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體的顏色是什麼來決定的,看到的顏色就是物體的顏色

時間 2021-10-14 20:17:45

1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得明確,顏色並不是客觀實在的概念,不同的生物(假設我們討論的生物都具有視覺器官)看同一個物體,看起來的顏色一般是不同的。舉例說,狗就無法分辨顏色,它眼裡的世界就是黑白電視機呈現的模樣。

對於人類來說,正常的眼睛看到的顏色,由光的頻率(或者波長)決定,按照波長遞減,依次為紅橙黃綠藍靛紫。這些光,我們稱之為可見光。

所以,物理上所說的顏色,對於人類的正常視覺而言,由光的頻率或者波長決定。

我們看到物體的顏色是因為物體反**特定波長的光,那麼物體本來是什麼顏色的呢?

2樓:仔仔麥

思考的方式太經典化了。所謂“顏色”的概念其實光波的波長,只有300nm~800nm左右的電磁波(光是電磁波的一個波段)才能被人眼中感色的細胞接收,而物體本身是並不沒有顏色的,因為物體不發光,準確地說是不發出可見光,但是會發出非常微弱的電磁波,這種現象是物質內部的電子運動的結果。比如人體本身會發出9600nm左右的波長,這也是長波紅外相機可以在黑暗的夜晚拍出人像的原理。

而物體之所以被人眼看見,而且有不同的顏色,是因為不同的物質跟可見光相互作用,包括吸收,折射,反射之後,被人眼接收,然後由神經系統去分辨顏色,至於物體反射那種顏色,跟組成物體的物質種類有關,比如石英玻璃之所以透明是因為,石英對300nm~800nm光波的吸收非常小,但在紅外的某一個波長卻有很強的吸收,假設人眼對這個波長敏感,那你就會看見玻璃變黑了。

3樓:可以

我們平時看物體主要依賴光的(漫)反射。

漫反射:當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線射到粗糙的表面時,表面會把光線向著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線雖然互相平行,由於各點的法線方向不一致,造成反射光線向不同的方向無規則地反射,這種反射稱之為“漫反射”或“漫射”。人眼之所以能看清物體的全貌,主要是靠漫反射光在眼內的成像。

4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感覺不只是物理問題了,而是哲學問題。我們大腦中的顏色的概念只是我們對於客觀事物某種屬性的反映。客觀世界的這些物體有的是對不同波長的光的不同程度的反射和吸收的屬性,是沒有顏色的概念的,“顏色”這只是我們人認識和描述客觀世界的工具。

以上是我的理解

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光決定的,那麼什麼決定了它反射什麼顏色的光?

5樓:科幻怪怪

是表面分子,並朝向表面一面的長短來決定的。因為,不僅不同分子形狀不同,而且分子形狀也未必對稱,這就使同一個分子的各個面也不相同。由於分子排列、運動都是有規律的,所以單質、化合物分子表面朝外的一面長短一樣。

這樣就使不同物質對不同光波長短反射的效果,或者說對不同光波反射的效率不同,所以反射顏色的光不同。混合物也是各種分子長短的綜合效應決定的。

也就是說是物質顆粒的大小,和物質顆粒受光一面的長短決定了顏色的光。

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他反射的色光決定,而且白色反射一切色光那麼無色物體呢反射什麼色光無色一定透明嗎

光線 子 和物質的相互作用有三種 1 光被反射,2 光被物質吸收,3 光透過物質。1 光被反射 如光正射到物體表面,則被射很少。如和物體表面的法線成某一角度入射,光則以和入射角相同的反射角反射,所以,光照到乙個粗糙的表面,它的很大部份被散 進不了物體。另外,物體內也要無物結構缺陷 孔洞,破裂等 否則...

內心決定視角,你的內心是什麼樣,決定你看到的世界 看到的人是什麼樣是什麼意

在廣利橋讀西遊記的喜鵲 對自己有所承諾,有所認可,然後努力地工作和生活。你的心,也許決定了你所看到的。做一份 填一份紙張,在早就有了規範模本的基礎上,稍加附帶了點個人的色彩。不多不少,徘徊在邊緣,遊走在中間,渴望著前面瞬息萬變的交際頂點。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了2019年的胡潤80後白手起家富豪榜單,內心...

在地球上看到的金星是什麼顏色的,看到什麼顏色和什麼顏色的不能配

愛小喵cy的雞 白色的,非常亮。因為它老在太陽附近打轉,所以不會整夜都能看見。如果樓主想看,就請犧牲一點睡覺時間,早上5 30左右看看東方的天空,就算是近視的人不戴眼鏡也能感覺到它的光芒,所以不會認錯星的。 天下第二 這主要看你是用什麼看了,如果你用肉眼看跟普通的星星沒什麼區別主要是比其它的星星要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