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虎踞江南
當然是前者。
簡單的說,蘇德戰爭初期,蘇軍之所以被打的沒有還手之力,主因就在於1936-2023年(二戰爆發前最關鍵的三年)發生的大清洗運動。
其他各方面的原因說到底,其實都跟大清洗運動有關,又或者說是其間接造成的嚴重後果。大清洗運動一方面致使大批有經驗和高素質的蘇軍中高階軍官被清理出部隊,由低階幹部突擊提拔所構成的新的蘇軍領導集體,整體戰鬥力嚴重下降。
另外,在二戰爆發前的關鍵三年(1936-1939)本應成為蘇軍的軍事理論、戰術思想(為適應新的時代)轉型的**時期,但大清洗運動徹底使之成為泡影。
第三,大清洗運動還使得蘇軍戰備鬆弛,但凡是部隊裡的軍官和幹部,幾乎人人自危,個個都為自己的正治前途而擔心。在這種情況下,面對德軍準備充分,且具「突襲」性質的猛烈進攻,初期的失敗也就不難理解了。
2樓:匿名使用者
在解體後,** 雅可夫列夫 著 朱可夫傳 中認為1、輕敵,戰備不足。在多種跡象,各種情報都顯示德國要進攻了,史達林還認為是假象,不願提高戰備等級,許多軍官甚至不在崗位上。朱可夫甚至驚人的批評史達林「把希望寄託在敵人的身上」。
2、朱可夫曾指出,前線防禦縱深不足,過於靠前,容易被敵人穿插突破,使前線部隊易被分割包圍。而史達林認為靠前防禦利於發起反穿插,事實證明史達林嚴重錯誤。
3、敵進攻後,未立即組織新的縱深防禦陣地,而是不斷投入兵力就地反擊或死守,造成大量消耗
3樓:丹心華夏
蘇聯大清洗有一定影響,但這不是主要原因。當時蘇聯**裝備質量與德國大體相當,戰機,坦克,大炮及部隊數量還遠遠多於進攻的德軍。因此這兩個因素都不是蘇德戰爭前期蘇聯失利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德軍事先有周密策劃和準備,蘇軍毫無防備悴不及防,被德軍突然襲擊打得暈頭轉向並造成重創。如德軍1000多架戰機突襲就造成蘇軍損失1200架飛機,其中900架飛機還沒來得及起飛就被擊毀了。另外蘇軍指揮機構和通訊系統遭到嚴重破壞,指揮部與作戰部隊,統帥部與方面軍之間的聯絡幾乎斷絕。
蘇軍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錯誤的決策也是造成重大損失的重要原因。大清洗造成蘇軍戰鬥力衰弱也是造成重大損失的原因。
4樓:亞太科聚
其實沒有所謂的唯一的理由的,蘇聯戰爭前期的潰敗是綜合原因:
1.即使沒有史達林的清洗,蘇聯無論是在單兵還是在指揮上或者裝備上都要落後於德國,德國人的素質不是短時間培養的,是扎根於民族靈魂之中的;
2.德國戰敗是因為綜合國力的限制,如果當年日本聽德國的話,一心一意打中國,然後和德國在中東會師,全面共享戰爭的一切資源,試想軸心國中如果出現500-1000萬全部德式裝備的中國人能怎麼樣?什麼德國攻打蘇聯的戰線過長這些話就不存在啦!
戰爭的天平能什麼樣就難預料啦!!!
5樓:
希特拉制定巴巴羅薩計畫早在希特拉進攻英國的時候就制訂了
而且樓主,希特拉在包圍莫斯科時並沒有失敗,雖然德軍損失很大,但是蘇軍更大,這時在2023年的冬天,當時希特拉命令所有部隊不得撤退,堅守在莫斯科,所以這場戰中可以說希特拉獲得了勝利。
希特拉實行巴巴羅薩計畫的原因很簡單,他在和美英蘇三國作戰,英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美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蘇聯,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軍隊。希特拉如果進攻蘇聯成功,那麼便能夠保證希特拉能夠在乙個相對平等的條件下和盟軍作戰。
巴巴羅薩失敗的原因:
1.首要原因,希特拉太過自信並未帶冬裝,導致部隊坦克無法發動,飛機沒法上天,甚至連槍栓都拉不開。
2.希特拉的戰線太長,補給跟不上,這個是次要原因
關於天氣問題和兩線作戰問題,希特拉不是傻瓜,是有過考慮的,只不過戰爭的時間超過了他的預期,美國大量的援助使蘇聯堅持到過了最艱難的時刻,當嚴冬降臨時,德國的失敗就已經注定了。
至於希特拉進攻蘇聯的原因,其實不難理解,第一是先發制人,第二是資源。當時蘇聯雖然與德國簽訂條約,但是也在大規模的擴軍備戰,只不過當時的戰略中心在防備亞洲的日本,正想向歐洲傾斜,希特拉考慮到與其讓蘇聯人做好準備先動手,還不如自己先下手為強,實際上希特拉占領了蘇聯歐洲廣大的富裕產量區、工業區和油田,已經達到了戰略目的,另乙個目的就是搶奪油田,德國大規模的機械化作戰所需要的石油,主要依靠羅馬尼亞的油田,隨著戰線拉長和戰爭擴大,石油**已經不足,所以掠奪新的能源基地勢在必行。
候和後勤的原因.戰後調查德軍的坦克被陷入泥潭,槍械拉不開拴,凍死凍傷無數.戰線太長,突襲蘇聯成功使德軍一天向前推進幾百公里,把德軍的後勤遠遠的拋在後面,所以後勤得不到保障!
士氣的緣故.因為蘇聯地處西伯利亞,氣候寒冷.而德軍的後勤**不上,使很多德軍士兵凍傷甚至凍死,使其士氣大落.
相反,蘇軍在參加完10月閱兵,看到史達林和蘇聯人民就在他們身後,士氣大振!
再有就是指揮的因素了,有的指揮官指揮無力,使大量士兵潰逃,給蘇軍迅速包圍德軍提供的幫助.德軍33萬人被殲,使德軍元氣大傷.從此德軍轉入防禦!
6樓:明厲鋒
你說的這幾個原因都有,此外還有如下幾個原因。
1、戰略判斷失誤。史達林從歷史經驗出發,判定希特拉絕不會在結束對英作戰之前對蘇開戰。客觀來看,史達林的判斷是正確的,德國屬於中歐國家,最忌諱的就是陷入兩線作戰;歷史上德國的失敗也常常是因為陷入了兩線作戰,特別是一戰,所以史達林堅信德國不會犯這個錯誤,即使希特拉頭腦發蒙,他的將軍們也不會犯糊塗。
另外,就是蘇聯這個國家的階級特性,使史達林對西方世界有一種天然的仇視和戒懼,他既希望借德國之手打擊西方國家,又擔心被西方國家利用來對付德國,所以對傳來的關於德國即將發動對蘇作戰的資訊一概採取不信的態度。史達林是正確的,他只是高估了希特拉的智商;事實證明,戰略上劍走偏鋒雖然可收一時之效,但終究難以長久,後來德軍在蘇德戰場上連連吃虧,就是惡果。
2、戰略理念落後。圖哈切夫斯基元帥是蘇軍大縱深作戰理念的倡導者,他被殺害後,蘇軍戰略理念嚴重落後,還保持著傳統的防禦戰理念。開戰前,蘇軍對德軍的入侵還是有一定的準備的,但卻錯誤的將主力部隊幾乎完全布置在邊境地區,放在了德軍的第一波火力打擊之下,結果**慘重,始終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擊。
3、戰術思想落後。蘇軍是世界上最早實踐裝甲戰術理念的軍隊,但是二戰爆發前,蘇軍的戰術思想卻出現了嚴重倒退。蘇軍的布瓊尼元帥是騎兵出身,裝甲部隊的出現會嚴重動搖騎兵的地位,所以布瓊尼為了維護蘇軍騎兵的地位,利用自己的權勢大肆攻擊蘇軍裝甲部隊的倡導者,並利用大清洗運動幫助史達林殺害了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從而嚴重阻礙了蘇軍戰術進步。
開戰前,蘇軍本已組建九個坦克軍,但在布瓊尼的干預下全部解散。
7樓:匿名使用者
都有。蘇聯軍隊素質是不如德國,但是可以通過兵力絕對優勢彌補。大部分裝備上蘇聯不如德國,雖然劣勢不大,但是完全可以裝備數量彌補。
德國入侵蘇聯初期的勝利完全是德國精心準備而蘇聯因為清洗以及戰略內遷而嚴重準備不足,倉促應戰到連一人一槍都不能保證。史達林這種暴君更是不把人當人,讓大量的蘇聯人送死,只為了消耗德國人,延遲德國人的進攻而已。
8樓:陽城幹部
主要是備戰不充分,前延幾盟國加入蘇後,廢棄了原防線工事,而新的未修成。以為德至少半年後才會進攻……
9樓:河邊的千年古樟
兩者都有,但主要是大清洗的影響,大清洗導致的蘇軍在德國入侵的早期反應遲鈍和指揮員缺乏經驗是蘇軍沒有還手之力的主要原因,就戰鬥力而言,斯拉夫人還真沒人比得上,一戰時就是有名的灰色牲口,打起仗來太狂野了。前期就是靠的少數幾個沒被清洗和戰時嶄入頭角的高階軍官加上無畏的戰士的亡命阻擊才給力蘇聯反應的機會。
10樓:皇漢威儀四海
你說的都有,主要還是戰爭觀念的差別造成的。那時候的蘇軍還不會步坦協同以及坦克集團衝鋒,當然斯圖卡的貢獻也很大。
11樓:知識分子
主要有幾個原因:1.蘇聯之前的大清洗是的一大批優秀將領被清洗,一些毫無經驗的新人便站到重要的崗位上**能指揮打敗德軍;2.
蘇聯為防禦德國侵略建立「東方陣線」,在這個過程中曾強迫吞併其他國家的領土,結果在戰時這些國家反而幫助的國進攻蘇聯;3.蘇聯戰前沒有充分準備,認為德國在解決英法後才會進攻蘇聯,儘管有許多情報都反映德國將進攻蘇聯但史達林都認為是英法的離間計。知道德軍打過來,蘇軍只有後悔的份了。
12樓:青年近衛軍
都有,·2023年到2023年,史達林清黨時期,好多師級以上的能打的將領全部被冤枉殺害,朱可夫逃過這一劫,不然史達林真的完了。德軍當時陸空排和的閃電戰確實厲害,盟國不知道用什麼辦法對抗,蘇聯當時還是懵懂的。和希特拉還籤了友好條約,為迷惑蘇軍。
蘇軍受到進攻是還以為德國人在演習,乙個師的前沿就是乙個班在陣地上,打了個措手不及,有的師連師長都沒有,直接挑了個營長當師長,你說有多麼亂。
二戰中期,德國人為什麼要入侵蘇聯
1 由於德國的種族優越感,使得當地居民因反對史達林主義而歡迎德軍的態度遭到冷落,後來是為民族生存而與德國搏命,比起孫子攻心為上,攻城次之,德國犯下第一大錯誤。2 希特拉在取得巨大成功之後,拒絕前線將領的任何主動建議,使軍事失誤無法獲得及時彌補直到戰場失敗為止。3 美國加入反德陣營,使勝利的天平從德國...
德國是怎樣入侵法國的,二戰德國入侵法國詳細時間是哪天?
德國 閃擊 波蘭得手後,更助長了希特拉稱霸世界的勃勃野心。於是,他一手舉著 尊重中立國家 的招牌,一手簽發了進攻西歐的第6號指令,制定了代號為 黃色方案 的計畫,將重兵壓在北海至瑞士一線,張開了吞併西歐的血盆大口。德國為實現入侵西歐之目的,保障其翼側安全,決定首先進攻北歐諸國。在占領丹麥並在挪威取得...
《關於希特勒入侵蘇聯的廣播演說》寫作背景
1314乖乖的 大環境,德國攻下了大部分歐洲大陸,並且把英國打的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而且還制定了登陸英國作戰的 海獅計劃 但狂傲的希特勒認為已經把英國人徹底地打趴下了,就大搖大擺地揮師東進,閃擊蘇聯。德國的小兄弟義大利也佔領了西班牙。亞洲的日本此時已經擴大了中國的戰線,並且準備偷襲珍珠港。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