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的問題,古生物進化的問題?

時間 2022-07-31 22:25:09

1樓:竹中益重

古生物生存在地球歷史的地質年代中而現已大部分絕滅的生物。包括古植物(蘆木、鱗木等)、古無脊椎動物(貨幣蟲、三葉蟲、菊石等)、古脊椎動物(恐龍、始祖鳥、猛獁等)。古生物死後,除極少數(如凍土中的猛獁,琥珀中的昆蟲)由於特殊條件,仍儲存原有的組織結構外,絕大多數經過鈣化、碳化、矽化,或其他礦化的填充和交替石化作用,形成僅具原來硬體部分的形狀、結構、印模等的化石。

化石經過自然界的作用,儲存於地層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和它們的生活遺跡。大多數是莖、葉、貝殼、骨骼等堅硬部分,經過礦物質的填充和交替作用,形成僅保持原來形狀、結構以至印模的鈣化、碳化、矽化、礦化的生物遺體、遺物或印模。也有少數是未經改變的完整遺體,如凍土中的猛獁、琥珀中的昆蟲等。

化石是古生物學的主要研究物件

什麼是古生物呢?

顧名思義,古生物就是那些已經死去很久的古老生物。那麼,我們是怎麼知道這些死去已久的古老生物的呢?

原來,古生物死亡以後並不是全部都煙消雲散了。許多古生物的遺體、遺跡埋藏在地層裡,以化石的形式儲存了下來。

生命的進化歷程

正是這些化石,告訴我們生命在地球上至少已經存在了38億年。這些化石還告訴我們,在這38億年的漫長歲月中,各門各類的生物經歷了起源、繁盛、衰落到絕滅的過程,而整個生物界卻在這個過程中經歷了由簡單到複雜、從低階向高階的進化歷程。

2樓:深海飛鯨

三葉蟲trilobita

三葉蟲屬於節肢動物門、三葉蟲綱,僅生活在古生代的海洋中,在早古生代的寒武紀出現,在二疊紀末的地質災害事件中全部滅絕。三葉蟲的蟲體外殼縱分為乙個中軸和兩個側葉,故名三葉蟲,由前至後又橫分為頭、胸、尾3部。三葉蟲全屬海生 ,多數營游移底棲生活 ,少數鑽入泥沙中或漂遊生活。

寒武紀早期出現,種屬和數量都很多,到了晚寒武世發展到高峰,奧陶紀仍然很繁盛,進入志留紀後開始衰退,至二疊紀末則完全絕滅。

菊石ammonoid

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的乙個亞綱。是已絕滅的海生無脊椎動物,生存於中奧陶世至晚白堊世。菊石通常分為9目約80個超科,約280個科和約 2000 個屬,以及許多種和亞種等。

旋齒鯊helicoprion

旋齒鯊的學名helicoprion。「helico」一詞在希臘語中是「螺旋形的」或「環狀的」的意思,「prion」是「鋸子」的意思,「helicoprion」的組合意思是「環狀的鋸子」。可見,這個學名對螺旋齒的外觀做了形象的比喻。

迄今為止,對於旋齒鯊的研究已有百年之久,相關的**發表了二百多篇。由於螺旋齒的內部構造和現代鯊魚牙齒相似,古魚類學家將其劃分為鯊魚類,是一種早已絕跡的古老軟骨魚類。本世紀前,古魚類學家共描述了11個屬,約30餘個種,通過化石的埋藏層位研究得知,旋齒鯊生存於二疊紀至三疊紀(距今約二億至三億年前)的海洋中。

那麼,螺旋齒位於魚體何處?有什麼用途?多年來這兩個問題在國際上引發了不少爭論。

猛獁象猛獁象(mammuthus)長鼻目真象科(elephan-tidae)的已絕滅的一屬。此屬動物,英文全都叫做mam-moth,「猛獁」乃沿用日本人的譯名。廣義的猛獁一度曾包括平額象(mammuthus planifrons)、南方象(mammu-thus meridionalis)等許許多多早期原始的真象,其中有一些型別與現生的印度象和非洲象系統關係非常近。

始熊貓據已發現的化石研究分析,早在800萬年前的晚中新世,中國雲南祿豐等地的熱帶潮濕森林的邊緣,就生活著大熊貓的祖先――始熊貓(ailuaractos lufengensis),這是一種由擬熊類演變而成的以食肉為主的最早的熊貓,個體猶如乙隻較肥胖的狐狸。距今400萬年前的被稱為「始熊貓」的化石是在雲南元謀發現的。地質時代屬上新世末〔23〕。

如果「始熊貓」被認為是中國大地上、的第一只大熊貓,則大熊貓比中國土地上人類出現要早。

潛隱龍cryptoclidus

一種中等大小的蛇頸龍,頭骨比較扁平。具有細長的牙齒,用以捕捉浮游或掘穴生活的海洋無脊椎動物。

證據 一些包括幼年個體在內的完整骨架。化石大部分產於英國和法國北部,也有來自俄羅斯和南美的發現報告。

大小 最大長度8公尺,頭骨長60厘公尺,估計重達8噸。

食性 魚類和烏賊。

時代 1.65~1.50億年前。

古生物進化的問題?

3樓:歐西裡豬

進化是具有隨機性的,不是時間長就一定能進化。像鱷魚,和恐龍乙個時代的生物,但是到現在也沒有變樣。

4樓:醫渣客棧

額....

因該說,它們也在進化的

因為,一開始的恐龍,同樣低等——到後期的恐龍——已經進化了很多了只是,它們沒有人類的進化那麼快.... 就滅絕了........

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恐龍當了炮灰了 他們的進化為人類的進化做出了貢獻,最早的恐龍中不是也沒有靈長類嗎 後來不是慢慢有了嗎

6樓:我叫

因為並不一定要有高智商才能生存,也並不一定沒有高智商就會滅絕。

7樓:匿名使用者

你我都是恐龍的後代--龍的傳人

恐龍不是乙個物種,而是當時繁盛的一大類古代爬行動物的統稱。氣候問題也好、火山爆發也好使的絕大多數的恐龍短時間內死亡了,但是存活下來的恐龍在漫長 的進化過程中不斷演變,有的形成了現在的爬行動物,有的形成了想在的鳥類,有的形成了哺乳動物,在此基礎上,人類也誕生了,你說人類不是龍的傳人嘛!

請問下古生物學者關於恐龍的問題

8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有人問你,世界抄上最大的食肉恐龍

襲是什麼,也許你會毫不猶豫地說:「霸王龍!」

但是現在我們要告訴你,霸王龍在過去確實扮演過最大食肉恐龍角色,不過現在,它的「冠軍」地位已經讓位了。

2023年8月,阿根廷的古生物學家在其境內的內烏肯省發現了一種食肉恐龍,其化石材料包括大腿骨、臀部骨骼、尾骨和帶有牙齒的下頜骨。由於它的大腿骨就長達1.4公尺,牙齒有成年人的小臂那麼長,因此科學家研究後認為,這種生活在距今1億1千萬年前的恐龍有12.

5公尺長,體重估計達8噸,比那個叫做「蘇」的霸王龍之王還要長10厘公尺。科學家推測,這種恐龍以粗壯的後腿支撐身體並兩足行走,前臂短小,只用於抓取食物。它那巨大的牙齒完全可以撕碎任何獵物。

這麼大的食肉恐龍一次得吃下多大的獵物才能滿足它的胃口啊?說來也巧,在同一地區,古生物學家還發現了一種巨大的素食恐龍。這種素食恐龍長達30多公尺,體重估計有將近100噸。

很可能,這種巨大的素食恐龍正是那種巨大的肉食恐龍的主要捕食物件

古生物學主要研究哪些方面?

9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古生物學是研究地質時代中的生物及其發展的科學。古生物學全面地研究了古代生物的形態、分類、生活方式、生存條件和地史分布等,古生物學還闡明了生物進化發展的基本途徑和規律。

古生物學的研究物件是從岩層中發掘出來的化石。通過對化石的考察,配合對含化石岩層的了解以及其他一些有關地質問題的研究,就能解釋古代生物中的各類問題。古生物學研究中最著名的就是驗證大陸漂移學說。

另外,由於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生活著不同的生物,也沉積著不同的沉積物,通過對其中化石的研究,可推斷當時的古地理和古氣候,而且有些礦產,如煤、石油等的形成與生物密切相關,通過研究可了解這些礦產的成因。

古生物的介紹,古生物的簡介

古生物生存在地球歷史的地質年代中 而現已大部分絕滅的生物。包括古植物 蘆木 鱗木等 古無脊椎動物 貨幣蟲 三葉蟲 菊石等 古脊椎動物 恐龍 始祖鳥 猛獁等 古生物死後,除極少數 如凍土中的猛獁,琥珀中的昆蟲 由於特殊條件,仍儲存原有的組織結構外,絕大多數經過鈣化 碳化 矽化,或其他礦化的填充和交替石...

古生物學家把化石分為哪3類,古生物的古生物化石

實體化石 模鑄化石 遺跡化石和化學化石 亞洲象非洲象 化石有分為哪幾類 貴世理愛 痕跡化石 遺跡化石 實體化石 鑄模化石 遺物化石 古生物的古生物化石 關於化石的資料 5 化石是存留在古代地層中的古生物遺體 遺物或遺跡。化石的分類方式有很多種,最普遍的方式是按其留存的生物遺跡型別分為三類 實體化石,...

關於古生物的短文,左右,關於古生物的短文,100字左右

恐龍是出現於二億四千五百萬年前,並繁榮於六千五百萬年前中的爬蟲類。或為恐龍和與它同一時代的蛇頸龍 翼龍等的模糊總稱。恐龍在某一時期突然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乙個謎,這個謎至今仍無人能解。地球過去的生物,均被記錄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層中,即曾發現許多恐龍的化石。其中可以見到大量或呈現各式各樣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