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外書伴
地球自轉一周是一天。
現在用我們的 計時系統 計出來的時間 比 地球自轉一周「快」 一點點。這一點點累積幾年(1-2年、甚至好幾年)就快了差不多1秒,這時就要把我們的鐘錶 撥慢1秒,這就是「閏秒」。
「閏秒」就是在格林尼治時間12月31日或6月30日的最後一分鐘有61秒。
古時候計量時間的工具是什麼?
2樓:高樓居士
遠古時候日晷,發明人已。
經不祥,日晷樣子就好像是陀螺那樣,上面插一根鐵或者石頭,通過石頭指示輪盤上的刻度從而知道時間。
然後是利用銅壺計時,最早的銅壺,聽說產生在周朝,青銅器時期,銅壺裡面裝有水,通過滴水,計時,銅壺上有一浮標作用的標尺,水位下降,木頭下降並指示出相應的時辰。
ps以下是計時工具的發展過程。
從日晷到銫原子鐘。
在古代,人們沒有計量時間的工具,只是以太陽公升降來判斷時間的早晚,因此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語。但是,中華民族是乙個充滿智慧型的民族,早在周漢時期,就有了計量時間的儀器。最早的計時器是一種水時計——漏壺,據《隋志》記載:
「漏刻之制,蓋始於黃帝。」足見其出現之早。
漏壺 日晷。
另一種計時器叫做日晷,它是在圓形的石板中間豎立一根鐵針,石板周圍刻著時辰標記,隨太陽的東昇西落,鐵針的影子就能指示出時間來。元代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立的觀星台,表高40尺,圭長128尺,重18噸,使日影長度讀數可准到公釐。
至今,北京故宮博物院還存有日晷這一古老的優秀文化遺產。
十六世紀中葉,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從教堂中的吊燈中受到啟示,發明了擺鐘,從此鐘錶就誕生了。不過,當時鐘錶極其簡陋,只有一根指示「小時」的時針,只有到了十八世紀才出現了分針,秒針是在十九世紀才出現的。人們將一天分為24小時,1小時60分鐘,1分鐘60秒。
一秒鐘就是乙個平均太陽日的1/86400。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鐘錶業也在飛速發展。從機械擺鐘到電子手錶,各種鐘錶,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對於我們日常中的計時,這些鐘錶就已足夠了。
但是,地球的自轉並不是一天 24小時絲毫不差,它在10年左右就會相差一秒。例如2023年就要潤一秒鐘。因此,更精確的計時標準勢在必行。
2023年第十三屆國際權度會議通過了新的時間標準:
1秒鐘=銫原子振動9192631770次所經歷的時間。
這種銫原子鐘即使用三十萬年,誤差僅一秒!2023年的潤秒就是由這一銫原子鐘所確定的。目前,科學家們又在探索更高標準的計時系統,理論上預言用雷射所建立起來的時間標準的精度還可以提高一萬倍!
下次閏秒是幾幾年
3樓:虎踞江南
閏秒的調整時間由國際計量局統一規定在年底(12月31日)或年中(6月30日)。最近幾次的調整時間分別為:2023年、2023年、2023年的12月31日+1秒,2023年6月30日+1秒。
下一次的「閏秒」的出現時間,由於毫無規律,所以暫時還無法推算。
據介紹,從2023年至今,一共出現了24個閏秒。閏秒沒有規律可循,從2023年起,連續7年沒有出現閏秒。那一段時間,有人推測,地球自轉一直加快,可能要出現「負閏秒」了。
但是,這個「負閏秒」最終沒有出現。2023年元旦前,人們迎來了又一次閏秒;2023年元旦前又出現了一次閏秒。「這次和上次閏秒相比,相隔了3年多,也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的第三次閏秒。
4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1月1日也出現了閏秒。
2023年是閏月是農曆幾月
5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2023年,無閏月,公曆閏年,共366天,53周。農曆丙申年(猴年),共355天。21世紀第2個1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7周年。
閏月(leap month),是一種曆法置閏方式。在亞洲(尤其在中國),閏月特指漢歷(民間亦稱農曆)每逢閏年增加的乙個月(為了協調回歸年與漢歷年的矛盾,防止漢歷年月與回歸年及四季脫節,每2至3年置1閏,古代曾採用19年置7閏的閏周,到唐代的《麟德歷》時廢除了固定閏周,採用無節令月置閏,因此是該閏時置閏)。有時,閏月也指公曆的閏年中包含閏日的月份(即公曆閏年的2月)。
擴充套件資料:
閏月計算法。
農曆年中月以朔望月長度日為基礎,所以大月為30日,小月為29日。為保證每月的頭一天(初一)必須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過嚴格的觀測和計算來確定。
因此,農曆中連續兩個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還出現過如2023年。
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
一、十二連續四個月是大月的罕見特例。
那麼多長時間加乙個閏月,最好的辦法就是求出回歸年日數與朔望月的日數的最小公倍數:我們希望m個回歸年的天數與n個朔望月的天數相等,也就是應有等式:
m×在這個等式中我們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們的比例:
其近似值為:
在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歸年的數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數目。例如第六個分數式。
表示19個回歸年中必須加7個閏月。
19個回歸年中加7個閏月的結果比較:
19個回歸年=19×天)
乙個朔望月有天,235個朔望月=235×天)
19個回歸年中加7個閏月後,矛盾消除得只差:天)——即2小時9分多,這已經是夠精確的了。
所以,農曆就採用了19年加7個閏月的辦法,即「十九年七閏法」,把回歸年與農曆年很好地協調起來,使農曆的元旦(春節)總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個朔望月稱之為「閏周」。
農曆置閏的方法可以使農曆年的平均長度接近回歸年,而農曆中的月又有鮮明的月相特徵,保持了陽曆和陰曆兩全其美的特點。
6樓:一波又起
1995 閏八月 1998 閏五月 2001 閏四月 2004 閏二月。
2006 閏七月 2009 閏五月 2012 閏四月 2014 閏九月 2017 閏六月 2020 閏四月 2023 閏二月。
2025 閏六月 2028 閏五月 2031 閏三月 2033 閏冬月 2036 閏六月 2039 閏五月 2042 閏二月。
所以2023年不閏月,2023年閏六月。
7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閏3月,我剛看了日曆。農曆有兩個三月。
8樓:山里的孩紙是我
農曆10月 先是小月 再是大月。
請問光年問題怎麼理解?
9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光年是距離單位。前面幾位已經給出了很準確的概念。
針對你2、3問題的回答:在相對論理論中,沒有絕對時空的概念。也就是說,不同的觀測者的時間也是不同的,「尺縮」的程度取決於參考係的速度。
「但在飛船上,時間還是一樣流動的,所以在飛船上所花的時間還是10萬年,人還是會死的」這句話是錯誤的,飛船上的人的時間與觀測者已經不一致了。詳情可以baidu一下「雙生子佯謬」。
10樓:匿名使用者
-船上的人員感受到的旅程實際只有數分鐘。因為船上的人員看來整個銀河系被壓扁到了幾光分,他們只需要跑幾光分的距離就能從銀河系一頭跑到另一頭。
這就是所謂的「尺縮」。-
11樓:專用空姐
3、既然是接近光速的宇宙船,為什麼從初始地到達目的地只需要幾分鐘時間?
汗。這個是假設問題吧?怎麼說的好像是已經試過了呢。
12樓:猴猴大仙
還有鐘慢效應,人在以光速的速度前進的時候時間會停止,這是對於地球上的而言的,所以接近光速時,只要幾分鐘。
但在飛船上,時間時間相對於太空人還是一樣流動的,所以在飛船上所花的時間還是10萬年,太空人還是會死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對於飛船上的人來說,仍然花費了10萬年時間。
14樓:匿名使用者
光年是個距離單位,絕對的天文數字。一光年就是光走一年的路程。光速=300,000,000公尺/秒。一年有多少秒自己慢慢乘一下也就知道了(如果不算潤年和潤秒的話)..
15樓:殘缺dè記憶
光年是長度單位。
是光在一年中所行走的路程。
謝頂是怎麼回事,請問謝頂是怎麼回事
引起脫髮的原因 有先天性或後天性的因素 有的是因為頭皮的某些疾病 如黃癬 水痘 癰 癤等 後遺瘢痕而致頭髮不生 有時全身性疾病 如猩紅熱 傷寒 麻疹 產後大出血 急性熱病後 長期消耗性疾病後期 也可以引起脫髮 再有就是青壯年男子好發的早禿 俗稱 謝頂 多為脂溢性脫髮。此外 懷孕以及某些口服避孕藥 致...
請問這是怎麼回事,請問這是怎麼回事? 50
樑友桃 你這有可能是網路不行,沒有網或者是系統,出現了故障,應該重灌系統 繪畫者 我也想問你呢?這是怎麼回事?是你的題沒有寫完嗎,只寫了一個這麼模糊的東西上來,怎麼給你解答呢! 田飛虎 可能是你這個版本什麼的不對。你再重新弄一個試一下。 你這個電腦是不是有幾個使用者?你所登入的這個使用者不是最高許可...
請問這是怎麼回事,請問這是怎麼回事呢?
三月方川 你好,根據描述考慮手癬或溼疹的可能性比較大,手癬是真菌感染引起,溼疹是過敏引起的。建議醫院檢查一下真菌,確診手癬可以外用金達克寧早晚各一次,確診溼疹建議外用派瑞鬆早晚各一次。請問這是怎麼一回事? 博納旺蒂 我上次也這樣,然後我也重啟了。然後就一直沒事了 傑哥灑 重新啟動試試重新啟動試試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