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馬寧學長
對封王的俸祿和封王的禮儀都做了不同程度的規定,而且封王擁有的軍隊數量也不盡相同,區別待遇相差很多!
2樓:有樂正楠
漢朝的侯只是乙個官位,擁有自己的封地和食邑,但是不能養軍隊,而諸侯王可以養軍隊,就相當於乙個地方上的小朝廷。
3樓:孤獨的yu呀
他們每年還有許多的俸祿可以領取,而且還有很多的百姓追隨他們。
西漢的諸侯王權利大嗎?
4樓:長空井空
你想知道某個朝代的諸侯王是不是有實權,就看兩條,有沒有財權,有沒有人事權。
財權分四個方面:
1,收稅權。這是諸侯國或者諸侯國的主要財源,這個如果沒有基本等於廢了武功。
2,鑄幣權。這是諸侯王或者諸侯國可以自主控制自己封地內經濟的主權體現,沒有這個的話手下人可能會不聽話,這是玩意證明誰才是大老闆。
3,鹽鐵茶馬專賣權。這個東西是造反的後勤保障,有這個玩意,想造反等於成功一大半,通常歷朝**都看的很重。
4,田戶管理權。這個其實就是解決最基本吃飯問題,這個一旦管不好,等同於根基不穩,而且田畝人口是國之根本。
人事權,簡單的說人話就是任命封地內**的權力。翻譯翻譯就是負責切蛋糕分贓的權力。
通常就是三個方面:
1,定編制。也就是丈量蛋糕大小的權力,如果不能認清蛋糕大小亂定編,就會出現太平天國危機,封王太多,實際手上的土地都不夠。
2,經營能力。說人話就是一碗水端平的能力,也可以說是開工資的能力,或者說準確定價的能力。
3,個人統治力。也就是個人威望,是不是眾望所歸或者**承認。
總之嗎,前面的財權是看客觀事實,後面的人事權是看在位的人是否具有相當的能力,如果任何一方面沒達標,那肯定是上峰在搞事,就是怕你一家獨大。
5樓:xu大地裝修
大,除了**政權就是他了,
漢朝時候封的列侯和關內侯有什麼區別?
6樓:乾萊資訊諮詢
1、封爵等級不同。列侯是封爵等級中最高的第二十級,關內侯是次一級的第十九級。
2、享受待遇不同。列侯享受的食邑通常在幾千戶,有時候還有萬戶侯,關內侯則通常是千戶上下。者爛。
3、行使權力不同。列侯享有封地權力,可以對封地的農戶享有很高的支配權,關內侯則只能享有俸祿食邑,不能支配農戶。
漢朝分封的王侯有哪些?
7樓:網友
漢朝建立初期,劉邦還是分封了七個王侯。
三。西元前202年,經過一系列運作,劉邦在齊王(後改封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後燕王盧綰)、長沙王吳芮和韓王信的聯名推舉下,成為新的天下之主,劉邦的皇帝生涯,有一條主線就是收拾異姓王,讓天下達成「非劉姓不可稱王」的共識,沒有皇室血緣,不得稱王~
漢朝都有哪些人封侯了
8樓:匿名使用者
漢初十八侯:
蕭何、曹參、張熬、周勃、樊噲、酈商、奚涓、夏侯嬰、灌嬰、靳歙、王陵、陳武、王吸、薛歐、周昌、丁復、蟲達。
9樓:網友
多了 漢初異性侯王有8人 分別是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盧綰、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韓王信。然後《漢書》裡 《諸侯王表》篇裡完整的記載了各個被封侯的同姓王侯。
漢朝諸侯王權利有哪些,大不大
10樓:
人類的心是個無底洞。 蔡健雅。
漢朝的侯國有多大
11樓:老實話好聽
西漢初創 ,劉邦分封了許多 「王國」 :
異姓王八個 :
韓王 韓信 ,趙王張耳,淮南王英布,楚王韓信 ,梁王彭越 ,燕王臧荼 ,長沙王吳芮 ,閩粵王無諸 。
劉姓王:代王劉仲 、齊王劉肥 、趙王如意 、代王劉恆 、淮南王劉長 、淮陽王劉友 、梁王劉恢 、燕王劉建 。
侯國 ,有很多 ,都是都不大,最大的一兩個縣 。
12樓:網友
漢代侯國在漢初較大,因漢初施行郡國並行制,諸侯國享有較大的自主權,因而導致了文景時期的七國之亂,在《資治通鑑》中對七國之亂之首的吳王劉濞的描寫可以看到,漢代**雖然在地方設定太尉等官銜,但是對諸侯國不能造成影響。漢武帝時期頒佈推恩令,將諸侯國分割授予諸侯王各子,使得諸侯國變小,實力變弱,並由郡負責管理,因而可知,侯國大小不超過郡,後期則更小。
13樓:周亞奇
這個不好說,西漢早期,侯國有7-800個之多,有的面積很小,只有1000多人口,有的面積很大,如韓信,半個省的面積。
14樓:分數的地位
看情況,大的應該有乙個省(山東省這些比較小的)小的也就幾個縣這麼大吧。
在漢朝,根據封侯等級不同,有哪些差別
15樓:網友
網頁或御槐鏈結衫友拆腔。
16樓:網友
食邑不同,即封地大小和人口多少不同。
漢代的諸侯國有哪些權利,漢朝諸侯王權利有哪些?權利大嗎?
人類的心是個無底洞。蔡健雅 漢代封國的王有些什麼權利?這些王的權利不大,但是要向朝廷納貢。七國之亂後,漢王朝為加強 控制,採取了 抑損諸侯,減黜其官 的政策。把各封國的行政權和官吏任免權收歸 經過七國之亂和漢武帝下推恩令 漢成帝綏和元年改制,諸王僅得食本國租稅,不得預國政,基本上和侯國權力無異了。封...
在漢朝棗莊有什麼王嗎,漢服是指漢朝的服飾嗎
沒有嶧地設縣,歷史悠久,嶧縣志 記載始於戰國時期。嶧縣志也是山東省最早的縣志之一。秦朝,大力推行郡縣制。初始全國分為36郡,後逐漸增至48郡。秦時,嶧地分屬薛郡之薛縣 今滕州市東南 泗水郡之傅陽縣 今台兒莊區張山子鎮候孟村。公單傳 逼陽即作傅陽。逼 傅音同也 東海郡之繒縣 今蘭陵縣向城鎮鄫城村,元 ...
古代諸侯王的諡號裡,那些是美諡,那些時噁諡
小樓 諡號 讀音 sh h o 是在我國古代,統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後,給他另起的稱號,如 武 帝,哀 公等。古代帝王 諸侯 卿大夫 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為諡或諡號。諡者,行之跡也 號者,表之功也 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