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對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線總是向右下方傾斜的,即需求量隨**的上公升而下降。其原因有兩個:一是替代效應,一是收入效應。正常商品****後,由於替代效應,消費者轉向相對便宜的其他替代品。
由於收入效應,消費者相對「更窮」一些,以至於減少對正常品的購買,就一般的正常品而言,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共同作用使其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
現在來考慮閒暇商品的情況,對閒暇商品的需求亦受到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兩個方面的影響,先看替代效應,假定閒暇的**即工資**,於是,相對於其他商品而言,閒暇這個商品現在變得更加「昂貴」了(其機會成本上公升了),於是消費者減少對它的「購買」。
而轉向其他替代商品,因此,由於替代效應,閒暇需求量與閒暇**反方向變化,這一點與其他正常商品一樣;再來看收入效應,在這裡,閒暇商品完全與眾不同,假定其他條件不變時,對於一般商品,**上公升意味著消費者實際收入下降,但閒暇**的上公升卻相反,意味著實際收入的上公升。
因為消費者此時享有同樣的閒暇即提供同樣的勞動量可以獲得更多的收入,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者將增加對商品的消費,從而亦增加對閒暇商品的消費,結果,由於收入效應,閒暇需求量與閒暇**的變化方向相同。
這樣一來,在一般正常商品場合在同一方向起作用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在閒暇商品場合卻起著相反的作用,因此,隨著閒暇**的上公升,閒暇需求量究竟是下降還是上公升要取決於這兩種效應的大小,如果替代效應大於收入效應,則閒暇需求量隨其**上公升而下降、
反之,如果收入效應大於替代效應,則閒暇需求量隨其**的上公升而上公升,這就意味著勞動供給曲線向後彎曲。
對一般商品(不僅是正常品,還包括一部分劣等品)來說,收入效應通常要小於替代效應,消費者消費的商品有很多種。
而每一種只佔消費者預算上的很小部分,而且具有很相近的替代品,因此,單種商品**變動通常對消費者收入並不造成很大影響,而卻非常容易引起消費者的替代行為,例外的情況僅是所謂的吉芬品。
現在討論到閒暇商品,情況卻有所不同,消費者的收入的大部分可能是來自勞動供給(當然還有一部分非勞動收入),假定其他因素不變,閒暇**即工資的上公升會大大增加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因此,閒暇**變化的收入效應較大。
如果原來的工資即閒暇**較低,則此時工資稍稍**的收入效應不一定能抵消、當然更談不上超過替代效應,因為此時的勞動供給量亦較小,從而由工資**引起的整個勞動收人增量(它等於工資增量與勞動供給量之乘積)並不很大。
但如果工資已經處於較高水平(此時勞動供給量也相對較大),則工資**引起的整個勞動收入增量就很大,從而可以超過替代效應,於是勞動供給曲線在較高的工資水平上開始向後彎曲。
所有這一切,用一般的語言來說就是:當工資的提高使人們富足到一定的程度以後,人們會更加珍視閒暇,因此,當工資達到一定高度而又繼續提高時,人們的勞動供給量不但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
擴充套件資料
勞動供給曲線的特點:
與一般的供給曲線不同,描繪的勞動供給曲線具有乙個鮮明的特點,即它具有一段「向後彎曲」的部分,當工資較低時,隨著工資的上公升,消費者為較高的工資吸引將減少閒暇,增加勞動供給量,在這個階段,勞動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
但是,工資**對勞動供給的吸引力是有限的,當工資漲到w1時,消費者的勞動供給量達到最大,此時如果繼續增加工資,勞動供給量非但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於是勞動供給曲線從工資w1處起開始向後彎曲。
勞動供給曲線的這個特點也可以從圖中消費者隨工資變化對閒暇需求量的變化中看出。由圖可知,隨著工資的上公升,從而預算線在縱軸的截距上公升。
消費者閒暇需求量是先減後增,即從h0減少到h1,然後又增加到h2。在時間資源總量為既定時,這當然意味著勞動供給量是先增後減,即從16-h0增加到16-h1,然後又減少到16-h2。
2樓:司南公子
勞動供給曲線之所以出現向後彎曲的形狀,源於工資率變動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強\假定消費者消費的商品及閒暇都是正常物品;但與其他商品不同,當涉及到閒暇這一特殊品時,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方向相反。
由於工資率反映了閒暇的**,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工資率的提高,消費者消費閒暇的相對**提高,因而替代效應的結果是消費者減,閒暇時間的消費,而用其他商品的消費予以替代,以便實現相同的效用滿足。結果,閒暇時減少,勞動時間增加。
同時,工資率提高也產生收入效應,即工資率上公升意味著勞動時間不變,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提高。這樣,隨著工資率提高,消費者會增加所有商品,包括閒暇的消費,即工資率提高的收入效應使得勞動時間減少。
由此可見,工資率上公升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對閒暇,從而對勞動時間的影響是反方向,因而二者的強度決定了勞動供給曲線的形狀。如果替代效應大於收入效應,則閒暇需求量[其**上公升而下降;反之,如果收入效應大於替代效應,則閒暇需求量隨其**的上公升而上。
這就意味著勞動供給曲線向後彎曲。如果原來的工資即閒暇**較低,則此時的勞動供給較小,工資**的收入效應不能抵消替代效應;但如果工資率已經處於較高水平,此時勞動給量也相對較大,則工資**引起的整個勞動收入增量就很大,從而收入效應超過替代效應。
這就是說,當工資的提高使人們富足到一定的程度以後,人們會更加珍視閒暇。因此,當工資達到一定高度而又繼續提高時,人們的勞動供給量不但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因此,當工資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後,勞動供給曲線開始向後彎曲。
3樓:慧聚財經
根據勞動者的最優化行為,對應於乙個特定的工資率,勞動者在效用最大化點上確定最優勞動供給量,從而得到勞動的供給曲線,據說,在工資水平較低時,工資率上公升對勞動所產生的替代效應大於收入效應,因而人們願意提供更多的勞動,減少閒暇消費;而當工資水平上公升到一定程度以後,替代效應小於收入效應,因而人們增加閒暇時間的消費,而減少勞動時間。因此,勞動的供給曲線向後彎曲。
向後彎曲供給曲線可能在發達國家會出現,但對於廣大的發展中國家而言,不僅市場的勞動供給曲線,就是個人勞動供給曲線也主要是向右上傾斜的。
滿意請採納!
4樓:城楚潔
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的共同作用,當收入較少時,人們願意付出更多勞動,即犧牲閒暇來得到更多收入.當收入相對於個人需求來說較高時,工作的機會成本(放棄閒暇)更高,這時候,人們可能更願意享受閒暇,使得勞動供給曲線向後彎曲
勞動供給曲線為什麼向後彎曲
5樓:仙豬侃片
勞動供給曲線向後彎曲原因:
西方經濟學認為, 勞動力作為生產要素, 在供給曲線上有特殊的形態。
一些現代學者的觀點是:
1、當激勵因素是勞動報酬的增加時, 其工作對勞動者的資格有較高的要求, 而有能力的人, 即勞動者必然會減少。
2、函式的正相關部分表現為個體勞動力與報酬的相關函式表達, 個體勞動力的總和是市場勞動力, 當市場勞動力趨於飽和時, 勞動力是供大於求, 價值數量減少, 補償相應減少, 即函式為負相關部分。
3、勞動力供給曲線的形成主要受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影響。
一般來說, 它是向後彎曲的。市場勞動力供給曲線的形態是由勞動力供給的彈性決定的。
一是與個人勞動供給曲線相同的, 向後彎曲, 在曲線上表現三個階段: 彈性/彈性缺乏單位彈性。
二是垂直於工作時間軸, 供給彈性為零, 工資率的任何變化不影響勞動力供給的數量。
三是平行於工作時間軸, **彈性無線大, 當工資率是一定的值, 可以獲得任何數量的勞動力。
6樓:溜到被人舔
勞動者在效用最大化點上確定最優勞動供給量,從而得到勞動的供給曲線,在工資水平較低時,工資率上公升對勞動所產生的替代效應大於收入效應,因而人們願意提供更多的勞動,減少閒暇消費;而當工資水平上公升到一定程度以後,替代效應小於收入效應,因而人們增加閒暇時間的消費,而減少勞動時間。因此,勞動的供給曲線向後彎曲。
向後彎曲供給曲線可能在發達國家會出現,但對於廣大的發展中國家而言,不僅市場的勞動供給曲線,就是個人勞動供給曲線也主要是向右上傾斜的。
7樓:龍泉
(1)向後彎曲的勞動供給曲線指起先隨工資上公升,勞動供給增加,當工資上公升到一定程 度後,勞動供給減少。 (2)勞動供給取決於工資變動所引起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當替代效應(工作替代休 息)大於收入效應時,勞動供給增加;當收入效應(休息替代工作)大於替代效應時,勞動 供給減少。
一般規律是,當工資較低時,勞動供給增加;當工資達到較高水平時,勞動供給 減少。因此,勞動供給曲線是一條向後彎曲的供給曲線。
西方經濟學簡述題,西方經濟學簡答題
通貨緊縮 deflation 當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減少,人民的貨幣所得減少,購買力下降,影響物價之 造成通貨緊縮。長期的貨幣緊縮會抑制投資與生產,導致失業率公升高及經濟衰退。通貨緊縮 deflation 該如何定義?依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的定義 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貨緊縮 經濟學者普遍認為,...
經濟學基礎論述題,經濟學概論簡答題論述題(曼昆的《經濟學基礎》為參考)
慧聚財經 失業會產生諸多影響,一般可以將其分成兩種 社會影響和經濟影響。失業的社會影響雖然難以估計和衡量,但它最易為人們所感受到。失業威脅著作為社會單位和經濟單位的家庭的穩定。沒有收入或收入遭受損失,戶主就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家庭的要求和需要得不到滿足,家庭關係將因此而受到損害。失業的經濟影響可以用...
經濟學原理分析簡答題,華南理工大學經濟學原理簡答題 什麼是財富
海南經歷颱風後蔬菜生產受到嚴重影響,蔬菜的 量減少 供不應求,海口麻將館的 設立理由三個時間段想打麻將的人是不一樣的。需求不同,不一樣 1.海南颱風後,民眾對於蔬菜的需求量較颱風前不會有變化,所以需求曲線不變。但是颱風後,由於蔬菜受損,所以供給減少。在需求量不變的情況下,造成了 供不應求 所以供給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