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約瑟之謎是什麼事,中國會成功是因為搭了西方的便車嗎?

時間 2025-04-01 09:40:24

1樓:網友

國際上有個叫李約瑟的人說:「中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有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等各種先賢,以及他們開創的各種先進思想,中國有推動了世界發展的四大發明。中國有比西方成熟一千多年的成熟政體和廣闊的土地面積,中國的科技和文化曾經比西方世界先進上千年。

但為何工業革命卻在被外族數次入侵、幾次亡國的狹小島國英國率先開啟了呢?而為何自宋之後,中國為什麼就已經慢慢開始落後於西方了呢? 」

這就是李約瑟之謎,在古代,中國並不是搭了西方的快車成長起來的。相反,500年前,是我們在帶動了西方的發展。但是到了近代,中國因為蠻族佔領中原,閉關鎖國兩百多年,終於落後於西方世界,直到現在新中國才重新走上崛起之路。

什麼是李約瑟之謎

2樓:匿名使用者

為什麼資本主義和現代科學起源於西歐而不是中國或其他文明?這就是著名的李約瑟之謎。李約瑟從科學方法的角度得到的答案是:

中國人不懂得用數字進行管理。這對中國儒家學術傳統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經濟管理是很好的批評。但這只是對李約瑟之謎的乙個可能的回答。

從文化競爭模型給出另乙個解答:中國小農經濟的資源限制和保守傾向,阻礙了勞動分工和科學文化的多樣發展。 中國以前人多地少,卻認為人口少,所以各個王朝建立的乙個首要任務是鼓勵生育;而西歐人少地多,他們卻認為生活的空間狹小,要向外擴張,這個問題不得不讓人深思為什麼。

一、資源因素。中國多山少地,半乾旱氣候的生態約束促使中國發展了節省能源、消耗勞力的農業技術,而非擴張資源、節省勞力的牧農技術,導致週期性的生態危機和治亂迴圈,阻礙了勞動分工的發展。 二、文化因素。

從文化競爭模型可以看到:冒險精神利於多元和創新,避險傾向利於穩定和趕超。中國的儒家、道家、法家流派的主導思想無不是規避風險、明哲保身。

三、系統複雜性因素。勞動分工的發展,要求穩定的環境,現代科學和資本主義的出現不是單一問哈的自身延展,而是多種文明衝突演化的結果。中國面臨單一小農經濟造成的生態危機的惡化,秦漢以來自然災害的週期不斷縮短,農民起義和外敵入侵不斷,加上**貨幣、財政政策的多變,都不利於勞動分工的保持。

3樓:網友

1、李約瑟之謎:為什麼資本主義和現代科學起源於西歐而不是中國或其他文明?

2、簡介。李約瑟難題由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提出,李約瑟以中國科技史研究的傑出貢獻成為權威,並在其編著的15卷《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正式提出此問題,其主題是:「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

1976年,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思·博爾丁稱之為李約瑟難題。很多人把李約瑟難題進一步推廣,出現「中國近代科學為什麼落後」、「中國為什麼在近代落後了」等問題。對此問題的爭論一直非常熱烈。

3、人物簡介。

李約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英國近代生物化學家和科學技術史專家,其所著《中國的科學與文明》(即《中國科學技術史》)對現代中西文化交流影響深遠。

李約瑟對中國文化做出了極為重要的研究,被中國**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4樓:tracy提問

英國著名生物化學家李約瑟,曾因胚胎髮育的生化研究而取得巨大成就,後來他又以中國科技史研究的傑出貢獻成為權威,並在其編著的15卷《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正式提出了著名的「李約瑟難題」:「如果我的中國朋友們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樣,那為什麼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頓這樣的偉大人物都是歐洲人,而不是中國人或印度人呢?為什麼近代科學和科學革命只產生在歐洲呢?

為什麼直到中世紀中國還比歐洲先進,後來卻會讓歐洲人著了先鞭呢?怎麼會產生這樣的轉變呢?」

5樓:網友

簡單來說,就是李約瑟認為明清時期的中國是世界上當之無愧的頭號強國,但是為什麼後來被西方的國家後來居上,而且資本主義為什麼最早沒有在中國出現,為什麼中國落後的如此之快。

6樓:椅子上的雪茄

就是以往古代中國科技始終領先於世界 為什麼近代以來工業革命首先發源於西方。

「李約瑟之謎」原因

7樓:乙小甲

經過中外學者數十年的努力研究與爭論,「李約瑟之謎」的解答取得了一些進展與成果。總括起來,大概有中國古代體制、地理環境、人口資源、思想文化、社會組織結構、科舉制度等十餘種說法,各有所據,言之成理。但令人遺憾的是,各種說法均是次要因素,而非最重要的主因,所以未能破解李約瑟之謎。

當然,李約瑟博士也有其自己的說法,他認為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在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影響下,中國人重實用而輕分析;

二是中國古代官僚體制維護「重農抑商」,阻礙了重商主義價值觀的形成,沒有把工匠技藝與學者發現之數理邏輯方法結合在一起,因而未能實現向近代科學過渡。此說法言之成理,似乎具有說服力,但卻經不起辨析推敲。

中國古代思想文化源於諸子百家,內含十分豐富,因此創造了中國古代科學技術輝煌的成就,長期領先於世界各國。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即造紙術、火藥、活字印刷術、指南針),難道僅僅是實用經驗的總結而不是思辨分析的結果。

有論者指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確實與歐洲人有差別,但這種差別無法解釋工業革命為什麼沒有在中國發生。因為近代科學的形成比工業革命至少晚了100年,即工業革命並非是科學革命。至於中國古代的官僚體制,其實與近代西方的官僚體制極為相似,說它阻礙商業的發展與進步,也不完全符合歷史事實。

根據全漢公升先生《中國經濟史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1976年版)一書的考證研究,中國古代商業源遠流長,唐宋時期商業已經繁榮發達,特別是宋代商業稅收已佔朝廷財政的比重甚大。紡織、印刷、礦產、航海等行業也十分發達,遠遠領先於世界各國。因此,日本學術界將宋代以後稱為「近世」。

李約瑟問題的中國文化解釋

8樓:生活達人若兮老師

李約瑟問題的中國文化解釋如下:

1、眾所周知,歐洲的崛起源自14世紀從義大利開始的文藝復興運動,在經過了千年教會統治的中世紀之後,南歐國家開始從傳統向現代轉型,在這個過程中,資產階級走上歷史舞臺。但這是歐洲成為世界中心後有意簡化和美化了「文藝復興」。

2、在文一教授看來,雖然文藝復興時期誕生了諸多偉大的藝術家、文學家和文藝作品,但以此認為文藝復興「重視人的價值、推崇個性自由和解放」是片面的、偏頗的、扭曲的和不客觀的。文藝復興是天主教羅馬教廷自上而下親自主導扒世和參與的結果。英國思想家羅素曾春神肢經感嘆:

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人,除達·芬奇及其他幾個人外,都不尊重科學。」

3、事實上,文藝復興時期的所有重大科學成果和科學思想都與戰爭有關,而與文藝復興本身和宗教改革無關。《君主論》作者馬基雅維利特別欣賞文藝復興時期的政客——教皇亞歷山卓的私生子切薩雷·波吉亞。

這位私生子在義大利中部建立了乙個獨立王國,並於1502年至1503年聘請達·芬奇為他的軍事建築師和工程師。達·芬奇為他設計了一條具有軍事戰略意義的切塞納運河。同樣為「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公尺開朗基羅為佛羅倫斯設計城牆,他曾說過:

我對繪畫和雕塑知識不多,但是我擁有豐富的軍事防禦瞎褲工事建築經驗。」

文藝復興科學巨匠伽利略長期與威尼斯兵工廠有合作關係,並於1593年正式成為兵工廠的私人科技顧問,專門負責對兵器和**的技術革新。

這道題怎麼做:李約瑟稱讚道:「中國

9樓:延背誦的對白分

西元3世紀到西元13世紀,中國古代的科學知識水平突出表現在四大發明方面:造紙術、火藥的發明、指南針技術、活字印刷術。此外在天文曆法、數學物理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中國古代科技思想的基本特徵:比較重視總結實踐經驗,而輕視理論概括和抽象。(或強調實用技術,忽視抽象科學。

另外中國的科技表達了尊重自然、完善自然與人的關係的思想,這是合理的。由於它在理性上的侷限性,加上其他因素,中國科技未能及時向近代科學轉化。

馬布裡為什麼在中國會成功,為什麼馬布裡在NBA沒能取得成功,來到中國卻名聲大噪,他進過全明星嗎?

馬布裡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他的個人能力出眾,他的主要技術特點是 投籃精準 運球出色 突破能力強。另外,馬布裡的成功的其它的因素就是他在自己不得志的地方沒有長久呆下去,而是選擇來到cba打球,在這裡給了他很大的平臺,也給了他很大的鍛鍊機會。馬布裡在美國本來是球隊的主力隊員,但是在一場很重要的比賽開場前,...

做什麼事情最容易成功,人一生做什麼事是最有成就感的

古方紅糖 無論你怎麼樣成功的,你一定是 個努力的人,努力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沒有努力,便沒有成功。融入社會的人,瞭解所在環境的人,有的人成功是因為他的與眾不同,有的人則是因為,他足夠了解你,瞭解你們,瞭解大家,並且融入其中,獲得大家的支援,獲得資源,也許他沒有去創新什麼,但他依然會成功。有夢想的,相...

中國公元2025年是什麼朝代發生了什麼事情

伊蓮夏荼 中國公元1838年是清朝道光年間。中國道光十八年 1838 十一月,道光帝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 節制廣東水師,赴廣東主持禁菸事務。道光十八年十一月林則徐奉詔到京,連續八天被道光帝召見,商討禁菸大計。林則徐一到廣州,馬上雷厲風行地實施禁菸措施。道光十九年二月初四日,林則徐傳見 十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