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地球只能在太陽處於主序階段時才能維持複雜的生命嗎

時間 2025-03-29 12:50:06

1樓:流螢人生

通常所說的太陽壽命指的是從出生到主序階段,再到紅巨星,至於白矮星和黑矮星並不被考慮在內。

2樓:inner情感

我認為是這樣的,因為太陽處於主序階段的時候對於地球的影響光照時間以及溫度等對於地球上的生物是有利的。如果有了變化,那麼將會對地球上的植物和動物的生存造成嚴重的影響,無法維持複雜的生命。

3樓:小努力哇

在目前科學解釋我們是需要進行光合作用的,所以地球只能在太陽處於主序階段時才能維持我們這些複雜的生命。一旦我們不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時,我們就會得到滅亡。

在太陽系中,為什麼只有地球才具有生命現象?每個星期為什麼只有7天,而不是6天

4樓:貓貓的白給

因為地球處在了太陽系內的宜居帶上,地球的環境適於生命的生長和繁殖。一週是7天是古人根據月亮圓缺的觀察得出的。

地球之所以能成為一顆生態文明星球,主要原因是地球處在了太陽系內的宜居帶上,否則類似水星距離地球太近,或類似冥王星距離太陽太遠,即便地球誕生時就有了海洋,地球也很難孕育出生命,尤其是高等生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當然也存在一種可能,人類對於生命的定義是錯的。那麼一切都得推翻定義了,姑且暫且不論。

地球處在太陽系的宜居帶是地球生命的前提條件,而地球上的海洋是孕育了第一顆大物質分子的生態環境,但海洋是從何而來的呢?其實至今還沒有確切的定義,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地球在形成時,海洋就一並存在了,還有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彗星撞擊地球后形成了海洋,不論是哪種,海洋也是地球生命的先行條件,等到生命終於出現了,地球的生態環境卻依舊不適合生命物種大面積的繁殖,因為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太少,於是在大約20億年前,藍藻大面積的繁殖,讓氧氣含量增加到了40%的程度,過度富氧的環境使大量浮游厭氧生物死去,但陸地和海洋的新物種卻迎來了噴發的時機。

又大約過了幾億年時間,地球氧氣開始穩定在不到20%的佔比,地球生態環境也已經趨向穩定了,直到迎來了人類,才算是迎來了質的飛躍,因為從20億年前的微生物到人類的誕生、進化和發展文明,大約歷經了26億年時間,才終於有了如今的世界。這一切是得來不易的。

一週是7天是古人根據月亮圓缺的觀察得出的。

古人通過對月亮圓缺的觀察,發現由半圓月至滿月,由圓月至半圓月,時間分別是7天,由半圓月至月消失,由月消失至半圓月,也分別是7天。於是,人們把乙個月分為四周,七天定為一週期。

很早之前地球就為生命暴發做好準備,這是誰提出的?

5樓:情懷星運說

一項新研究發現,地球大氣的主要化學成分是在最少27億年以前產生的,促使這兒變成合適生命多樣性爆發的自然環境。古時候岩層中發覺的鑽石,在其中揮發性氣體的佔比與在今天地幔中的佔比類似,這暗示著過去的幾十億年裡,空氣中揮發性氣體的佔比沒有產生全域性性轉變。

這也表明充足總數支撐點生命的元素,在地球形成後沒多久就發生了,而且從那以後一直非常平穩。揮發性物質(如氫、氮、氖和含碳量物)是光化學元素和化合物,他們非常容易因熱或工作壓力轉變而汽化。他們也是生命所必不可少的元素,尤其是碳和氮。

非是全部的大行星都含有揮發性物質,但地球上和金星一樣,是揮發性物質豐富多彩的星體,但火花和月球將絕大多數揮發性物質丟進了外太空。

一般來說,含有揮發性物質的大行星更有可能保持生命,這就是為何大家在漫長行星周邊的大行星(系外行星)上找尋生命的工作中關鍵集中化在找尋揮發性物質。在地球上,揮發性物質大多數是以地核冒出的,並根據火山噴發等事兒被送到地面。瞭解揮發性物質什麼時候抵達大氣圈是掌握地球上什麼時候合適生命發源和發展趨勢的重要,但大家一直沒有找到答案。

如今,法國和加拿大的科學研究工作人員運用歷史悠久鑽石作為「時間膠囊」,科學研究漫長以往地幔最深處的狀況。對這種鑽石中常含氣體的研究表明,地幔中的揮發性成分過去27億年來主要沒有轉變。

該精英團隊科學研究了加拿大蘇必利爾湖瓦瓦地域27億年以前儲存完好無損的岩層中的鑽石。這代表著這種鑽石最少和他們所屬的岩層一樣歷史悠久——很有可能更歷史悠久。事實上,一般要明確鑽石的時代是很艱難的。

這種鑽石極為稀缺,也並不漂亮。科學研究工作人員將他們加溫到2000℃之上,將其轉換為高純石墨,隨後釋放出來小量氣體用以精確測量。

科學研究工作組精確測量了氦、氖和氬的放射性核素,發覺他們的佔比與今日在上地幔中發覺的類似。因為鑽石很有可能更歷史悠久,因而這代表著27億年以前,地球上能就為生命發展趨勢給予適合的標準。

鑽石是與眾不同的樣版,由於他們在產生全過程中鎖住了成分。這種27億年以前的鑽石為掌握新太古代階段的揮發性物質給予了關鍵案件線索。此項工作中是掌握地球歷史上半部分的地幔和空氣的關鍵一步。」

6樓:情感週末

這是偉大的生物學家提出來的,因為只有偉大的生物學家才能提出這個美好的結論。

7樓:周**強強

這個人就是尼古拉特斯拉。從中可以看出這個人是非常會**的,而且看一些事情也是非常準的,所以有很多人都非常佩服他。

8樓:浩海永寧

這是由法國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員得出來的這一理論,他們通過長期的研究一些化學物質而得出的。

其他行星與地球相比,為何地球能誕生生命?

9樓:豫漸李小藝

目前地球是宇宙中已知唯一擁有生命的星球,人類也是宇宙中已知唯一的智慧生命。人類發明的探測器已經成功造訪了八大行星以及太陽系內的幾顆小天體,天文學家還發現了上千顆類地行星。科學家發現,宇宙中其它天體的環境與地球相比簡直就是人間地獄,乙個比乙個環境更惡劣,這樣惡劣的環境很難誕生生命。

地球上的生命都擁有共同特徵,它們都是碳基生物,除了病毒這種特殊的生命,其它種類的生命都擁有細胞結構。宇宙這麼大,行星那麼多,是否有特殊的環境可以誕生非碳基生命,比如矽基生命呢?不過鑑於人類對碳基生命的形成機理還沒有完全弄明白,對於其它形式的生命則更多的是猜測。

不同元素在宇宙中的丰度是不同的,一般來說較輕的元素丰度比較高,比如宇宙中氫的丰度就非常高,氫原子就是由乙個質子和乙個電子構成的,這也是宇宙中能夠遍佈恆星的乙個重要原因。哪些元素能夠構成生命,這與其化學性質也有很大的關係。

地球上的植綠色植物需要陽光進行光合作用,然而陽光並不是誕生生命所必需的條件,更準確一點來說是適宜的溫度,有時候地熱能也能提供適宜的溫度。其實,適宜的溫度和大氣壓強對液態水的存在至關重要。至於是否有其它的液態溶劑可以替代液態水呢,這個還真不好說。

早期的地球大氣中氧氣含量極少,當今如此高濃度的氧氣就主要**於植物在陽光下產生的化學反應。對於原始生命來說,氧氣是致命的,地球大氣中氧氣含量的突然提公升還造成了生物滅絕事件。液態水的存在和濃密大氣的存在與地球的大小也有一定關係,太小了引力不能束縛住足夠多的大氣,沒有足夠的大氣壓,水也很難以液態形式存在。

地球比火星更靠近太陽,之所以沒像火星那樣失去大量的水和大氣,原因在於地球擁有足夠強的磁場,地球的磁場就是完美的屏障,阻擋了太陽風(來自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的猛烈襲擊。

10樓:小九七

地球有大氣層,地球的位置正合適,距離太陽的位置剛剛好,還有月球存在,所以能夠誕生出生命。

11樓:超級亮晶晶

宇宙中其它天體的環境與地球相比簡直就是人間地獄,乙個比乙個環境更惡劣,這樣惡劣的環境很難誕生生命。地球有水資源,臭氧層等條件。

12樓:丘亭

地球上有生命所需的水、大氣中的氧氣、適宜的溫度等,而且地球有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方便生命進化。

太陽系中只有地球孕育了生命嗎?

13樓:唐婉的精選

對於太陽系中只有地球孕育了生命嗎之話題,我個認為,是的。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太陽系是宇宙無限數量恆星系之一,是構成宇宙其中的乙個"細胞",宇宙之中,每個恆星系都是乙個獨立的物質週期迴圈運動的整體,共同來支撐著宇宙無限物質的分佈和無盡空間的恆存。

太陽系物質週期迴圈運動是通過恆星(太陽)燃燒和地球(太陽兒子)生命兩個手段來實現的,太陽系恆星(太陽)持續燃燒的手段能實現太陽系有機物質向無機物質的轉變,而地球生命持續生存的手段能實現太陽系無機物質向有機物質的轉變,從而,能實現太陽系從有機物到無機物再到有機物的週期轉換迴圈,這是宇宙所有恆星系的一種物質週期無限輪迴的自然現象,這種現象會獲得恆星能量物質週期性的迴圈再生。

太陽系的地球上為什麼能持續孕育出活性生命物質呢?主要原因是具有穩定液態水體(海洋)的自然形成。自然界那裡有穩定液態水體的自然形成,那裡就會有活性生命物質的持續誕生與進化生存。

在太陽系之中具有穩定液態水體環境的,就只有太陽磁場之磁力線圈所提供給地球執行的第三條圓周軌道,這條圓周軌道與太陽的熱能溫差區域適中,是太陽系唯一的一條宜居圓周圈帶,會使地球在自然形成的環境狀態下,<>

導致地球物質內含的大部分水形成為穩定的液態水體現象,從而,經持續與太陽光能化學反應過程,能實現地球上活性生命物質(單細胞)的持續誕生與進化生存。近距離圍繞太陽執行的星球,由於太陽熱能溫差區域的溫度太熱,存在物質之中的水只能是氣態現象;而遠距離圍繞太陽執行的星球,由於太陽熱能溫差區域的溫度太冷,存在於物質之中的水就只會是固態表現。由此可見,在太陽系之中只有地球上才會有穩定液態水體(海洋)的自然形成。

才會持續孕育出活性生命物質之現象。而在宇宙無限數量的其他恆星系之中,也會有乙個像太陽系之地球環境的大行星存在,也會有活性生命物質的持續誕生與進化生存之生態現象,是與太陽系物質週期迴圈運動發展規律一模一樣的。只有清楚瞭解和掌握到太陽系物質週期迴圈運動的發展規律,就能明白宇宙物質存在與運動的基本發展規律。

不知這樣的是否準確?

14樓:不著急上課

是的。以人類目前的科技來看。只有地球孕育了有智慧的生命。其他太陽系當中並沒有生命。

15樓:勝利村寧

我個人認為是的,因為到目前為止,我們並沒有發現銀河系甚至整個宇宙有其他的生命存在,而且如果有其他的生命存在,一定會對地球進行探測,然而我們並沒有發現。

16樓:數位技術小輝

是的。因為太陽系中只有地球有空氣和水,具備生命誕生的條件,所以只有地球孕育了生命。

地球是太陽系中目前唯一有生命物質存在的星球。生命物質存在的內部條件有那幾個

17樓:

地球確實是太陽系中目前唯一存在生命物質的星球。

生命物質存在的條件:

1、和天陽有適當的距離,近一點,生物會被熱死,遠一點,會被冷死2、要有大氣保護,大氣阻擋了大部分的紫外線,防止生物被紫外線癌變3、有月球的保護。如果月亮不存在,那麼地球上的生物也是不可能存活的。

4、有樹木,有植物,可以給生物提供水源,食物。

等等等等。

地球多少歲了,你知道地球有多少歲了嗎?

2013年3月21日,歐洲航天局公布了太空探測器傳回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全景圖,把宇宙的精確年齡修正為138.2億歲,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推進,有些科學家大膽 宇宙的實際年齡可能要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年輕,大概是137億歲。地球開始形成到現在的時間經過約45.5億年,即45.5億歲 一般說成46億歲 現代的地...

誰知道地球究竟有多大?地球到底有多大呢?

地球表面積億平方公里,直徑約12742千公尺。體積約為10832億立方千公尺 207 3 10 12 km 3 地球 earth 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地球赤道的周長為 公軍,子午線的周長為 公里 地球表面的總面積為510067860平方公里。地球軸自轉的週期為23小...

科學家怎麼知道地球的核心是什麼

火星科普 我們已經探索了地球上絕大部分土地,也深入到海洋深處。我們還探索了天空,甚至還登上了月球。然而,我們對地球深處的挖掘還未取得什麼成就。我們所到達的最深處是12.3千米,也就是俄羅斯的超深鑽孔,這是人類通過地球表面向下挖出的最深的洞。雖然我們深入地下只有12.3千米,但對地球核心深瞭解不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