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走過路過自然飄過
首先要說明一下,孫權必須殺關羽,而且只有殺了關羽,才能為孫權正名。關羽之敗,本質是東吳集團和曹魏集團聯盟的結果。關羽水淹七軍之後,曹魏集團已經準備遷都了,這說明關羽當時的實力,已經可以撼動曹魏集團的核心利益了,而且這些都是經過曹魏集團高層評估的結果。
曹魏集團已經到了最後一線的地步,自然要同東吳集團眉來眼去,達成聯盟,給東吳集團一定的好處,從而曹魏集團達到自保的目的,這才是關羽被殺的根本原因。簡單理解,關羽太猛,直接要滅了曹操,曹操沒辦法只能向孫權求幫助,孫權為了拿到荊州,同曹操達成了協議,所以兩家合力絞殺了關羽。
既然是孫權和曹操合謀擊敗關羽,而且孫權和曹操達成協議,在這種情況,孫權如果放過關羽,就等於撕毀同曹操的協議,曹操一定會出爾反爾倒打一耙,一旦曹操和劉備達成協議,東吳集團被滅,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所以孫權根本沒有放過關羽的理由。孫權非常清楚,他殺關羽,確實得罪了劉備,但是也給了曹操乙個「投名狀」;他如果不殺關羽,依舊得罪了劉備,只是得罪的輕一點,但是他根本沒有辦法向曹操交代,這也是為什麼孫權殺害關羽之後,將關羽的首級送給曹操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孫權的「投名狀」,「決心書」;另一方面是要告訴劉備,殺關羽,其實曹操也有份,不要僅針對我們東吳,曹操才是蜀漢最大的敵人。
孫權不能放過關羽的第二個理由,也非常簡單,就是關羽實力太強,一旦讓關羽迴歸蜀漢,就等於放虎歸山,結果一定是東吳大受傷。當年,曹操放掉關羽,縱虎歸山,結果曹操為此吃了大苦頭,一直等到水淹七軍之後,曹操才真正意識到,那年放掉關羽給自己帶來了多大的傷害。歷史的經驗值得總結,孫權作為一代雄主,自然也非常清楚以往的事情,所以孫權絕對不會放過關羽,畢竟關羽的實力在**擺著,一旦放掉關羽,關羽重整軍馬再來交戰,東吳很可能傾家蕩產。
在殺關羽的問題,孫權猶豫過,但是權衡利弊之後,孫權毅然選擇殺掉關羽,這是孫權的英明之處。孫權如果不殺關羽,一方面向曹魏集團無法交代,而同曹魏達成的協議也會泡湯;另一方面關羽逃回蜀漢,以關羽的性格一定會尋機報酬,再加上張飛和劉備的武力值,東吳集團很容易遭受重創,因此孫權可以猶豫殺關羽,但是為了國家利益著想,一定會選擇決然殺關羽,所以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孫權原本不想殺關羽之說。
2樓:拉布拉斯不變換
關羽是劉備的結義,兄弟兩人感情深厚。而且關羽是蜀國實力最強的武將,對吳國威脅極大。關羽不可能投降吳國,只能殺了他。
3樓:帳號已登出
因為是呂蒙殺的關羽,呂蒙對關羽的怨念還是很深的。當初周瑜是極力反對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但荊州還是被借出去了,甚至完全要不回來,這是周瑜的一塊心病,至死都是。呂蒙是周瑜的朋友,周瑜死後,鎮守著荊州不還的關羽,某種意義上就成了呂蒙幫周瑜了卻收復荊州這一心願的絆腳石了。
4樓:小自信
因為關羽不斷的挑釁他,在他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才不得以對他動了殺心,並且讓他死於非命。
5樓:中土大伊萬
不奪荊州不殺關羽,東吳必滅,魏蜀是死敵,孫權其實兩頭當好人也不容易。縱觀孫權一生所為,不求開疆拓土,只求自保有餘。
如何學會拒絕別人。有些聚會我並不想去
有2種辦法 1是直接說沒時間,不想去。如果是好朋友邀請,直接拒絕,可能會傷了感情。2是委婉說自己有別的事情,再說吧。找個合理的理由,或者善意的謊言,這樣不至於對方面子難堪,自己也好脫身。還有人都會思維模式的。如果你一次兩次三次都是直接決絕或者答應別人,別人就會覺得你是口直心快,你以後說什麼回答他們都...
如何禮貌地拒絕一場並不想參加的婚禮
寶寶70880堪寄 就直接拒絕吧。如果真的是好的哥們或者姐妹,你肯定是樂意去的,也不會在意那點份子錢。你既然猶豫了就說明你倆之間也並木有好到那種程度。所以直接拒絕吧扭扭捏捏會讓對方感覺不舒服 他到底是來還是不來呢?如果期間你還說什麼別的話的話,說不定還會引起誤會,到時候比拒絕去矛盾更大了,還影響自己...
和我媽吵架了,我現在內心並不想和她說話
嗚咔咔 和家裡人起了衝突,都是很正常的,因為每個人的觀念不一樣,想法不一樣,所以就說不到一起,大人們往往都是會替孩子想到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也是胃口安全起見,所以有些事情不會讓孩子去做,大人的心思其實都是為了孩子好,別太在意了,畢竟是一家人 黃渺 你寫那麼多,我知道你是受了很大的委屈,曾經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