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祖昱聶朵兒
白朮性味歸經】苦、甘,溫。歸脾、胃經。
【功能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洩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應用】
1.用於脾胃虛弱,食少脹滿,倦怠乏力,洩瀉。補脾胃可與黨參、甘草等配伍;消痞除脹可與枳殼等同用;健脾燥濕止瀉可與陳皮、茯苓等同用。
2.用於水濕停留、痰飲、水腫。治寒飲可與茯苓、桂枝等配伍;治水腫常與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
3.用於表虛自汗。本品與黃芪、浮小麥等同用,有固表止汗之功,可治表虛自汗。
此外,本品又可用於安胎,治妊娠足腫、胎氣不安等症,有內熱者,可與黃芩等配伍;腰痠者可與杜仲、桑寄生等同用。
蒼朮【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脾、胃、肝經。
【功能主治】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明目。用於脘腹脹滿,洩瀉水腫,腳氣痿躄,風濕痺痛,風寒感冒,夜盲。
【應用】
1.用於濕阻脾胃、脘腹脹滿,寒濕白帶,溼溫病以及濕熱下注、腳膝腫痛、痿軟無力。治濕阻脾胃,而見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倦怠乏力、舌苔白膩厚濁等症,常與厚朴、陳皮等配伍應用;治寒濕白帶,可配白芷同用。
如濕熱白帶,又可配知母、苦參、墓頭回;濕熱下注、腳膝腫痛、痿軟無力,可配黃柏、牛膝、薏苡仁等同用;溼溫病證可配石膏、知母等同用。
2.用於風濕痺痛、肢體關節疼痛。與羌活、獨活等同用。
3.用於風寒表證。與羌活、細辛、防風等同用。
4.用於夜盲、眼目昏澀。與豬肝或羊肝、石決明等配伍同用。
2樓:查陶貊春梅
都是菊科植物的根,但是種植源不同,鑑別主要看性狀。還有顯微結構,化學成分又有很多差異!
它們的主治也是不同的!乙個屬於健脾補氣的藥物,一顆屬於祛濕健脾的藥物,臨床運用也不一樣!
可以寫篇**了!可以寫出6000字!你到底想知道哪方面的區別!
3樓:刁姝環曼文
兩者都可以健脾祛濕,白朮偏於利水祛濕,蒼朮燥濕.
4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幾位都回答的很正確 我就補充一點 生白朮偏向於利水 去痰飲 炒白朮偏向於健脾燥濕
5樓:偶地蒐藏
白朮與蒼朮的共同點是:同有燥濕健脾的作用。
不同點:白朮偏重補,蒼朮偏重燥。
6樓:匿名使用者
兩者都可以健脾祛濕,白朮偏於利水祛濕,蒼朮燥濕.白朮. 補氣祛濕利水. 虛者用之
蒼朮. 燥濕.陽明經藥.治萎. 祛經略髓骨之溼.(本草言)
7樓:是個愛分享的大大
白朮屬於補氣藥,蒼朮屬於化濕藥,兩者均能健脾、燥濕,**脾失健運、濕濁中阻之證。
不同點從功效和主治兩方面來看:白朮功偏補氣健脾,宜於脾虛溼阻者;蒼朮苦溫燥濕力強,宜於寒濕阻滯中焦而脾虛不明顯者。此外,白朮還能固表止汗、利水退腫、益氣安胎,**氣虛自汗、脾虛水腫、痰飲及胎動不安等證;蒼朮尚能祛風溼、發汗解表、明目、**風濕痺痛、外感風寒夾濕之表證及夜盲症。
白朮偏於健脾,故多用於脾胃氣虛。蒼朮燥性較大偏於祛濕,故多用於**濕困脾陽或濕重的「著痺」。
本文由上海中公教育醫療衛生考試網提供
8樓:蘋果園裡的梔子
兩者都可以健脾祛濕,白朮偏於利水祛濕,蒼朮燥濕.
不同點:白朮以益氣健脾為主,多用於脾虛濕困而偏於虛證者;
蒼朮以苦溫燥濕健脾為主,適用於濕濁內阻而偏於實證者。
此外,白朮還能利尿、止汗、安胎;蒼朮還能發汗解表、祛風溼、明目。
都是菊科植物的根,但是種植源不同,鑑別主要看性狀。還有顯微結構,化學成分又有很多差異!
它們的主治也是不同的!乙個屬於健脾補氣的藥物,一顆屬於祛濕健脾的藥物,臨床運用也不一樣!
蒼朮和白朮的作用是一樣的嗎,白朮的作用與功效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 燥濕利水 止汗 安胎的作用。蒼朮健脾,燥濕,解鬱,辟穢,散寒解表。蒼朮和白朮都是健脾燥濕藥。兩藥都具有調節胃腸功能的作用。蒼朮偏重於燥濕,而白朮偏重於健脾。蒼朮健脾不如白朮,白朮燥濕不如蒼朮。確切地講,白朮是健脾利濕藥,因白朮有弱的利尿作用,而蒼朮沒有利尿作用。著名的利尿方五苓散,...
中藥蒼朮的功效和主治是什麼,白朮 蒼朮這兩味中藥有什麼作用?
蒼朮 性味歸經 辛 苦,溫。歸脾 胃 肝經。應用 1.用於溼阻脾胃 脘腹脹滿,寒溼白帶,溼溫病以及溼熱下注 腳膝腫痛 痿軟無力。治溼阻脾胃,而見脘腹脹滿 食慾不振 倦怠乏力 舌苔白膩厚濁等症,常與厚朴 陳皮等配伍應用 治寒溼白帶,可配白芷同用。如溼熱白帶,又可配知母 苦蔘 墓頭回 溼熱下注 腳膝腫痛...
《漢書》與《史記》在體例與內容上的異同點
鍛鐵嵇康 史記 是一部通史,漢書 則是一部斷代史。漢書 把 史記 的 本紀 省稱 紀 列傳 省稱 傳 書 改曰 志 取消了 世家 漢代勳臣世家一律編入傳。這些變化,被後來的一些史書沿襲下來。漢書 新增加了 刑法志 五行志 地理志 藝文志 刑法志 第一次系統地敘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體的律令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