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偉大母親教育典故,古代名人從小聽取母親教誨的故事

時間 2025-04-21 06:11:53

1樓:在河坊街穿情侶裝的白菜

孟家最初的住處靠近一片墓地。遊戲、模仿乃是孩子的天性,由於經常看到出殯送葬的人群從附近經過,因此,孟軻與其他孩子就「為墓間之事,踴躍築埋」。他們模仿送葬的人群,興致勃勃地玩抬棺材、掩埋死人的遊戲。

孟母認為這樣的環境會影響孩子讀書,妨礙孩子正常思想的形成,會讓孩子走向不健康的道路。

孟母決定搬家,帶著孟軻遷居到遠離墓地的廟戶營村。廟戶營村位於現在的鄒城市西北部,當時,這裡是一處繁華的集鎮。孟軻置身於這人來人往的鬧市之中,逐漸又同集鎮上的孩子一起玩起做生意的遊戲,與同伴們學習商販叫買吆喝,討價還價,還學鄰居屠夫殺豬宰羊。

孟母覺得這裡仍然不是培養孩子的理想場所,這樣下去,孩子很容易受小商販的影響而不認真讀書。在這個集鎮上剛剛居住了半年的孟母,毅然決定再一次搬遷自己的住處。他們搬到了學宮的旁邊。

這所學宮位於現在鄒城南門崇教門外路東,是孔子之孫即子思設宮講學的地方,後人稱它為「子思書院」。

後來子思的學生在此授徒講學。孟母想,孩子在學宮的附近居住,必然會受到學宮氣氛的影響,長大以後讀書也方便。母子搬遷到這兒後,天資聰穎的孟軻果然被書院裡的琅琅讀書聲所吸引,常到書院裡跟著學習詩書,演習禮儀。

孟母很高興自己終於找到了培養孩子的理想場所,從此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後來孟母把孟軻送入學宮,隨子思的學習,使孟子從此走上學業之路。

孟母斷機教子的故事。

孟母斷機教子的故事同孟母三遷一樣是母親教子故事的典範。孟子雖然天性聰穎,但是也有一般孩子的頑皮。到學宮學習了一段時間後,開始的新鮮勁頭過去了,貪玩的本性難移,有時就逃學,對母親謊稱是找丟失的東西。

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織布,知道他又逃學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織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斷。孟子問為什麼要這樣,孟母說:

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教育孟軻,學習就像織布,靠一絲一線長期的積累。只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淵博的知識,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廢。

逃學就如同斷機,線斷了,布就織不成了,常常逃學,必然學無所成。

古代名人從小聽取母親教誨的故事

2樓:愛芳姍

其實這種事例很多的晌漏脊。

1李白小時候很貪玩,一日在外受到路邊老婦磨鐵棒的並接受婦人建議最後成為一代詩人。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2西漢項羽小時也是混跡鄉里,不求上進,最後搜燃聽取其叔父建議好好習武最終成為西楚霸王。

3明朱元璋幼年在寺院出家當宴滲和尚,後來聽取其夥伴徐達建議一起從軍最後成為明朝開國皇帝。

4唐朝太宗前期也大興土木,後來聽取魏徵建議開始養民生息,還得出"水亦載舟,亦可覆舟"的千古真理,最後創出了"貞觀之治"巨集大局面。

5大遼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聽取了漢人韓徵徽的建議,開始學習漢人法制制度和禮數最終成為北方當時強盛一方的國家。

古代名人簡介,古代名人有哪些

康熙帝,滿族,全名愛新覺羅 玄燁,廟號清聖祖,康熙 為其年號,明清兩朝習慣以年號稱呼皇帝。康熙系滿清入關後第一皇帝順治帝的第三子,母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 1654年5月4日 生於北京紫禁城的景仁宮,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1722年12月20日 卒於暢春園。諡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

古代名人歷史戰爭故事,古代名人歷史戰爭故事

龐涓為調孫臏到魏國決戰,率大軍進攻趙國。孫臏 隔岸觀火 派禽滑將出兵救趙的訊息告訴趙王。趙國拼命抗敵,魏趙兩國一時相持不下。孫臏採用 圍魏救趙 之計,率齊軍直逼魏國國都大樑。龐涓率軍回國,迎擊齊軍。深入魏國腹地的孫臏,在撤退途中,逐漸減少做飯的軍灶。龐涓以為齊軍懼怕魏軍,逃兵數量增多,帶精兵日夜兼程...

古代名人事蹟每個左右,古代名人事蹟 每個100字左右

阿沾 1 王羲之苦練書法 王羲之小的時候,練字十分刻苦。據說他練字用壞的毛筆,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們叫它 筆山 他家的旁邊有一個小水池,他常在這水池裡洗毛筆和硯臺,後來小水池的水都變黑了,人們就把這個小水池叫做 墨池 長大以後,王羲之的字寫得相當好了,還是堅持每天練字。有一天,他聚精會神地在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