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物理學兩大危機是什麼

時間 2021-06-12 10:10:12

1樓:匿名使用者

一百年以前,愛因斯坦寫下了五篇科學史上著名的**,他們是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啟發性觀點。這篇**討論了光量子及光電效應。第二篇是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推匯出分子計算速度的計算公式。

第三篇是熱的分子運動論,所要求靜止一體中圓副小分子的運動,提出了原子確實存在的證明。第四篇是論動體的變動力學,提出了時空關係的新理論,正是因為這篇**,拉開了近代物理學的序幕。第五篇是物體的慣性是否決定其內能,根據狹義相對論提出了質量與能量可互換的思想,這應該是原子能釋放的理論基礎。

以量子論和相對論為基礎的近代物理學革命,將科學引入到了一個新的時代,人類認知的初期伸向了廣袤的宇宙,伸向了遙遠的宇宙起源之初,伸向人類未曾瞭解過的微觀物質層面,伸向了生命領域跟神經、腦等認知器官的領域。近代物理學革命,在以後的歲月裡,還引發了生命科學的革命,這一切都改變了人類的物質觀、時空觀、生命觀和宇宙觀。近代物理學革命,它催生出了核能、半導體、鐳射、新材料和超導技術等,促進了一批新技術的飛速發展,並且籍此而改變了人類現代的生產與生活方式,將人類推進到了一個知識經濟的新時代。

現在來看看他們的成就究竟給我們帶來一些什麼啟示呢?

第一、是實驗和理論之間的矛盾,催生了新的科學概念。當時一些物理現象的發現,新物理現象的發現,以及預示了經典物理學解釋的侷限性。比如熱輻射現象的新的實驗觀測對當時的經典物理學理論提出了置疑,麥克斯偉電磁場理論雖然能夠比較好的解釋電磁波以及光的傳播,但是對於熱輻射它的輻射跟吸收無能為力。

而熱輻射研究又引發了一系列物理學新的發現,成為了量子論誕生的邏輯起點,作為能量的量子概念誕生它是在2023年,普郎克最早提出的,他的推廣導致描述微觀粒子運動的量子力學在2023年以後逐步完善,大概25、26年左右,並且進而與狹義相對論結合,發展出描述微觀粒子產生跟奧祕的量子場論。量子場論的發展,也經歷了經典量子場論,規範量子場論,分別是對稱的跟不對稱的,和超對稱量子場論這三個發展階段,量子場論不僅揭開了人們肉眼看不見的微觀物質世界的規律,也加深了人類對宇宙演化的理解,更新了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方式,並且也帶來了一系列重大的技術方面的突破。所以從這點可以看到,科學歸根到底是證實知識體系,一旦理論與嚴密的實驗結果出現了不一致,無論這種理論權威性如何,無論這種理論曾經得到多少人,多少年的信奉,作為一名科學家,都有理由去質疑這個理論本身,並且努力去完善它,或者創造新的理論去替代它。

科學探索的最終結果是對發現的自然現象做出精確的理論解釋,而做出理論解釋,不僅需要有嚴謹的科學態度,理性的質疑精神,更需要深邃的思考能力和縝密的分析能力,以及理論思維的能力。我們前面看到的這些科學家,他們不光注重實驗,而且注重理性的思維,而且注重運用數學的工具來進行科學的概括。這是第一點。

第二、重大的科學突破往往始於凝練出重要的科學問題。提出問題,可能比解決問題來的更重要。問題提出了,即便你提出問題的人在有生之年沒有能解決,其他的科學家或者我們的子孫後代,總有一天會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凝練科學目標,凝練科學問題,在當代現代更加的重要。如果你提不出科學問題,你就沒有明確的工作目標。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就是一種嶄新的時空觀。

相對論的關鍵科學問題,是在於同時的相對性。相對論合理地解釋了時空相互之間的聯絡,時空空間與物質分佈相聯絡,物質和能量相聯絡,根本改造了牛頓以來經典的物理學知識體系,不僅與量子力學一起構成了20世紀物理學發展的基礎,而且把人類對於自然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水平,深刻的影響了人們以後的思維方式以及世界觀。

第三、給我們的啟示,我認為是科學的想象力需要嚴謹的實驗證據支援。前面講到了提出科學問題很重要,要勇於挑戰已有的科學理論,勇敢的提出質疑,但是這種質疑絕不是胡思亂想,絕不是毫無根據的,狂妄的去挑戰已有的真理,而是需要嚴謹的實驗作為依據。2023年荷蘭著名的天文學家德西特,2023年**數學家副裡德曼以及2023年比利時的物理學家勒每特先後提出了膨脹宇宙論,美國的天文學家哈玻,所觀測到的紅移定律等,紅移現象等有力地支援了宇宙膨脹理論。

**出身的美國物理學家加莫夫 2023年基於膨脹理論的基礎上,根據引入合物理的知識,提出了宇宙大**理論,認為宇宙的起源是溫度和密度接近無窮大的原始火球**而產生的。2023年,美國兩位電訊工程師彭齊亞跟威爾遜在研究衛星的電波通訊的時候,他們製作了一個非常靈敏的接收機,接收到了來自宇宙各方向強度都不變的背景微波輻射,這種微波輻射恰好相當於3.5k左右的遙遠宇宙的黑體輻射,跟前面的預言是非常之接近的。

這一表現被認為是證實了宇宙大**學說的背景輻射的預言,隨後大**學說被廣泛的接受,並且發展成為當代宇宙學的一個標準模型。

第四、從物理學啟示當中,一條重要的啟示是物理學包括其他的自然科學,都需要數學語言。因為數學是對數與形的簡捷的概括和優美的表達方式,所以物理的規律,往往用數學語言來表達。近代物理學的書寫語言幾乎都是數學,革命導師馬克思曾經認為,只有當一門科學成功地運用數學才可以認為是成熟了的學科。

但是現在馬克思的這一結論,還需要在生命科學領域裡邊得到證實,因為生命科學尤其到了分子生物學這個階段,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成熟的數學方程可以概括它的規律,也許人們還沒有走到這一步。在20世紀,物理學與數學的緊密關係,遠非其前三個世紀所能比,並且越來越顯示出數學與物理的內在的一致性。可以認為,物理學不僅是數學家面臨大量新的數學問題,而且某種意義上也能夠引領著數學家朝著起先還夢想不到的地方前進。

第五、新儀器的發明為當代科學開啟了新的途徑跟視窗在科學已經越來越依賴於研究手段的今天,實驗手段的進步不僅可以有助於理論突破,甚至可以開啟新的視窗,改變科學家的思路,開闢新的研究領域,任何輕視實驗手段和方法的思想,都可能使科學處於停滯和陷於困境。這也是為什麼在理論物理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人們還要耗費須資,去製造對撞機,去製造天文望遠鏡,去製造聚變實驗裝置,去製造一個又一個有巨大解析度的電子計算機,核磁共振裝置等等。

第六個啟示是物理學與生命科學之間相互作用。生命是物質的,所以物理學的發展也必定要涉及涵蓋生命物質的規律的研究。物理學與其他自然科學交叉與相互作用,曾經產生並形成了科學物理學,生物物理學和心理物理學,天體物理學、地球物理學,大氣物理學海洋物理學和空間物理學等諸多的交叉學科,這種交叉和相互作用最突出的表現還在於,20世紀的生命科學在物理學的基礎上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也就是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以及分子生物學的資訊。

2023年基因重組開闢了基因技術工程應用的可能性,從而使人類看到了運用生物技術造福人類的廣闊的前景。生命科學的這種革命性的變革正是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等相互交叉的結果,在這個過程當中,物理學的概念與方法以及物理學家深入到生命科學領域進行探索,為此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所以現在看來,學生命科學跟學物理之間,包括跟數學之間,沒有不可跨越的鴻溝,許多有成就的生命科學家,有些就是來自於物理學、化學等其他領域。

有許多原本學物理的科學家,他成名以後,興趣轉移到去參與生命科學的研究,量子力學的創立者薛定蛾,2023年寫過《生命是什麼》,這一書曾深刻影響了一批物理學家和生物學家的思想,促成了分子生物學誕生出了三個基本的學派,這就是比德爾代表的化學學派,德爾布呂克代表的資訊學派,以及肯德魯代表的結構學派。

第七、社會需求的拉動以及科學與技術之間的相互作用是推動物理學近百年進步的根本原因。以奈米技術為基礎新的工具將導致小於100奈米超微分子器件的誕生,這些分子器件可能具有更為主動和複雜的效能,能夠幫助人類完成更為複雜的操作,或者精確的操作,基於分子裝配的奈米技術,將能夠對物質結構進行完全的事先的設計跟控制,使人類能夠按照自然規律製備出超微的智慧器件,半導體積體電路和奈米科技的發展表明,導致科技進步的動力不僅**於科學家工程師的創造欲,而且**於社會需求的拉動。

物理學在為我們解釋周邊物質世界的同時,也為我們營造出了內容豐富、思維縝密,不斷創新,妙趣無窮的理論方法和實驗體系。20世紀的近代物理學革命與19到20世紀之交的物理學形勢相關,那時物理學上空有兩朵所謂烏雲,竟使得一些物理學家驚撥出現了物理學危機。近代物理學革命不僅解決了兩朵烏雲導致的這場危機,而且把整個物理學自然科學都置於以量子論和相對論兩大理論為支柱的現代物理學的基礎之上。

19世紀的最後一天,歐洲著名的科學家曾經歡聚一堂,會上,有一位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湯姆生,回顧物理學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時說,物理大廈已經落成,所剩的只是一些修飾工作,同時他在展望20世紀物理學前景時,卻若有所思的講,動力理論肯定了熱和光是運動的兩種方式,現在它的美麗而晴朗的天空卻被兩朵烏雲籠罩了,第一朵烏雲出現在光的波動理論上,第二朵烏雲出現在關於能量均分的麥克斯韋波茲曼理論上。這兩朵烏雲,現在被量子論跟相對論所驅散,雖然目前今天的物理學,誠然面臨著一些重要的理論與實驗問題亟待解決,比如類星體的能源問題,暗物質,暗能量和反物質的問題,愛因斯坦場方城的宇宙項問題等,中微子振盪問題,質子衰變問題等,但是到現在為止,物理學家還沒有人像19世紀20世紀驚呼物理學的危機。相對論和量子論在科學各個領域的擴充套件與應用,雖然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功,但科學永無止境,沒有到非常完善的成動,看來一直作為精密科學典範的物理學還是魅力未減,作為其他經驗科學基礎的地位短時期還不會改變。

現在我們的科學技術發展的重心開始向生命科學,向資訊科學等傾斜,但是物理學依然是基礎,數學依然是基礎,是重要的工具,這一點並沒有改變。物理學的巨大魅力還在於他從理論認識中,延伸出眾多的技術原理,20世紀物理學為我們這個社會提供了四個主要的新技術的原理,這就是核能技術,半導體技術,包括大規模積體電路的技術,鐳射技術和超導技術。半導體技術,鐳射技術還衍生出網路技術,雖然在20世紀近代物理學革命以後,在約為3/4世紀的時間內,物理學並沒有發生新的基礎性的革命性的重大變革,物理學的進展主要還表現為對於相對論量子論的完善及推廣應用上,但這並不意味著物理學的發展已經走到了盡頭。

當代科學發展的態勢和社會對科學的迫切需要,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科學未來發展的方向及特徵。一些傳統科學將繼續保持相當的獨特性,物理科學作為整個自然科學發展的基礎地位一時還不會動搖,但是科學的學科結構重心無疑將轉移到生命領域。

數學科學作為數與形的科學,其簡潔精確優美的表述方式繼續在子自然科學,應用技術與社會人文科學中得到更為廣泛的利用。資訊科技作為研究與知識資訊交流,傳播的技術手段,會隨著自身發展及其與其他領域的結合不斷進步,並通過廣泛滲透促進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各自然系統的研究以及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之間的結合將成為跨學科研究的新的生長點,他們的發展和廣泛運用,都將有力地推動學科間整合和交叉學科的誕生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