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氣血理論是中醫理論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古代傷科中,更是佔據了主導的地位,一直指導著歷代醫家的臨床實踐。現就氣血理論的淵源、分類作一粗淺**,以供同道參考。
1 氣血理論淵源
氣和血是構**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兩大物質。氣血理論源於《內經》,《素問·調經論》說:“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不居集》又曰:“氣即無形之血,血即有形之氣。
”《內經》論疾病發生之理,是基於陰陽而歸結於氣血。傷科疾病,不論在臟腑、經絡,或在皮肉筋骨,都離不開氣血。《醫宗必讀》曰:
“氣血者,人之所賴以生者也。”而唐代孫思邈《千金方》中提出由於跌打墜墮,可傷及經絡血脈導致出血;或血液不能循經留注,離經妄行,即可出現“傷血”的病理表現。孫氏運用止血、化瘀等法,成為後世骨傷科的**常規。
而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發展了《黃帝內經》的氣血學說,提出了“亡血”之說,西晉葛洪《肘後方》則強調血管損傷後,會導致大出血而死亡,他說:“若中筋交脈血出不可止,爾則血盡殺人。”到了明清時期,中國古代骨科進入了發展史上的全盛時期。
薛己著《正體類要》曰:“肢體損於外,則氣血傷於內,營衛有所不變,臟腑有所不和。”闡明瞭肢體雖然受損於外,但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經絡外連於肢節,內屬於臟腑,必然由外及內使氣血傷於內,引起臟腑功能不和,出現不同的內證。
又有清代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跌僕閃挫源流》記述:“跌僕閃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內,氣血俱傷病也”“氣運乎血,血本隨氣以同流,氣凝則血亦凝矣。氣凝在何處,則血亦凝在何處矣。
”說明人體偶發損傷後,必引起氣血之傷。到了現代,氣血理論更是貫穿於整個傷科三期辨證施治的過程之中。
2 氣血理論的分類
2.1 專從血論 古代醫家從其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形成了“傷從血治”為主的獨特理論體系,它的根據是:“傷必及血”,血貫整體,故必從血論治。
如《傷科補要》曰:“跌打損傷,專從血論”;傷科內治,早期宜破血,中期宜和血,後期宜補血。清代陳士鐸《辨證錄》指出:
“內治之法,必須以活血化瘀為先,血不活則瘀不能去,瘀不去則骨不能接。”;又如王肯堂在《瘍醫準繩》中開宗明義應用劉宗厚觀點:“損傷一證專從血論”,並且闡發“但須分其瘀血停積和亡血過多之證。
二者不可同法而治,而瘀血者宜攻利之,若亡血者兼補而行走,又查其傷有上下輕重淺深之異,經絡氣血多少之殊。”《可法良規》指出:“凡傷損之症,乃有形器物所傷,為筋骨受病,當從血論。
”李挺在《醫學入門》中指出:“折傷專主血論,非如六淫七情在氣在血之分。”此類醫家專從血論,忽略了人體“氣”之重要性。
重視了有形之“瘀血”,忽視了“氣”的功能在傷科**上的重要性。
2.2 氣血學說 氣血學說源於內經,眾多醫家以此為理論依據去**傷科疾患。薛己著《正體類要》曰:
“肢體損於外,則氣血傷於內。”他對跌打損傷或骨折後瘀痛的辨證**,基本上以氣血學說為理論依據,分別以補氣養血活血等方法**。在《醫林改錯》中,王清任從氣血立論指出:
“治病之要決,在明白氣血,無論外感、內傷,要知初病傷人何物,不能傷臟腑,不能傷筋骨,不能傷皮肉,所傷者無非氣血。氣有虛實,實者邪氣實,虛者正氣虛。”“血有虧瘀,血虧必有虧血之因。
”把傷科的病理變化歸因於氣之虛實,血之虧瘀。唐容川在《血證論》中認為損傷內外迥異,當分清內外,外傷出血是氣中之血先動,其病機為“血蘊於氣分之中”,是氣中之血病;內傷出血是血中之氣先動,其病機為“氣蘊於血分之中”,是血中之氣病,前者治法當重視氣分,在表的從氣分發之,在裡的從氣分奪之,在半表半里的從氣分和之,從而“以疏發其氣,氣散則血散”,再配以血分藥物以期達到良好效果。對於後者治法,則應重視血分,治宜“清理其血為主”,一則瀉血分之虛,二則滋補陰血之虧,併兼用氣分之藥,可望獲得預期之效。
另外,佛家練功、點穴、醫傷專從氣血論。《少林真傳傷科祕方》關於拳傷與氣血關係認為:向上打傷的是順氣,平拳打傷的是寒氣,倒插打傷的是逆氣,其症最凶。
人的血隨氣執行,氣順則血順,氣逆則血逆,氣塞則血滯。因此拳傷氣血而導致氣滯、血瘀、氣逆、氣厥。肢體受傷,皮肉筋骨首當其衝,但氣血循行於人體之中,無處不到。
骨皮肉筋骨損傷的同時,氣血的執行也受到影響,主要表現為氣滯血瘀。氣機不暢,無以鼓動血行則血瘀,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血傷瘀凝,壅塞脈道,必阻礙氣機流通。氣血理論是與損傷有關的基礎理論的核心,也是指導**的關鍵。
2.3 亡血理論 《金匱》首先從病人反應於外的面色及脈象上入手,瞭解患者體內氣血陰陽的變化,以推斷出血量的多少,**疾病的凶吉。如《臟腑經絡先後病脈症第一》載:
“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又有《可法良規》“凡傷損之症,出血太多……是血氣虛……當峻補元氣,若**已破,出血過多而昏聵者,氣血虛極也,大補元氣”。指出**破損而出血易致血虛,若出血太多則會造成氣隨血脫的嚴重病理改變。
西晉葛洪《肘後方》則強調血管損傷後,會導致大出血而死亡,“若中筋交脈血出不可止,爾則血盡殺人。”這些醫家強調了出血太多的凶險及診治的方法,對氣血理論作了一定的補充。
2.4 “惡血歸肝”理論 “惡血歸肝”之論,在《內經》已有所見,《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曰:“有所墜墮,惡血留內,若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積於脅下則傷肝。
”《素問·繆刺論篇》:“人有所墜墮,惡血留內,腹中滿脹,不得前後,先飲利藥。此上傷厥陰之脈,下傷少陰之絡。
”到了金朝,李東垣《醫學發明》將其繼續深化,其曰:“夫從高處墜下,惡血流於內,不分十二經絡,聖人具作風中幹經,留於脅下,以中風療之,蓋肝主血故也。”這裡惡血指瘀血,即離經之血,或血運不暢阻滯於經脈及臟腑內的血液。
關於惡血與肝的關係,可見“惡血歸肝”論是李東垣宗經大旨,並結合臨床建立的,它對後世影響深遠。雙如明代李挺《醫學入門》:“凡損傷,專從血論,肝主血,不問何經所傷,惡血必歸於肝,流於脅,鬱於腹而作脹痛。
”清代吳謙《醫宗金鑑》曰“凡跌打損墜墮之證,惡血留內,則不分何經,皆以肝為主,蓋肝主血也,故敗血凝滯,從其所屬,必歸於肝。”肝主身之筋膜,折骨傷筋,內應於肝。肝藏血,指足受血,方能攝步。
血之在身,隨氣而行,常無停積為順。骨碎筋斷,血行失度,敗血歸肝,新血不生,遂至筋脈不得養而拘攣作痛。該理論至今仍有效指導著臨床。
2.5 血水相關理論 血水相關理論從另一個角度闡明瞭血與氣在傷科中的重要性,在骨傷科中有特殊的意義。血水同屬陰液,都有滋潤濡養的作用,均由水谷化生而成。
《靈樞·邪客篇》:“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另一方面,血也能生水,血液經過臟腑氣化蒸騰,轉化為津液,滲於脈外,遍佈於組織間隙中。
故《血證·吐膿篇》曰:“血得氣之變蒸,亦化而為水。”骨折損傷後,區域性脈絡破損,血溢於肌腠,則見腫脹。
正如《血證論·陰陽水火氣血論》中雲:“瘀血化水,亦法水腫,是血病而兼水也。”又如清代姜禮《風勞臌膈四大證治》曰:
“津液者,血之餘,行乎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濁氣滯,則凝聚而為痰。”唐氏指出:“氣與水本是一家,治氣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氣。
”同時,“血者即是氣,宗氣者即是血”,“血有餘便是水”。水液凝聚為痰,痰瘀互結,新血不生,則骨不能接。**骨折須注重血水兼理的內治方法。
2樓:~老李
找個中醫一拔脈就知道了,補氣血看下面;
用乾紅棗和幹桂圓(龍眼)加中藥黃芪燉湯.每天早晚吃,每次吃6個紅棗6個桂圓,燉時水不要太多,前後10分鐘左右.用法:
每次12個紅棗12個桂圓(去殼)加一勺黃芪加2碗冷水,一起大火燒,水開後用小火燉.把紅棗和桂圓都燉開就可以了.要每天持之以恆的吃,方有效果,我就是這樣的.
有空可以在練練嗓子增加肺活量.注:乾紅棗和幹桂圓超市有售,黃芪藥店有售
3樓:
中醫認為腎臟是先天之髒,有藏精的作用!精又分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受於父母,後天之精為自己所化,精與血的關係是很密切的,精能化血!補氣血的方法很多!
不過最常用的是補腎養血之法,氣血不好從脈象上就可以看出來,氣血虛弱脈象沉遲!
4樓:匿名使用者
在中醫上,血的概念和我們目前的概念差不多,而氣的概念就比較複雜,它包括我們常說的呼吸之氣,還把我們臟腑器官的功能歸屬於氣,比如胃氣指的是胃的消化功能。腎臟在中醫上稱為人的先天之本,腎氣又稱為元氣,為人一身之氣的根本,腎又主精,精血同源,氣血虧虛會導致腎虧,腎虧又會導致氣血虧虛,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氣、血虧虛在症狀上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如果從望診上區別,氣虛者多面色晄白,血虛者多面色萎黃,在症狀上看,氣虛者多肢冷乏力多汗,血虛者多伴有虛熱的症狀,當然在臨床上不同的人會出現千差萬別的情況,不可一概而論,只能給你一個簡答。
舉一個例子,假如是貧血引起的症狀可以歸屬於血虛,而血壓低引起的症狀就屬於氣虛的範圍。
5樓:張又得
這些問題完全可以在網上找到的嘛。何必問呢
中醫的氣血虛具體指的是什麼?
6樓:三月三葉子
氣血虛主要的症狀:頭暈,臉色蒼白,脫髮 懶言少氣 手腳冰涼月經量少顏色淡。說話,走路做事有說話走路做事無氣無力。
這個人氣血虛的表現 可以吃阿膠補血可以吃阿膠補血,西洋參補氣,兩者合用最好又不怕上火。
7樓:隨風飄遙的葉子
一種亞健康狀態吧,……
8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人沒精神,少氣懶語,乏力,失眠
9樓:徒步跨海
形體的瘦弱,叫虛;血和津液的不足,叫虛;氣的不夠用,叫虛;精的虧少,叫虛等等。說的更簡單點,凡是人體正常需要的東西出現不足,都叫虛。
中醫的氣血虛具體指的是什麼,中醫的氣血虛兩虛具體指的是什麼?
血,中醫認為是血管裡面含有豐富營養物質的紅色液體。現在,我們都知道,人體裡面的血管有動脈和靜脈之分 這裡不談肺動脈和肺靜脈 雖然這兩種血管裡面都存有紅色液體,但相對來說,動脈血鮮紅,靜脈血暗紅甚至紫黑,而且,動脈血才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故而,嚴格來說,動脈血才是中醫上談的 血 也正是由於靜脈血不是嚴...
中醫的氣血具體指的是什麼?怎麼提升氣血
微伈 可以針對性的配伍中藥進行調理! 中醫上,我們依靠什麼什麼活著呢?沒錯就是一口氣。氣血決定了這個人的生活狀態和健康程度。有很多俗語都說明了這一點,畢竟這些都是萬古不易的真理。人活一口氣 人就活個精氣神兒 氣息奄奄 血肉之軀 血氣方剛 等等等等,其實不難發現,中醫已經在我們生活中的邊邊角角里了,更...
中醫虛實辨證,中醫的“辨證”指的是什麼?
虛實是辨別邪正盛衰的綱領,即虛與實主要是反映病變過程中人體正氣的強弱和致病邪氣的盛衰。實主要指邪氣盛實,多見於新患之疾。虛主要指正氣不足,多見於慢性消耗性疾病。素問 通評虛實論 說,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素問 調經論 說,百病之生,皆有虛實之說。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出土的帛書中就有治病者,取有餘而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