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蔡元振序 20

時間 2025-03-17 11:15:27

送蔡元振序

1樓:網友

古代的州從事,都是由州太守自己聘請讀書人擔任,讀書人也可以自己選擇他要跟隨的太守,所以上下級關係是很融洽的。如果從事覺得不順心,離開他的上司也是可以的。現在的州從事,全部由朝廷任命,不僅太守不能選擇讀書人,讀書人也不能選擇他要跟隨的太守,上下級之間怎麼能相處融洽呢!

如果從事覺得不順心,也不能立即離開。因此太守把地方治事好了,從事就無事可幹;如果太守治理得不好,從事只得把政事掌管起來,這也是形勢所迫啊,(不得不)這樣。(好發)議論的人不推究這種形勢,認為一州的政事應當由太守一人作出決定;如果從事把政事掌管起來,那就是另立政治標準,侵犯長官的許可權。

唉!從事對本州的政事表示贊成或反對,這是他的職責,不應該只是附和太守所贊同的意見。那麼,放棄自己的正確意見,而只求與太守的意見保持一致,這是應該還是不應該呢?

一州沒有治理好,太守不承擔自己的責任,(而這個作從事的),自己也不主動把政事擔當起來,這是應該還是不應該呢?那麼,從事主動把政事擔當起來,這怎麼是另立政治標準呢?這又怎麼是侵犯長官許可權呢?

可見),議論的人並沒有想過這些問題啊,雖然如此,推究一下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難道是做從事的讀書人喜歡多攬事嗎!所以說,這也是形勢所迫,不得不這樣啊。 現在全國各地的從事,只知道對上司的意見隨聲附和的人實在太多了,幸而有才能的從事,看到當地政事上的漏洞,也不過在家裡嘆氣,在路上發牢騷罷了,他那種輕慢超脫的樣子,根本就沒把政事當自己的事。

如果)與這種態度相反,就會激化與上司的矛盾。而激化矛盾,又有什麼用呢?要想找乙個主動承擔責任的人實在太少。

在地方上當從事是這樣,在朝廷上當公卿士丈夫的人,不這樣的又有幾個呢! 臨川蔡元振君,到汀州去作從事,開始嘗試著進行政事活動。汀州如果被太守治理得好,蔡君就可以合抱兩手閒坐無事了;如果治理得不好,人們就看蔡君你的了。

你既不要激化與上司的矛盾,也不要一味隨聲附和,凡事只要做得適合分寸就好,這是蔡君你的責任啊。如果將來有一天到朝廷上做官,會都照這樣辦就行了,這也是蔡君你的責任啊。你怎麼能不自勤自勉呢?

蔡君臨行前,來求我寫一篇文章,所以寫了這篇贈序送給他。

其實我也不太知道,我從百科上摘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2樓:憂鬱之灰

送蔡元振序】古之州從事皆自闢士,士亦擇所從,故賓主相得也。如不得其志,去之可也。今之州從事皆命於朝,非惟守不得擇士,士亦不得擇所從,賓主豈盡相得哉!

如不得其志,未可以輒去也。故守之治,從事無為可也;守之不治,從事舉其政,亦勢然也。議者不原其勢,以為州之政當一齣於守,從事舉其政,則為立異,為侵官。

噫!從事可否其州事,職也,不惟其同守之同,則捨己之是而求與之同,可乎?不可也。

州為不治矣,守不自任其責,己亦莫之任也,可乎?不可也。則舉其政,其孰為立異邪?

其孰為侵官邪?議者未之思也。雖然,跡其所以然,豈士之所喜然哉!

故曰亦勢然也。今四方之從事,惟其守之同者多矣。幸而材,從事視其政之缺,不過室於嘆、途於議而已,脫然莫以為己事。

反是焉則激,激亦奚以為也?求能自任其責者少矣。為從事乃爾,為公卿大夫士於朝,不爾者其幾邪!

臨川蔡君從事於汀,始試其為政也。汀誠為治州也,蔡君可拱而坐也;誠未治也,人皆觀君也,無激也,無同也,惟其義而已矣。蔡君之任也,其異日官於朝,一於是而已矣,亦蔡君之任也,可不懋歟?

其行也,來求吾文,故序以送之。

送東陽馬生序贈序是一種什麼文字

3樓:網友

贈序是一種贈言性文章,專用於贈別,內容多是表惜別、祝願、勸勉、譽揚之意。

4樓:王家小囡

《送東陽馬生序》贈序:臨別贈言性質的文體,內容多為勉勵、稱許之辭。

贈孫秋士序 翻譯

5樓:網友

我只能找到作品註釋。

1]介弟:對別人兄弟的敬稱。介,大。

2]場屋:科舉考場。

3]斗室:狹小的屋子。課:教授。

4]讀者:指孫秋士。

5]正陽門:今北京前門,為京師繁華處。

6]朝(cháo)報:封建時代官方的報紙,刊載詔令、任免、奏章等。清代又稱它為「京報」。

7]枯槁:貧困憔悴。

8]韓昌黎:唐文學家韓愈。韓愈這二句話見於《與李翊書》,回憶自己居京師求仕的痛苦。

9]東方曼倩:東方朔,字曼倩,西漢文學家,性恢諧。揚子云:揚雄,字子云,西漢文學家。

10]落拓:窮困失意。

11]與:同「歟」,表疑問語氣。

12]寫放:摹畫。放,通「仿」。

13]忻(xīn):同「欣」。抃(biàn):鼓掌,表示歡欣。

14]太史公:指班固。班固繼司馬遷《史記》後,寫成《漢書》,人們把他比作太史公司馬遷。

15]不勝(shēng):不盡。識:通「志」,記住。引。

《贈御醫何承雲序》翻譯。。幫幫忙各位,謝謝了。。

6樓:網友

文言文參考譯文。

智者曾經說,不做相就做將,而醫生則兼具二者的特點。相使國家長治久安,醫生讓人健康長壽,他們的初衷是一致的。相在變亂未發生時防之於未然,將在預設的作戰方案中因勢變動,醫生通過肌理的細微變化推知病變的發生,他們的智力也是一樣的。

行醫,不過是一門技藝而已,現今卻跟將、相比長短而爭高下,難道不重要嗎?

我曾經心裡仰慕何承雲的醫術,何公以醫術世傳其家,家有醫學藏書,都是些醫經禁方,很多密不可傳。何公繼承家業而研讀這些醫書,並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改動,以古代的方法加以檢驗,醫術越加精良,而他的名聲越加顯揚。因為這個緣故,他被起用為景王府裡的御醫,馳名於吳楚之間!

不久何公歸故里,鄉里生病而依賴他救治痊癒者,人滿為患。各地來學醫者,把道路都堵塞了。何公不問他們家境貧富還是來自遠近,只要有求則允諾,只要來投靠則接納。

所以上至**,下至百姓之家,每次見到何公,必拱手敬禮,尊稱仁人之類。

萬曆八年秋,我患病三個多月,差點病死,而同時遭遇母親去世,內有喪母之痛煎熬,外有病患虛熱纏身,當時命懸一線,以為只有死了。在我患病恍惚中有人把我的病情告訴了何公,在此時,我還不認識何公。等何公來了以後,按脈查病,洞察我的病情如燭火白日,投下藥餌一試,隨手藥到病除。

所以從今而後從頭到腳,能夠給予享受生命的樂趣,哪個部位不是何公賜予的呢?

然而,何公不止是與將相相等也,將、相不如何公的有三個方面。將和相地位尊貴傲慢,每每憑藉自己富貴之勢羞辱貧賤之家,對疾苦之人更無心過問;而何公以醫藥之術惠及到普通的百姓。這是他們不及何公的第乙個方面。

將相虛佔爵位和俸祿,以空洞無用的虛文欺罔君主,做事不盡職;而何公對待別人如對待自己,醫治病人如同醫治自己的家人,施德不望回報,回報不求豐厚。這是他們不及何公的第二個方面。不賢的將相,或者設計陷害好人,或者偷偷算計豪傑,以達到私心,而何公對於賢士大夫,恤惜調護,竭盡其技能,大有扶植進人的仁心。

這是他們不及何公的第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何公可以施行於一鄉,卻不能把它施行與整個天下。他日如果我得到重用,則將效法他的做法而推廣它,何公憑藉其醫術醫治我的身體,我憑藉其醫術品行來醫治天下人之心,也許可以此感謝何公啊。

急求送顧寧人北遊序的翻譯

7樓:貓飛劍

嗨,你好,這不難啊。

這是歸莊寫的,寧人就是顧炎武。

文中有很多虛詞是沒有意義的,我就不一一指出了,如果有疑問你再提出來。

1,現在寧人要去北方遊歷,我不能沒有感慨啊。

2,公子挺身出來,和寧人打官司,抓寧人並把他關在奴僕的家裡,脅迫他讓他自盡。

3,怎麼知道現在朝廷的困厄,不是由寧人在世上宣揚大道所引發的呢?

嗨,你們正在考的東西,我怎麼可能搜得到呢,請先把我的答案選為滿意吧,還有問題向我求助。

送李願歸盤序谷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8樓:總是莫名的笑

韓愈長期以來沒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他在送李願回盤谷隱居之檔鬥孫時行鏈寫下這銷握篇文章,藉以傾吐他的平之氣,並表達他羨慕友人隱居生活的思想感情。

9樓:窮到富

歌辭極言隱居之樂,叢拆立意深刻而善藏不露,句式偶儷而富於變化,流暢生動,和諧可誦,有一唱三嘆的情致滲旁棗。相傳蘇軾最愛此文,評價很高。 但啟指流露悲傷。

10樓:慢慢十月歸

表達了他悲傷無奈的心情。

11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牌子的電腦好。

10送2股轉增3股派1元是什麼意思?還有我在「股權登記日」當

會的,10送5股派息1元。每10股送3股轉贈2股派送1元是什麼意思 暗影 充電的帶了沒啊,不然跑不遠的0199 問題 10轉3派1元是什麼意思 什麼時候能結算完 每持有10股轉增3股派發現金1元,結算要看股權登記日 10日轉股到賬可交易15日現金到賬你要看清楚公告啊 10股送2股轉增4股派1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