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你愛我媽呀
1、劉忠
2023年黃埔軍校11期學員,就讀於成都北較場。分別參加了2023年武漢會戰、2023年長沙會戰,期間由排長公升為營長,左手臂被槍打穿負傷。2023年退役,在隆昌的兵站工作。
於2023年去世,享年83歲。
2、孫震
2023年出生,成都人。2023年擔任國民革命軍29軍副軍長,2023年擔任22集團軍副總司令,並參加了山西會戰。2023年擔任22集團軍總司令,駐紮在山東臨城,參加了台兒莊戰役。
之後,22集團軍在湖北襄樊一帶與日軍周旋,直至2023年8月日本宣布戰敗投降。
2023年孫震被公升為國民黨陸軍上將。2023年底去台灣,2023年於台北去世,享年94歲。
3、羅昌舉
經歷了2023年的成都大轟炸。2023年在重慶就讀於國民黨國防部38技校。2023年考入空軍11飛機修理廠,抗日戰爭中在鳳凰山機場作為一名地勤人員做出過很多貢獻。
抗戰勝利後調任77空軍留守站任負責人。2023年擔任西南空軍司令部(原國民黨西南航空站)第四中隊的分隊長。
2023年後,一直在地方擔任技術工作至2023年才退休,現年83歲。
4、楊振寧
楊振寧,2023年10月1日生於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清華大學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休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台灣**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學院名譽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2023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是中美關係鬆動後回中國探訪的第一位華裔科學家,積極推動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進中美兩國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
5、錢學森
錢學森(1911.12.11-2009.
10.31),漢族,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準確的描述了鄧稼先的一生,它最早是用來評鑑誰的?你還能舉出類似的人物嗎?
2樓:狂人橫刀向天笑
「鞠躬盡抄瘁,死而後已襲」準確的描述bai了鄧稼先的一生,它最早是du用來評鑑諸葛亮的zhi;類似的人物有錢
dao學森。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讀音】 jū gōng jìn cuì,sǐ ér hòu yǐ【用 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釋 義】鞠躬:彎著身子,表示恭敬、謹慎;盡瘁:竭盡勞苦;已:停止。指勤勤懇懇,竭盡全力(勞苦),到死為止。
【成語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意思說,我一定勤勤懇懇,不辭勞苦,小心謹慎地辦事,為國家大事用盡我的力量,一直到死為止。
3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有關鄧稼先的簡介,故事,經歷,關於鄧稼先的小故事(簡短一些)
廣增嶽箕鵑 揚振寧和鄧稼先是同鄉,初中同學,西南聯大同學,一起坐船去美國留學。後來兩人有著完全不通的價值取向,走上了完全不通的道路!揚振寧留在美國繁華世界,靠獲得諾貝兒獎,出盡風頭,晚年還不甘寂寞!鄧稼先當年毅然回國,為中華民族的兩彈一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可惜的是由於當年的科研試驗條件有限,人身防護...
鄧稼先與錢學森有什麼聯絡與區別,鄧稼先和錢學森是什麼關係
小高老師 解答 聯絡 鄧稼先 錢學森都對祖國的飛彈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都提高了國家的科技研究能力,提高了綜合國力。1 研究身份不同 鄧稼先是中國核 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 領導者,被稱為 兩彈元勳 錢學森是組建中國第乙個火箭 飛彈研究所 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2 它們研究領域不同 鄧稼先...
鄧稼先事蹟一則,鄧稼先的事蹟有哪些?
1950年,鄧稼先從美國普渡大學回國,先後擔任中國科學院物理數學學部委員 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核工。在沒有資料,缺乏試驗條件的情況下,鄧稼先挑起了探索原子彈理論的重任。語文課 第一課時 鄧稼先 鄧稼先的事蹟有哪些?鄧稼先的主要事蹟是為中國核 原子 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鄧稼先是中國核 研製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