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魚鹹鹹
曹操殺楊修雖然有私心,但是楊修也確實犯了死罪。
曹操下撤兵命令之前,他就到處賣弄,擾亂軍心,導致整個軍營的人都在收拾行裝,無心再戰。夏侯敦聽信了楊修的話,才導致謠言擴散,所以,夏侯敦也是有責任的,曹操要表示一下,以正軍法。
2樓:網友
曹操如果不怒,眾將可能還有微詞,(因為收拾行李,亂軍心啊!!)曹操一怒,大家都會求情,這樣還能說什麼閒話。
他倆是兄弟,曹操肯定偏袒夏侯敦的。
不過我覺得都是羅貫中乙個人的計謀而已。
3樓:北房三間侃家庭教育
楊修這一點和許攸很像,總是喜歡賣弄。第一次是因為門上寫乙個「活字」,第二次是一盒酥被楊修說成了一人一口酥,把外國的貢品私自分著吃了。
真正導致楊修死的就是曹操吃完時對著碗裡幾塊「雞肋」說「雞肋」,這兩字的本意食之無味,棄之不捨。當時曹操正在帶兵打仗,正在瓶頸中,打了僵持戰進攻不能取勝,撤兵又不甘心。
那麼我們來看,曹操只是這麼說,並沒有做最後的決斷,楊修擅自散步了謠言從古代軍令的十七條禁律五十四斬來看,這一點構成了死罪。而夏侯敦如果要定罪也是在楊修假傳軍令基礎上,夏侯敦是一位身經百戰的大將,也許是因為這一點讓曹操惱火,但是夏侯敦在曹魏的角色就好比蜀漢的關羽,曹操是絕不可能殺夏侯敦的,只是要振軍威嚴肅軍紀。
曹操為什麼殺楊修?
4樓:娛樂我知曉喲
1、曹操生性多疑、狠毒殘忍。
曹操是乙個天分極高、權謀極高的人,他好忌、缺乏安全感、容易衝動,所以造就了他生性多疑、狠毒殘忍的性格。
曹操生性多疑這一性格特徵,在忌殺楊修這一事件上表現得淋漓盡致。曹操重視有才華的人,但是忌才。楊修是乙個非常聰明的人,後來楊修輔助曹植對抗曹丕,令曹操心生猜忌。
曹操信奉的是「寧使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人生準則,所以楊修不得不死。
2、曹操唯才是舉、知人善任。
以關羽為例。曹操對關羽算是找個有鬥和加,他知道關羽走了之後勢必成為心腹大患,所以對關羽十分禮讓。這也體現了曹操用才得雄才大略。
曹操的長子曹昂、愛將典韋,都是死在張繡、賈詡之手,連曹操也差點難逃一劫。可是當張繡賈詡向曹操投降的時候,曹操一樣重用他們。可見,曹操愛才,多麼急切。
除此以外,曹操還重用張遼、張合等人,由此看來,曹操的人才任用譽中很冷靜、客觀,他唯才是舉、任人唯賢,打破了世俗門第的觀念。他的這一性格特徵為他撐起了魏國的大半片江山。
5樓:三番敘事
據《三國演義》記載,曹操殺楊修的原因有幾個:
1. 楊修曾經批評過曹操的親信荀攸,使得荀攸不滿。曹操不想讓他的親信受到批評,所以對楊修產生了不滿。叢鬧。
2. 楊修曾多次勸告曹操,指出他的一些錯誤和弊端,但是曹滾鏈操聽不進去,反而對楊修有所不滿。
3. 楊修被任命為太子洗馬,但是這個職位等級較低,楊修認為自己有才華,應該擔任更高的官職。他曾多次請求曹操,但是曹操沒有答應,楊修也感到不滿。
後來,楊修聽到有人在議論他的不能進用,就說出了「用人不當,必有此禍」的話。
4. 另一大鄭孫種說法是,楊修與曹操的女兒曹昂有過不正當的關係,曹昂死後,曹操懷疑楊修與曹昂一起死去,因此決定殺掉楊修。但是這種說法缺乏歷史證據,不太可信。
曹操在殺了楊修後,他有為此感到過後悔嗎?
因為楊修確實是乙個很有才華的人,曹操很惜才,所以會覺得很後悔。沒有任何史料記載曹操有後悔的表現,以曹操的性格,應該也不會後悔。而且,楊修死後一百多天,曹操便病逝了,想後悔估計也沒有時間。不過,曹操殺楊修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沒有後悔的理由。曹操從來沒有為這件事後悔過,他只認為楊修該殺。曹操偏偏選擇了誅殺...
曹操殺楊修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你認為楊修之死的根本原因又是什麼
sunnyok王 可惜楊修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常常要賣弄小聰明。他身為曹操主簿,卻又不肯老老實實坐在辦公室裡,老想溜出去玩。可是又怕曹操有問題要問,於是每當外出時,都要事先揣度曹操的心思,寫出答案,按次序寫好,並吩咐侍從,如果丞相有令傳出,就按這個次序一一作答。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一陣風吹來,紙張的...
曹操寫了“一合酥”後為什麼要殺死謀士楊修
一合酥 那件事並不是直接導致楊修死的原因,只是讓曹操對楊修有了戒備之心,曹操是在漢中戰場與劉備交戰處於不利地位時,被楊修看出他心中想退兵的想法,就殺了楊修。在我個人看來,曹操殺楊修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 雞肋 事件,而是曹操當時已經打算擁立曹丕,但楊修是曹植的人,又那麼聰明,不利於曹植將來的統治,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