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這是一首描寫思婦心緒的詩。開頭兩句以相隔遙遠的燕秦春天景物起興,寫獨處秦地的思婦觸景生情,終日思念遠在燕地衛戍的夫君,盼望他早日歸來。三、四句由開頭兩句生髮而來,繼續寫燕草方碧,夫君必定思歸懷己,此時秦桑已低,妾已斷腸,進一層表達了思婦之情。
五、六兩句,以春風掀動羅幃時,思婦的心理活動,來表現她對愛情堅貞不二的高尚情操。全詩以景寄情,委婉動人。
2樓:網友
送友人】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顧名思義,這是一道送別詩。友人不詳是何人,但從詩中可看出二人感情甚篤。李白生性狂放不羈,有俠肝義腸、仙風道骨。
平生浪跡天涯,交遊甚廣,從天子以至於無可考之庶人,皆有知己,有不逆之交,反映在他的詩歌中就有許多送別詩、酬答詩。
李白的送友詩,除絕句《贈汪倫》之外,以這首五言律詩最為有名。
這份友誼彌足珍貴,很欣賞。
3樓:網友
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
顧名思義,這是李白對自己一家人的乙個籠統的介紹:他的妻子是趙香爐,女兒是李紫煙嗎!
在理想一詩中運用了與上面詩句相同的修辭手法的句子有
4樓:漢匠文化
運用了頂真【頂針】
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
理想是燈,照亮前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理想》一詩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如:排比、比喻、頂真、對偶。
題目:過零丁洋》一詩中,頷聯句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試具體分析。
解答:比喻的修辭手法,分析:比喻+(這句話的翻譯),對國家現狀的擔憂和對自身一生坎坷的哀怨。抒發了作者國破家亡之痛。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雙關、象徵,「路」是象徵著人生之路;抓住林中岔道這一具體形象,用比喻的手法引起人們豐富生動的聯想。
未選擇的路》一詩中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詩中抓住林中岔道這一具體形象,用比喻的手法引起人們豐富指銷手生動的聯想。
另外詩中海運量雙關、象徵等寫作手法。「路」象徵著人生之路。
馬詩》是中唐詩人李賀所作的一組五言絕句,共二十三首。
不知你問的是哪一首?
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
夸父逐日》是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故事,故事出自於《山海經·海外北經》。
相傳在黃帝王朝的時代,夸父族其中乙個首領想要把太陽摘下,放到人們的心裡面,於是就開始逐日。他口渴的時候喝乾了黃河、渭水,準備往北邊的大湖(或大海)去喝水,奔於大澤路途中被渴死。他的手杖化作鄧林,成為桃花園;而他的身軀化作了夸父山。
1 文中運用反問修辭手法的句子。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唯嫌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 頂針手法的句子。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3 對偶手法的句子。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4 排比修辭手法的句子。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龜雖壽。漢 ·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鬥罩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其中的經典詩句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選一首你平時積累的詩寫下來,並寫出它的大意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5樓:阿美莉貓
採桑子 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從***的《採桑子•重陽》一詞來看,「採桑子」是詞牌,「重陽」是題目,這個題目確定了詞的內容與重陽節相關。
這首詞寫的是重陽節戰地風光,詩篇的字裡行間洋溢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表達了詩人與紅軍戰士們在艱苦的戰鬥生活中從容不迫、歡快愉悅的心情。
***寫《採桑子·重陽》時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觀事物統一在藝術形象裡,由於對革命前途充滿必勝的信心,所以描繪的秋光、秋色明豔而壯麗。兩度突出「重陽」,既符合「採桑子」「反覆」的格律,又表現作者重回紅四軍前委工作時的激動心情。選擇「黃花分外香」這一形象,側重表現色彩豔麗,選擇「寥廓江天」與「萬里霜」這兩種形象,側重表現境界開闊。
與我國傳統的詩文相比,《採桑子·重陽》之中的秋天形象色彩豔麗,生機勃勃;這主要取決於當時作者「東山再起」的革命豪情;詞中主要選擇了「戰地黃花」「寥廓江天」「萬里霜」等形象表現這種特點。
這首詞是***在1929年重陽節閩西征途中所作的,欣逢重陽佳節,觸景生情,因成此詞。詩情畫意,最為濃郁。它寫了濘秋的戰地風光,寫得那麼鮮明爽朗;它表現了對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現得那麼豪邁樂觀。
天空海闊,氣度恢巨集。使人讀過以後,毫無感到肅颯之氣,而會受到無限鼓舞。
搜一首詩歌並寫出它的賞析和詩意
6樓:網友
從顧城詩中可以看到一種基礎抽象。就是穿透事物表層去碰觸真實之核。是透過自我來改變世界,換個說法就是看的角度是不同的。
主線大概是:我們居住在自己的生命裡,通過瓶口可以看到這樣一些畫面(內畫),有鳥垂直掉落,有無法到達的玫瑰,有摸大地的髮絲……而這些都是生命的瓶口。
請品讀一首唐詩,並寫出它對你的影響。
7樓:網友
這首詩告訴大傢什麼是豪氣 什麼是瀟灑。
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從唐詩宋詞中找一首很好的,並給以賞析
8樓:後夕容己
望嶽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詩文解釋】泰山是如此雄偉,青翠的山色望不到邊際。大自然在這裡凝聚了一切鍾靈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為黃昏與白晝。望著山中冉冉公升起的雲霞,盪滌著我的心靈,極目追蹤那暮歸的鳥兒隱入了山林。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俯瞰那眾山,而眾山就會顯得極為渺小。
詞語解釋】岱宗:泰山別名岱山,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為岱宗。
齊魯:古代二國名,這裡泛指山東一帶地區。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鍾:聚集。陰陽:陰指山北,陽指山南。
割:分割。層雲:雲氣層層疊疊,變化萬千。
決眥:形容極力張大眼睛遠望,眼眶像要決裂開了。眥:眼眶。
會當:一定要。
詩文賞析】望嶽》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詩人到了泰山腳下,但並未登山,故題作「望嶽」。詩篇描繪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詩人嚮往登上絕頂的壯志。
表現了一種敢於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極富哲理性。詩篇氣魄巨集偉,筆力囊括,造語挺拔,充分顯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創作才華。清人浦起龍說:
杜子心胸氣魄,於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讀杜心解》),卻是中肯的評價。
有的詩內容十分確定,有的詩可以有多種理解,原因何在
9樓:識與知
有些詩人會運用朦朧詩的寫法,採用象徵、意象來表達人的主觀情緒,如果讀者對詩人的生平故事有所瞭解得話還好。但有些詩句,就只能靠推測了。
10樓:閱**
這大概可以理解為一詞多義。詩人寫詩的時候不可避免要有感而發,詩所要表達的意義也跟當時的環境相吻合,我們在理解的時候,有時很難還原詩人當時所處的狀況,所以有的詩很難理解或者是有多種理解。尤其是在情意方面最容易出現偏差。
請寫出一首你喜歡的唐詩或宋詞,請寫出這個作品的分析文字
11樓:宜安元洲裝飾
登樂遊原(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這是一首登高望遠,即景抒情的詩。
前兩句寫驅車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適」。
後兩句寫登上古原觸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種享受和滿足。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二句,素來人們多解為「晚景雖好,可惜不能久留。」
而我贊同今人周汝昌所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二句,正是詩人的一腔熱愛生活,執著人間,堅持理想而心光不滅的一種深情苦志。
你最喜歡的一首唐詩或宋詞,你最喜歡的唐詩宋詞是哪一首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對於愛的人,只有乙個,即使其他的美人,都不會再過多的留意,有她的日子,就是最快樂的,也許這就是生活的最高境界吧.高中的時候,知道前兩句,朦朦懂其中的意思 直到大學的時候,乙個朋友告訴我後兩句,還有其中的故事,也許那種感受不是誰都能體會的...
幫忙寫一首,或是找一首。作為兄弟背叛你的一首詩詞
糾結就要問 伯牙子期相知音,誠信重義思故人。古時明月今猶照,今朝知己覓難尋。伯牙子期 伯牙子期是講述知音難求的乙個故事,俞伯牙與鍾子期是一對千古傳誦的至交典範。俞伯牙善於演奏,鍾子期善於欣賞。這就是 知音 一詞的由來。後鍾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萬分,認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鍾子期一樣能體會他...
幫忙寫一首詩唐詩的話7言宋詞的話長調要求內
超級大超越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慄。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一世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