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才女童愛越傳》登州是哪裡的啊

時間 2025-01-26 19:30:16

1樓:隱身流浪客

東齊登州人也」,東齊指的是山東,因為山東是古代的齊國和魯國的所在地,既是在山東,那麼登州應該就是指山東的登州府了。登州府的**所在地是今天的山東蓬萊,所轄有幾個州縣,詳見百科裡的登州府詞條:在清代的《登州府志》中,對登州府所轄區的範圍有詳細的記載。

原文如下:「登州府東至海四百九十里,南至萊州府即墨縣四百里,西至萊州府掖縣界一百五十里,北至海一里至北隍城島二百四十里接奉天界,由海道至奉天旅順口約六百里至蓋州套約千餘里,自府治至京師一千八百六十里,至省城九百二十里,東西廣六百四十里,南北袤六百四十一里,蓬萊縣東至福山縣界九十里(至縣治一百四十里),西至黃縣界四十里(至縣治六十里),南至棲霞縣界七十里……」清代府治蓬萊(今山東省蓬萊市)。下轄:

蓬萊(山東省蓬萊市)、黃縣(縣治在今山東省龍口市黃縣鎮)、棲霞(今山東省棲霞市)、招遠(今山東省招遠市)、萊陽(今山東省萊陽市)、福山(今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文登(今山東省文登市)、榮城(縣治在今山東省榮成市舊榮成鎮)、海陽(今山東省海陽市)共9縣;寧海(今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1散州。 1913年廢除。

2樓:網友

冒牌史記,史記裡竟然會出現不列顛國《簡愛》,比較穿越!

登州是哪個地方的?

3樓:網友

就是現在的山東蓬萊。

蓬萊 蓬萊市位於膠東半島北端,瀕臨渤、黃二海,總面積平方公里,設7個鎮、5個街道、1處省級經濟開發區和1處省級旅遊度假區,總人口萬。在全國最發達的100個縣中排名40位,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科普示範市」「全國文化先進市」、「全國食品工業強市」、「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市」、「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先進市」,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市、園林城市、適宜人居環境獎城市、建立文明城市、平安建設、安全生產、外經外貿、農民增收、農業產業化、教育兩基、計劃生育、雙擁先進市。

蓬萊歷史悠久,風景秀麗。蓬萊是著名的海濱風景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文化積澱深厚,文物古蹟眾多,境內有馳名中外的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的蓬萊閣,有迄今儲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水軍基地——蓬萊水城,有民族英雄戚繼光表功祠和戚氏牌坊,均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加之「海市蜃樓」奇觀和「八仙過海」美傳,素以「人間仙境」著稱於世,被列為國家級風景旅遊區,年接待中外遊客260多萬人次。

蓬萊物產豐富,資源富饒。蓬萊是全國優質釀酒葡萄、優系紅富士蘋果的主要產區。尤其是葡萄種植及葡萄酒加工享有盛名,全市葡萄種植面積8萬畝,葡萄酒生產能力達到8萬噸,佔國內總產量的1/5,幹酒產量居全國第一位,成為全省十大農業產業叢集,是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

蓬萊海珍品養殖業發達,淺海養殖5000畝,鮑魚、海參增養殖萬畝,是全國最大的菱鮃養殖生產基地。蓬萊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並開採的 20餘種,其中,**、石灰石蘊藏廣、儲量大、品位高,石灰石資源總儲量2億噸以上,**年產量16萬兩,是全國第三產金大市。在蓬萊以北39海里發現的蓬萊19-3整裝油田,儲量在6億噸以上,開發潛力極大。

4樓:網友

登州是我國歷史上山東地區重要的行政區劃,地處山東半島一帶。 唐武則天時置,治牟平(今屬山東),神龍年間遷蓬萊。明清登州府亦治蓬萊。

據檔案文獻記載,登州行政區始建於621年,廢止於1913年,歷時1200餘年。登州行政區的設定並非一成不變的,而是經歷了乙個產生、發展和消亡的曲折沿革過程,這一過程與我國社會歷史的發展緊密聯絡在一起,在山東歷史發展程序中佔有特殊位置。

隋朝登州府是什麼地方

5樓:凮起雲湧

隋朝登州府是現在的山東煙臺、威海一帶。

登州這塊地盤在登州名字還沒有出現時屬於青州的嵎夷或東夷,春秋時期它又成了萊子國的一塊地盤。戰國時期,這塊地盤被併入齊國。

史稱魯襄公六年,滅齊東夷萊國。秦一統天下之後,分了36個郡,古登州前身屬於齊郡黃縣的一塊地盤。

到了漢代,屬於青州的東萊郡,西晉時屬於青州東萊國,南北朝時屬於劉宋的東萊郡,元魏時屬於東牟郡,北齊時屬於東萊郡,隋朝亦屬東萊郡也就是現今的山東煙臺、威海一帶。

6樓:網友

emmm應該是煙臺,我就在煙臺具體歷史不知道反正知道之前這裡是登州。

隋唐英雄傳的登州是**?

7樓:網友

當今山東半島一帶,蓬萊周邊。

8樓:網友

隋唐英雄傳的登州府治在今威海市文登區駐地,登州府的「登」就是當年文登州,簡稱登州,府治先移至牟平,後移至蓬萊。文登志書有記載,文登畢氏始祖畢遷延之後裔,唐朝登州刺史畢元愷。唐朝神龍三年(707年)登州刺史畢元愷在文登汪疃集北山獲白鹿進獻皇帝。

登州府管轄地區相當於今煙臺市威海市和青島市東部大部分地區。不應該認為已提及登州府即認為是蓬萊,蓬萊只是登州府治駐地而已,那只是後期之事。

山東省登州府在哪?

9樓:匿名使用者

登州府:元為登州屬般陽路。洪武元年(1368)改屬萊州府,六年(1373)公升為直隸州;九年(1377)公升為登州府。登州即是今蓬萊。

蓬萊縣:倚郭。洪武元年(1368)省入登州,九年(1377)復置蓬萊縣,仍為倚郭。西北沙門島有巡司,後遷縣東。

南朱高山下為高山巡司;東南有楊家店巡司。

黃 縣:西偏南有馬停鎮巡司。

福山縣:西北有孫夼鎮巡司。

棲霞縣:招遠縣:元屬般陽路萊州。洪武九年(1377)改屬登州府。西北有東良海口巡司。

萊陽縣:元屬般陽路萊州。洪武九年(1377)改屬登州府。東南有行村寨巡司。

寧海州:元為直隸州。洪武元年(1368)降為散州,改屬萊州府,並省倚郭寧海縣入州;九年(1377)改屬登州府。

西南有乳山寨巡司。

文登縣⑥:北有辛汪寨巡司,東北有溫泉鎮巡司,東南有赤山鎮巡司。

10樓:本禧

登州府,清代府治蓬萊(今山東省蓬萊市)。下轄:蓬萊(山東省蓬萊市)、黃縣(縣治在今山東省龍口市黃縣鎮)、棲霞(今山東省棲霞市)、招遠(今山東省招遠市)、萊陽(今山東省萊陽市)、福山(今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文登(今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榮城(縣治在今山東省榮成市舊榮成鎮)、海陽(今山東省海陽市)共9縣;寧海(今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散州。

11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現在的山東蓬萊。

12樓:卑儉禰春

雍正十三年(1735年),登州府管轄地有一州九縣,即:寧海州(今牟平區和乳山市)、蓬萊縣(今市)、黃縣(今龍口)、福山縣(今煙臺福山區)、文登縣(今市)、榮城縣(今市)、招遠縣(今市)、棲霞縣(今市)、萊陽縣(今市)、海陽縣(今市)。治所仍在蓬萊。

這一州九縣就是現代的山東煙臺、威海兩市所轄的地域範圍。

13樓:吉懌斛奇致

山東登州府是今山東省煙臺市和威海市全部地區。

14樓:匿名使用者

蓬萊就是登州。你得提供是哪個朝代的稱謂。才能知道王冠墳的地方。

《登州海市》翻譯和字義

15樓:對文化一竅不通

原文:登州海中,時有云氣,如宮室、臺觀、城堞、人物、車馬、冠蓋,歷歷可見,謂之「海市」。或日「蛟蜃之氣所為」,疑不然也。

歐陽文忠曾出使河朔,過高唐縣,驛舍中夜有鬼神自空中過,車馬人畜之聲一一可辨,其說甚詳,此不具紀。問本處父老,雲:「二十年前嘗晝過縣,亦歷歷見人物。

土人亦謂之「海市,」與登州所見大略相類也。

譯文:在登州的海上,有時候會出現雲霧空氣,象宮殿居室、臺閣景觀、城牆垣堞、人物、車馬、樓屋頂蓋,(都)清晰可見,把它(這種景象)叫做「海市」。)有人說:

這是)蛟龍吐氣而形成的。」(我)懷疑不是這樣的。歐陽文忠曾經河朔去出使 ,路過高唐縣,在驛館的房屋中夜間聽到有鬼神從天空而經過,車馬人畜的聲,都一一可分辨出.他說的非常詳細,這裡不詳細摘錄了。

詢問本地的老人,說:「二十年前曾在白天路過這個縣,也清楚可以看見人與物。」當地人也稱這(種景象)為「海市」。

同登州所看見的大致上相同。

登州海市》 蘇軾。

東方雲海空復空,群仙出沒空明中。

蕩搖浮世生永珍,豈有貝闕藏珠宮。

心知所見皆幻影,敢以耳目煩神工。

歲寒水冷天地閉,為我起蟄鞭魚龍。

重樓翠阜出霜曉,異事驚倒百歲翁。

人間所得容力取,世外無物誰為雄。

率然有請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窮。

潮陽太守南遷歸,喜見石廩堆祝融。

自言正直動山鬼,豈知造物哀龍鍾。

伸眉一笑豈易得,神之報汝亦已豐。

斜陽萬里孤鳥沒,但見碧海磨青銅。

新詩綺語亦安用,相與變滅隨東風。

宋朝的時候,那裡面的滄州,孟州,登州,江州,東京,到底是現在的**?

16樓:漩渦佐助

汴梁(東京)——河南開封 滄州——河北滄縣 孟州——河南孟縣 江州——江西九江 登州——山東蓬萊。

清朝的登州府現在叫什麼地名

17樓:我也叫百曉生

山東蓬萊、煙臺以一帶吧。

求一首“我愛張芯淇”的詩句,讚美才女的詩句

米蘭貓出沒 我撫琴絃戀紅顏 愛意纏綿鴛鴦羨 你我情牽賞月圓 張府佳人美若仙 芯山紅葉秋意晚 淇兒倩影醉心田 一曲相戀情繾綣 生夢相逢如初見 一生相守共嬋娟 世間相伴三生緣 陳紫煠 我心有愛情意繾 愛人相伴逍遙仙 張燈結綵紅塵間 芯兒盛裝嬌娃牽 淇卿仙子嬌娃惦 一往情深痴心戀 生香蓮步伊人黏 一聲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