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書房是個什麼樣,古代書房的名字

時間 2021-05-08 17:53:10

1樓:匿名使用者

“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在以文為業、以硯為田的讀書生涯中,書房既是中國古代文人追求仕途的起點,更是他們尋找自我的歸途。

“百間朗朗”、“插架三萬”,乃藏書家氣派,卻不是讀書人平常可得。有屋一間,無論大小,一桌一椅一卷書,一燈一人一杯茶,便有了於日常中沉思靜悟、安頓心靈的所在,即文人的書房。

今天咱們就穿越時空,看看古人的書房。古人的書房裡有什麼?

1.植物花草。書房又稱“芸窗”、“芸館”,是因為“古人藏書闢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謂之七里香是也。” 芸窗裡擺放植物花草,清新怡人。

2.魚。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中這樣描述書齋環境:“窗外四壁,薜蘿滿牆,中列鬆檜盆景,或建蘭一二,繞砌種以翠芸草令遍,茂則青蔥鬱然。

旁置洗硯池一,更設盆池,近窗處,蓄金鯽五七頭,以觀天機活潑。”

3.書桌與文房四寶。宋代蘇易簡撰寫了《文房四譜》一書,包括“筆譜”二卷,“硯譜”、“紙譜”、“墨譜”各一卷,共計五卷,提供了大量寶貴的資料,是首倡“文房四寶”的典籍,因而後人提到文房四寶,必會談到《文房四譜》。這部書也是宋初文房清玩風尚的發端。

4.香爐。古人書房中常設香爐,篆香繚繞,將人引入高山流水的冥想,帶入曠遠澄澈的境界。據載,有好事者在山中囊雲而歸,在書齋中放出。

暫不論效果如何,其行為真是憨得可愛。煙雲是書房的清韻,本不可強求的。古書名畫、四時花草、茶酒談笑,都會散出煙雲。

5.古玩。文人好古,讀先賢書,重歷史經驗,發思古幽情,追求會古通今的樂趣。書籍和器物,越古越有意思。

書畫真跡、碑帖原拓、古籍善本自然是書房的珍品,那些文房用具也最好有些古意。明清文人珍藏宋元版書,用舊窯或古銅的器物,成了一種雅趣。

6.書架。書房是為人設,而不是為書設,其實意不在書,而更在於它的環境、氣氛、境界。除了書齋中的必備之書,可用畫卷、墨跡各若干幅來充實書架。

獨坐於書齋之中,或對日吟誦,或秉燭夜讀,於書齋裡享受一份清福,是人生難得之快樂。

看看那些著名書齋什麼樣?

三希堂三希堂,位於故宮博物館養心殿的西暖閣,是清高宗弘曆即乾隆帝的書房。

“三希”有兩解;一曰“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一曰 “三希”(古文“希”同“稀”),即三件稀世珍寶,因為收藏了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而得名。

三希堂面積不大,卻大氣、肅穆,窗明几淨,皇氣逼人。几案左首是玉如意,右首是銅暖爐。牆壁上有一副對聯:“懷抱觀古今,深心託豪素”,為乾隆皇帝親筆,聯語平起仄收,天然古樸。

閱微草堂

閱微草堂是清乾隆年間著名學者、政治人物紀曉嵐的書房,面闊五間,進深五檁。相傳故宅中前院的藤蘿,後院的海棠,均為紀曉嵐親手栽種。

紀曉嵐以才名世,一生精力悉付《四庫全書》,親手刪定潤色而成《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凡200卷,並奉命創編了《四庫全書簡明目錄》20卷。

聊齋“聊齋”是清代著名**家蒲松齡的書齋名。相傳,在書齋中,蒲松齡專設一茶棚請人來喝茶,伺機詢問一些奇聞異事,然後把聽來的這些事情加工潤色記錄下來。“志”便產生了(記錄),“異”當然就是旨在說明自己所記錄的事情都是奇聞異事。

《聊齋志異》便由此而生。

靜香書屋

靜香書屋是為紀念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而建。書屋坐北朝南,是三間開的青磚瓦房,典型的清代建築風格。簷下“靜香書屋”四字集自金農字,其特點是體形瘦長、橫粗豎細、撇鉤飄逸、墨色烏黑,猶如漆成,故稱漆書。

正門兩側有鄭板橋所題對聯:“飛塔雲霄半,書齋竹樹中”。書房內有松林梅的木雕罩格,條几上供桌屏、花瓶,書桌上置文房四寶,多寶架上擺放線裝古書,圓桌上一盤圍棋,古色古香,令人駐足其間,回味無窮。

瀟湘館瀟湘館是《紅樓夢》中林黛玉的住所及書房。據書中描述,這裡“龍吟細細,鳳尾森森”,“小小的三間房屋,一明兩暗,迴廊曲折,翠竹掩映,婆娑玉立,石子漫路,小溪潺潺,繞階緣房”。如詩如畫的景緻,加上林黛玉的品格與才情,使瀟湘館成為大觀園中最為清新脫俗之所在。

影視作品為我們還原了這裡的雅緻與清幽。

古代書房的名字

2樓:匿名使用者

例如:1、齋

《說文》:“齋,戒潔也。從示,斎齊省聲。”最出名的就是蒲松齡的書齋“聊齋”了。 此外還有如清代詩人舒位的瓶水齋、明代文學家張溥的七錄齋。

2、堂由於書房大多敞亮,故多用“堂”以命名。如杜甫的“浣花草堂”、湯顯祖的“玉茗堂”、白居易的“廬山草堂”、紀曉嵐的“閱微草堂”。

3、室古人房屋內部,後部**叫“室”,用“室”命名書房的很多。如劉禹錫的“陋室”、梁啟超的“飲冰室”。

4、山房

《宋史·李常傳》:“少讀書 廬山 白石僧舍 。既擢第,留所抄書九千卷,名舍曰李氏山房 。”又如如宋濂的“青蘿山房”、胡應麟的“二酉山房”

5、軒用作書齋、茶館的字號。例如辛棄疾的“稼軒”,還有曾鞏的“南軒”、黃庭堅的“滴翠軒”。

3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曆代文人雅士都很講究書齋的命名,或

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願。

劉禹錫--陋室 諸葛亮--茅廬 楊 雄--玄亭

陸 遊--老學庵 蒲松齡--聊齋 劉 顎--抱殘守缺齋

張 溥--七焚齋 梁啟超--飲冰室 魯 迅--綠林書屋

柳亞子--羿樓 姚雪垠--無止境齋 聞一多--何妨一下樓

梁實秋--雅齋 楊樹達--積微居 朱自清--猶賢博弈齋

孫 犁--耕堂 豐子愷--緣緣堂 梅蘭芳--梅花詩屋

馮友蘭--三鬆堂 王 力--龍蟲並雕齋

阮章竟--苦噪樓 陳 恆--勵耘堂

4樓:委芮堂巧蘭

黃宗羲,惜字庵

陸游,學老庵

張溥,七錄齋

楊萬里,誠齋

聞一多,二月廬

豐子愷.緣緣堂,

古代書房雅稱

5樓:所示無恆

有齋、屋、居、室、堂、館、軒、園、亭、廬等雅號。

著名的書房如劉禹錫的“陋室”、蒲松齡的“聊齋”、 黃宗羲的惜字庵、聞一多的二月廬、豐子愷的緣緣堂等等。

這些稱呼中,齋又是最常見的一種,齋的本義是齋戒,古代禮制中的祭祀和佛教都有齋戒儀式,而從事文化活動,其本質與“齋”所蘊含的寧心靜神、修身養性有異曲同工之處。因此,將書房冠名為“齋”,寄託的正是一種超凡脫世、物我兩忘般的境界理想。

書齋之名從發端到流行,有一個發展過程。正式命名書齋,似起源於北宋。史傳司馬光有齋名“讀書堂”,雖質樸但過於平白。

以後有洪邁的“容齋”、陸游的“老學庵”問世。在元代,為書齋命名的做法已經影響到西域一帶的少數民族人士。

這在陳垣先生《元西域人華化考》中有大量記載。至明朝,齋名盛行,文人學士差不多都有自己的雅名書齋。如歸有光的“項脊軒”,袁宗道的“白蘇齋”,唐伯虎的“夢墨堂”,張溥的“七錄齋”。

擴充套件資料

自古至今,我國好多名人往往別出心裁地給自己的書齋或居室題寫雅緻的名稱,或示志向,或示節操,或示情趣,或示愛好,以自策自勵。現彙集一些齋名如下:

1、竹裡館 —— 唐代詩人王維的居室名。

2、夢溪園 —— 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文學家沈括的書齋名。

3、書巢 ——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書齋名。

4、本穴世界 —— 宋末詩人鄭思肖的書齋名。

5、梅花屋 —— 元代畫家、詩人王冕的畫室名。

6、項脊軒 —— 明代文學家歸有光的書齋名。

7、七錄齋 —— 明代文學家張溥的書齋名。

8、青藤書屋 —— 明代大畫家徐文長的書齋名。

9、惜字庵 —— 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學家黃宗羲的齋名。

10、惜抱軒 —— 清代桐城派古文學家姚鼐的書齋名。

6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書房並沒有統一的稱呼

。齋、堂、庵、屋、廬,這些稱呼都很常見。著名的書房如劉禹錫的“陋室”、蒲松齡的“聊齋”、 黃宗羲的惜字庵、聞一多的二月廬、豐子愷的緣緣堂等等。

這些稱呼中,齋又是最常見的一種,齋的本義是齋戒,古代禮制中的祭祀和佛教都有齋戒儀式,而從事文化活動,其本質與“齋”所蘊含的寧心靜神、修身養性有異曲同工之處。因此,將書房冠名為“齋”,寄託的正是一種超凡脫世、物我兩忘般的境界理想。

擴充套件資料

古代文人的書房一般必須要擺放的書房傢俱有書桌、書椅,書櫃,或者博古架,每個時期的書房傢俱也各具特色,李白的書房設計很簡單,一張書椅,一張書桌,書桌上擺放筆墨紙硯等,書架上擺放文史典籍,李白的詩作就是在這樣的書房誕生的。成就了中國文學史上的一代詩仙。

唐代詩人劉禹錫有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說的正是自己的書房。一篇《陋室銘》,既表達了詩人高潔的志行和安貧樂道的情趣,也使得他的書房——陋室名滿天下。劉禹錫的書房是個名副其實的陋室。

他的書房不僅兼有臥室的功能,而且竟然“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但是,因為劉禹錫的德行和才華,我們完全可以說陋室不陋。

清初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則在路邊擺起茶攤,免費提供給來往過客,路人只需講個故事或陪他聊天即可,這就是聊齋的由來。在這間名為聊齋的書房裡,蒲松齡創作出了不朽的《聊齋志異》。

7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書房雅稱有書齋、書堂、陋室、老學庵、聊齋等雅稱。古代書房並沒有統一的稱呼。齋、堂、庵、屋、廬,這些稱呼都很常見。介紹如下:

1、書齋,中國文人著述之餘往往有一雅趣,即為自己的書齋寓所起一個或數個室名,自得其樂。書齋的命名,大都比較講究,或以明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

2、書堂,有學堂,書房等意思。舊時官吏審案辦事的地方也被稱作堂,堂還可以用作量詞。

3、陋室,唐代“詩豪”劉禹錫的書齋名。其書齋佈置樸素簡陋,但詩人卻在這裡寫出了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陋室銘》。他還把自己的“陋室”與三國時期諸葛亮的“茅廬”以及西漢大儒揚雄的“雲亭”相提並論。

4、老學庵,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的書齋提名“老學庵”。他自注“予取師曠‘老而學如秉燭夜行’之語名庵”,以此激勵自己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進取精神。

5、聊齋,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應試落第後,喜歡請人到書齋閒談,然後根據閒談所講的奇聞異事加工整理成**,因此他的書齋取名為“聊齋”。《聊齋志異》就是在“聊齋”裡寫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