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k弟體壇
恆星死亡後有三種產物: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與普通恆星或我們的地球相比,這些天體最特別的是它們都非常緻密。
黑洞的奇點以密度無限大而聞名,而中子星因為仍然保持著真實的球體,所以稍微正常一些,但半徑一般在10-20公里之間。
但是,正是因為中子星的半徑通常很小,與我們的地球相比,地球的平均半徑是6371公里。根據角動量守恆原理,中子星繼承了原始恆星的大部分角動量,由於體積小,中子星的轉速通常很快,從每秒數百轉到數千轉不等。
但是這個速度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乙個非常不可思議的事實,因為我們的地球24小時只自轉一次,中子星每秒鐘會自轉數百次。人類如果站在它的表面,怕會吐槽,掏空胃底。可能會輕到吐槽,身體可能會被扯掉。
當然,即使中子星低速旋轉,考慮到強大的潮汐力,人體也可能是早期的。
中子星直徑約20公里。如果按照這樣的引數計算,中子星的周長不超過100公里,最大周長為100公里。如果它能每秒旋轉100次,中子星的線速度不到每秒7萬公里,這是無法與光速相比的。
所以說中子星的轉速超過光速是不正確的。同時可以明確光速的確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但中子星雖然自轉很快,但如果它的典型半徑在10-20公里之間,即使中子星的速度達到每秒1000轉,它表面的線速度也只有每秒63000-126000公里,與每秒30萬公里的光速相差甚遠。
中子星還有好多值得科學家去探索的、通過研究中子星的形成來發現關於原子的規律,不僅僅是中子星,整個宇宙還有很多人類要探索的東西。
2樓:不想髒大
偷換概念的題。
光每秒繞地球7圈半,你應該問光每秒繞中子星多少圈才對。
中子星每秒轉多少圈和光每秒繞中子星多少錢是兩個計算公式。
或者說地球自傳一圈需要24小時,中子星轉一圈需要700/1秒,但這個結果是時間單位,而不是速度單位。
所以中子星一秒能夠轉30萬圈,且中子星上的某個物質相對於光速而言才有可能超過光速,但是中子星上的這個物質看到了一束光,它趕緊測量了一下,結果發現它即便一秒30萬圈,測得的光速還是每秒約30萬公里,這就是光速不變原理,你到哪說理去。
3樓:井靖荷
已知中子星是由中子構成,因此密度大約就是8千萬到20億噸每立方厘公尺,再結合其臨界質量在到3倍太陽質量後就能大概算出其半徑在10~20公里之間。
那麼我們很輕易的就能得到其v線=2πrn=88000公里每秒,這個速度我們與光速相比就會發現其只是30%光速左右,並沒有超光速。
4樓:拉布拉斯不變換
中子星不可能超越光速,目前宇宙中速度最快的物體就是光,除此以外,沒有任何其他物質的速度可以超越光速。
5樓:行樂先生
沒有,這種速度還沒有超越光速,根據計算它的速度差不多是萬千公尺每秒,而光速為30萬千公尺每秒。
6樓:讓我裝傻賣萌
是的,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子星的速度已經超越了光速。
光速一秒繞地球多少圈?
7樓:小童鞋說汽車
光速一秒繞地球7圈。光速多少公尺每秒?1、光速為汽車人神風隊成員,由鋼索。
製造,為了能進行星際探險飛行,光速渴望被改造成星際飛船。
2、他認為現在的形態使自己成為了重力的奴隸。噴氣汽車形態下,能在8秒內從0加速到500mph,普通巡航速度300mph。
3、擁有兩枚遠紅外飛彈發射器。
機械人形態下,使用致盲閃光槍。與其他神風隊員組合成計算王。
4、光波或電磁波。
在真空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5、真空中的光速真空中的光速是乙個重要的物理常量,國際公認值為c=299792458公尺/秒。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光速。
光速飛行每秒可繞地球7圈半,而中子星每秒可旋轉700圈,超光速了嗎?
8樓:華源網路
地球直徑是12756km,周長為12756*pi 40074km,那麼光速約為300556000m/s,設中子星直徑為22km,周長為22*pi 69km,那麼中子星的轉速約為48300000m/s,光速是中子星轉速的倍,沒有超光速。
答:中子星的直徑不大,所以表面線速度並沒有超過光速。
中子星是由中子緊緊挨在一起組成的天體,所以中子星密度基本就是原子核的密度,高達2億噸每立釐公尺;根據錢德拉卡極限和奧本海默極限,中子星質量在倍太陽質量之間,由此可以估算出,中子星的半徑在10~20公里之間。
自轉速度n=700轉每秒的中子星,假設中子星半徑r=20公里,我們可以算出中子星的表面線速度v:
v=2πr*n=萬公里每秒;
光速c=30萬公里每秒,所以這顆中子星的表面線速度只是光速30%,並沒有超過光速;實際上,絕大部分中子星的半徑,還達不到20公里,表面線速度也沒有這麼高。
之所以中子星的自轉這麼快,是因為大質量恆星在超新星爆發時,核心體積瞬間縮小為原來的幾十億分之一,核心塌縮形成的中子星繼承了原恆星的絕大部分角動量,半徑縮小的結果就是自轉速度加快。
對於剛形成的中子星來說,自轉速度是非常快的,一般都高達每秒幾十圈到上百圈;隨著中子星向外輻射能量,自轉動能和角動量逐漸減小,自轉速度也會減慢。
剛形成的中子星,溫度高達數百億度,然後溫度會在數分鐘之內,降低到幾十億度,再經過數千年的時間冷卻到幾百萬度,最後經過數百億年冷卻為黑中子星。
中子星的直徑比地球小。
光速飛行每秒繞地球7圈半而中子星每秒可旋轉700圈,已經超過光速了嗎?
9樓:之淡生暴麗兔
中子星每秒能轉700圈。愛因斯坦早在他的相對論中闡明瞭光速,認為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後來經過科學家的測量,發現這個數值每秒30萬公里左右。如果以地球赤道為地球的周長,以這樣的速度環繞地球,你會發現一秒鐘就能繞地球圈。
這個天體是中子星,中子星的自轉速度達到每秒700圈左右,科學家通過對宇宙天體的研究,實際上是恆星末期超新星**後產生的,恆星到了晚期,有可能會發生各種進化。其中之一就是發生超新星**。恆星的核心受到外界足夠的壓力時,原子核外的電子應對被強行推入原子核,變成中子,這就是中子的由來。
中子星是密度幾乎不亞於黑洞的天體,產生強大的重力。不僅如此,天文學家在觀測過程中發現這種天體的自轉速度不同尋常,如果宇宙中最快的話,中子星的轉動速度是。
因為我們的地球在24小時內轉一圈,中子星每秒轉幾百圈,如果人類站在它的表面,怕吐會清空胃,吐起來會被認為是輕的。身體可能都斷了。但是,雖然中子星旋轉得很快,但考慮到其典型半徑在10~20公里之間,即使中子星的旋轉速度達到每秒1000圈,表面的線速度也只能在每秒63000公里到每秒126000公里之間,與光速相比,每秒不足30萬公里。
中子星的周長不超過100公里,周長最大值為100公里。如果每秒能轉100圈,中子星的線速度就不到每秒7萬公里。這些數值速度不能與光速相比,所以中子星的自轉速度超過光速是不對的。
中子星上有很多值得科學家探索的東西。研究中子星的形成,發現關於原子的規律。不僅是中子星,整個宇宙也有很多人類需要探索的東西。
10樓:娛動天下
我覺得光速飛行每秒繞地球七圈半而中子星每秒可旋轉700圈,這確實是已經超過光速的存在了,可見的這個速度非常的恐怖。
11樓:網友
已經超過了光速飛行了。因為光速飛行每秒才繞地球七圈半,但是中子星卻繞地球七百圈。這是非常厲害的乙個成果的。是已經早都超過光速了。
12樓:千森茶具
像這樣子的情況真的已經超過了光速,實在是太快了,連光都追不上它了,可想而知宇宙當中的一些行星是有多麼的厲害,而我們人類有多麼的渺小。
13樓:拉布拉斯不變換
轉速和光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兩者不可相提並論,目前科學所得到的結論是光速是宇宙中已知物質能達到的最快的速度。自轉速度屬於角速度。兩者沒有可比性。
14樓:青楓侃
已經超過了。而且光速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可想而知中子星的速度會更快。
15樓:愛小喵cy的雞
你這是潛移默化把中子星當成跟地球一樣大啊,這不亂來麼。
光速飛行每秒可繞地球7圈半而中子星每秒可旋轉700圈,是否超過光速了?
16樓:神睦疚遲慮嘿稅
引言: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了最高的速度就是光速,而且光速是固定不變的,所以說也受到了很多物理學家的關注。光速飛行每秒可繞地球7圈半而中子星每秒可旋轉700圈,是不是超過了光速?
其實光速是宇宙中目前知道的最高速度,而光速在繞地球赤道進行旋轉的過程中,每秒可繞地球7圈半,也就意味著如果地球自轉每秒可以達到7圈半的話。那麼赤道附近的人就是在以光速進行運轉,當然這需要巨大的能量中子星,是恆星演變過程中快要衰亡時出現的一種狀態。中子星的質量非常的大但是中子星的體積是比較小的,但所以中子星旋轉700圈,實際上旋轉的路徑是並不長的,所以說中子心的實際旋轉線速度是達不到光速的,也是沒有辦法超越光速的。
而且中子星由於質量比較大,所以角動量比較大,在旋轉的過程中還是需要很大的能量的,所以說中子星的每秒可旋轉700圈,並沒有超越光速,而是遠遠的低於光速。所以沒有必要害怕有什麼東西會超過光速,如果真的超過光速的話,估計也會帶來很大的能量。
雖然說在地球自轉的過程中,時間是開始逐漸變得緩慢的,也就是說一天的時間可能會有變化。但是就人體而言還是預設一天就是24個小時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要學會珍惜時間,有一定的時間意識。地球自轉是乙個客觀的物理現象,但是人們的生活是循序漸進的。
如果不能夠珍惜每一天的光陰,而是不斷的浪費時間的話,最終會由於自己的衰老而發現什麼都沒做,這是非常可悲的。所以說人要有一定的時間觀念,並且在這個時間觀念中不斷的督促自己前進,這樣的話才能夠讓自己短暫而又渺小的一生發揮出無限的能量。
17樓:巨集盛巨集盛
並沒有超過光速,雖然中子星每秒可以旋轉700圈,但是這700圈並不是基於地球圍繞的,所以不能和光速進行比較。
18樓:數位技術小輝
沒有超過光速,因為光速是宇宙中的極限速度,是不可以超越的,所以沒有超過光速。
19樓:創作者
不會超過光速的,因為這些都是有定理的,會根據自然中的現象,決定光速的情況。
20樓:雙子小黑嘿
沒有。因為中子星自身會比較特殊,中子星的體積非常的小,實際路徑並不長。
每秒能轉幾百上千圈的中子星,其表面線速度不會超過光速嗎?
21樓:天羅網
恆星死亡後的產物無外乎三種:白矮星、中子星、黑洞,這些天體相比於普通恆星或者是我們所在地球來講,最為特殊的一點就是它們的密度都非常大,其中黑洞的奇點以密度無限大著稱,而中子星則稍微正常些,因為它還保持著乙個實實在在的球形本體,不過它們的半徑通常都在10到20公里之間。
然而正是因為中子星的半徑通常都很小(相比於我們的地球,地球平均半徑足足有6371公里),根據角動量守恆原理,中子星在繼承了原始恆星大部分角動量的前提下,由於尺寸比較小,因此中子星的轉速通常都是非常快的,從每秒幾百轉到上千轉都是存在的。
然而這樣的轉速對於我們人類來講,是乙個非常不可思議的事實,因為我們的地球24小時才自轉一圈,而中子星每秒就要轉上上百圈,如果人類站在其表面的話,怕是吐的要把胃底清空了,可能吐還算是輕的了,有可能身體都要被扯斷了(當然了,即便中子星轉速很低的話,考慮到強烈的潮汐力,人體恐怕也早就四分五裂了)。
不過雖然中子星轉的快,但如果考慮到它的典型半徑在10到20公里之間,即便是這顆中子星的轉速達到每秒1000圈,其表面的線速度也不過在每秒63000公里到每秒126000公里之間,相比於光速的每秒30萬公里還差的遠呢。
太陽繞地球一圈要多少時間,太陽繞地球一圈要多少時間 ?
少俠趙欣宇 大約365天 地球earth 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球在太陽系中並不居顯著的地位,而太陽也不過是一顆普通的恆星。但由於人類定居和生活在地球上,因此對它不得不尋求深入的瞭解。行星地球 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地球是第3個行星,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是1.496億千米,這個距離叫做一個天文單位 ...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是多長時間,地球繞太陽轉一圈是多長時間
姬覓晴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是一年。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所需要的時間,就是地球公轉週期,籠統地說,地球公轉週期是一 年 因為太陽週年視運動的週期與地球公轉週期是相同的,所以地球公轉的週期可以用太陽週年視運動來測得。由於所選取的參考點不同,則 年 的長度也不同。常用的週期單位有恆星年 迴歸年和近點年。 隔...
奇思妙想如果地球每秒自轉一圈會怎樣
1 如果地球突然加速到1秒一圈的自轉速度,赤道部分將以光速的 10 的速度運動。離心力將大大超過地球重力,於是組成地球的物質將向外擴散。2 大氣層被甩乾,稀薄到無法呼吸 3 地殼龜裂飛濺,世界毀滅 4 地球軌道上的衛星,撞擊到被甩出的大氣層邊緣,瞬間汽化不見5 地球外溢的碎片略微翹起,像是一片逐漸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