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菌核病如何提前預防?

時間 2025-04-25 14:25:40

1樓:雲種養

1,與禾本科作物實行5~6年輪作。

2,將地面上菌核翻入深土中使其不能萌發。

3,清除田間病殘體,發現病株拔除並燒燬。

4,適當晚播,增施磷鉀肥。

5,種子處理用35~37℃溫水浸種7~8分鐘並不斷攪動液稿陵,菌核吸水下沉,撈出上層種子曬乾。種敬物子內帶菌採用58~鬧戚60℃恆溫浸種10~20分鐘滅菌。

6,藥劑防治用種子重量0.32%的50%腐黴利或40%菌核淨可溼性粉劑拌種。花盤期噴灑40%紋枯利可溼性粉劑800~1200倍液或50%農利靈& #40;乙烯菌核利& #41;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60%防黴寶超微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重點保護花盤背面。

供參考。

2樓:歌彩彩

藥劑防治1,現蕾前噴灑1000倍的託布津溶液,噴灑猜兄1~2次。2,現蕾及盛花期:噴灑1000倍的紋枯利溶液,主要噴灑於植株的下部及花盤背面。

3,苗期或開花期噴灑速克靈500溶液,5~10天噴灑 一次,預防效果一級棒。4,當溫度達到18~20℃,是地表撒藥的最佳時期。此時嫌鬧將70%五氯硝基苯混合少量溼土撒於土表,可有效抑制菌核的萌發,預防效果達80%。

正確養護細菌真菌在溫暖溼潤的環境下極易滋生,所以控制澆水很重要。小型的盆栽品種儘量採用浸盆法澆水。家庭露地栽培儘量選用滴灌的方式,或者儘量選用細小的噴壺澆水穗者襲,既節約用水,又能防止菌核病的發生。

向日葵菌核病困擾農戶,向日葵菌核病有什麼危害?

3樓:霖遊記

光照向日葵為短日照作物。但它對日照的反應並不十分敏感。比如在天津市的日照條件下,無需特殊處理,都能正常開花成熟。

向日葵喜歡充足的陽光,其幼苗、葉片和花盤都有很強的向光性。日照充足在春季,由於太陽照射不強烈,向日葵不用過多澆水。而到了夏季隨著氣溫的公升高,地上水分蒸發較快,就要利用早晚時間及時補充澆水,保證一定的需水量。

您如果確定是水多澇了,有把握就把盆翻轉在凳子上輕叩盆邊,手要托住土球噢?把它倒出來後(泥土透氣性差粘性大,一般不會散的),放陰涼乾燥通風處,等土幹了再種回去。現蕾期:

控制澆水。此期間植株高大,葉片豐茂,水分消耗較大,要及時澆水。尤其在溫度高、光照強的條件下,需要補充澆水,以免葉片萎蔫,影響生長。

更要避免植株過於乾旱大量補水。

水不要直接澆到葉子上,剛剛發出的小芽很容易爛掉。土壤不幹時不要澆水,也不需要天天澆水,如果水充足的話枝幹是硬朗的,缺水的話,葉片就打蔫了,希望細心觀察就能掌握好澆水的尺度因為在盆裡的特殊性,如果水澆多了正好趕上下雨,建議找點薄薄的塑料布,把土蓋上 向日葵生命力頑強,一般不用太擔心,但是注意翻土的時候不要傷了根。

用鏟子把泥土打松,雙手把花盆瀝高,盆子裡面的水,會隨著盆底下的小洞口流出來。而且打松泥土的水份,會隨著空氣蒸發幹。向日葵雖然對水的需求量不高,但還是要勤澆水才行因為向日葵喜歡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生長,澆水次數少的話,植物就會出現缺水的現象,所以要想養好向日葵,最好每過乙個星期澆次水,但是到了夏天的話還是要勤澆水。

4樓:pan小

1.根腐型菌核病,這是菌核病的基本型別,從苗期至成熟期均可發生,危害嚴重。種子萌發後,幼芽和胚根出現水浸狀褐色病斑,擴充套件後導致幼芽腐爛,不能出土。

幼苗根部和莖基部則變褐腐爛,葉片變黃,後萎蔫枯死。高溼時發病部位出現白色菌絲體。2.

莖基腐型菌核病,多在花期開始發病,一直延續到成熟期。病株的莖杆中部和中上部,產生枯黃色至褐色的病斑,近橢圓形,向兩端和兩側擴充套件,有多層同心輪紋,發病部位以上的葉片萎蔫。發病莖杆內部中空,也生有菌絲體和菌核。

病株常在莖杆腐爛處彎折破裂。

5樓:行樂樂樂行

危害還是比較嚴重的,比如說會導致向日葵的產量變低,而且會導致向日葵裡面的顆粒不飽滿,同時也會影響色澤和產量,同時也會導致水分流失,而且植株也會枯死,之後表皮也會破裂,而且邊緣也會出現褐色。

6樓:雙魚愛仕達

危害就是影響向日葵的產量,而且也容易影響質量,導致葉子萎縮。也會導致向日葵的種子顆粒不飽滿,影響最後的光澤,而且也容易導致向日葵的水分流失,導致植物因為枯萎而死。

7樓:江順子

向日葵菌核病自幼苗開始到花盤形成前都能發生。這種病症在謝花期以後最重,當花盤受害時,在其背面出現水浸狀病斑,花托呈褐色且軟化。遇多雨天氣,病斑迅速擴大,可穿透花盤,由背面轉向正面,長出一種白色菌絲,造成花盤腐爛,使籽粒不能成熟,嚴重時可造成籽仁腐爛或籽粒自行脫落。

8樓:嘉玉玉寶貝

這種病的話會影響向日葵的生長。而且也會減少向日葵的果實,產量特別少,瓜子兒的個頭也不大。並且有很多基本都是空的。會減少農民的產量。

9樓:撒的謊

這種情況只是會導致向日葵的生長受到影響,不能夠長得很高很大,而且看起來也比較不精神,沒有什麼太多的營養,最後也會影響向日葵的果實,產量減少,大部分都是空殼,瓜子兒的個頭也小。

10樓:小李美死了

這樣會產生一些病蟲,並且也會有一些斑點,而且也會擴大到莖部的位置,不利於向日葵的產量,也會產生一些細菌的問題。

向日葵菌核病經常發生,向日葵菌核病是怎麼發生的?

11樓:qiu曉陽

向日葵菌核病(爛頭)的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病菌以菌核在土壤內、病殘體中及種子間越冬。翌年氣溫回公升至5攝氏度以上,土壤潮溼,菌核萌發產生子囊盤,子囊孢子成熟由子囊內彈射出去,借氣流傳播,遇向日葵萌發侵入寄主。

種子上的越冬病菌可直接為害幼苗。菌核上長出菌絲也可侵染莖基部引起腐爛。病菌生長溫限0~37攝氏度,最適25攝氏度。

菌核形成溫限5~30攝氏度,最適15攝氏度,菌核經3~4月休眠期,從菌核上產生子囊盤。;形成子囊盤的溫限為5~20攝氏度,最適10攝氏度。菌核埋入土中7釐公尺以上很難萌發,子囊孢子萌發溫限為0~35攝氏度,5~10攝氏度萌發最快,該菌能侵染41科200餘種植物。

春季低溫、多雨莖腐重,花期多雨盤腐重。適當晚播,錯開雨季發病輕。連作田土壤中菌核量大,病害重。

12樓:花女士花捲

主要由菌核萌發侵染引起。病菌以菌核狀態在土壤、病殘組織及種子中越冬,在土壤中一般可生活2~5年。其侵染方式有二:

一是菌核萌發後產生一種菌絲,當它與寄主相接觸後即直接侵入,苗期和成株期發病就是這種侵染方式;二是菌核可產生子囊盤,子囊孢子經過風雨或昆蟲傳播到寄主內,向日葵爛盤就是子囊孢子侵染後引起的。

13樓:網友

這是因為向日葵沒有使用非常好的化學農藥,沒有對向日葵進行非常好的保護。

向日葵菌核病用什麼農藥最好

14樓:植物網

一、向日葵菌核病的病症。

菌核病主要是真菌感染,導致植株花盤腐爛,整株枯萎。常見的有兩種型別:

1.立枯型:主要發生在幼苗期。莖部出現水漬狀的病斑,逐漸長出白色的絮狀菌絲,空氣乾燥會變黑,植株逐漸枯死。發病時主要以莖部為主,葉片由下向上枯黃。

2.爛盤型:這種病主要出現在花謝之後,花盤出現病斑,花托細軟呈褐色。若遇到雨天,病斑逐漸擴大,病情加重,整個花盤長滿菌絲,造成腐爛。

二、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一旦發現植株莖葉或花盤出現病斑,將植株整體拔除,以免真菌蔓延。菌核的生命力很強,會在土中存活3年,所以盆中若還有其他的植株建議換土重新種植。

2.藥劑防治:(1)現蕾前噴灑1000倍的託布津溶液,噴灑1-2次;(2)現蕾及盛花期:

噴灑1000倍的紋枯利溶液,主要噴灑於植株的下部及花盤背面;(3)苗期或開花期噴灑速克靈500溶液,5-10天噴灑一次,預防效果一級棒;(4)當溫度達到18-20℃,是地表撒藥的最佳時期。此時將70%五氯硝基苯混合少量溼土撒於土表,可有效抑制菌核的萌發,預防效果達80%。

3.正確養護:細菌真菌在溫暖溼潤的環境下極易滋生,所以控制澆水很重要。

小型的盆栽品種儘量採用浸盆法澆水。家庭露地栽培儘量選用滴灌的方式,或者儘量選用細小的噴壺澆水,既節約用水,又能防止菌核病的發生。

向日葵菌核病的症狀和防治方法是什麼?

15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向日葵各生育時期均可受害,病菌可侵染根、莖、葉、花盤等部位,形成根腐、莖腐、爛盤等。

1)根腐型。發病部位主要是莖基部和根部,初呈水浸狀,潮溼時長出白色菌絲,乾燥後莖基部收縮,全株呈立枯狀枯死,菌絲凝結成團,形成鼠屎狀菌核於基部周圍。

2)莖腐型。發生在成株期,主要侵染植株的莖基部和中下部,病斑初為褐色水浸狀,莖稈易被折斷,莖內外形成大量的菌核。

3)盤腐型。主要發生在向日葵開花末期,花盤背面全部或區域性出現水浸狀病斑,變褐色並軟化,整個花盤腐爛,長出白色菌絲,逐漸產生菌核,自行脫落。

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以農業防治和耐病品種為主。防治方法如下:

1)向日葵制種和繁育基地,要進行嚴格的產地檢疫。

2)合理輪作,至少要有3年以上的輪作期。

3)選用耐病品種。

4)加強栽培管理。調整播期,適時早播或晚播;向日葵地要進行深松深耕,耕深為10~15釐公尺,要及時清理病殘體,減少病源;合理稀植,提倡麥葵間作;合理施肥,培育壯苗。

5)藥劑防治。①土壤處理:用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每畝1千克拌適量沙土,結合播種均勻隨種施入。

種子處理:咯菌腈懸浮種衣劑、40%菌核淨可溼性粉劑按種子量的拌種。③藥劑噴施:

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40%多·菌核(多菌靈+菌核淨)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40%菌核淨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均勻噴施。

向日葵菌核病什麼症狀,用什麼藥防治?

16樓:雲種養

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造成莖稈、莖基、花盤及種仁腐爛。

常見的有根腐型、莖腐型、葉腐型、花腐型4種症狀,其中根腐型、花腐型受害重。

腐型從苗期至收穫期均可發生,苗期染病時幼芽和胚根生水浸狀褐色斑,擴充套件後腐爛,幼苗不能出土或雖能出土,但隨病斑擴充套件萎蔫而死。成株期染病根或莖基部產生褐色病斑,逐漸擴充套件到根的其它部位和莖,後向上或左右擴充套件,長可達1m,有同心輪紋,潮溼時病部長出白色菌絲和鼠糞狀菌核,重病株萎蔫枯死,組織腐朽易斷,內部有黑色菌核。

莖腐型主要發生在莖的中上部,初生橢圓形褐色斑,後擴充套件,病斑**淺褐色具同心輪紋,病部以上葉片萎蔫,病斑表面很少形成菌核。

葉腐型病斑褐色橢圓形,稍有同心輪紋,溼度大時迅速蔓延至全葉,天氣乾燥時病斑從中間裂開穿孔或脫落。

花腐型初在花盤背面生褐色水漬狀圓形斑,擴充套件後可達全花盤,組織變軟腐爛,溼度大時長出白色菌絲,菌絲穿過花盤在籽實之間蔓延,最後形成網狀黑色菌核,花盤內外均可見到大小不等的黑色菌核,果實不能成熟。

可用乙烯菌核利,速克靈,菌核淨等藥劑防治。

向日葵菌核病的症狀是什麼?如何防治

中國農業出版社 向日葵各生育時期均可受害,病菌可侵染根 莖 葉 花盤等部位,形成根腐 莖腐 爛盤等。1 根腐型。發病部位主要是莖基部和根部,初呈水浸狀,潮溼時長出白色菌絲,乾燥後莖基部收縮,全株呈立枯狀枯死,菌絲凝結成團,形成鼠屎狀菌核於基部周圍。2 莖腐型。發生在成株期,主要侵染植株的莖基部和中下...

向日葵列當怎麼防治,向日葵列當如何防治

向日葵列當是危害向日葵的主要寄生植物,其危害的輕重視列當發生的時期和數量而定。向日葵早期受害,植株矮小,花盤不能形成,久之乾枯死亡 後期被害時,雖然能形成花盤和種子,但籽實空癟不飽滿。列當的主要防治方法如下 加強植物檢疫。向日葵列當只能通過種子傳播,要消滅它必須加強植物檢疫工作。選育抗列當的向日葵品...

向日葵如何留種,向日葵應該如何種,如何收穫花籽?

中國農業出版社 1 留種地選擇 在枯苗前要及時選擇植株生長健壯 無病害的地塊留作種子地。2 塊莖選擇 延胡索用地下塊莖繁殖。在收穫後要選擇當年新生的塊莖,剔除母元胡。因母元胡產量低,除非種子特別缺乏,一般不宜作種。種用塊莖大小要均勻,以直徑在1.4 1.6釐米的中號塊莖為好。過大增加種量,會減少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