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常態的內涵和特徵是什麼 政治經濟學

時間 2021-08-30 09:50:35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先富,帶動發展中國家後富。

《形勢與政策》中的經濟新常態的內涵和特徵是什麼?

2樓:司馬鑄劍

新常態特徵:

從消費需求看,過去我國消費具有明顯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徵,現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保證產品質量安全、通過創新供給啟用需求的重要性顯著上升,必須採取正確的消費政策,釋放消費潛力,使消費繼續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發揮基礎作用.

從投資需求看,經歷了30多年高強度大規模開發建設後,傳統產業相對飽和,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一些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大量湧現,對創新投融資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須善於把握投資方向,消除投資障礙,使投資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關鍵作用.

從出口和國際收支看,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前國際市場空間擴張很快,出口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能,現在全球總需求不振,我國低成本比較優勢也發生了轉化,同時我國出口競爭優勢依然存在,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正在同步發生,必須加緊培育新的比較優勢,使出口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支撐作用.

從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看,過去供給不足是長期困擾我們的一個主要矛盾,現在傳統產業供給能力大幅超出需求,產業結構必須優化升級,企業兼併重組、生產相對集中不可避免,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加凸顯,生產小型化、智慧化、專業化將成為產業組織新特徵.

從生產要素相對優勢看,過去勞動力成本低是最大優勢,引進技術和管理就能迅速變成生產力,現在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農業富餘勞動力減少,要素的規模驅動力減弱,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必須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新引擎.

從市場競爭特點看,過去主要是數量擴張和**競爭,現在正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統一全國市場、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是經濟發展的內生性要求,必須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形成統一透明、有序規範的市場環境.

從資源環境約束看,過去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空間相對較大,現在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必須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推動形成綠色低碳迴圈發展新方式.

從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看,伴隨著經濟增速下調,各類隱性風險逐步顯性化,風險總體可控,但化解以高槓杆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徵的各類風險將持續一段時間,必須標本兼治、對症下藥,建立健全化解各類風險的體制機制.

從資源配置模式和巨集觀調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邊際效果明顯遞減,既要全面化解產能過剩,也要通過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探索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必須全面把握總供求關係新變化,科學進行巨集觀調控.

總結: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階、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當前我國經濟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新常態的內涵和特徵是什麼?

3樓:拉著你的手

主要特徵:新常態主要有四個特徵:

一是中高速。國家***副祕書長王一鳴認為,從速度層面看,經濟增速換擋回落、從過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長轉為7%—8%的中高速增長將是新常態的最基本特徵。

環顧世界,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後,都會出現增速“換擋”現象:2023年—2023年,日本gdp年均增速為9.7%,2023年—2023年期間回落至4.

26%,2023年—2023年期間更是降至0.86%;2023年—2023年期間,韓國gdp年均增速為8.02%,2023年—2023年期間僅為4.

07%;2023年—2023年期間,我國臺灣地區gdp年均增長8.62%,2023年—2023年期間下調至4.15%。

國家資訊中心首席經濟師範劍平分析,中國是一個發展很不平衡的大國,各個經濟單元能接續發力、綿延不絕,導致發展能量巨大而持久,因而中國經濟有望在7%—8%的中高速擋執行一段時間。

二是優結構。從結構層面看,新常態下,經濟結構發生全面、深刻的變化,不斷優化升級。產業結構方面,第三產業逐步成為產業主體;需求結構方面,消費需求逐步成為需求主體;城鄉區域結構方面,城鄉區域差距將逐步縮小;收入分配結構方面,居民收入佔比上升,更多分享改革發展成果。

在這些結構變遷中,先進生產力不斷產生、擴張,落後生產力不斷萎縮、退出,既湧現一系列新的增長點,也使一些行業付出產能過剩等沉重代價。

三是新動力。從動力層面看,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將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2023年至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年均增速高達35.

6%,而到2023年降至12.2%,今年1至5月僅為5.8%。

製造業的持續艱難表明,隨著勞動力、資源、土地等**上揚,過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驅動的經濟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必須把發展動力轉換到科技創新上來。

四是多挑戰。從風險層面看,新常態下面臨新的挑戰,一些不確定性風險顯性化。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執行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但樓市風險、地方債風險、金融風險等潛在風險漸漸浮出水面。這些風險因素相互關聯,有時一個點的爆發也可能引起連鎖反應。

綜合這些特徵不難看出,我國當前的經濟新常態,實質上就是經濟發展告別過去傳統粗放的高速增長階段,進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續的中高速增長階段

4樓:雨與傘的對話

新常態特徵:

從消費需求看,過去我國消費具有明顯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徵,現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保證產品質量安全、通過創新供給啟用需求的重要性顯著上升,必須採取正確的消費政策,釋放消費潛力,使消費繼續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發揮基礎作用.

從投資需求看,經歷了30多年高強度大規模開發建設後,傳統產業相對飽和,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一些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大量湧現,對創新投融資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須善於把握投資方向,消除投資障礙,使投資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關鍵作用.

從出口和國際收支看,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前國際市場空間擴張很快,出口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能,現在全球總需求不振,我國低成本比較優勢也發生了轉化,同時我國出口競爭優勢依然存在,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正在同步發生,必須加緊培育新的比較優勢,使出口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支撐作用.

從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看,過去供給不足是長期困擾我們的一個主要矛盾,現在傳統產業供給能力大幅超出需求,產業結構必須優化升級,企業兼併重組、生產相對集中不可避免,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加凸顯,生產小型化、智慧化、專業化將成為產業組織新特徵.

從生產要素相對優勢看,過去勞動力成本低是最大優勢,引進技術和管理就能迅速變成生產力,現在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農業富餘勞動力減少,要素的規模驅動力減弱,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必須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新引擎.

從市場競爭特點看,過去主要是數量擴張和**競爭,現在正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統一全國市場、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是經濟發展的內生性要求,必須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形成統一透明、有序規範的市場環境.

從資源環境約束看,過去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空間相對較大,現在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必須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推動形成綠色低碳迴圈發展新方式.

從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看,伴隨著經濟增速下調,各類隱性風險逐步顯性化,風險總體可控,但化解以高槓杆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徵的各類風險將持續一段時間,必須標本兼治、對症下藥,建立健全化解各類風險的體制機制.

從資源配置模式和巨集觀調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邊際效果明顯遞減,既要全面化解產能過剩,也要通過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探索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必須全面把握總供求關係新變化,科學進行巨集觀調控.

總結: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階、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經濟新常態的內涵與實質分別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經濟新常態的內涵:

首先是速度,即“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

多年的高速發展之後,中國經濟的傳統競爭優勢變弱,潛在增長率開始下降,面臨著“三期疊加”所帶來的挑戰,經濟增速放緩不可避免。

與此同時,考慮到此前積累的諸多矛盾和挑戰,以及繼續強行維持高增長所可能付出的代價,國家也有意增加了對經濟增速放緩的容忍度,從而讓一直緊繃的增長之弦有喘息調整之機。

其次是結構,即“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雖然在新常態下,經濟增速會有所放緩,但不能簡單地認為增速放緩就是新常態。一般而言,評價經濟發展的標準可以分為兩種——速度和質量。

新常態下,對速度的追求雖有所降低,但對質量的提升卻更加重視,這就要求經濟執行的結構更優、效率更高。而這也正是一段時期以來,中國經濟所發生的最大變化。最後是動力,即“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多年來,中國經濟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屬於投資驅動型,靠的是低成本要素的大量投入,雖然成果顯著,卻也“後患無窮”。而新常態就是要改變這一粗放的增長模式,逐步向集約的發展模式轉變。

但在轉變過程中,既不能讓增速放緩變成一落千丈,又要實現結構更優、效率更高,這意味著不能再依賴於傳統的經濟增長引擎,而只能更多地向創新要動力。

經濟新常態的實質:

新常態之“新”,意味著不同以往;新常態之“常”,意味著相對穩定。決策層首次以新常態來判斷當前中國經濟的特徵,並將之上升到戰略高度,表明了**對當前中國經濟增長階段變化規律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同時也決定了未來中國巨集觀經濟政策的選擇基調。

所以說,新常態不僅是經濟轉型的過程,同時也是風險釋放的過程,如果不主動積極作為,就會出現經濟增速大幅放緩,社會發展停滯不前,甚至掉進“中等收入陷阱”。

九大趨勢變化:

1、從消費需求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

2、從投資需求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一些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大量湧現。

3、從出口和國際收支看,我國低成本比較優勢發生了轉化,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正在同步發生。

4、從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看,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凸顯,生產小型化、智慧化、專業化將成產業組織新特徵。

5、從生產要素相對優勢看,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農業富餘人口減少,要素規模驅動力減弱,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

6、從市場競爭特點看,市場競爭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

7、從資源環境約束看,環境承載能力已達到或接近上限,必須推動形成綠色低碳迴圈發展新方式。

8、從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看,經濟風險總體可控,但化解以高槓杆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徵的各類風險將持續一段時間。

9、從資源配置模式和巨集觀調控方式看,既要全面化解產能過剩,也要通過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探索未來產業發展方向。

什麼是中國經濟新常態,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趨勢性變化有哪些

中國經濟新常態就是經濟結構的對稱態,在經濟結構對稱態基礎上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包括經濟可持續穩增長。經濟新常態是調結構穩增長的經濟,而不是總量經濟 著眼於經濟結構的對稱態及在對稱態基礎上的可持續發展,而不僅僅是gdp 人均gdp增長與經濟規模最大化。經濟新常態就是用增長促發展,用發展促增長。經濟新常態...

什麼改革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必然選擇,要在已有的

三克油馬吃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必然選擇,要在已有工作和成效的基礎上再接再厲,在目標 任務 方式 政策 路徑 舉措等方面進一步前進。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 一是中高速增長 二是優化結構 三是發展新經濟提升新動力 四是多挑戰。中國 十三五 ...

經濟犯罪的特徵是什麼,經濟犯罪的一般特徵是什麼

經濟犯罪的特徵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 貪利性大多數經濟犯罪都具有非法牟取經濟利益的目的,犯罪人為了一己之利,採取不正當的手段侵吞國家 集體和公民個人的財產,損害合法經營者的利益,同時破壞了市場經濟的正常執行秩序。二 法定性經濟犯罪是法定犯罪,即行為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是由法律明確規定的。三 雙重違法性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