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三國演義》十五至二十回讀後感兩篇,500字以上

時間 2025-04-22 10:31:50

《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到十五回的讀後感200~300字

1樓:來自網師園膽大的荷花

《三國演義》第十一回讀後感人云「自古皆有死,人無信不立。」劉備有信,使得關張至死相隨,陶謙三讓徐州。陶謙有信,使得北海孔融、青州田楷在遇難時,皆起兵相救。

而呂布曾事丁原,後斬丁原事董卓,然後斬董卓從王允。投袁術,術怪其反覆不定,拒而不納。投袁紹,紹納之,與布共破張燕於常山。

布自以為得志,傲慢袁紹手下將士。紹欲殺之。乃去投張楊,楊納之。

時龐舒在長安城中,私藏呂布妻小,送還呂布。李傕郭汜知之,遂斬龐舒,寫書與張楊,教殺呂布。布因棄張揚去投張邈。無信,不走投無路,也是無處相容。

儘管英勇無雙,但實不敢稱讚。縱使其手下八員健將張遼,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不若曹操手下一將典韋。其言「賊來十步乃呼我!,「五步乃呼我!」,其行飛戟刺之,一戟一人墜馬,並無虛發,立殺十數人,足見其人之勇。

講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都應該講誠信。

2樓:巖田著嶺

《三國演義》第一回到第四回分別為:

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第三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第四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

讀後感:三國演義》第一回到第四回主要講述了漢室動盪的起因:黃巾之亂與董卓之亂。羅貫中將來自雅、俗兩個不同層面的文化融為一體,並按自己的主體認識、價值觀念和藝術好惡加以扭合,從而使作品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蘊涵。

在《三國演義》中,既有上層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折光,又沉澱著廣大、深沉的民間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國興亡史,同時也是一部民眾眼中的政治、軍事史。

求<三國演義>1至15回讀後感,500,600字左右

3樓:電視迷嘻嘻

三國演義讀後感第八回至第十五回(500字)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

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國中,我最佩服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著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

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著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

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訊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他不但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乙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說魏國在三國裡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

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

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

吳,乙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

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著成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要忠義,也應該要有誠信吧。

如果乙個人把現實生活中最為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

誠信是乙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後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乙個缺點多的不勝列舉的人吧!

所以,讓我們開啟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讀後感500字左右

4樓:瓜妹聊娛文

在這一章回中,作者著重描寫了曹操陰險狡詐的面孔,以及對政敵冷酷的手段。其次講禰衡的,禰衡有文采和辯才,有很高的社會名氣和地位,纖拆尺但是他性格上有缺陷,喜歡輕慢侮辱權貴,表現傲慢。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有些才華,但是這才華和傲慢,卻葬送了他。

張繡投降曹操後,孔融向曹操推薦禰衡,但禰衡當眾侮辱曹操,使曹操大為不滿。曹操使禰衡招降劉表,但禰衡被黃祖所殺。董承向太醫吉平吐露心事,吉平在曹操御吵的藥中下毒,卻被曹操發現,從而使得衣帶詔一事洩露。

在生活中:做事要學會謙虛,絕對不能驕傲,因為:「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我們如果做好了一件事,應該謙虛,無論這件事情做的多麼的好,都不能驕傲,因為一旦驕傲了,就有可能使自己退步,一落千丈。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可以驕傲。

在學習中:我要努力學習,不要因為有一點困難就退後,就放棄了,而要勇往直前,不退縮,不懼怕,因為:「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

如果因為有一點兒困難就退縮的話,就永遠不可能克服這個困難,就永遠不可能進步,如果遇到不會的問題,可以換乙個角度再思考一下,這樣就毀高有可能解決了。

5樓:好了嗎豬

請把字多那麼一丟丟。

求三國演義讀後感,求三國演義讀後感50字

閃光的劍客 我用了近乙個星期讀了 三國演義 一書,真是收益非淺啊!三國演義 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 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 滾滾長江東逝水 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著引入正文。第一句話這樣說到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週末七國分...

三國演義讀後感左右,三國演義讀後感 3000字左右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qq123211858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3000字 魯迅先生在 中國 史略 中對 三國演義 中的諸葛亮作了一句十分中肯的評價 狀諸葛亮智而近乎妖 確實三國中的諸葛亮已然不是泛泛之輩所能想象的強悍,神機妙算算不上什麼,呼風喚雨那是家常便飯,從借東風的神乎其神到出隴上裝神的鬼魅...

三國演義讀後感,三國演義讀後感 400字

鬼夃子 三國演義 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 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它寫的庸主獻帝 劉禪,無能之輩呂布 袁術 袁紹 劉表 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 許楮 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幹,無不個極其態。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