為乙個世界性大國的基礎。

說到西伯利亞的經濟利益,肯定要說他的自然資源,因為俄羅斯的石油資源76%都分佈在西伯利亞,而天然氣資源,80%以上全部都分佈在西伯利亞,而且俄羅斯的煤炭鐵礦森林,銅等自然資源也都分佈在西伯利亞,而且現在俄羅斯的經濟結構非常的單一,嚴重依賴能源出口,所以西伯利亞可以說是俄羅斯經濟的支柱。是西伯利亞養育了俄羅斯人民。

西伯利亞的存在提公升了俄羅斯的政治影響力。有了西伯利亞地區的存在,俄羅斯才能發揮如今的影響力。試想一下,俄羅斯只擁有歐洲部分的領土,如何能夠對亞洲中部地區、北冰洋、亞太地區發揮如此大的影響力。

20樓:網友

西伯利亞,與遠東原耒就是中周圍領土,是清皇朝無能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讓出去的。那裡有豐富的資源,和戰備縱深,二戰時的朱可夫兵團就是在蘇笈笈可危的情況下,從此調兵西部,絕地反擊德軍的,擊潰了圍攻莫斯科,列寧挌勒,史達林挌勒的德軍!一舉扭專戰局,再一直打到柏林,戰勝德國法西斯,後又從西調兵東北打敗日100萬關東軍奠定了二戰勝利的形勢,西伯利亞的地位之重要,蘇絕不會放棄的,外東北也沒見蘇放棄跡象,所以我國想恢復在那裡主杈!

任重而道遠!

21樓:鴻鵠絕學

西伯利亞擁有大量的資源,還有範圍也是很大的,有很大的戰略地位。

22樓:紅泥釀雪

西伯利亞面積廣大,物產豐富,有礦產資源和森林資源,而且隨著全球溫室效應的影響,許多凍土地帶會解凍,成為耕地,不僅是資源寶庫,也是重要的戰略後方。

23樓:網友

如果能夠掌控為什麼要主動放棄呢?當時西伯利亞地區人煙稀少又靠近我國北部地區當時俄羅斯與我國關係還是不錯的所以沒人鬧獨立。

24樓:落語巨集

不管西伯利亞多麼荒涼那也是俄羅斯的領土,哪個國家都不可能隨便放棄自己的領土。

25樓:亮劍精神

俄羅斯帶頭解體蘇聯,為何寧願放棄14個盟國,也不放棄西伯利亞?

26樓:網友

豐富的口礦場跟能源為什麼要放棄?

27樓:匿名使用者

俄羅斯有保護自己領土完整的堅強意志。

28樓:匿名使用者

以俄羅斯才不會放棄西伯利亞。

如果蘇聯丟了莫斯科,史達林還能退到西伯利亞繼續抵抗並反敗為勝嗎?

29樓:磕史

歷史是不能假設的,當然,歷史更是不能重來的,如果當初在蘇德戰爭當中,德國紅打下莫斯科的話,蘇聯紅軍沒能守住莫斯科的話,那麼恐怕蘇德戰爭將不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了,那麼蘇聯紅軍肯定會在之後推到西伯利亞,那麼如果真的到了這個歷史時刻的話,蘇聯還能夠繼續抵抗下去,並且反敗為勝嗎?按照我的觀點來看,我認為最後的勝利肯定還是屬於蘇聯的。

但是我們還原到當初蘇聯紅軍堅守莫斯科的那個階段,對於史達林而言,他是十分反感撤到後方的,她必須要在莫斯科堅持抵抗到底,如果一旦放棄莫斯科的話,那麼整個蘇德戰場,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世界戰場,都將會陷入到混亂之中。一旦丟掉莫斯科,蘇聯所面臨的危險絕不僅僅只是被德軍勢如破竹的恭敬蘇聯內地了,而是將會面臨著像當時法國一樣的局面。

30樓:時光少女

這個問題當然是個問題。儘管俄羅斯太大了,任何侵略者都無法吞下,但拿破崙呢?一揮袖子也是一樣,不是要帶走一片雲彩。

但是莫斯科對蘇聯非常重要,沒有莫斯科,蘇聯幾乎失去了一切。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家,蘇聯成立之初的面積超過2000萬平方公里。這2000萬平方公里給了蘇聯戰略上的恐怖深度,特別是東西方向的1萬多公里。

此外,史達林作為蘇聯的締造者,在列寧死後為鞏固蘇聯作了一系列準備。

特別是1929年資本主義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後,蘇聯在大力引進資本主義世界先進技術的同時,也為浮躁的法西斯主義做了充分的準備。

二戰前夕,蘇聯修建了史達林從北冰洋到南部黑海沿岸2000多公里的防線,形成了永久性的國防防禦工事。

1939年8月23日,蘇德在莫斯科秘密簽署《蘇德互不侵犯協定》,秘密瓜分東歐列強。

1939年9月17日,德國突襲波蘭後,蘇聯出兵波蘭東部,收復在《佈雷斯特和約》中失守的烏克蘭西部和西柏羅斯,並將國境線推至科松線。

接著,1939年11月,蘇聯發動蘇芬戰爭,付出慘重代價,奪取了芬蘭卡累利阿地峽;1940年3月,蘇聯向波羅的海三國派兵,強行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併入蘇聯;1940年6月,蘇聯向羅馬尼亞派兵強行奪取皮薩阿拉伯地區。

至此,蘇聯將邊境向西推進約500公里,重建了新的防禦工事,即巴甫洛夫防線。

應該說,蘇聯對一場大規模戰爭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但正是因為這樣,蘇聯才把它在東歐的大部分軍隊和工業置於德國法西斯主義的邊緣,特別是在希特拉的眼皮底下。

因此,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時,蘇軍趕赴作戰,爆發了戰爭。僅僅4個月,蘇聯就損失了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損失了300多萬軍隊,佔領了四分之一的人口。

到了1940年10月,莫斯科戰役發動前,史達林說蘇聯紅軍沒有出路,這不是聳人聽聞的。

許多人認為,天氣是扭轉莫斯科戰局的乙個重要因素。沒有那個可怕的冬天,德軍就不會在莫斯科失地。

但事實上,正是蘇聯漫長的秋雨摧毀了德軍的進攻優勢,使德軍幾乎在泥濘中無法動彈。憂心忡忡的德軍甚至希望冬天會很快到來,因為結冰的道路將有助於裝甲部隊的前進。

蘇德戰爭前4個月,蘇軍幾乎失去了全部兵力。因此,如果莫斯科失利,對蘇聯的攻擊將是史無前例的,尤其是蘇軍的氣勢。

西伯利亞具體指那些地方,西伯利亞是指哪個地方?

西伯利亞 俄語 是俄羅斯及哈薩克北部的一片非常大的地域,占有整個北亞,面積約1310萬平方公里。西伯利亞的範圍西至烏拉爾山脈 東至太平洋 北至北冰洋,南至哈薩克的中北部 以及蒙古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邊境。整個地域除了西南部份屬於哈薩克以外,其餘的都屬於俄羅斯聯邦,並占有其75 的領土。西伯利亞 這個名...

請問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公司進口的西伯利亞白樺茸是如何提煉的

具體來說,這個進口的西伯利亞白樺茸運用了超微破壁粉碎 超臨界低溫萃取 低溫真空乾燥等現代化工藝。藥用真菌需要破壁才能更好吸收,相信大家對這個已經比較了解,超微破壁的結果就是將白樺茸粉碎至微奈米的超微粉末,這樣裡面的有效成分就能夠充分滲透出來了。超臨界低溫萃取就是把有用物質提取出來,去除白樺茸中的粗纖...

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公司為什麼遠赴西伯利亞建廠

安谷 谷安 這個我知道!之所以選擇遠赴俄羅斯西伯利亞投資白樺茸,在貝加爾湖畔的伊爾庫茨克建設白樺茸技術研究中心和現代化工廠,一是因為西伯利亞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白樺茸原料儲備,白樺茸目前屬野生資源,無法人工規模化培育,可以做到從源頭上把控原料品質,精選生長年限15年的優質白樺茸 二是因為俄羅斯白樺茸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