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職場方舟
關於大端午和小端午的說法,其實是區域性的,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這個說法,比如我們當地這邊,就只過五月初五這乙個端午節,沒有所謂的大小之分。
而那些有大小之分的區域(南方的朋友是不是聽到的比較多?),小幫手搜尋了一些相關資料,發現也是有區別的,比如,從日期上來說,有些地方五月初一是小端午,五月初五是大端午,而有些地方,五月初五是小端午,五月十五是大端午(不知道按什麼分的),從人群來分析,有些小端午是小孩過的,大端午是大人過的,也有的小端午是平常人過的,大端午是當官的過的,這些規矩當然不是大部分割槽域的,不知道這樣設定的目的是什麼。
不過,不論是大端午還是小端午,在習俗上面看,基本是差不多的,吃粽子、划龍舟、掛艾葉等,說起端午節有大小之分,問下大家,農村大家所說的「鬼節」不知道當地都是什麼時候,有說是陰曆七月十五的,有說是陰曆十月初一的,也是時間不同,但是在其他方面沒什麼不同的,估計是當地所流傳下來的時候,因差異性就是這樣的。
其實,端午節不論是什麼時候過,不論是大端午還是小端午,作為我國的乙個傳統節日,大家還要傳承發揚的,從紀念屈原可以延伸出,我們要有愛國的意識,以及大家互相團結,有抵禦外來侵略的決心。
2樓:叮樂學長
其實大端午跟小端午之間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只是時間不一樣而已,有些地方的人有三個端午節之說,分別在農曆初五為頭端陽,十五為大端陽,二十五為末端陽,所以便有了大小端午之說,端午節到了,有小端午之說和大端午之說。小端午是五月初一哪一天?大端午就是五月初五,那一天。
都是端午節挺開心的節日。
3樓:網友
你好,端午節到了,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小端午和大端午這種說法。也許南方有這種風俗習慣,有過小端午的也有過大端午的,但是在北方我感覺就有端午節這乙個節日。謝謝。
4樓:漠北刀客
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端午節都是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但是在我國的貴州、湖北、湖南等地,端午節卻分為小端午和大端午。小端午指的是農曆的五月初五,大端午則是農曆的五月十五。
之所以在這些地方會有小端午和大端午的說法,依然和屈原有關係。因為屈原是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跳江自殺,但是因為屈原所投江的汨羅江和屈原的老家秭歸路程比較遠,在加上以前的交通很不方便,屈原投江自殺的訊息經過十天後才傳到了秭歸,所以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農曆的五月初五定為小端午,而農曆的五月十五定為大端午。
5樓:騰飛偉業傳媒
我還真是第一次聽說什麼大端午、小端午,歷來我們都只過乙個端午節,那就是今天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後來我才知道,有的地方習俗跟我們不一樣,她們把五月初五這天叫做小端午,五月十五叫做大端午,一月內過兩個端午節,還真是不嫌多啊。
端午節的習俗應該都差不多吧,最最基礎的就是,吃粽子、雞蛋,小孩子手上要綁五彩繩,家門口要擺放艾草,高大上一點的習俗就是賽龍舟,這些傳統的習俗我們還都一直保留著。
吃粽子。很多節日南方放在「吃」方面的習俗都不一樣,而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還是很一致的,過去粽子種類少,就是簡單的大公尺、小公尺、紅棗八寶之類的,如今各種排骨的、肉棗的、蛋黃的,種類口味繁多,很多人都是親手包端午粽子的。還送給親戚朋友,我們不會包就買著吃,前幾天買了幾個肉的粽子,小小的乙個,感覺一口就吃掉了,賣八塊八乙個,真是「貴重」的粽子。
插艾草。端午節插艾草也是應有的習俗,南北方都是如此,有的地方是把艾草和菖蒲一起插在門上,我們家鄉這裡是把艾草和桃枝一起放在大門前,艾草驅害避邪,桃枝功效亦然,在端午節這天早上,太陽沒出來之前去山上採摘,然後插在大門側方,或者直接愴在門口就可以了。
戴五色繩。還記得小時候戴的五色繩很簡單,真的就是家裡的老人找幾根不同顏色的線,搓在一起,給小孩子戴在手上和腳上,等到端午節之後的第一場雨,把五色繩摘下來丟水灣裡,據說這樣就會身體健康,疾病遠離。現在的五色繩比過去漂亮多了,地攤上好多賣的,**也比手工自己搓的要貴多了,五塊錢、八塊錢一根,而且不只小孩子戴,好多三四十歲的「老阿姨」也過了把「小姐姐」的癮,戴五色繩。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大型活動了,一般都是單位組織龍舟比賽,這個絕對是體力加技術活,沒有真才實學還真劃不好,南方這種賽龍舟活動比較多,我們北方要少一些,耍旱龍倒是有的,水少江少,只能遊旱龍了。
6樓:羽樂小將
端午節快到了,我並沒有聽說過小端午和大端午的說法,只是記得端午節可以吃粽子,咱們北方還可以吃晉糕。
7樓:帳號已登出
端午節到了,你聽過小端午和大端午的說法嗎?有這麼一說法。一般來說端午節都是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但是在貴州、湖北、湖南等地,端午節卻分為小端午和大端午。
小端午指的是農曆的五月初五,大端午則是農曆的五月十五。
之所以在這些地方會有小端午和大端午的說法,是和屈原有關係。因為屈原是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跳的江,但是因為屈原所投江的汨羅江和屈原的老家秭歸路程比較遠,再加上以前的交通很不方便,屈原投江的訊息經過十天後才傳到了秭歸,所以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農曆的五月初五定為小端午,而農曆的五月十五定為大端午。
8樓:電子數碼科技谷
端午節到了,小端午和大端午的說法還是和不同的風俗習慣有關係的,一般5月初一是小端午。初五大端午。
9樓:wbb大標
端午節到了,對於小端午和大端午說法還是和不同的風俗習慣有關係的,一般五月初一是小端午,初五是大端午。
10樓:過伶
端午節到了,你聽過小端午和大端午的說法嗎?其實大端午跟小端午之間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只是時間不一樣而已,有些地方的人有三個端午節之說,分別在農曆初五為頭端陽,十五為大端陽,二十五為末端陽,所以便有了大小端午之說,而且像之前在麻陽、瀘溪、沅陵一帶,是很少有人過五月初五的,他們都是過五月十五,也就是五月半,之說後來成為法定假日之後,這種情況才有改變。
11樓:網友
端午的日子一直是五月初五,所以沒有聽說過大端午和小端午之說。
12樓:合肥公交黏黏糊糊滾滾滾
有些地方五月初一是小端午,五月初五是大端午,而有些地方,五月初五是小端午,五月十五是大端午(不知道按什麼分的),從人群來分析,有些小端午是小孩過的,大端午是大人過的,也有的小端午是平常人過的,大端午是當官的過的,這些規矩當然不是大部分割槽域的,不知道這樣設定的目的是什麼。
不過,不論是大端午還是小端午,在習俗上面看,基本是差不多的,吃粽子、划龍舟、掛艾葉等。
13樓:名字被風扇吞了
其實那段我跟小丹我之間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只是時間不一樣,有些地方的人有三個端午節,直說,分別在農曆初五為頭端陽,15為大丹陽,二手為莫丹陽。所以便有大小端養著說,而且像前麻陽。瀘溪,沅陵一帶,是很少人有人過,5月初五他們都是過5月15,也就是5月半。
是說後你才會法定假的時候,這種情況才有所改變。有所改變。
14樓:甕驪文
端午節到了,你聽過小端午和大端午的說法嗎?端午節一般就是指的農曆的五月初五,所以沒有小端午大端午這樣的說法。
15樓:太宗招手
有關大端午節民俗文化研究論著很多,「小端午和大端午」只是一些地方的民俗習慣,如湖北秭歸等地竟然有三個端午節,五月初五為「頭端午」,五月十五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為「末端午」,吧。
16樓:網友
大端午是我們熟悉的端午節,小端午指的是五月初一,寓意進入了「毒月」的第一天之後,天氣開始有了明顯的變化,但因為是五月初一,畢竟不能跟兩個五的端午節相比較,所以就只能被稱作是小端午節,也是端午節來臨之前的一道開胃菜,預示著酷熱難耐的五月拉開帷幕。
17樓:乙個無主見流浪漢
端午節到了聽說過小端午跟大端午的說法。5月15是大端午呀。五月初五是小端午。
18樓:桐欣欣
端午節到了,有小端午之說和大端午之說。小端午是五月初一哪一天?大端午就是五月初五,那一天。都是端午節挺開心的節日。
19樓:海威情感師
沒有聽說過,端午節還有大小之分,不過既然有人提出,那麼就存在於一些地方,或是有歷史考究,長見識了。
大端午節和小端午節有什麼區別 大端午節和小端午節區別是什麼
20樓:生活寶典
1、大端午和小端午的區別主要體現在過節時間和過節內容上,小端殲清喚午就是中國的端午節,也就是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要划龍舟、吃粽子、洗艾葉菖蒲澡、給小孩子脖子上掛香包等;大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十五,這一天根據民俗主要是用來進行慶祝和祭祀、祈禱來年風調雨順。
2、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氏凱的傳統文化節日,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正廳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人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農村還分大端午和小端午節,小端午指的是哪天?
21樓:柒月茶話會
在有些地區,農村會過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指的是五月初一,大端午也就是我們平日說的五月初五
端午節距今已經有很長時間的歷史,是我國非常傳統的乙個節日,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會懸掛艾草、包粽子、賽龍舟等。
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其實在有些農村地區,還有大端午和小端午之分,我們常常把農曆的五月稱為「毒五月」,因為這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乙個月,人們常說「物極必反」,所以這乙個月也被稱為「毒月」,在這乙個月中,各種毒蟲的活動也比較頻繁。
農曆五月的第一天,也被稱為小端午,很多家裡的老人會在小端午的前一天晚上,把用五色絲線搓成的「五束」綁在小孩子的手腕、腳腕和脖子上,而且在小端午的這一天還會用艾葉掃一掃孩子的手腳之處,並把艾葉裝在五束香囊裡讓孩子佩戴,目的就是防止孩子被蚊蟲叮咬,保佑孩子平安健康
據說要等端午後第一場大雨的時候,才能把五束摘下,並讓它順著雨水流走,越遠越好,據說可以把孩子的疾病帶走。
大端午,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端午節,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棕葉飄香的季節,據說,楚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就是在這一天跳江自盡,楚國人為了不讓魚兒吃掉他的身體,所以把粽子投進了江中,後來人們在包粽子的時候總會想起詩人屈原。
不過關於端午節,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傳說,有的說是紀念屈原,有的說是紀念伍子胥,還有的地方是紀念曹娥,也有一些地方會舉行龍圖騰的祭拜活動
在很多地方,端午是個很熱鬧的節日,這天往往會有很多活動內容,例如划龍舟,喝雄黃酒,佩戴香囊懸掛艾草,人們的目的大多也是祈求全家健康平安。
22樓:娛樂八卦影視說
大端午是五月十五,小端午指的是五月初五,就是詩人屈原投江的日子,當時因為投江的事過了十天才傳到國內,所以才定了大端午和小端午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來歷,端午節來歷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是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個節日的由來是相傳戰國時。端午節來歷 5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 午日節 重五節,五月節 浴蘭節 女兒節,天中節 ...
端午節古詩,端午節的古詩
1 屈原塔 宋 蘇軾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飢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大夫知此理,所...
端午節作文端午的
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如吃棕子 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 三明就有一種 插茱萸 的習俗。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乙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 外婆插茱萸。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