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既然是圓的,豈不是能穿挖穿地球?科學家怎樣說的?

時間 2025-02-18 02:30:12

1樓:蝸牛的末日

人類能夠從眾多的生命之中誕生出如今的這般文明,實屬不易,縱觀地球上其他的生物而言,人類似乎成為了地球上的主宰者,但是地球對於人類而言,依然還是有太多的未知,使得人類在地球面前還是如同乙個嬰兒一般十分的弱小。所以縱使科學再怎麼發達的人類,對於地球還是充滿著一顆敬畏之心,不敢對地球有太多的非分之想。就比如說曾經的蘇聯科學家們對於地球就有著這樣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最終意識到這個想法有多麼的不切實際而放棄了,接下來我們就來跟大家簡單的說一說。

在上個世紀的時候,蘇聯的科學家突發奇想挖穿地球,這在我們如今看來就是乙個異想天開的大膽想法,就更不要說在上個世紀科學技術尚未成熟的年代了。但是當時的蘇聯科學家們並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在說出想法後切身實際的行動了。後來蘇聯科學家們在地表挖了乙個12,000多公尺深的地洞,但是依然沒能夠挖穿地球,可是此時的蘇聯科學家們去將這場行動就此擱置了,外人也是十分的疑惑:

為什麼蘇聯的科學家們忍心將前兩年的努力就此荒廢呢?

其實這也是迫於無奈,因為蘇聯科學家們挖到1萬多公尺的時候發現底下的岩石厚度越來越大,堅硬程度越來越高,而且溫度也是越來越高,如果繼續挖下去的話,那麼萬一挖到地心岩漿之類的,其帶來的後果恐怕也是毀滅性的打擊,沒有任何人能夠承受得了。所以在意識到這點後的蘇聯科學團隊們,再加上技術受限,也是不得不放棄了挖穿地球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

所以說地球對於人類而言就如同宇宙對於地球而言,人類渺小到就如宇宙中的地球一般,因此人類對於地球要時刻保持一顆敬畏的心。

2樓:網友

地球的直徑很長,挖穿地球是不可能的。地殼堅硬無比,地球內部分佈不同的岩層,除地幔外,還有軟流層,地球內部還存在液體,有毒物質等,我穿地球僅僅是人們的幻想。

3樓:梔梔推文

當然是可以的,但是隻是理論上可行,實際操作上,我們目前的科技水平是做不到的。

既然地球是圓的,那人類能挖穿地球嗎?

4樓:黑科技

像是蘋果呀、橘子呀等圓形水果,是很容易被打孔挖穿的。但不知道各位是否有想過,咱們居住的地球也是圓形的,那它也能被打孔挖穿嗎?

要知道,地球那是極大的,直徑約有12700千公尺,從理論上來講呢,挖穿地球確實是可能的,但從現實來講的話,這個難度就相當大了!

為啥這麼說?因為有人已經實際嘗試過啦。

美蘇爭霸大家都有所耳聞,但除了在軍事和太空等領域進行激烈較量,這兩個國家還開展過「挖通地球」競賽,也就是看誰挖得深,看誰能先挖通地球,併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從時間來看,美國率先實施了鑽探計劃,但由於費用高昂,難度大,鑽探計劃最終被放棄;

蘇聯此後也搞起了挖地計劃,並且堅持得更長久一些,在1989年首次達到12262公尺的最大深度。

但我們也注意到,蘇聯的鑽探工作於1970年開始,到1983年時鑽深已經達到12000公尺,然而從1983年到1993年的十多年時間裡,蘇聯人僅斷斷續續多鑽了262公尺,可見挖穿地球的難度之大。

要知道,12262公尺的深度呢,對於直徑約12700千公尺的地球而言,不過是劃了一層而已。就這也已經讓蘇聯人吃夠了苦頭。所以問題來了,為啥想挖穿地球這麼難?

簡單來講呢,伴隨著鑽探深度增加,繼續下去也就越來越困難,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越往下溫度越高,這導致鑽頭很容易損壞,工作自然無法了。此外呢,高壓等因素的存在,同樣影響了鑽探計劃,經費、技術等因素綜合在一起,導致美蘇放棄了相關計劃。

事實上,以人類目前掌握的 科技 水平,想挖穿地球是不可能的,這是我們必須要承認的,乙個非常無奈的事實。

我們還應該知道,科學家根據**波,探知了地球的內部結構,包括地殼,地幔和地核。

其中地殼是固體外殼,是地球表面的一小部分,厚度並不均勻,但物質組成除了沉積岩外,基本是花崗岩、玄武岩等;再往下是軟流圈(部分熔融),然後就是地幔的熔融態,然後等到了地核,又分為液態的外地核,以及固態的內地核。

所以人類如果想挖穿地球,不僅要搞定不怕高溫的鑽頭,還得搞定鑽過的洞被填充,以及鑽桿被磁場扭曲等難題;更別提到了地核的時候,咱們真能鑽透這種物質嗎?

雖然我們無法給出明確答案,但現在來看呢,想要到達或是鑽透地核的難度,恐怕和人類走出銀河系一樣大吧!

能把地球挖穿嗎?挖穿地球會怎麼樣?

5樓:秋風體育

不能把地球挖穿,因為人類還沒有這個能力。挖穿地球也不會達到另一邊,反而會破壞地球的生態。

6樓:qiy英小球

可一旦這種平衡被打破,地球周圍各行星的軌道發生偏移調整,那帶動的有可能是整個太陽系的引力系統大調整,這個時候地球跟天體撞擊的概率將會大大增加,被小行星撞擊的概率也會大幅提高。地球是非常脆弱的,如果和其它行星發生微小的摩擦碰撞,都有可能給地球生命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如果運氣非常不好,和其它行星來個正面碰撞,那可真會要了地球的命,被撞擊得四分五裂都有可能。由此可見,將地球挖穿這樣的事情絕對是瘋子的行為,如果未來真有技術可以做到了,我們也應該將這樣的想法拋開,想要研究探索地球內部的情況,還是需要通過其它的技術和方法。

當然,如果人類有了將地球挖穿的技術和實力之後,對於整個人類文明的意義還是巨大的。雖然我們不能夠將地球挖穿,但是我們可以去挖穿其它的星球,比如金星,火星等。可能不同的巖質行星,它們內部的結構有所不同,但是它們的相似之處還是會非常高的。

7樓:愚喬啊

不能把地球挖穿。假如能夠把地球挖穿,地球本身的質量就會減少,這時候地球的引力就會發生改變。

為什麼科學家不敢把地球挖穿,看完嚇得我一身冷汗

8樓:筍乾包紮

地球是由地殼,地幔和地核組成,地球內部是有岩漿活躍且有很大壓力的的。

如果將地球挖穿,是會導致火山爆發的,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場災難性的毀滅。

如果朝著地球內部一直挖,是否可以挖穿地球?挖穿後地球會有哪些變化?

9樓:極目社會

人對事物都是有好奇心的,不管是探索宇宙還是海洋,伴隨科技的進步,人們想要探索的越來越多,問題也就來了,那就是如果朝著地球內部一直挖,是否可以挖到地球呢?或者是挖完地球會有怎樣的變化呢去?

一、蘇聯經驗。

其實,對於挖地球內部這個想法,看似很瘋狂,但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可言。蘇聯就是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了,蘇聯選擇在陸地上向下挖洞的舉動,震驚了科學界。很多人都對這個舉動抱有很大期待,一開始挖洞是很順利,但是伴隨著時間的延長,洞也越發深了,洞裡面的溫度也越來越高,鑽頭裝置都被軟化,無法繼續工作了。

於是在連續挖洞22年以後,蘇聯選擇了放棄,這個時候洞已經有上萬公尺深了,這已經當時科技的極限了。蘇聯雖然失敗了,但是也給我留下了寶貴的教訓。

二、溫度問題。

那就是溫度問題。大家都知道地表溫度和地幔都是不一樣的,就像火山一樣,大家一眼看過去,感覺火山都是乙個溫度,但是也是有區別的。一般我們對於地底下的探索都是淺嘗輒止,如果想要更進一步,那就必須要解決溫度這個難題,讓工具不再輕易軟化,只有這樣,人類或許有一天這真的能夠挖到地球內部。

三、科學進步。

人類文明是乙個不斷演進的過程,一切都是在不斷變化,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科學也是如此,伴隨工具的進步,科學也上公升到了乙個全新的階段,這個時候人類可以解決更多的問題,如果這個時候再開始這個挖洞實驗或許也可以,只是這沒有意義,能夠挖到又能怎樣呢?科學需要建立在有有意義的基礎上不是嗎?

結語總而言之,希望有一天這個問題,即便不挖洞也可以得到驗證,大家覺得呢?

10樓:創作者

是不可以挖穿地球的,因為地球的體積特別的大,誰也不知道地球的另一面是什麼,所以是很難挖穿地球的。挖穿後地球的生態環境肯定會受到很嚴重的影響,環境會非常的惡劣,不適合人類生存。地球也會有很多自然災害。

11樓:王志剛剛剛

我覺得如果朝著地球內部一直挖,是不能挖穿地球的。挖穿地球以後地球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可能會導致人們的生活受到影響,也會影響到氣候,也會影響到地理位置,也會影響到領域的劃分。但是這種情況是不會輕易發生的。

12樓:網友

不可以,挖空了地球之後會導致地球出現乙個洞,會影響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會影響社會的發展,會導致氣候發生特別大的變化,會導致風越來越大,沒有地心引力。

13樓:是七七不是柒柒

不會挖穿地球,因為地球的結構非常複雜,到了下面的位置根本挖不動,所以沒有可能挖穿地球,如果挖穿地球之後地球會變得很恐怖,不適合人類繼續生活,地球上會有很恐怖的變化。

地球為什麼不是正圓的,地球既然是圓的,人為什麼掉不下去?

地球不是一個正圓球體,而是兩極略扁赤道凸出的旋轉球體。所謂旋轉橢球體,是由經線圈繞地軸迴轉而成的。所有經線圈都是相等的橢圓,而赤道和所有緯線圈都是正圓。測量上為了處理大地測量的結果,採用與地球大小形狀接近的旋轉橢球體並確定它和大地原點的關係,稱為參考橢球體。十九世紀,經過精密的重力測量和大地測量,進...

地球為什麼不是圓的,地球為什麼是圓的 為什麼不是方的?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照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 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嚴格來說地球像一顆梨子,但是為什麼會是這樣子呢 這的確是個很好的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介紹萬有引力的現象。物理學家牛頓發現,所有物質都有相互的吸引力,叫作萬有引力或重力。這吸引力和物質...

地球為什麼是圓的? 怎麼不是長方形的呢?

地球是很早以前在太陽系中的岩石相互碰撞 形成各個行星時誕生的。地球從形成之初直至現在,主要是由液態岩石構成的。在引力極小的太空,液態物質將自動形成球形。太空人在太空環境中用水 果汁和液態金屬等物質做的實驗已證明了這一點。地球是與太陽有相當遙遠距離的巨大的液態球體,它在太空執行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圓形。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