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恐龍」之名的由來。
實際上,人類發現恐龍化石的歷史肯定是由來已久。早在曼特爾夫婦發現禽龍之前,歐洲人早就知道地下埋藏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巨大骨骼化石。但是,當時人們並不知道它們的確切歸屬,因此一直誤認為是「巨人的遺骸」。
至於我們中國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開始採集地下出土的大型古動物化石入藥,並把這些化石叫做「龍骨」。誰能肯定,這「龍骨」之名與恐龍化石的發現就沒有聯絡嗎?
最古老的爬蟲類化石可追溯至古生代之『賓夕法尼亞紀』(3萬年前─27萬年前)。追本溯源,當系由兩棲類演化而來。兩棲類的卵需在水中能始發育。
爬蟲類演化出卵殼,可阻止水分散發。此一重大改革,使得爬蟲類可以離開水生活。
到225萬年前到650萬年前的中生代,爬蟲類成了地球上的支配者,故中生代又稱爬蟲類時代。大型爬蟲類恐龍即出現於中生代早期。草食性的樑龍和雷龍,是最大的陸棲動物。
霸王龍是肉食性恐龍。另有生活在海中的魚龍及生活於空中的翼龍等。
爬蟲類在地球上繁榮了約1億5千萬年左右。這個時代的動物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恐龍。人們一提到恐龍,眼前就會浮現出乙隻巨大而兇暴的動物,其實恐龍中亦有小巧且溫馴的小恐龍。
恐龍屬脊椎動物爬蟲類,曾產於中生代之陸上沼澤,中頸及尾皆長。後肢比前肢長且有尾。其中有數種好食肉,數種好食草,體概巨大,可認為陸生動物中之最大者。
其體格在下等之種類,有似最古之鱷及喙頭類,在高等之種類略與鳥類相似。
研究恐龍,全憑化石。古生物學家以其化石,推論其形態及習性。根據古生物學家的研究,恐龍就像現生的動物一樣:
有大的,有小的;有的以兩條腿走路;有的以四條腿走路;有的吃植物,有的吃動物;有的**光滑,有的**上有鱗或骨板。其共同相似之處是:所有的恐龍,腦子都很小,蛋下在陸地上(所有的爬蟲類都是如此)。
2樓:自然界小偵探
冷知識]關於恐龍你不知道的幾個小秘密。
有關恐龍的資料知識
3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恐龍是一類生活在中生代的蜥形綱動物,恐龍可分為鳥類和非鳥恐龍。其中,非鳥恐龍只生活在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已於6500萬年前全部滅絕。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部分非鳥恐龍的寫照,它們主要棲息於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
1841年,英國科學家理察·歐文在研究幾塊樣子像蜥蜴骨頭化石時,認為它們是某種史前動物留下來的,並命名為恐龍,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恐龍整體而言的體型很大,以恐龍作為標準來看,蜥腳下目是其中的巨無霸。在漫長的恐龍時代,即使是體型最小的蜥腳類恐龍也要比它們棲息地內的其他動物要大,而最大的蜥腳類則比任何出現在地表的動物都要大出幾個等級。
有關恐龍的資料知識
4樓:獨見鶴梧桐
恐龍是一類主要生活在中生代的蜥形綱動物,恐龍整體而言的體型很大,最早出現在約2億4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於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所發生的中生代末白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滅絕。
根據我國古生物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給出的定義,恐龍指的是三角龍和現代鳥類最近的共同祖先的其全部後代,除鳥類外已經全部滅絕。
恐龍是中生代的多樣化優勢脊椎動物,支配了地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億年之久,第乙個發現恐龍化石的人是吉迪昂·曼特爾。
恐龍滅絕的猜想有:隕星撞擊說、氣候變化說、海洋退潮說、火山爆發說、造山運動說、驟變理論說、物種進化說、變化理論說等等。
有關恐龍的,有關恐龍的資料
手機使用者 恐龍 dinosaur 這個字字面上的意義是 可怕的蜥蜴 這個詞是由英國解剖學家理查歐恩爵士 1804 1892 所創造,用來描述不符合現今生物的化石遺骸。恐龍是出現於二億四千五百萬年前,並繁榮於六千五百萬年前結束的中生代爬行動物。或為恐龍和與它同一時代的蛇頸龍 翼龍等的模糊總稱。恐龍在...
關於恐龍的摘抄,關於恐龍資料的摘抄
恐龍是出現於中生代多樣化優勢陸棲脊椎動物。恐龍 一詞是日本生物學家對英文dinosauria即 恐怖的蜥蜴 恐蜴 的翻譯,並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 龍 恐龍曾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滅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所發生的白堊紀末滅絕事件。在1...
關於恐龍滅絕的,關於恐龍滅絕的資料?
黑幻影 如果恐龍是在很短時間滅絕的?那恐龍的化石周圍應該還會別的動物的化石?有一隻恐龍進化成鳥了,這已經被大多數的科學家接受。滅絕的這種說法本身就是錯誤的!隕石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說法也已經被科學家證明是錯誤的!恐龍已經被證明是恆溫動物,恐龍是冷血動物這種說法也是錯誤的!科學家已經找到了長有羽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