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非洲人並非都十分高大,最高的人種和最矮的人種均在非洲。下面介紹一些非洲人種:
1、科伊桑人
科伊桑人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種族,早在三大人種未分化前,他們就已經存在了。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非洲只有兩個種族,科伊桑人和非科伊桑人(黑白黃棕等人種分化前的共同祖先),並且科伊桑人的人口曾一度多於非科伊桑人。
科伊桑人身材矮小,成年男性平均身高僅1.55公尺左右,但是身材比例勻稱,頭顱佔比例較小,女性臀部格外豐滿。在語言學上,科伊桑人以其獨特的發音方式著稱,許多語音靠舌尖與口腔唇齒摩擦而生。
2、尼格利羅人
尼格利羅人通常被稱為俾格公尺人,但俾格公尺人並非他們的正式稱呼,而是泛指所有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超過5英呎(約1.52公尺)的民族,非洲俾格公尺人的正式稱呼是尼格利羅人。
尼格利羅人是中部非洲最早的居民,班圖人擴散至中非後,尼格利羅人受到排擠、**,人口大量減少,現在僅剩60萬人,分布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共和國、中非共和國、蒲隆地、盧安達、烏干達等國的密林中。
3、馬達加斯加人
典型的馬達加斯加人膚色為棕色,中等身材,相貌兼有亞美人種和尼格羅人的特徵。頭髮捲曲,部分為直髮。與其他尼格羅人相比,馬達加斯加人臉較平,鼻小唇薄。
但馬達加斯加人的內部差異相當巨大。有些人相貌更偏向亞美人種,有些人更偏向尼格羅人。
還有些人長得高鼻深目,具有明顯的阿拉伯人血統。馬達加斯加人過去曾被認為是混有尼格羅人成分的亞美人種。但是根據現代遺傳學研究,他們的尼格羅人成分基本上與亞洲成分持平,甚至稍多於亞洲成分。
4、衣索匹亞人種
衣索匹亞人種分布在東非非洲之角的衣索匹亞、索馬利亞、厄利垂亚和吉布地,在素檀東北部、埃及東南部、肯亞東北部和坦尚尼亞北中部也有分布。
包括被統稱為庫希特人的庫希特語族諸民族與閃公尺特語族中的阿姆哈拉人、提格雷人、古拉格人等混血民族。他們是黑白過渡人種,使用含閃語系語言。相貌兼有地中海人種和尼格羅人的特徵。
膚色通常為棕色,頭髮捲曲而濃密,眼睛大而圓,睫毛長而密。
大部分為窄臉型,鼻樑挺直,嘴唇豐厚。身高中等偏上,成年男子平均身高1.74公尺,體型修長勻稱。衣索匹亞人種也是尼格羅人的一部分,被認為是尼格羅人中的乙個單獨的型別。
5、尼羅特人來自尼羅河上游,「尼羅特」的名稱就是由尼羅河而來,為此也稱為尼羅人,包括努比亞人、丁卡人、努埃爾人、希盧克人、巴里人、洛圖科人、圖爾卡納人、阿喬利人、馬賽人等民族。
在體質特徵上,尼羅特人有兩大特點,一是身材高大,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在1.8公尺以上,二是**漆黑油亮,因此有黑色巨人之稱。
他們聚居在尼羅河中上游,主要分布在南素檀共和國、烏干達、肯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坦尚尼亞、衣索匹亞和埃及,其中除南素檀居民以尼羅特人為主體外,居住在其餘國家的尼羅特人均為少數民族。
歐洲最多的種族
班圖尼格羅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集團,幾乎佔全非人口的1/3,分布在素檀尼格羅人以南廣大地區,是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各國的基本居民。
與素檀尼格羅人紛雜的語言不同,班圖人的語言非常統一,全部均屬尼日-科爾多凡語系尼日-剛果語族貝努埃-剛果語支。從體質特徵上看,班圖人明顯分為兩個型別:剛果型和大湖—開普型。
西非及剛果河盆地的班圖人與西素檀人相似,身材較高,**多為黑巧克力色。
2樓:若為自由故
非洲是人類基因多樣性最高的地區,最高和最矮的人種都在非洲
人種形態差別人種由於「地理差異」不同而「身高」有異。人類學研究總結道:「世界人群身高的算術平均數的地理差異達40~41cm,最矮的是剛果流域的黑人(非洲俾格公尺人),其平均身高為141cm;最高的是非洲查德湖東南的黑人,其平均身高為182cm。
世界上最矮的群體是中非俾格公尺人、東南亞俾格公尺人、南非布須曼人。最高的群體是熱帶森林界限以北的尼格羅人某些群體、蘇格蘭人、馬克薩斯群島的玻里尼西亞人。」
[1]有關人種身高的分布,著名人類學家羅金斯基等人根據大量人體測量資料得出:「整個人類的平均身高,男性約為165cm,女性約為154cm,男、女身高相差平均8~11cm。」又說:
「身材矮小(低於160cm)是歐洲、亞洲和美洲最北部的人(洛帕爾人、曼西人、漢蒂人、古亞細亞人、愛斯基摩人)的特點,東亞和東南亞(日本、印度、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的許多民族)、中美和南美的許多群體也身材矮小。高身材的人(170cm以上)除了上述地區,還見於歐洲北部(挪威人、瑞典人)、巴爾幹半島、高加索、印度西北部和北美。」
[1] 顯然,在人類學上,不同種族各有特徵,不同種族有著不同的身高。身高最高的種族是尼格羅人種和歐羅巴人種及其變種,而亞洲人種則屬於中等身材。人種身高因地理氣候差異而形成。
新石器時代以來,由於人口的不斷遷徙和混血,人種身高的地理學特徵開始模糊。遷徙導致了人種的形態學特徵趨向同一,混血的結果則是出現了各種變種,比如衣索匹亞人種是非洲身材最高之人種。這一人種的膚色雖屬黑色,但膚色中已帶有紅色成分,從而成為紅褐色。
據考證,這是非洲大陸上的一支特殊人種。人類學家指出:「在非洲之角的東北非、衣索匹亞和索馬利亞生活著衣索匹亞人種,這是歐羅巴人和尼格羅人,即白種人和黑種人的混合型別。
」[2] 據對北非人類化石測定,「最重要的化石材料發現在阿爾及利亞-阿法盧。塔福拉爾特骨架的絕對年代為西元前2023年。塔福拉爾特人和阿法盧人大體上與克羅馬農人相近,兩者都身材高大,阿法盧人平均身高177.
7cm,塔福拉爾特人的平均身高為173.3cm。」人類學家在南撒哈拉的阿謝利亞爾要塞附近(尼日河拐彎處以北)發現的人類骨架更是對早期尼格羅人種的身高特徵有著重要揭示:
「顱骨很長、很高而窄(顱指數70.9),額部平直,眉弓發育中等,身長約170cm,四肢修長。」而在東非的肯亞和坦尚尼亞則發現有舊石器時代的人類骨骼化石,據測定,身高分別為175~180cm和180cm。
骨骼特徵為「面部很高而窄,稍微帶突頜型,窄鼻,長頭型,身材很高。」總之,這些將近1萬~10萬年之久的骨骼化石,都「帶有衣索匹亞人種的某些特徵,粗大厚重。」
氣候對身高的影響 不同人種之**概因「環境」之差別,而「環境」因素則又以「溫度」最為突出。無論是歐洲還是東亞大陸都存在由南到北隨緯度上公升而身高均值上公升的趨勢。例如,歐羅巴人種的身高趨勢為北歐》東西歐》南歐》阿拉伯地區。
南美印地安和非洲人的體格特徵與之相反,越是赤道向南,身高均值越高。斯汀森(2023年)所做的相關分析表明,氣溫、氣溼和降雨量與體格大小(身高、體重)呈負相關,日照、年最大氣溫變化與體格大小呈正相關。換句話說,越是生活在溫曖潮濕地區的人群,體格越低;而越是生活在寒冷、年溫差大和日照充足地區的人群,體格越高。
動物學也有同樣證明,比如對老虎的研究表明:「不同的地理種群需要對付不同的氣候條件和其它條件,它們之間往往表現一些適應性的差異。」「我國的老虎,在過去呈連續分布,現在已分化成2個亞種:
北虎和南虎。北虎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亞伯里亞也偶爾有之,它體大,斑紋顯著;南虎主要分布在華南,體積小,斑紋較淺。不同地區的不同種群所表現的變異,至少有一部分具有適應的意義。
就恆溫動物講,分布在高緯度上的個體常較大,分布在低緯度上的個體常較小,這有適應的意義。個體的表面積以平方而增加,而體積則以立方而增加。就是說,面積和體積的比例隨動物體的增大而減少。
這樣,分布在寒冷地區的恆溫動物,軀體較大就可以相對地減少體熱的散失,這對生存有利。」
3樓:匿名使用者
大型動物便於散熱,和空氣接觸面越大散熱效果越好。
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必須在野外跟獸打架演化而來的,壯的才有辦法存活瘦小的一些人跟動物
都被食肉性動物吃掉了只留下強壯的品種
5樓:傲雪天漩
非洲人高大 ?
我看很瘦小啊
有的富人就高大了
6樓:
氣候和環境的原因吧!!!
我想問一下?為什麼歐洲人的身高普遍性的要比亞洲人和非洲人要高?原因是為什麼呢?
7樓:取經人_玄奘
生活條件和地理位置天氣都不一樣,吃喝玩樂也有很多人不同的,人種也不同,所以就不一樣了。
8樓:姐乀只是傳說
基因 和 飲食 生活習慣 種種原因
9樓:創新
因為他們的基因好,吃的是牛油牛排豬排。麵包。
10樓:
祖先的基因、環境也有影響 比如飲食
北方人說南方人因為太熱所以身高不高,那為什麼非洲那麼熱黑人還長那麼高啊?難道非洲人不排熱量? 10
11樓:匿名使用者
土生土長的非洲人一般身高不高,你看那些長得高的黑人都是在美國和歐洲的,或是非洲的富家子弟
12樓:祖龍一帝
然而這是事實~而且因為熱濕氣重,我在南方深圳去玩過,不但各各個子矮,而且都很瘦小,我沒見過胖的~~男女都一樣
13樓:孔翎
其實非洲不熱的,熱的地方都不會住人,人家非洲人來中國都能中暑?
本人身高158cm體重49公斤年齡18問 本人的每天的基礎代謝是多少?至少消耗多少
這要看你做的工作是輕勞動力還是中勞動力還是重勞動力了 人體基礎代謝的需要的基本熱量 精確演算法 千卡 女子 年齡 公式 18 30 歲 14。6 x 體重 公斤 450 31 60 歲 8。6 x 體重 公斤 830 60歲以上 10。4 x 體重 公斤 600 男子 18 30 歲 15。2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