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核在地球的中心嗎?
1樓:春暖花開
是的,地核是地球的最裡層,地核又分為核心和外核,核心是地球的中心。
地殼 是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層。其厚度變化在5-70 km之間。其中大陸地區厚度較大,平均約為33km;大洋地區厚度較小,平均約7 km;總體的平均厚度約16km。
地殼物質的密度一般為。大陸地殼(上地殼)主要為富矽鋁的矽酸鹽礦物所組成,常稱為矽鋁層;大洋地殼(下地殼)主要為富矽鎂的矽酸鹽礦物所組成,常稱為矽鎂層,因其比重較大,主要分佈洋底地殼或大陸地殼的下部。
地幔 莫霍面與古登堡面之間的乙個巨厚圈層。其厚度約2850km。平均密度為。
根據次級介面可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從莫霍面至地下1000km,平均密度為,成分主要為含鐵鎂質較多的超基性岩。
在上地幔的上部100-350km存在乙個由柔性物質組成的圈層稱為軟流圈(**波的低速帶)。此軟流圈之上的固態岩石圈層稱為岩石圈。下地幔:
地下1000km至古登堡面之間,平均密度增大為,成分仍為含鐵鎂質的超基性岩,但鐵質的含量增加。
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地心的乙個球體。半徑為3480km。地核的密度達。其成分以鐵鎳物質為主.根據其狀態可分為外核和核心。
地核分為外核和核心。
外核:物態為液態,其成分除鐵鎳外,可能還有碳、矽和硫;
核心:物態為固態,其成分為鐵鎳物質。
2樓:網友
是在地球的中心 不過嘛,總體來說是在地球往左偏一點點的地方。
3樓:半邊黑桃探索未知
我們的地球已經形成了數十億年,那麼地核為什麼能在數十億年內一直保持如此高的溫度呢?
地球的核心處有什麼東西?
4樓:斌哥說結他
地球的核心是滾熱的岩漿,當火山噴發時我們不難看出從地底下冒出大量的熔岩,包括**都是地心岩漿的活動而產生的,也就是地球形成山脈河流的主要根源。理解地球的結構可以大致分為三個組成部分,既地殼地幔地核,就好比雞蛋這種比喻比較恰當通俗易懂。
「地球的核心是什麼?」如果沒有圖示的話,就太過抽象。其實,應當說地核的核心是什麼比較具體,這一問題已成為教科書普及的常識,那就是岩漿!
事實上,人類對地核的研究,也不可能真正深入到地核去證實,而則是從火山噴發的大膽推測而已。實際上原蘇聯就有過鑽探地核的舉措,但最終只能放棄,且不論是何原因而終止,但鑽探到幾千公尺以下則地溫越鑽越高,也足以證實地質學的大膽推測是正確的!地核的核心就是高溫高壓的岩漿無疑!
地球作為一顆行星,執行了若干年,而後被人類居住,一居便至今日,在這期間,人類對於我們的這顆家園星球進行了充分的利用和不盡的研究,能保持地心穩定的是90%以上的穩定鐵和鎳及一些別的輕元素,地球內部的熱力和壓力很高,它不是靜止的,而是活動著的,進行著互動執行,為人類的開發利用作著無限的貢獻,比如地下煤層的燃燒,火山噴發的熔岩,地心倒灌的海水…
首先是湧動的岩漿,極度高溫球心液壓運動,衝擊地球殼板塊迴圈運動。現在科學技術根本沒人去過,理論研究一堆(儀器儀表檢測資料),對地球核心的探索一直在努力,也希望有一天能突破。感覺地球和雞蛋一樣,內部是液態靠慣性旋轉。
地球的核心裡是石灰岩,岩漿。地球還在繼續冷卻。所以它的核心就是密度很高的鐵和奇特的金屬元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種騎行百怪的環境,後者都是人類想象出來的,都是具有欺騙性的。
5樓:小李同學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從下地幔的底部一直延伸到地球核心部位,距離約為3473千公尺。據科學觀測分析,地核分為外地核、過渡層和內地核三個層次。
外地核的厚度為1742千公尺,平均密度約克/釐公尺,物質呈液態。過渡層的厚度只有515千公尺,物質處於由液態向固態過渡狀態。
6樓:路邊的風兒
地球的核心處是地核,而地核是由大量的金屬組合而成的,這些金屬擁有非常大的質量,非常強的引力,非常重的重量,能夠吸附其它物質,保持地球旋轉,保持地球的形狀。
7樓:房間號
地球的核心處有地核,還有地幔,而且地核還分為好幾層,而且地核中有著熱量非常大的物質,但具體是什麼現在科學家也沒辦法調查,因為沒有任何乙個人可以深入地心。
8樓:網友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於地球的最內部。半徑約有3470 km,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高密度,地核物質的平均密度大約為每立方厘公尺克。
地球的核心是什麼樣子的?
9樓:超哥評測
地心距地球表面4000英里(1英里約為公里),那裡有乙個月球大小的實心鐵球。我們都生活在高達1,800英里厚的岩石層上,這些岩石層形成了地殼和地球表面的覆蓋層。那麼,地心與地殼之間的物質是什麼?
它是一塊岩漿,但科學家們並不確定這塊岩漿是由什麼材料構成的,它會對周圍環境產生怎樣的影響。
不過,還有一種設想,地球的核心是黑洞引力是由黑洞引起的,它將所有物質都吸向中心,無論物質成為優質點還是被送到某個地方,地球遲早會被耗盡。那麼想象一下,億萬年前,地球遠不止這麼大。它不斷地吸收,物質不斷地運動、摩擦、產生能量。
在一定的情況下,某種物質會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的外殼(像蛋殼一樣的空殼)。
而且質量極高,然後地殼上面的所有物質都靠重力積累起來(地殼上的受力幾乎是均勻的,就像大力士拿著雞蛋一樣),然後地球就處於「平衡狀態」並開始冷靜下來,沒有那麼多海嘯、岩漿噴發、**等災害。
每顆行星的中心都是乙個不同大小和質量的黑洞。他們的行動是有規律的。我們使用黑洞作為核心和外圍的營養物質。
按照人類的發展,地球上的資源會從外界消耗殆盡,而不是自然死亡。太陽是一顆恆星,它提供能量。
並將其中心視為與黑洞性質相反的東西。它發出能量,其他行星會吸收它。銀河系中有無數的恆星和行星。如果把銀河系當成乙個系統,以細胞的形式會更加複雜。
探索他們的「宇宙」或研究這個星球,就像我們研究細胞一樣。宇宙可以無限大,細胞也可以無限小(比如1除以+∞,無限接近0但不等於0)。從某種意義上說,它也可以被定義為乙個「宇宙」。
10樓:行樂樂樂行
就是地核,而且這個地方也會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然後厚度也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密度也完全不一樣,而且最外層是液態的。
11樓:樂樂在此呢
地球的核心是相當薄的,而且表面有很多的液態向固態過渡,看起來是特別複雜的,但確實是特別好觀察資料的。
12樓:懶得可愛的小李
是地核。這個部分溫度相當的高,而且也存在大量的岩漿,所以基本上是不可能深入到地球的核心的。
13樓:撒的謊
應該是一些岩漿,因為地球內部的溫度也是非常的高,應該也是屬於那種岩漿狀態的。
地球核心是什麼?
14樓:彷徨吶喊野草
地核是鐵製固態的,因為根據核物理,鐵原子的質子以及中子均質量最小,不能再發生核聚變或者核裂變,是最穩定的。
地球是固體嗎,地球中心是液態還是固態
據了解,目前認為 地心主要由鐵 鎳元素組成,外地核的物質為液態,內地核現在科學家認為是固態結構。關於地球深處具體是什麼物質,處於什麼狀態,科學界還眾說紛紜,難下結論。地核 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鐵 鎳元素組成,半徑為3480千公尺。地核又分為外地核和內地核兩部分。外地核的物質為液態。外地核深290...
已經形成45億年的地球,為什麼地核溫度依然非常高
專業陪跑 地球現在還沒有完全冷卻的原因還跟地球的質量與體積關係,如果一個星球的體積是非常小的,那麼它的地核就很容易因為熱量的散發而快速冷卻下來,我們所瞭解的火星就是這樣的,由於火星的質量只相當於地球的14 直徑約為地球的1 2,所以科學家們推測,火星的質量輕 體積小 保溫能力差是導致火星地核已經完全...
地球的中心到底是實心還是空心的,地球的中心是空心的嗎
斜陽紫煙 你看過火山爆發或電視片中的火山爆發?乙個常識,地殼30km以下都是熾熱的岩漿,對液態的岩漿地心能是空的嗎?據說地心溫暖國度達5 6千度。用什麼支撐空心?地球的中心是空心的嗎 逍可宣 一般認為是實心的,但 地球空心論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地球是乙個實心球體,然而果真如此麼.1 沒有一條證據可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