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星敬夕夏山
一月一日:元旦 (「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蕭子云《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
元是開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會意字,上面的「日」表示太陽,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線。太陽從地平線上公升起,象徵一天的開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公曆1月1日,是當今世界公認的元旦節。我國曆代的元旦,日期並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會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將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又稱「上元節」,即陰曆正月十五日。
是我國乙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古書中,這一天稱為「上元」,其夜稱「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由於元宵有張燈、看燈的習俗,民間又習稱為「燈節」。此外還有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等風俗。我國古代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關係,每月十五,人們迎來了一年之中第乙個月滿之夜,這一天理所當然地被看作是吉日。
早在漢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後來古人把正月十五稱「上元」,七月十五稱「中元」,十月十五稱「下元」。最遲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 要舉行大典的日子。
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視。到後來,中元、下元的慶典逐漸廢除,而上元經久不衰。) 四月五日:
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2樓:故事
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中秋節的故事》:中秋節的來歷。
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並選擇乙個說明來歷
3樓:得書文化
分類: 社會民生。
解析: 國慶節。
1949年12月2日,**人民 **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全國政協的建議,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定每年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慶的慶祝形式曾幾經變化。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國慶都舉行大型慶典活動,同時舉行閱兵。1960年9月, ***、***本著勤儉建國的方針,決定改革國慶制度。此後,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國慶均在天安門前舉行盛大的 **和群眾 **活動,但未舉行閱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遊園聯歡活動等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進行群眾 **1984年,國慶35週年,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 **在此後的十幾年間,均採用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再舉行國慶閱兵式和群眾慶祝 **1999年10月1日,國慶50週年,舉行了盛大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 **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世紀舉行的最後一次盛大國慶慶典。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慶慶典上共進行過13次閱兵。分別是1949年至1959年間的11次和1984年國慶35週年、1999年國慶50週年的兩次。
國慶紀念日是近代民族國家的一種特徵,是伴隨著近代民族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並且變得尤為重要。它成為乙個獨立國家的標誌,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
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 **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顯示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凝聚力,發揮號召力,即為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徵。
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哪個,它的習俗是什麼
4樓:
摘要。你好呀!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以及風俗有春節、元宵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等。
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哪個,它的習俗是什麼。
你好呀!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以及風俗有春節、元宵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等。
1、春節:農曆正月初一。熬搭猛胡年守歲。
2、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看燈、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
3、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燒飯、吃冷食。
4、清明節:農曆三月初八。知攔掃墓、踏青。
5、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吃粽子、插艾葉知彎。
在我國的傳統節日中,你最喜歡的是哪個節日?這個節日有哪些傳統習俗?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5樓:
摘要。您好 中秋節 寓意團團圓圓。
在我國的傳統節日中,你最喜歡的是哪個節日?這個節日有哪些傳統習俗?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您好 中秋節 寓意團團圓圓。
中秋節習俗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源伍、吃月餅、告模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襪裂緩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是中國人重大歲時節日之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有的好 有的壞 有的醜 有的美<>
除夕夜有什麼習俗,請簡單說說。
吃年夜飯 放鞭炮。
小姐姐你好無聊哦。
在高溫君征服的領地裡,朋友圈情況大致是這樣的。
抱怨型的人會說:「出門五分鐘,流汗倆小時,這個仇我記下了。」樂觀型的人會怎麼說呢?請寫下來。
出門我們就是「熟人」啦。
春節、清明節、端午節……都是我國都傳統節日,介紹某一節日的來歷
6樓:時尚達人曉玉啊
古人根據天地執行規律來確定四季迴圈的起點與終點,「年」成為一年四季的時間總稱。地球繞太陽一週,曆法上叫一年,迴圈往復。
人們根據春、夏、秋、冬四季節氣的不同,定出一年之歲首。原始意義上的歲首是指干支曆法的「立春」,當天象「斗柄指寅」時,萬物蘇萌,天下皆春。
7樓:網友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8樓:herehome之歌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鍛鍊身體。
9樓:丹好涵
一一一一士婕斯巴魯丶the。心刀﹥0。′
我國傳統節日都有什麼,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 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 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 龍抬頭 農曆二月初二 社日節 農曆二月初二 上巳節 農曆三月初三 寒食節 冬至後的105或106天 清明節 公曆4月5日後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 七夕節 農曆七月初七 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 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 下元節...
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我國的傳統節日有重陽節,端午節,中秋節和春節等等,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我國的傳統節日有 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 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 龍抬頭 農曆二月初二 社日節 農曆二月初二 上巳節 農曆三月初三 寒食節 冬至後的105或106天 清明節 公曆4月5日後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 ...
描寫我國傳統節日的詩句有什麼,描寫我國傳統節日的詩句有哪些?
楓0葉飄雪 清明節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守歲 蘇軾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正月十五夜 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五月五日 梅堯臣 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