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在培養料栽培食用菌日益發展的今天,無論是制種還是製作栽培菌袋,汙染率的高低直接影響經濟效益。
制種、制袋過程雜菌汙染是由於外界微生物入侵導致的結果。在目前廣大農村生產食用菌的裝置尚較簡陋,造成汙染的途徑很多,減少汙染主要靠人們認真操作,把好各個無菌操作技術環節。但有的環節是可以通過人為操作來達到降低汙染率,有的環節卻是生產工藝和裝置本身造成的,只有靠工藝改革、裝置改造更新來解決。
造成汙染後,人們不僅要及時觀察鑑別出汙染物,保證菌種、菌袋是純培養的,而且要客觀總結造成汙染的原因,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挽救損失。這樣,才有利於制種、制袋成本的降低和技術操作水平的提高。造成汙染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用於擴大繁殖的菌種本身不是純培養 無論是制種(一級種、二級種、**種)還是製作菌袋,都要使用純種接種培養。用於繁殖擴大的菌種本身若是已汙染的菌種,繁殖擴大到新的培養環境中必然造成新的汙染。
①表現特點。汙染常發生在接種塊之中或周圍,汙染往往是小批量的,汙染雜菌種類與菌種汙染種類相一致。
②克服辦法。這類汙染依靠嚴格控制菌種生產條件和嚴格檢查菌種質量來克服,從瓊脂培養基的試管種就開始質量檢查。以天然固體培養基培養時更要注意細菌汙染和防止雜菌菌絲被香菇菌絲所覆蓋。
同時菌種生產場所應與栽培場所相隔開。
(2)工藝不合理,裝置過於簡陋 香菇熟料栽培都要經過常壓或高壓滅菌,使培養基達到無菌後再接種純培養。但目前制種、制袋每個環節的裝置是分散的,不能形成一個流水作業線,且滅菌、冷卻、接種環境均難達到基本無菌要求,造成無菌培養基重新汙染,浪費大量人力和燃料。特別是培養基滅菌後的冷卻過程,隨著溫度的降低,氣體體積縮小,造成瓶(袋)內氣壓降低,冷卻室空間的雜菌不僅附著在菌瓶(袋)表面,而且隨著瓶(袋)內外氣壓的動態平衡而進入瓶內或袋內而汙染。
當棉塞受潮或菌袋破損時,汙染機會更多。憑藉經驗而採取一些藥物消毒、操作時間選擇、冷卻時門窗的控制等措施雖然對降低汙染率有一些作用,但不能從根本上克服汙染率高的問題,用這種粗放的工藝和簡陋的裝置進行大規模生產必然造成重大汙染損失。
①表現特點。汙染雜菌的部位、種類無規律性。
②克服辦法。提倡規模生產,具有符合微生物傳播規律的合理規範的生產工藝,根據微生物傳播規律和流水作業規程規劃設計,原料加工、儲存、製作為有菌區,菌袋培養為無菌區,提倡採用雙門滅菌裝置將有菌區和無菌區分開;冷卻室和接種室配有空氣過濾裝置,使用高效低毒空間藥劑。
(3)培養基滅菌不徹底造成的汙染 是常壓滅菌還是高壓滅菌,如果同一批滅菌的培養基中大多數或全部汙染,且雜菌種類多樣。
①表現特點。在培養基上、中、下各部位均出現雜菌,那麼這種現象標誌著可能是滅菌不徹底造成的緣故。
②克服辦法。菌袋堆疊方式應有利於滅菌容器內蒸氣暢通,防止滅菌容器內的“死角”產生;高壓滅菌時應排淨冷凝水,預防造成假壓;滅菌操作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
(4)操作不慎造成的汙染 操作技術包括滅菌操作、滅菌後無菌處理、接種過程無菌操作、接種後的培養條件控制等。
①表現特點。操作不慎造成的汙染,雜菌不僅在接種塊周圍,還常在培養料的表面,呈花花點點,不一定集中一處,且有斷斷續續汙染的現象。
②克服辦法。一是不使棉塞受潮。高壓滅菌時,菌瓶(袋)排列時,有棉塞的一端朝內,不靠鍋壁,預先夾層預熱,進氣由小到大,滅菌結束時,讓其自然冷卻,鍋門微開,讓餘熱使棉塞上的水氣蒸發,若一次大開鍋門,冷空氣大量進入鍋內,不僅有雜菌空氣汙染菌瓶(袋)表面,而且棉塞潮溼。
二是接種室或接種箱使用前必須嚴格消毒。三是接種過程要嚴格無菌操作,進入接種室後要少走動、少說話。特別要注意在火焰上方接種;拔出棉塞時不要用力直線上拔,應當旋轉式拔出,避免造成瓶內空氣負壓,外界空氣突然進入;棉塞潮溼應更換為滅菌過的乾燥棉塞;接種時要將瓶口朝下,特別在取出棉塞後瓶口一定要朝下,接種移動過程中接種工具和接種塊在火焰上方無接觸過程接種;菌袋接種時應做好菌種接種前的處理工作。
(5)培養環境造成汙染
①表現特點。接種後菌種或菌袋汙染率低,隨著時間推移汙染率逐漸增高。
②克服辦法。選擇清潔、乾燥、通風的地方為培養場所,並遠離雜菌汙染源;防止人為的和老鼠、蟑螂等為害菌瓶(袋),及時更換受潮的棉塞。
2樓:
原因有幾個。一是菌袋滅菌不徹底。二是菌種帶有雜菌。三是菌袋有微孔。四是環境高溫,高溼。
造成香菇菌種和菌袋汙染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3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在培養料栽培食用菌日益發展的今天,無論是制種還是製作栽培菌袋,汙染率的高低直接影響經濟效益。
制種、制袋過程雜菌汙染是由於外界微生物入侵導致的結果。在目前廣大農村生產食用菌的裝置尚較簡陋,造成汙染的途徑很多,減少汙染主要靠人們認真操作,把好各個無菌操作技術環節。但有的環節是可以通過人為操作來達到降低汙染率,有的環節卻是生產工藝和裝置本身造成的,只有靠工藝改革、裝置改造更新來解決。
造成汙染後,人們不僅要及時觀察鑑別出汙染物,保證菌種、菌袋是純培養的,而且要客觀總結造成汙染的原因,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挽救損失。這樣,才有利於制種、制袋成本的降低和技術操作水平的提高。造成汙染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用於擴大繁殖的菌種本身不是純培養 無論是制種(一級種、二級種、**種)還是製作菌袋,都要使用純種接種培養。用於繁殖擴大的菌種本身若是已汙染的菌種,繁殖擴大到新的培養環境中必然造成新的汙染。
①表現特點。汙染常發生在接種塊之中或周圍,汙染往往是小批量的,汙染雜菌種類與菌種汙染種類相一致。
②克服辦法。這類汙染依靠嚴格控制菌種生產條件和嚴格檢查菌種質量來克服,從瓊脂培養基的試管種就開始質量檢查。以天然固體培養基培養時更要注意細菌汙染和防止雜菌菌絲被香菇菌絲所覆蓋。
同時菌種生產場所應與栽培場所相隔開。
(2)工藝不合理,裝置過於簡陋 香菇熟料栽培都要經過常壓或高壓滅菌,使培養基達到無菌後再接種純培養。但目前制種、制袋每個環節的裝置是分散的,不能形成一個流水作業線,且滅菌、冷卻、接種環境均難達到基本無菌要求,造成無菌培養基重新汙染,浪費大量人力和燃料。特別是培養基滅菌後的冷卻過程,隨著溫度的降低,氣體體積縮小,造成瓶(袋)內氣壓降低,冷卻室空間的雜菌不僅附著在菌瓶(袋)表面,而且隨著瓶(袋)內外氣壓的動態平衡而進入瓶內或袋內而汙染。
當棉塞受潮或菌袋破損時,汙染機會更多。憑藉經驗而採取一些藥物消毒、操作時間選擇、冷卻時門窗的控制等措施雖然對降低汙染率有一些作用,但不能從根本上克服汙染率高的問題,用這種粗放的工藝和簡陋的裝置進行大規模生產必然造成重大汙染損失。
①表現特點。汙染雜菌的部位、種類無規律性。
②克服辦法。提倡規模生產,具有符合微生物傳播規律的合理規範的生產工藝,根據微生物傳播規律和流水作業規程規劃設計,原料加工、儲存、製作為有菌區,菌袋培養為無菌區,提倡採用雙門滅菌裝置將有菌區和無菌區分開;冷卻室和接種室配有空氣過濾裝置,使用高效低毒空間藥劑。
(3)培養基滅菌不徹底造成的汙染 是常壓滅菌還是高壓滅菌,如果同一批滅菌的培養基中大多數或全部汙染,且雜菌種類多樣。
①表現特點。在培養基上、中、下各部位均出現雜菌,那麼這種現象標誌著可能是滅菌不徹底造成的緣故。
②克服辦法。菌袋堆疊方式應有利於滅菌容器內蒸氣暢通,防止滅菌容器內的“死角”產生;高壓滅菌時應排淨冷凝水,預防造成假壓;滅菌操作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
(4)操作不慎造成的汙染 操作技術包括滅菌操作、滅菌後無菌處理、接種過程無菌操作、接種後的培養條件控制等。
①表現特點。操作不慎造成的汙染,雜菌不僅在接種塊周圍,還常在培養料的表面,呈花花點點,不一定集中一處,且有斷斷續續汙染的現象。
②克服辦法。一是不使棉塞受潮。高壓滅菌時,菌瓶(袋)排列時,有棉塞的一端朝內,不靠鍋壁,預先夾層預熱,進氣由小到大,滅菌結束時,讓其自然冷卻,鍋門微開,讓餘熱使棉塞上的水氣蒸發,若一次大開鍋門,冷空氣大量進入鍋內,不僅有雜菌空氣汙染菌瓶(袋)表面,而且棉塞潮溼。
二是接種室或接種箱使用前必須嚴格消毒。三是接種過程要嚴格無菌操作,進入接種室後要少走動、少說話。特別要注意在火焰上方接種;拔出棉塞時不要用力直線上拔,應當旋轉式拔出,避免造成瓶內空氣負壓,外界空氣突然進入;棉塞潮溼應更換為滅菌過的乾燥棉塞;接種時要將瓶口朝下,特別在取出棉塞後瓶口一定要朝下,接種移動過程中接種工具和接種塊在火焰上方無接觸過程接種;菌袋接種時應做好菌種接種前的處理工作。
(5)培養環境造成汙染
①表現特點。接種後菌種或菌袋汙染率低,隨著時間推移汙染率逐漸增高。
②克服辦法。選擇清潔、乾燥、通風的地方為培養場所,並遠離雜菌汙染源;防止人為的和老鼠、蟑螂等為害菌瓶(袋),及時更換受潮的棉塞。
香菇菌種怎樣培養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