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關於人們不愛護環境造成的後果(水,大氣,動物,植物,土壤都

時間 2021-06-11 15:18:47

1樓:匿名使用者

不愛護環境的後果:

水被汙染,不能喝,不能洗,不能澆灌!

大氣無法呼吸,植物不能生長

動物沒有棲息地,大批滅絕

土壤沙化或者失去植物種植能力,變得貧瘠,影響到整個生物鏈

2樓:匿名使用者

水土流失,發洪水,泥石流,海嘯,珍稀動物,植物滅絕,海洋受汙染······

3樓:周7號

火山爆發、**自2023年到2023年30年間,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森林面積被毀,其中非洲的二分之一林地變成不毛之地。綠色植被是大自然 贈於人類的“生命之被”。可是,世界進入20世紀50年之後,人和動物賴以生存的綠色環境遭到破壞,綠色植被正在衰退,全球土壤失量現以增加到每年254億噸,沙漠化土壤正以每年5-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迅速擴充套件。

2023年,流經中國大地的長江、嫩江、松花江等大將大河,隱去往日溫柔美麗的笑靨,露出了凶猛可怖的猙獰。肆虐的暴雨,橫掃著中國的南方和北方,暴雨所到之處,江湖水漲,河溝漫溢。咆哮的江水捲起了一次又一次洪峰,吞噬了一個個村莊,一片片良田,一個個市縣,一座座工廠,一所所學校。

關於環境保護的問題

4樓:樊楊氏仰培

環境保護也不簡單是一個汙染防治問題,本質上是一個發展道路問題、經濟結構問題、消費方式問題,說到底還有文化的問題。

5樓:匿名使用者

總之呢,就是從個人做起,保護周圍環境,不浪費,節約用資源,一句話:如果世界上唯一只剩下的最後一滴水,那就是我們人類的淚水

6樓:匿名使用者

環境沒有被保護得好,是因為我們沒有弄清大自然中人與自然的主次問題。人與自然的問題不是自然為人服務這一單獨方面。人要學會尊重自然。

7樓:心都有自己的

環保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要持之以衡

8樓:前秀梅贏賦

1、我們現在應如何保護環境?2、怎樣走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9樓:匿名使用者

爹爹的作文還沒寫完了嗎你好吃啊?人不夠啊啊!

10樓:匿名使用者

1、氣候變暖

2、臭氧層破壞

3、生物多樣性減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銳減

6、土地荒漠化

7、大氣汙染

8、水體汙染

9、海洋汙染

10、固體廢物汙染

11樓:另類阿飛

說實話要說最抄有效的還是得襲改變人的意bai識強制手段如同填鴨式教育du

zhi企業老闆都具有環保責任和意dao識

如同學生有興趣愛學習了

這太難了

還得從娃娃抓起

從小培養其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人文主義精神

環保寫入大中小學生守則

參照老子的“上德不德”

最上等的環保就是不用去環保

人類保護環境及破壞環境的事例

12樓:小胖敏敏敏

我國古代,先人們已經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下面是保護環境的事例。

1.孟子保護環境的做法:

《孟子:梁惠王上》一書中就有不少這方面的記載。其中一段這樣寫道;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數罟不入灣池,  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從他的言論和上面裡革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先秦的人們很強調對資源的利用,要合理地根據“天時”來把握,  以便使生物資源儘可能的再生,持續利用。

類似的言論我們可以很容易在先秦諸子的其他著作中找到。

2.荀子保護環境的做法:

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荀子這樣寫道;“今是土之 生五穀也,人善治之,則畝數盆,一一歲_而再獲之,然後瓜桃棗李本數以盆鼓。然後葷菜白蔬以澤量。然後六畜禽獸-一而剽車,黿鼉魚鱉鰍鱣以時別一而成群。

然後飛鳥鳧雁若煙海。然後昆蟲萬物生其間,可以相食養者不可勝數也。明顯地把野生生物資源和農業生產混同考慮,都作為經濟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孟子、荀子,主張合理利用資源可持續發展觀點。

近年來,由於人類對自然的過度利用與開發,導致了溫度急劇上升,霧霾滿天,沙塵暴襲來等等,下面是人類破壞環境的事例。

1.地球升溫事件

地球正在升溫,春天的冰雪解凍期比150年前提前了大約9天,而秋天的霜凍開始時間卻晚了10天左右。氣候變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將升高,引起海岸灘塗溼地、紅樹林和珊瑚礁等生態群喪失;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層,沿海土地鹽漬化等,從而造成海岸、河口、海灣自然生態環境失衡,給海岸帶生態環境帶來了極大的災難。

水域面積增大。水分蒸發也更多了,雨季延長,水災正變得越來越頻繁。遭受洪水氾濫的機會增大、遭受風暴影響的程度和嚴重性加大,水庫大壩壽命縮短。

許多小島將會無影無蹤,病菌通過極端氣候事件擴大疫情的流行,對人體健康危害。

2.水資源浪費和汙染

中國是世界上用水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水資源浪費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農業用水約佔總用水量的72%,但真正被有效利用的水只佔農業灌溉用水總量的1/ 3左右,多半損失在送水過程和漫灌之中。

據統計,北京市僅一年的洗車耗水量,就相當於一個昆明湖或6個北海的蓄水量。80年代末,昆明的一個農民往盤龍江裡倒一板車廢舊染料,把江染成紅色,使自來水廠停產一天,“一個人就汙染一條江”。水汙染最嚴重的淮河地區,每年有180萬噸嚴重汙染物進入淮河,  兩岸居民癌症多發,生活困頓;  如今,我們看到的依然是一條汙染嚴重的淮河,聽到的是淮河流域1億5千萬人民盼望天藍水清的呼喚,留給我們的是淮河汙染久治不愈的深層次思考。

3.森林遭到破壞

全球森林正面臨著空前嚴峻的危機。八千年前,全球森林覆蓋地球近一半的陸地。今天,全球森林中,殘存的原始森林只佔地球陸地面積的7%。

全球森林在過去幾千年中一直為數以百萬計的動植物物種提供棲息地,並且給那些以森林為生的原住民提供住所和生活所需的全部資源。

中國森林覆蓋率僅為  13.92%,人均佔有森林面積只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17.2%.

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消耗一飲性筷子450億雙,耗費木材133萬立方米,要砍伐大約2500萬棵大樹,需毀掉146平方公里的森林.一次性木筷的廣泛使用,給森林資源帶來較大的壓力。

13樓:匿名使用者

世界十大汙染事件:⑴馬斯河谷煙霧事件:2023年比利時馬斯河谷工業區由於二氧化硫和粉塵汙染,一週內有近60人死亡,數千人患呼吸系統疾病。

⑵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2023年美國洛杉磯市汽車排放的大量尾氣在紫外線照射下產生化學煙霧,使大量居民出現眼睛紅腫、流淚、喉痛等,死亡率大大增加。⑶多諾拉煙霧事件:

2023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多諾拉鎮,因煉鋅廠、鋼鐵廠、硫酸廠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塵造成大氣嚴重汙染,使5900多居民患病,事件發生的第三天有17人死亡。⑷倫敦煙霧事件:2023年英國倫敦由於冬季燃煤排放的煙塵和二氧化硫在濃霧中積聚不散,頭兩個星期死亡4000人,以後的兩個月內又有8000多人死亡。

⑸四日市哮喘病事件:2023年前後日本四日市由於石油化工和工業燃燒重油排放的廢氣嚴重汙染大氣,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驟增,尤其是哮喘病的發病率大大提高,50歲以上的老人發病率約為8%,死亡10餘人。⑹水俁病事件:

1953—2023年日本熊本縣水俁市因石油化工廠排放含汞廢水,人們食用被汞汙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魚、蝦、貝類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樞神經中毒,死亡率達38%,汞中毒者達283人,其中60餘人死亡。⑺富山痛痛病事件:1955—2023年日本富山縣神痛川流域,因鋅、鉛冶煉廠等排放的含鎘廢水汙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後中毒,2023年患病者達258人,死亡128人。

⑻愛知米糠油事件:2023年日本北九州市愛知縣一帶,因食用油廠在生產米糠油時,使用多氯聯苯作脫臭工藝中的熱載體,這種毒物混入米糠油中被人食用後造成中毒,患病者超過10000人,16人死亡。⑼博帕爾事件:

2023年設在印度**邦博帕爾市的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農藥廠儲罐爆裂,大量劇毒甲基異氰酸酯外洩,造成至少2500多人死亡,十幾萬人受傷的慘劇。⑽切爾諾貝利核汙染事件:2023年原蘇聯基輔地區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反應堆**,大量放射性物質外洩,上萬人受到輻射傷害,直接死亡31人,13萬居民被疏散,汙染範圍波及鄰國,核塵埃遍佈歐洲。

破壞環境的後果

14樓:紫冰雨的季節

破壞環境是指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造成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從而使人類、動物、植物的生存條件發生惡化的現象。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鹽鹼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等。

環境破壞造成的後果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恢復,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自然界,除人類以外的其他客體都被稱為環境(這裡指自然環境,不包括社會環境)。人類 是環境的產物,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一時一刻也離不開環境,同時人類也在不斷地改造環境, 以謀求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而環境的演化存在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不能盲 目的用人的主觀意志改造環境。

人類與環境的關係,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對立 統一的辯證關係。人類的任何行為都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反之,環境的任何改變也直接影響到 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人類與環境是和諧共處的關係。

有人把人類與環境的關係通俗而形象 地喻為“兄弟”關係,人類有事應多和環境“兄弟”商量。

環境汙染日益嚴重則是人類面臨的挑戰。

近一個世紀以來,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幾乎增加了30倍。全世界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co2約210億噸,使大氣中co2的濃度由19世紀上半葉的270×10-6增加到2023年的344×10-6。預計 到2023年大氣中co2的濃度還要增加一倍達到680×10-6。

由於co2等引起的“溫室效應”,使全球氣候明顯變暖。科學家**,到下世紀中葉,地 球表面平均溫度將上升1.5~4.

5℃,從而導致南北極冰雪部分融化。加上海水本身熱膨脹, 就會使世界海平面上升25~100釐米,一些地勢低窪的沿海城市將葬入海底。地球上的許多 平地,如北京、上海、倫敦、紐約等城市全部被淹沒掉。

數億沿海居民將被迫遷居。同時地 球變暖將使不少國家和地區乾旱少雨,蟲害增多,農業減產。 此外,全世界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so2、氮氧化物等有害氣體也在急劇增加。

當大氣中的so2與氮氧化物遇到水滴或潮溼空氣即轉化成硫酸與硝酸溶解在雨水中,使降雨的ph值低到 5. 6以下(正常為5.6),這種雨稱為酸雨。

如果大氣中so2和氮氧化物濃度很高時,可以使降 雨的ph值低到3左右。

在我國,so2等主要來自煤炭的燃燒。據23個省市測定表明,其中21個均發現酸雨,佔90% 以上。我國降雨酸度由北向南呈逐漸加重趨勢。

長江以南酸雨已是比較普遍的問題,最嚴重 的是西南和華南。在我國的華北、東北和西北過去很少出現酸雨,而今酸雨也在困擾某些地 區。

酸雨使土壤、湖泊、河流水質酸化,使水生生態惡化,危害農作物和其他植物生長。據統計 ,我國每年有近260多萬公頃農田遭受酸雨汙染,使糧食作物減產10%左右。僅廣東、廣西、四川和貴州四省區,因酸雨危害每年直接經濟損失24.

5億元,間接生態效益損失更大。 同時,酸雨還腐蝕建築材料,嚴重損害古蹟、歷史建築、雕刻、裝飾以及其他重要文化設施 ,由此造成的損失難以估計。

據報道,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億立方米的汙水排入江河湖海,汙染了55000億立方米 的淡水,這相當於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專家**,到2023年全世界通過下水道和工業 管道排放的汙水量將達到16000~21000億立方米。由於水質汙染導致發病率上升,水生物死 亡。

水汙染導致的引用水危機正席捲著全球。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23年發展中國家約有3/ 5的人很難獲得安全引用水,約有18億人由於引用汙染的水受到疾病的威脅。每天約有2.

5萬 人死亡與飲用受汙染的水有密切關係,發展中國家兒童死亡的4/5歸因於和水有關的疾病。 據 有關專家**,僅我國每年由於水汙染造成的經濟損失150億元,如不採取有力措施,我 國1985~2023年15年間水汙染造成的經濟損失將達2735億元。

據2023年統計,我國廢氣年排放量為11.3億標準立方米,廢氣中煙塵排放量為1615萬噸,so ? 2排放量為1844萬噸,其他有害氣體100萬噸左右。

許多城市均超標準數倍。在全球41個城市 參加的大氣總飄浮顆粒物濃度的監測中,我國的北京、上海、瀋陽、廣州、西安五個大城市全部進入前10名的行列。由於汙染,城市上空煙霧瀰漫,能見度降低,晴天減少,煙霧日 增多。

汙染嚴重的本溪市被列為“衛星上看不見的城市”。

嚴重的大氣汙染,直接危害著人民的身體健康。2023年我國人口總死亡率為670/10萬,比 上年增加0.5%。

國內外研究表明,癌病與環境因素有一定關係,尤以肺癌與大氣汙染最為明 顯。癌症已成為我國城市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大城市癌症死亡率為129.9/10萬,中小 城市為104/10萬。

而在癌症中以肺癌死亡率最高。肺癌高發區大多集中在工業發展較早、 經濟密度較高、大氣汙染較重的地區。其中,大城市為35.

2/10萬,中小城市為23.7/10萬 ,分別佔癌症死亡的27.1%和22.

1%,呈明顯上升趨勢。在農村,癌症死亡率佔總死 亡率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呼吸系統疾病是農村地區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而大氣汙染則是 呼吸系統疾病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的主要誘因之一。

全世界每年有300多萬人死於主要由於環境汙染造成的癌病。

氟里昂的使用量不斷增加,是導致臭氧減少並出現空洞的原因,臭氧可以吸收200~300奈米 的紫外線,從而減少了紫外線對生物(人體)的傷害。人類如果不採取措施保護大氣臭氧層,到 2023年全世界將有1.54億人患**癌,將有1800萬人患白內障,農作物減產7.5%,水產 品將減產25%,材料的損失達47億美元。

全世界由於環境問題造成的難民人數有1300萬人,接近由於政治動亂和戰爭造成的政治難民的人數。

據2023年調查,由於環境汙染,我國每年造成的損失近500億元,由於生態破壞造成的損失3 00多億元,兩項加在一起共800多億元。保守估計,到2023年我國因大氣汙染造成的經濟損 失每年將達2000億元,約佔當年國民收入的1.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