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高一新生跨過物理學習的「銜接期」

時間 2025-04-24 15:30:58

如何幫助高一新生順利渡過初高中的銜接階段

1樓:網友

初中公升高中,不僅僅只是意味著中考的結束,更意味著你的心理要更加成熟。然而面對著即將步入的競爭壓力更大的高中殿堂,你真的做好心理上的準備了嗎?

新☆王牌。高中和初中的學習生活方式有著很大的差異,可以說高一階段是你們由初中到高中的轉型期,你們的學習和身心較初中都有較大的改變。對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能很快接受新鮮事物;強烈的自主意識,願意獨立處理自己的問題;對未來有著多種夢想,有很多同學沒把考學作為自己日常學習的動力;有著強烈的自尊心,不願意家長和老師當著別人的面批評自己;心理承受能力較弱,遇到挫折總想逃避;有著敏感的心理,也許老師的乙個眼神就可以激勵你努力學習;一方面渴望與人交流,另一方面卻在別人特別是家長和老師面前把自己包裹起來;自控力普遍很差,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做事情不能善始善終等等。

這些特點決定了剛進入高中的你們對新環境懷有極大的好奇心和陌生感,對自己未來的發展也充滿了憧憬。

新☆王牌。中考,是在座的各位同學人生中第一次正規的大型考試,從備考到被重點中學錄取,相信每個同學一路走來,肯定都經歷了複雜的心路歷程,有的同學至今,心理的壓力都還沒有緩解過來。初中到高中的六年,又是人生生理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時期,特別是初三到高一,同學們再見面時,都發現被此間的變化實在太大了。

彷彿一夜之間,長高了許多,成熟了許多,但在心理上卻是變化很小,還處在心理學上所說的青春發育期。

新☆王牌。初進高中,新生首要的問題就是要擺平心態,找準位置,不管自己過去身上曾經有多少光環,都要把過去忘掉,踏踏實實投入到新的高中學習中來,這才是最為重要的。中考成績與你以後高中的成績並沒有必然的聯絡,中考成績靠前的,由於對新的環境適應能力不強,不能及時改變學習方法以提高學習效率,或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學習成績可能一落千丈。

相反,中考成績不理想的,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成績會蒸蒸日上。總之,中考成績不能決定你將來的命運 新☆王牌,可能這樣說,你們現在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

儘管高中生活會有很多不適應,但是,乙個好的學生能夠積極適應新環境,迅速進入新生活,並不斷成長。同時高中階段的學習和生活,將對今後一生的成功和幸福產生至關重要的的影響;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或者決定你今後的性格形象、事業、愛情、家庭、朋友。絕不誇張!

高一物理銜接問題(要有詳細解過程)

2樓:寶貝《加油

看題意可知物體不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又因為時間越長它走的路程越短,可知是勻減速運動。

設初速度為v0,加速度為a

在兩秒末位置有vot+1/2at^2=3,(t=2s)在15秒末有v0t+1/2at^2=5,(t=15s)聯立兩個方程可解的v0=131/(2×39) a=-7/39。

所以在一秒內位移為131/(2×39)-1/2×7/39=39/62m,方向沿x軸正方向。

在兩秒內質點的位移為3m,方向為沿x軸的正方向。

3樓:網友

(1)(正)(2)(正) 簡諧運動 振幅3m 週期4s 中心點+1

初高中物理如何做好銜接

4樓:網友

知識點方面,初高中內容只在「力學」、「歐姆定律」和「電路」這三個方面有交叉,但這些知識在高中都是從基本理念出發進行深入地講解和分析,無需初中基礎也能理解。其餘高中學習的重點知識,初中都根本沒有提到。

學習方法方面,初中注重培養興趣,用簡單知識去解釋簡單現象,用現象去輔助記憶。而高中重點培養分析能力,培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所以需要對現象或知識點進行深入地分析以及多方面地推理,最後總結出某知識的特點以及各種現象和各知識點的內在聯絡,有了分析能力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綜上,高中物理和初中銜接不是很緊密。初中學得好,高中也不能懈怠;初中學得不好,不代表高中學不了。

求高一物理學習方法,求高一物理學習方法!!!!!!

很多學生從書店裡搬回大量的模擬卷子,做得昏頭昏腦,既多又亂,結果往往事與願違,越做心中越無數,學習效率大打折扣。我認為正確的做法是要全面客觀地分析自我,基礎薄弱的學生,得集中精力和時間夯實基礎,常言道 磨刀不誤砍柴工 嘛。不理解基本的原理和規律,不了解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做多少題都是白搭。而對於基...

高一物理學習方法,高中物理學習方法

首先一定要多看書,把書上的基本概念和公式一定要記牢,課前要做好預習工作,上課時要精力集中聽課,課下做好筆記整理,錯題本尤其重要,要養成寫錯題本的習慣。如果學有餘力的話最好額為再做一本課外題,但首先必須先把老師上課要講的消化掉。另外相信自己一定能把物理學好,高一高二的基礎一定要打好。高一物理運動學相關...

高一物理學習方法,高中物理學習方法總結

高一是基礎,不會很難學。但是正因為是基礎,解題的時候往往延續初中的思路和方法。我建議,抓概念和公式。解題的時候不要追求答案。找一本習題測。看題,分析思路,寫下認為需要的公式。列出後快速看下一提。步驟同上。每天這樣做幾題。乙個星期左右看看有沒有效果。題海戰術,題目做多了就慢慢熟了,最重要是會運用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