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這兩個不是一樣的。
1)除以(1+增值稅稅率。
是價外稅的價稅分離,增值稅就是價外稅。
不含稅銷售額×(1+增值稅稅率)=含稅銷售額。
所以想要得到不含稅銷售額,就需要用含稅銷售額/(1+稅率),進行價稅分離,把增值稅剝離出來。
2)×(1-稅率)是把稅前專案轉換成稅後,在這裡以企業所得稅。
為例。利潤總額×(1-企業所得稅稅率)=淨利潤。
擴充套件:除了上面的兩種,還有除以(1-稅率)
比如消費稅的組成計稅**。
成本+利潤)/(1-消費稅率)
因為消費稅是價內稅,所以消費稅的計稅依據是要包含著消費稅的。
所以其實到底用哪個公式,需要具體區分是哪種稅。
2樓:綠水青山
價稅分離的公式,÷(1+稅率),是價外稅的不含稅價計算公式,從含稅價換算成不含稅價,按此公式計算。
1-稅率),是價內稅計算不含稅價的計算公式。
兩個公式不一樣。
3樓:網友
價稅分離的公式,除(1+稅率)得到的是不含稅銷售額,乘(1-稅率)得到的是稅額。
稅率公式中(1+稅率)是什麼意思
4樓:貝貝萌寵鏟屎官
1+稅率,是在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在計算銷售額、稅額的時候經常用到的計算公式:增值稅屬於價外稅。
含稅銷售收入。
要換算成不含稅銷售額。首先,我們明確增值稅是價外稅,但是屬於間接稅,實際上是由消費者來承擔的,也就是價慎攜和稅都是從消費者口袋裡掏出來的。含稅銷售額=不含稅銷售額+增值稅稅額因為增值稅的價外稅屬性增值稅稅額=不含稅銷售額乘以稅率那麼第乙個公式就變成了含稅銷售額=不含稅銷售額+不含稅銷售額乘以稅率含稅銷售額=不含稅銷售額乘以(1+稅率)兩邊同時除(1+稅率)不含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
比如說你到某大型商場購買一件衣服,假如你支付了貨款498元,對於商場來說含增值稅收入是498元,商場要記收入、交稅,那麼按照上面的計算:
商場的銷售額(不含稅)=498/(1+稅率17%)=元,也就是商場的收入,那麼商場需要交納的增棚州值稅(銷項稅。
乘以17%=元。
價稅合計:元。
增值稅稅率是多少。
增值稅稅率是指增值稅應稅產品的總體稅額與銷寬和伏售收入額的比例。由於增值稅以應稅產品的增值額為課稅物件,同時又必須保持同一產品稅負。
的一致性,因此,從應稅產品的總體稅負出發來確定適用稅率是增值稅稅率設計的一大特點。增值稅稅率一般與增值稅扣除稅率同時使用才能按增值稅「扣稅法」計稅。現行增值稅實行產品比例稅率,分為%12個檔次。
多數產品的稅率是在原工商稅、產品稅稅負基礎上換算確定的,部分產品的稅率,在原稅負的基礎上作了適當調整。 2019年4月1日起,中國下調進口貨物增值稅率。
價稅分離的公式除以一加稅率和乘以一減稅率是一樣的嗎?
5樓:心羽財經
不一樣。 價稅分離。
公式一:除以一加稅率,是價外稅。
徵收方式的價稅分離計算公式。
價稅分離公式二:乘以一減稅率,是價內稅。
徵收方式的價稅分離計算公式。
拓展資料
價稅分離是指在商品流通過程中,將商品或勞務的價款及其應徵流轉稅。
款在發票中分別註明。實行價稅分離的目的是將隱含的稅款從商品或勞務的**中分離出來,給購買商品或勞務的廠商和消費者乙個明白。
廣義的價稅分離泛指一切流轉環節,既包括批發環節,又包括零售環節。
狹義的價稅分離僅指零售環節。實行價稅分離制度,消費者可持購物(購買商品或勞務)發票按有關規定向稅務局(所)抵扣一部分稅款。
稅務局所根據消費者提供的購物發票核實銷售貨物或提供勞務的廠商的業務量,對廠商納稅情況進行檢查、監督,以減少稅款流失;並通過抵扣稅款克服流轉稅的累退性。
價稅分離導源於稅負。
轉嫁。稅負轉嫁是商品生產經營者利用種種方式將所納稅款轉移給他人負擔的經濟現象。在市場經濟。
條件下,稅負轉嫁是商品生產經營者的主動行為。商品生產經營者為了獲取較多的利潤,通過提高或壓低商品的**將所納稅款部分或全部轉嫁給他人承擔。
一般有兩種轉嫁方式,一是順著經濟執行的方向轉嫁,即通過提高商品的售價將稅負轉嫁給購買原材料、燃料、動力的廠商,再轉嫁給購買初級產品的廠商,如此轉嫁下去,最終轉嫁給消費者,這時,消費者成為負稅人。這種轉嫁方式稱為順轉或前轉。
二是逆著經濟執行的方向轉嫁,即通過壓低商品的進價轉嫁給**者,這種轉嫁方式稱為逆轉或後轉。上述轉嫁方式是稅負轉嫁的兩種基本方式,比較而言,前轉比後轉更隱蔽、更容易、更普遍。因為後轉是將稅負轉嫁給生產要素。
或課稅商品的提供者。其轉嫁要受到條件和範圍的限制。
將稅負轉嫁給生產要素的提供者,即轉嫁給生產資料。
**廠商和勞動者,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其一,納稅廠商是這些生產資料的壟斷性質的購買者,購銷雙方的市場地位不平等,購物者稅負增加只不過為其壓低購價提供了一種藉口。
其二,廠商在不影響職工的勞動積極性、不影響企業凝聚力的前提下,可利用其對工資的決定權,通過降低相對工資來轉嫁稅負。將稅負轉嫁給課稅商品的提供者,一般只在總承銷商與生產廠家之間發生,範圍有限。
6樓:稅總一分局
價稅分離的公式除以一加稅率和乘以一減稅率,完全不一樣。
例如,價稅合計1000元,稅率是13%,按照現行增值稅政策規定價稅分離計算,不含稅銷售額:
如果是1000x(1-13%)=870元。
7樓:勤勞的老螞蟻
不一樣,除以一加稅率,其基數是價稅合計,算出來的數是不含稅價款,乘以一減稅率不符合價稅構成,是錯誤的。
8樓:浣夜一
這兩個不是一樣的。(1)除以(1+增值稅稅率)是價外稅的價稅分離,增值稅就是價外稅。不含稅銷售額×(1+增值稅稅率)=含稅銷售額所以想要得到不含稅銷售額,就需要用含稅銷售額/(1+稅率),進行價稅分離,把增值稅剝離出來。
2)×(1-稅率)是把稅前專案轉換成稅後,在這裡以企業所得稅為例。利潤總額×(1-企業所得稅稅率)=淨利潤擴充套件:除了上面的兩種,還有除以(1-稅率)比如消費稅的組成計稅**=(成本+利潤)/(1-消費稅率)因為消費稅是價內稅,所以消費稅的計稅依據是要包含著消費稅的。
所以其實到底用哪個公式,需要具體區分是哪種稅。
9樓:網友
比如說稅率是50%。產品的**是15元,除以一加稅率,是10,乘以一減稅率是是。整整差了25%。
稅率公式中(1+稅率)是什麼意思?
10樓:網友
在已知含稅金額時,不同稅率下,不含稅金額是不同的,為了方便計算,用 (1+稅率)表示;
比如價稅合計的金額是117,稅率是17%,那麼不含稅金額=117/(1+17%)=100
如果稅率是3%,那麼不含稅金額=117/(1+3%)=
11樓:普林說保險
1是含稅價本數。用含增值稅的本數除去(本數里百分之多少的稅)就會得出不含增值稅的本數。
含稅價÷(含稅價+稅率)=不含稅價。
演算法表現為100÷
本數里百分之多少的稅。
1)是含稅價本數(.13)是稅率13%
12樓:職場達人劉老師
回答我是職場領域劉老師,擁有豐富職場經驗,很高興為您服務,如果稅率是3%,那麼不含稅金額=117/(1+3%)=給個贊吧,親,也可點個關注支援下,後續我將繼續為您服務更多1條
價稅分離的公式
13樓:惠企百科
價稅分離的公式為:價外稅含有增值稅,需要進行價稅分離,不含桐棚稅價等於價稅合計除以「1+稅率」。應納稅額等於不含稅價乘於稅率,不含稅價等於價稅合計減去應納稅額。
價稅分離是指將一項含增值稅的資料分離成不含稅金額和稅亮搏額2部分,實操中需要根據該項業務的稅率來進行分離。
價稅分離是指在商品流通過程中,將商品或勞務的價款及其應徵流轉稅款在發票中分別註明。實行價稅分離的目的是將隱含的稅款從商品或勞務敬輪祥的**中分離出來,給購買商品或勞務的廠商和消費者乙個明白。
14樓:啊啊猴段繞
價稅分離的公式為:
1、價外稅含有增值稅,那帆掘麼價稅分離,不含稅價等於價稅合計 除以(1+稅率);
2、即不含稅金額等於價稅合計/(1+16%)(根據最新增值稅稅率);
3、應納稅額等於不含稅價擾歲乘於稅率;
4、不含稅價緩轎睜等於價稅合計 減去 應納稅額;
5、增值稅銷售額應為不含稅的,價款和稅款合併收取的,應將含稅銷售額換算成不含稅銷售額,其換算公式為不含稅銷售額等於含稅銷售額/(1加稅率或徵收率)。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
第三條。納稅人兼營不同稅率的應當繳納消費稅的消費品(以下簡稱應稅消費品),應當分別核算不同稅率應稅消費品的銷售額、銷售數量;未分別核算銷售額、銷售數量,或者將不同稅率的應稅消費品組成成套消費品銷售的,從高適用稅率。
會計稅中的 除以1+稅率;和除以1-稅率分別代表什麼?
15樓:綠水青山
會計稅中的 除以1+稅率,一般用於價外稅計算,含稅價除以1+稅率,用來計算不含稅價款;除以1-稅率,一般用於價內稅計算,含稅價除以1-稅率,用來計算不含稅價款。
16樓:張娟
您好,我是平臺合作的律師,已經收到您的問題了,稍等給您回覆。
因為增值稅是價外稅,所以應繳增值稅=含稅**/(1+稅率))*稅率=不含稅***稅率。
由於有價外稅和價內稅之分,因此商品**有含稅價與不含稅價之分。
會計稅中的 除以1+稅率;和除以1-稅率分別代表什麼?
17樓:股城網客服
除以1+稅率表示含稅價。
除以1-稅率表示採購成本。
價內稅:稅款=含稅***稅率。
價外稅:稅款=(含稅**/(1+稅率))*稅率=不含稅***稅率因為增值稅是價外稅,所以應繳增值稅=含稅**/(1+稅率))*稅率=不含稅***稅率。
18樓:張羲會計
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的計稅**的組成形式,即:
第一種。組成計稅**。
成本+利潤)÷(1—消費稅。率)理由:
消費稅是價內稅,因此是除以(1-稅率);
第二種。不含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增值稅稅率。
或徵收率)理由:
增值稅是價外稅,因此是除以(1+稅率)
19樓:網友
兩種換算方式,價內/1+稅率,價外/1-稅率。
會計稅中的 除以1+稅率;和除以1-稅率分別代表什麼
20樓:股城網客服
除以1+稅率表示含稅價。
除以1-稅率表示採購成本。
價內稅。稅款=含稅***稅率。
價外稅。稅款=(含稅**/(1+稅率))*稅率=不含稅***稅率因為增值稅是價外稅,所以亮神應繳增值稅=含稅**/(1+稅率))*稅率=不含稅***稅率。
印花稅稅率是怎樣規定的,增值稅稅率調整後的財務準備工作有哪些
購銷合同印花稅按購銷金額0.3 計算貼花 印花稅應納稅專案 1 購銷合同2 加工承攬合同3 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4 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5 財產租賃合同6 貨物運輸合同7 倉儲保管合同8 借款合同9 財產保險合同10 技術合同11 產權轉移書據或合同12 營業賬簿13 權利許證照 二 印花稅納稅義務...
各種稅率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稅率的計算公式
墨汁諾 1 增值稅稅率 小規模3 一般納稅人17 計算方法 銷售收入 不含稅 x稅率 2 營業稅稅率 無資質5 有資質3 計算方法 銷售收入 不含稅 x稅率 3 附加稅 1 城建稅 7 計算方法 增值稅 營業稅 稅額x7 2 教育費附加 3 計算方法 增值稅 營業稅 稅額x3 3 地方教育費附加 2...
1 甲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增值稅稅率17,份,甲企業發生如下涉及增值稅的經濟業務或事
本月銷項稅額 200000 17 34000本月進項稅額 13600 300 7 10000 17 4000 17 240 0.93 7 11222.94 應納稅額 34000 11222.94 22777.061.裝卸費100元不能做運輸費用進項抵扣。2.在建工程領用材料需做進項稅轉出。3.管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