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陽光點的燦爛點
1、小調式是由七個音構成,共分為自然小調、和聲小調和旋律小調三種。
小調式的特點是:色彩柔和、暗淡。自然小調的音階排列符合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的音階結構。
2、大調式也叫大調,由七個音構成,共分為自然大調、和聲大調和旋律大調三種,其中,自然大調最為常用。
大調式的特點是:色彩明亮、開闊。自然大調的音階排列符合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的音階結構,它也是被應用最廣泛的調式。
擴充套件資料:
小調式為西方傳統調式之一,由七個音組成,共有四種。
1、自然小調式:
音階結構為大調的6 7 1 2 3 4 5 6,各音級間的關係為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
2、和聲小調式:
和聲小調式的結構是在自然小調的基礎上公升高7級音,即6 7 1 2 3 4#5 6,各音級間的關係為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增二度、小二度。
3、旋律小調式:
旋律小調式的上行是在自然小調的基礎上公升高6、7級音,即6 7 1 2 3#4#5 6,各音級間的關係為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而下行時其音階結構與自然小調式相同,也就是說還原。
4、小調式和弦:
小調式的
一、三、五級為穩定音級,合起來成為乙個小三和弦;其最大特點是主音與其上方三度音構成小三度音程。
2樓:一文壹心
我的解釋專業性強,不可能太通俗!如果有**理論基礎,還是會有大收穫的。以前在調式的問題中談到過此類問題!
可以翻看從前的回答!大調常見的三種型別,自然大調,和聲大調與旋律大調,主音上方三度都是大三度,主和弦都是大三和弦,三種依次大調色彩越來越少,小調性越來越強。其中的變化在六級、七級音上。
如果旋律大調**音降低半音,就成自然小調了。其中奧秘體會到了吧?
旋律多用大三和弦分解,或用大三和弦做骨架,多用一級到五級的進行,大調性就凸顯出來了。如如春作品《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乙個方向吹》首段小調,多是小三和弦分解,小調特點明顯,憂鬱、黯淡,中段大調,同樣主題變成大三和弦分解,色彩明亮,富有幻想性,調式對比強烈感人。
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主題雖然不是純粹分解和弦,用級進的音程柔化了和弦音調,但和弦骨架清晰,大調性格不會被遮蓋。
再如《那不是我》小調式色彩,但不穩定,調式色彩在兩個小調間變換,富有表現力。
3樓:匿名使用者
大調式和小調式也可以稱作大音階和小音階,其中的原因在上面已經講 過了。調式的種類很多,但應用最廣的是這兩種。尤其是自然大音階,幾乎 在世界各民族都能找到。
自 18 世紀以來,大小調式體系是歐洲**理論的核 心,影響之大是無與倫比的。
自然大音階由七個音組成,其音程間隔為全—全—半—全—全—全—半 的基礎是七個自然音級,而七個自然音級是建立在五度相生的基礎上的。我 們可以隨意以乙個音為主音,按純五度的關係向上、下兩個方向尋找其它的 音,比如從 c 開始,會得出 f←(c)→g→d→a→e→b。將這七個音由主音 開始向上排列,正好是自然大音階 do,re,mi,fa,so,la,si。
假定以 g 為主音,可以得出 c←(g)→d→a→e→b→#f,排列成音階的樣式就是 g—a—b—c—d—e—#f,其唱名仍然是 do,re,mi,fa,so,la,si。可見, 同樣的音程結構可以在任何音高上實現;換言之,只要附合這樣的音程結構, 就是這一種調式,不論其音名是什麼。
在大調式中,第ⅰ、ⅲ、ⅴ級音(即 do、mi、so)是穩定音,其中又以 ⅰ級(主音)最為穩定,ⅲ級和ⅴ級音次之。調式中的其餘各音是不穩定音, 在**的進行中,不穩定音有向穩定音進行的傾向。最不穩定的是ⅳ級和ⅶ 級,即 fa 和 si;由於 mi—fa 之間、si—do 之間是半音,而 mi 和 do 是穩定 音級,所以 fa 進行到 mi 的傾向十分明顯,si 進行到 do 的傾向則更強烈一 些。
這種由不穩定到穩定的進行叫做「解決」。
自然大調式中的三個主要和弦,主和弦、屬和弦和下屬和弦都是大三和弦,這使它帶有明朗、剛健的色彩。 除了自然大調式以外,還有「和聲大調式」和「旋律大調式」。這兩種調式具有大調式的基本特點,但又與自然大調式的結構有所區別。
和聲大調式的音階是在自然大音階的基礎上降低ⅵ級音,結構為全—全—半—全—半—增—半。在ⅵ級和ⅶ級之間形成的增二度音程是和聲大調式的特徵。旋律 大調式有些特別,它在上行時與自然大調式完全一樣,下行時卻降低ⅵ、ⅶ 兩個音級。
下面是三種大調式的音階,順序是 1,自然大調式:2,和聲大調 式:3,旋律大調式(均以 c 為主音):
同大調式一樣,小調式也有「自然小調式」、「和聲小調式」、「旋律 小調式」三種。
自然小調式是直接從自然大調式轉化而來的,也是由七個自然音級組成,只是用 la 做主音,即 la,si,do,re,mi,fa,so,la。其音程結構 為全—半—全—全—半—全—全。小調式的第ⅰ、ⅲ、ⅴ級音(即 la、do、 mi)也是調式中的穩定音級,但是,它的三個主要和弦(主和弦、屬和弦、 下屬和弦)都是小三和弦,這使得它帶有柔和、暗淡的色彩。
此外,由於自 然小調式的ⅶ級音到主音不是半音關係,所以不具有導音的強烈傾向性。
和聲小調式是在自然小音階的基礎上公升高ⅶ級音形成的,音程結構為全—半—全—全—半—增—半,用唱名來說就是 la、si、do、re、mi、fa、# so、la。這樣等於是「製造」了乙個導音,加強了調式的推動力。不過,在 ⅵ級和ⅶ級之間的增二度很彆扭,既不好唱,也不好聽。
為了避免這個不利 因素,在作曲時通常不使這兩個音連續進行。和聲小調式是一種廣泛使用的 調式,在歐洲傳統**中它的使用頻率超過自然小調式。
旋律小調式的音階在下行時同自然小調式完全一樣,上行時則將ⅵ級音和ⅶ級音都公升高。其目的是既保留導音的推動力,由避免出現增二度音程。 下面是以 a 為主音的三種小調式的音階,順序為:
1,自然小調式;2,和聲 小調式;3,旋律小調式:
將自然大調式和自然小調式的結構比較一下,可以得出一些很有意思的 結論。在自然大調式的基礎上降低ⅲ級、ⅵ級和ⅶ級音,就變成了自然小調 式;反之,將自然小調式的ⅲ級、ⅵ級和ⅶ級音公升高就會變成自然大調式。 這說明這三個音對於大調、小調之間不同的調式色彩起主要作用,也就是說, 一旦改變了這三個音,就等於是讓另一種調式色彩滲透進來。
例如,和聲大 調式是降低了自然大調式的ⅵ級音而來的,這就使它多少滲入了一些小調的 色彩。旋律大調式不僅降低了ⅵ級音,同時還降低ⅶ級音,實際上已經成為 介乎大、小調之間的「混血兒」。但是,ⅲ級音無論如何不能改變,因為這 個音一旦改變的話,就徹底地成為另一種調式、而不僅是被滲透了。
歸納起 來講,大調式的ⅰ級音和ⅲ級音之間必須是大三度,這樣,主和弦就必定是 大三和弦;小調式的ⅰ級音和ⅲ級音之間必須是小三度,主和弦必定是小三 和弦。ⅵ級音和ⅶ級音則兩種調式之間的「橋梁」。
4樓:匿名使用者
單說就是音與音之間的距離關係,是半音(最小的距離,取決於音的震動)還是全音呢?(2個半音的差別)
那麼大調是全全半全全全半,小調就是全半全全半全全
最沒有概念的一種說法就是大調的開頭音往後退3個音,例如c往後的3個音(cba) a就是c的小調的主音,就這麼些了,這是最基本的
至於大三和弦或者小3和弦呢!!首先,和弦是由3個或者以上的音組成的,他們的關係跟音程有關(就是距離超過半音全音的東西)
大三和弦是由乙個大3到乙個小3音程組成例如ceg,c到e是大三,e到g是小3
那麼小三和弦呢?倒過來,由乙個小三到乙個大三音程例如c降eg,c到降e是小三,降e到g是大三。
總體來說,它們之間的區別就取決於組成他們那一系列的音級之間的距離,但是具體的東西就是不同的兩個東
5樓:匿名使用者
大調是明朗的
小調是憂傷的.
大調音階就是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小調音階就是la si do re mi fa sol la
6樓:匿名使用者
c大調就是從1開始
c小調就是從6開始
1 2 3 4 5 6 7是大調
6 7 1 2 3 4 5是小調
7樓:匿名使用者
大調式是由七個音組成的一種調式,其中穩定音合起來構成乙個大三和弦。
大調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的第三音的關係為大三度,因為這個音程是最能說明大調的色彩。
大調式又可以劃分為三種形式:
自然大調
和聲大調
旋律大調
大調與小調式什麼意思,音樂中的大調與小調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大調的就是一般一首曲子或一條旋律以1音開始或結尾 小調就是一般一首曲子或一條旋律以6音開始或結尾 大調和小調的最明顯的區別是主音 第乙個音 到第三個音之間的色彩感,大調式大三度,小調是小三度。12345就是大調的感覺,12b345就是小調的,67 123是大調的,67123就是小調的。大調音階123...
寫出e和聲小調的調式音階,寫出G大調,e和聲小調各音階上的三和絃,並寫出各級三和絃的標記與型別
e小調是一個於e音開始的 的小調,組成的音階有e 升f g a b c d及e 自然小調 e小調是一個有1個升號的調。通常有三和絃 三個音的和絃 七和絃 四個音的和絃 九和絃 五個音 十一和絃 六個音 十三和絃 七個音 非三度和絃,通常有 掛留和絃 強力和絃 即五和絃 等。然而,並沒有什麼32和絃 ...
有什麼更簡單的方法理解,調式音階,調式音級,調名與調號
調式音級 各種調式中的每乙個音,都叫調式音級.如大小調式體系中的大調式 或小調式 i 級音主音,v 級音屬音,iv 級音下屬音.主音,屬音,下屬音等是調式音級的名稱.五聲調式體系中的宮調式 i 級音宮音,ii 級音商音,iii 級音角音,v 級音徵音,vi 級音羽音.宮商角徴羽是五聲調式音級名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