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卡與交換機的自協商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100

時間 2025-03-21 12:45:05

網絡卡與交換機的自協商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1樓:網友

網絡卡先按最高速率,比如1000m發包,如果在等待時間內有正確響應包到達,則確定雙方可以溝通。如沒有,則降一等速度再發,直到有回應。

交換機自協商模式是什麼來的??

2樓:網友

交換機自動協商是 電口傳輸速率自適應 也就是100mbps 可以,1000mbps也可以,網口會根據下面連線的裝置做調整。

10mb網絡卡和100mb交換機如何自動協商達到匹配

3樓:網友

交換機埠支援10/100m自適應即可。一般網絡卡都10/100m全雙工/半雙工,屆時網絡卡會和互動機自動協商一種最匹配的方式連線。

4樓:網友

網絡卡先發起連線請求,交換機收到後回乙個允許請求。網絡卡收到允許接入後開始於交換機協商速度,如果為auto則直接協商自己的最高速度10m,交換收到10m的協商請求後先檢視自己的設定,如果埠設定為100m,則拒絕該請求,埠設定為10m和auto則都應回允請求。

好一些的交換機還會自己檢視鏈路狀態,如果鏈路的物理狀態較差,則會主動把鏈結速度從100m降低到10m,和網絡卡協商乙個更穩定的傳輸環境。

5樓:網友

通俗的講,就是高的將就低的,低的限制高的,你說的情況,當交換機檢測到是10m頻寬接入的時候就自動把速率降到10m來與客戶端通訊,反過來,當百兆的網絡卡接入10m的交換機,則交換機就會把速度限制到10m來通迅。前者屬於是浪費交換機,後者則是浪費網絡卡。

至於怎麼自動實現的,就跟交換機裡寫入的控制程式有關了,他會自動檢測和處理的。

同樣的道理,54m的g格式的無線網絡卡與300m的n格式的最新路由,也是這樣的道理,反過來n網絡卡與g路由也是這樣。

最佳的方案就是讓雙方相互匹配,這樣都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區域網交換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6樓:酷悟集

基本工作原理:交換式區域網的核心裝置是區域網交換機,區域網交換機可以在它的多個埠之間建立多個併發連線,其中區域網交換機的二層交換是執行橋接功能,根據mac位址**資料,交換速度快,但控制功能弱,沒有路由選擇功能。三層交換根據ip位址**資料,具有路由功能。

低交換延遲是區域網交換機的主要特點。從傳輸延遲的量級來看,如果交換機為幾十微秒,則網橋為幾百微秒,路由器為幾千微秒;支援不同的傳輸速率和工作模式;高傳輸寬頻;支援虛擬區域網服務。交換區域網是虛擬區域網的基礎,當前的交換機基本上都只持虛擬區域網。

7樓:藩正甲懷慕

結點a向結點b傳送資訊,1,如果a與b通過集線器連到交換機的乙個埠上,則a向b傳送資訊時通過檢查"埠號/mac位址對映表"發現a與b在同乙個埠上,則丟棄該幀。2,如果a,b連線不同的埠,首先a把目的位址(b結點的位址)加入到"埠號/mac位址對映表"中比較,如果b位址在表中,則由路由器建立a到b的連線,(注,這樣的連線可以建立多個),如果發現b的位址不在"埠號/mac位址對映表"中,則路由器向除a埠處的其它結點傳送訊息,當結點b了出應答或傳送資料後,就由路由器建立a到b的連線,並將所得到的資訊新增到"埠號/mac位址對映表"中,此後便可以進行資料交換了!

我理解的工作原理即工作流程,各位大俠多多指點!

8樓:康鵬飛

交換機的工作原理和網橋一樣,是工作在鏈路層的聯網裝置,它的各個埠都具有橋接功能,每個埠可以連線乙個lan或一臺高效能**或伺服器,能夠通過自學習來了解每個埠的裝置連線情況。所有埠由專用處理器進行控制,並經過控制管理匯流排**資訊。

簡述區域網交換機的工作原理

9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點二層交換就是收到乙個資料幀後檢視二層報頭目標位址然後查詢cam表從所對應的埠**,如果沒有目標mac記錄便會泛洪。三層交換會更復雜一些通常我們都說一次路由多次**。

如果兩臺交換機相連,埠工作狀態都設定成自適應,那最後協商出是什麼狀態?如果一端是自適應,

10樓:網友

兩端是自適應,就會協商出兩個埠都支援的最好的模式,100m的口就是100m全雙工。

如果一端是自適應,一端是100m全半工,那會協商出100m全半工,就是自適應那端會根據對端的自動更改。

11樓:網友

最後協商以最高配置為參考。

12樓:網友

一端是trunk,一端是自適應,協商出來是trunk!

交換機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13樓:迪普科技

1)首次尋找區域網某臺計算機mac位址,會以廣播包的形式在鏈路上**;該廣播包中包含傳送端的mac位址。

2)接收端收到該資訊後,記錄傳送端mac位址,並回復自身mac位址資訊;

3)交換機記錄mac位址,再次傳送同樣mac位址時查詢mac位址表,匹配到資訊後傳送單播包。

三層交換機工作在網路層,其技術原理包含:二層交換技術+三層**技術,具體工作過程如下:

1)假設兩個使用ip協議的站點a、b通過三層交換機進行通訊,傳送站點a在資料傳送前,將自己的ip位址與b站的ip位址進行比較,判斷b站是否與自己在同一子網內。

2)若目的站b與傳送站a在同一子網內,則進行二層的**。若兩個站點不在同一子網內,如傳送站a要與目的站b通訊,傳送站a就需要向三層交換模組發出arp請求,當傳送站a對三層交換模組廣播出乙個arp請求時,如果三層交換模組在以前的通訊過程中已經知道b站的mac位址,則向傳送站a回覆b的mac位址;否則三層交換模組會根據路由資訊向b站廣播乙個arp請求,b站得到arp請求後向三層交換模組回覆其mac位址,三層交換模組儲存位址並回復給傳送站a,同時將b站的mac位址傳送到二層引擎的mac位址表中。此後,a向b傳送的資料包便全部交給二層交換處理,能夠更好地實現資訊高速**。

14樓:匿名使用者

交換機 1.什麼是交換機 交換機也叫交換式集線器,它通過對資訊進行重新生成,並經過內部處理後**至指定埠,具備自動定址能力和交換作用,由於交換機根據所傳遞資訊包的目的位址,將每一資訊包獨立地從源埠送至目的埠,避免了和其他埠發生碰撞。廣義的交換機就是一種在通訊系統中完成資訊交換功能的裝置。

2.交換機的工作原理 在計算機網路系統中,交換機是針對共享工作模式的弱點而推出的。集線器是採用共享工作模式的代表,如果把集線器比作乙個郵遞員,那麼這個郵遞員是個不認識字的「傻瓜」--要他去送信,他不知道直接根據信件上的位址將信件送給收信人,只會拿著信分發給所有的人,然後讓接收的人根據位址資訊來判斷是不是自己的!

而交換機則是乙個「聰明」的郵遞員--交換機擁有一條高頻寬的背部匯流排和內部交換矩陣。交換機的所有的埠都掛接在這條背部匯流排上,當控制電路收到資料包以後,處理埠會查詢記憶體中的位址對照表以確定目的mac(網絡卡的硬體位址)的nic(網絡卡)掛接在哪個埠上,通過內部交換矩陣迅速將資料包傳送到目的埠。目的mac若不存在,交換機才廣播到所有的埠,接收埠回應後交換機會「學習」新的位址,並把它新增入內部位址表中。

可見,交換機在收到某個網絡卡發過來的「信件」時,會根據上面的位址資訊,以及自己掌握的「常住居民戶口簿」快速將信件送到收信人的手中。萬一收信人的位址不在「戶口簿」上,交換機才會像集線器一樣將信分發給所有的人,然後從中找到收信人。而找到收信人之後,交換機會立刻將這個人的資訊登記到「戶口簿」上,這樣以後再為該客戶服務時,就可以迅速將信件送達了。

3.交換機的效能特點 1)獨享頻寬 由於交換機能夠智慧型化地根據位址資訊將資料快速送到目的地,因此它不會像集線器那樣在傳輸資料時「打擾」那些非收信人。這樣一來,交換機在同一時刻可進行多個埠組之間的資料傳輸。

並且每個埠都可視為是獨立的網段,相互通訊的雙方獨自享有全部的頻寬,無須同其他裝置競爭使用。比如說,當a主機向d主機傳送資料時,b主機可同時向c主機傳送資料,而且這兩個傳輸都享有網路的全部頻寬--假設此時它們使用的是10mb的交換機,那麼該交換機此時的總流通量就等於2×10mb=20mb。 2)全雙工 當交換機上的兩個埠在通訊時,由於它們之間的通道是相對獨立的,因此它們可以實現全雙工通訊。

15樓:匿名使用者

接收 儲存** 的功能。

網絡卡和交換機的工作原理實驗報告

16樓:允雨安

網絡卡的功能:網絡卡是工作在物理層的網路元件,是區域網中連線計算機和傳輸介質的介面,不僅能實現與區域網傳輸介質之間的物理連線和電訊號匹配,還涉及幀的傳送與接收、幀的封裝與拆封、介質訪問控制、資料的編碼與解碼以及資料快取的功能等。

網絡卡的工作原理:網絡卡收到傳輸來的資料,網絡卡內的單片程式先接收資料頭的目的mac位址,根據計算機上的網絡卡驅動程式設定的接收模式判斷該不該接收,認為該接收就在接收後產生中斷訊號通知cpu,認為不該接收就丟棄不管,所以不該接收的資料網絡卡就截斷了,計算機根本就不知道。cpu得到中斷訊號產生中斷,作業系統就根據網絡卡驅動程式中設定的網絡卡中斷程式位址呼叫驅動程式接收資料,驅動程式接收資料後放入訊號堆疊讓作業系統處理。

交換機的功能:它可以為接入交換機的任意兩個網路節點提供獨享的電訊號通路,通過mac位址(每個網絡卡的實際實體地址)來實現資料**。

交換機的工作原理:它檢測從以太埠來的資料包的源和目的地的mac(介質訪問層)位址,然後與系統內部的動態查詢表進行比較,若資料包的mac層位址不在查詢表中,則將該位址加入查詢表中,並將資料包傳送給相應的目的埠。

根據工作原理來看,交換機屬於什麼層的網路裝置

17樓:老王談網際網絡

根據工作原理來說:交換機是二層網路裝置。

它的每個埠,起資料儲存與**的作用。

它的學習過程是這樣的:

包含有網絡卡mac(**接收控制)位址的資料幀通過埠時,它會記錄並據此建立mac位址表,表中mac位址與埠對應。以後就能按照此表迅速**資料到正確埠。

另乙個重要作用是當網路中有冗餘鏈路時,它會按照生成樹協議(stp),阻止低優先順序的埠**資料幀,避免廣播風暴的形成。這時的埠工作在監聽狀態。

儲存**與監聽可以在鏈路拓撲發生變化時自動轉換。這有賴於生成樹協議。

交換機的另乙個主要作用是被用來擴充套件埠數。

18樓:網友

交換機屬於osi的第二層,交換機管的是mac位址,mac位址是屬於第二層的。

19樓:

簡單交換機屬於二層裝置。

可網管帶路由功能的二/三層交換機看名字就知道啦。

不過從物理鏈結來看都屬於底層裝置。

20樓:網友

有三層甚至四層交換機。但無論如何,其核心功能仍是二層的乙太網資料包交換,只是帶有了一定的處理ip層甚至更高層資料包的能力。

所以根據工作原理來看,交換機屬於資料鏈路層的網路裝置。

交換機是如何工作的,交換機是怎樣工作的

二層交換機工作在資料鏈路層,主要用於 資料幀,基於mac位址表進行定址,具體工作過程如下 1 首次尋找區域網某台計算機mac位址,會以廣播包的形式在鏈路上 該廣播包中包含傳送端的mac位址。2 接收端收到該資訊後,記錄傳送端mac位址,並回覆自身mac位址資訊 3 交換機記錄mac位址,再次傳送同樣...

交換機的作用,交換機的作用是什麼?

交換機在網路中最重要的應用就是提供網路介面,所有網路裝置的互聯都必須借助交換機才能實現。主要包括 1 連線交換機 路由器 防火牆和無線接入點等網路裝置。2 連線計算機 伺服器等計算機裝置。3 連線網路印表機 網路攝像頭 ip 等其它網路終端。2.擴充網路介面 儘管有的交換機擁有較多數量的埠 如48口...

請簡述下網絡卡 交換機 路由器的相關功能和特點,並指出1000BASE F代表什麼意?

網絡卡是電腦用來進行網路資料交換的裝置。交換機是網路資料交換的裝置。路由器是包含交換機 寬頻撥號功能的綜合體。base f是千兆。路由器的硬體元件通常分為那三個部分 路由器其實也是一臺電腦只不過是功能單一而已。元件及其功能與pc 一樣包括 處理器 cpu 隨機訪問儲存器 ram 唯讀儲存器 rom 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