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三胖時尚
抻面,又叫拉麵,雖是北方為主要發源地,但在今天已經是全國大小城鎮普及化,遍地開著蘭州拉麵館(有的也不知真假)。我覺得吸引人們除了它易於接受的風味, 「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的特色,還有拉麵師傅那高超的技藝。乙個碩大面團在優秀的抻面師傅手中經過拉、扣、拉、拋轉、扣等過程,會迅速地由粗變細,最終成為上萬根粗細均勻的細絲,令人眼花繚亂,讚歎不已,外國有人看到這種表揚都覺得稱他們為「藝術家、魔術師」,所以帶有藝術性、技術行的蘭州拉麵才能延續200多年依舊昌盛。
就說抻面技術,早期的麵條中有乙個品種是將活好的麵糰託在手中,然後拉扯成條狀或薄片兒下鍋煮成的(古人還是聰明的,要不乙個麵糰也不好煮熟),不過喝抻面技術還差得遠。魏晉南北朝時期,麵條品種增多,如《齊民要術》中的「水引、餺飥」有拉扯的工序。大概到宋代,才出現和抻面比較接近的品種,那就是浦江吳氏《中饋錄》中的「水化面」:
一斤作十數塊,放在水內。候其面性發得十分滿足,逐塊抽拽,下湯煮熟。抽拽得闊薄乃好。
逐塊抽拽」有點意思了。
至遲明代,出現一種「扯麵」和抻面有點類似了,「漸以兩手扯長,纏絡於直指、將指、無名指之間,為細條……」這動作比之前的複雜了些,想必扯開的條兒也精細些。
清代的抻面技術已達較高水平,據清末陝西人薛寶辰《素食說略》記載,當時在山西、陝西一帶流行一種「楨條面」(楨就是扯),「薄如韭菜,細比於掛麵,可以成三稜之形,可以成中空之形,耐煮不斷,柔而能韌,真妙手也。」可見技術已經不錯。
早在1995年,在北京五大洲酒店丁香廳裡,24歲的黎長新表演了一次抻面技術,兩分鐘麵糰變成32768根細發如絲的龍鬚麵,創造了世界紀錄。
2樓:在跳舞的松柏
在很早的時候,人們是把麵糰削薄片然後煮熟,然後到了魏晉南北朝麵條的花樣才開始變多,直到明代才出現與現在抻面類似的麵條,清代就完善了。
3樓:網友
最開始,人們將麵糰拉扯成長條或者薄片再入鍋煮(易熟)。直到宋代,才出現和抻面比較接近的品種,即「水化面」。清代的抻面技術已達較高水平,最後發展成為現在的抻面技術。
4樓:網友
怎麼開始的?如果你想問什麼時候出現的話,應該是宋代才出現了和抻面比較接近的品種。
5樓:沐沐沐穆木木
在早期的時候,是把麵糰削薄片然後煮熟,而後到了魏晉南北朝麵條的種類才開始變多,直到明代,才出現與現在抻面類似的麵條。清代就比較完美了。
抻面的製作手法
6樓:匿名使用者
抻面技巧 和麵:麵粉要求勁大、筋強的優質麵粉。每5公斤麵粉加水3公斤左右,食鹽50克,鹼面25克。
和麵的水應依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冬季為50℃,春秋為30℃,夏季使用涼水。將麵粉放盆內,鹽水可先加,加水應沿盆邊加,加水後,用兩手和,盆底不可留乾麵,和成麥穗面後,再撩上些水,搗鼓成麵糰。麵糰基本和好後,不可再續加乾麵,否則調成的麵糰發粘不好使。
待麵糰基本揉光後,將鹼水倒在麵糰上繼續揉一直揉到手、面、盆三光為止。最後沿盆邊轉圈撩些水,將麵糰翻過來蓋上溼布,餳15分鐘—30分鐘,讓麵粉顆粒充分吸收水分。
遛條:做法是取餳好的麵糰(水面約1500克)放案板上,用兩掌掌跟搓揉,至有韌性,搓成半公尺多長的粗條,然後經遛和摔,使麵條筋順,為其延伸效能充分發揮創造條件。順筋的方法就是讓麵糰延長、折起,再延長、再折起的過程,時間要短,速度要快,促使麵糰內部結構發生變化。
所謂摔,也要將粗條先抻長,加條(右手的面頭向左上方一搭,撒手,左手將面頭隨向上一翻成麻花形)、並條,再抻再並。如此遛幾下,並條後摔打,至條順溜為止。其特點是時間短、省力、***。
遛法多是提起粗條,使之離開面案,兩臂平伸,連抻帶抖,上勁抻開後,待條接近地面時,兩手交叉並條使呈兩股繩狀。接著右手接過另一頭,繼續抻遛。反覆至條順後為止。
抻遛時如感筋力不足,應及時蘸抹鹼水。交叉擰繩時,方向一次反一次正,交替進行。遛條、摔條都不可過度,過度後面團出條時粗細不勻,反而弄巧成拙。
一般視條順溜、綿軟而有韌性時即可出條。
出條:出條又叫開條、放條,即把理順遛勻的大條撒上白麵反覆抻拉出麵條的過程。其過程包括上勁、抻拉、下扣、倒手、撒白麵等過程即把大條放案上,撒上白麵,用兩手摁住兩頭對搓上勁。
勁上足後,兩手拿住兩頭一抻,甩在案上一抖動,兩個頭均交左手夾住,右手拇指、中指抓住條中間成另一頭,順勢向右外方向一翻,抻抖中把面抻長。隨之將右手的頭扣在左手中,麵條在案上呈三角形,右手撒白麵,接著抓住麵條正中部分再抻。如此抻去,直到達到要求的粗細即可。
抻面時的幾點要領:
握面不可過分用力,握得過緊易斷頭、粘手。
右手的面頭向左上方一搭即撒手,左手將面頭向上一翻,即成麻花狀。
摔條時,條中間應先著板,可防止案板沿割斷面條。
遛條時,眼睛不要看案板,要注意讓麵條旋動的弧度大。
出條前在面案上滾動上勁。
7樓:匿名使用者
材料:精粉2500克,水1500克,鹼面25克,鹽少許。
1.將麵粉和鹽面一併放入面盆內,一手倒水(水溫:冬暖,夏涼,春秋溫),一手和麵,打成穗子,使麵粉與水全部摻合後揉光成團,再用雙手蘸水將面搋勻,搋到盆淨面光,不粘手為止。用淨布蓋上餳約半小時。
2.將鹼面用水100克化開成鹼水。
3.面餳好後,取l/2麵糰用雙手蘸抹鹼水搓成長條,兩手各抻面的一端,提離案板,慢慢溜條,即上下晃長,兩手合攏旋成麻花形,這樣反覆晃動六七次後,當粗細均勻時放在案板上撒上乾麵撲滾勻後手提兩端,離案甩成長條,再放在案板上,去掉兩頭成對摺兩條,一手捏住兩個端頭,另一手的四指套在兩根麵條的另一端,懸空拿起,兩手同時用力抻拉,並上下抖動,反覆拉六七次。邊拉邊滾面撲,將面拉成細香柱粗的條(64根),下開水鍋。下鍋時左手執兩端面頭,右手將面均勻地撒在鍋內,隨後將右手搭在面頭端,左手揪斷面頭,撒入鍋內即成。
什麼是面
8樓:賈軍美食
油潑面頌陵,也稱懶人面,簡單方或櫻掘衫核便又好吃。
中國p圖技術是啥時候開始的,p圖技術是那一年發明的
這個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因為從1999年開始用photoshop,當時還是4.0.那個時代,在2000年到2003年,那個時候的ps還是主要應用於平面設計,因為當時數碼攝影還沒得到普及。2004年往後,隨著數位相機逐漸普及,尤其是單鏡反光機的 逐漸走低以後,使用ps進行 的處理開始變得越來越大眾化...
請問學習書法怎樣開始,如何學習書法呢?
要想成為書法家的成長過程。1.首先是進行科學的 成功的臨帖。漢字臨寫大揭秘 的目的就是指導你運用漢字臨寫的根本原理科學的 成功的去臨帖。不科學 不成功的臨帖只會讓人誤入歧途,只會讓人喪失繼續臨帖的信心。許許多多的試圖愛好書法的人,都因為反覆臨帖也不像,而停滯在書法的殿堂之外。2.其次是背帖。一般而言...
萊蕪職業技術學院註冊入學什麼時候開始呢?有多少專業呢
你好!直接登入學校官網進行檢視,或者撥打學校官網 諮詢,會得到最準確的答覆。理科490分能上什麼公費師範院校? 金牛 可以上乙個市級師範院校。比如廊坊師範。唐山師範。一類的學校。是公費二本。一般的民辦院校能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歷認證到的資訊嗎 5 暈,應該可以吧。如果不能,那不是假的了?民辦的都要註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