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寫景又說理的古詩,借景寫理的詩叫什麼詩

時間 2025-04-05 12:20:06

借景寫理的詩叫什麼詩

1樓:羞草豹毛頭

借景寫理的詩叫做哲理詩。如《題西林壁》一詩,前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先描繪了廬山在不同角度的面貌,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即景說理,說明了「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原因,講述了要認識事物的全貌,就必須擺脫主觀成見的道理。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登飛來峰》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古詩詞中哲理和景物的關係

2樓:月碎屬

古詩詞中哲理和景物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古詩詞中的景物描寫不僅僅是為了表達美感,更多的是為了傳達作者的思想和哲理。比如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他用月亮和星星的景象來比喻自己的思念,表達了他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宋代詩人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他用州兄皮赤壁的景象來比喻歷史的滄桑,表達了他對歷史的冊差思考。古詩詞中的景物描寫,不僅僅是為了表達美感,更多的是為了傳達作者的思想和哲理,從而使古詩詞中的景物和哲理緊密聯絡在一塵搜起。

古詩詞中哲理和景物的關係。

3樓:網友

哲理和景物是對應的關係,詩人藉助景物描寫或生動形象的比喻,來寄寓深刻哲理。

4樓:在廣靈寺開巡演的金雀花

對應的關係,詩人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輪叢形象的孫衫比喻,用山區行路寄寓深刻哲理,以此告訴人們:人生在世就是要不斷與各種則桐腔困難作鬥爭,無論順境還是逆境。

表面上寫景實際蘊含哲理的詩

5樓:麥小粒

寫景色,卻實際蘊含哲理的詩有很多,比如。

偶成》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譯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不能輕易放過。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裡沙沙作響了。

揭示出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道理,比如新生美好事物的力量是不可遏制的。新事物最終將戰勝舊事物。

水口行舟》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浪夜如何。

今朝試卷孤篷看,依舊青山綠樹多。

譯文:昨夜,漆黑的江面飄搖著一葉孤舟,風狂、雨驟、浪急,危機四伏。今早試卷簾子看時,兩岸依然是充滿生機的青山綠樹。

風浪有平息之時,黑夜盡頭就是黎明,而風光美好的大地是永遠長存的。

人生的困難艱辛是暫時的,成功的背後是艱辛的付出,只要能堅持和抗爭就能享受勝利的果實。

題張司業詩》王安石。

蘇州司業詩名老,樂府皆言妙入神。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譯文:蘇州司業的詩歌久負盛名,人人稱讚他的樂府高妙入神。

看似尋常實際最奇崛,寫成好像容易卻飽含艱辛。

任何事物都是各自特點的,要因地制宜,具體分析,辯證看待,不可武斷一刀切。

吳興雜詩》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

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

譯文:四條交錯的水流,斜著繞城而過;分叉成無數條溪流,流過千家萬戶;人們在深水處種植菱角,淺水處種植水稻,不深不淺處種植荷花。

天下事物的完成都有賴於主、客觀的緊密配合。

琴詩》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譯文:如果說琴聲發自琴,那把它放進盒子裡為什麼不響呢?

如果說琴聲發自手,為何你的手上聽不到聲音?

6樓:帳號已登出

1、蘇軾《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哲理:這首詩主要說明(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要受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制約 )

2、朱憙《觀書有感》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衝鉅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哲理:作者從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捕捉形象,說明觀書的體會。此詩中蘊含的哲理是(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客觀因素的制約;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

3、蘇軾《惠崇春江曉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4、羅隱的《西施》

家國興亡自有時,關人何苦怒西施。

西施若解傾關國,城國之來又是誰?

哲理:羅隱的《西施》告訴我們,看待乙個事物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

5、陸游《冬夜讀書示子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6、杜荀鶴《 涇溪 》

涇溪有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

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聽說有沉淪。

哲理:這首詩從哲學上告訴我們(矛盾雙方依據一定條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

7、劉禹錫 《秋詞》

世人聞秋悲寂寥,我道秋日勝春潮。

晴空一鶴排雲去,直領詩情到碧霄。

哲理:從唯物論角度看,這首詩反映了(對同一事物人們的反映有差別)

8、顧況《行路難》

冬青樹上掛凌霄,岑晏花凋樹不凋。

凡物各自有根本,種禾終不生豆苗。

哲理:這表明(事物發展有自身的客觀規律)

9、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苦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哲理:原上草'的'枯榮'表明(事物是運動變化的 )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蘊含的哲理是(新事物是不可戰勝的)

10、杜甫《前出塞》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哲理:這首詩蘊含的哲理是(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關鍵 )

借景寫理的詩叫什麼詩?

7樓:物流鄭學姐

借景寫理的詩叫哲理詩。

哲理詩通過用不同議論自身特點去揭示某事物本質演變規律,在敘述過程中「理玄」,很有見地以裂橡形象性和抒情性有機結合。它側重生於人們的生活詩化,總結人生智慧,傳達理趣。它的寫作方式是介於韻散文之間,篇幅有長有短,押韻自由。

有關寫景的古詩,有關寫景的古詩詞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

寫景的詩句,關於寫景的古詩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 月下獨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靜夜思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李煜 相見歡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 西江月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 出塞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 水...

描寫景物的古詩詞,描寫景物的古詩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描寫景物的古詩 描寫景物的詩如下 1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 絕句 2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 塞下曲 3 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