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際網路早讀課
諡號: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為諡或諡號。《逸周書•諡法解》:
“諡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上古諡號多用一個字的,如周平王(平)、秦穆公(穆);也有用兩個字的,如魏安王(安)、趙惠文王(惠文)等。後世帝王諡號多用一字,如漢武帝(武,威強睿德曰武)、隋煬帝(煬,好內遠禮曰煬);其餘人(指非帝王者)大多用兩字,如文忠公(文忠,歐陽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
諡號是周開始的,除了天子,諸侯、大臣也有諡號,但我這裡是專講皇帝天子的。秦始皇認為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於是廢了諡號,從他這個始皇帝開始,想傳二世、三世以至無窮,可惜只傳了二世。漢代開始又實行了。
漢倡導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諡號都有個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獻。漢獻帝是他死去之後曹魏給他加的諡號,他做皇帝的時候沒有這個叫法,三國的文藝裡在他做皇帝的時候就把他叫做獻帝,那是胡說八道,難道獻帝未卜先知,早就知道他會把皇位獻出來?
按照周禮,天子七廟,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廟號就一代一代都保留著,沒有廟號的,到了一定時間就“親盡宜毀”,不再保留他的廟,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別的廟裡。廟號就是祖啊宗啊的稱呼,一般祖的檔次比祖更高些。起初,有廟號的皇帝不多,例如兩漢,劉邦是高祖,劉秀是世祖,別的就沒什麼廟號了。
這個祖,和歐洲尊某皇帝為大帝一樣,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績才行,一般往往都是開國皇帝。但也有濫封的,曹魏時,曹操是太祖武皇帝,曹丕是世祖文皇帝,曹睿活著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自稱烈祖明皇帝,很被後世嘲笑。
2樓:9月楓
● 諡(諡)
shìㄕˋ
◎ 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後評給的稱號:~號。~法。~寶(帝王陵墓中,刻有帝后諡號的印璽)。
諡號是周開始的,除了天子,諸侯、大臣也有諡號,但我這裡是專講皇帝天子的。秦始皇認為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於是廢了諡號,從他這個始皇帝開始,想傳二世、三世以至無窮,可惜只傳了二世。漢代開始又實行了。
漢倡導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諡號都有個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獻。漢獻帝是他死去之後曹魏給他加的諡號,他做皇帝的時候沒有這個叫法,三國的文藝裡在他做皇帝的時候就把他叫做獻帝,那是胡說八道,難道獻帝未卜先知,早就知道他會把皇位獻出來?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皇帝的稱呼往往和年號、諡號和廟號聯絡在一起,比如漢高祖就是廟號,隋煬帝就是諡號,乾隆皇帝就是年號。一般最早的皇帝諡號用得多,後來廟號多,明清則往往年號更深入人心。
夏商時代的王沒有諡號,往往直呼其名,他們的稱呼多數用干支,例如太甲、孔甲、盤庚、帝辛,這究竟是排行還是出生年份,現在也眾說紛紜,我們還是不要去管他。諡號是周朝開始有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諡號,是自稱,昭王穆王開始才是諡號。
所謂諡號,就是用一兩個字對一個人的一生做一個概括的評價,算是蓋棺定論吧。象文、武、明、睿、康、景、莊、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漢惠帝、晉惠帝都是沒什麼能力的,質帝、衝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厲、靈、煬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詞,但還有點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獻帝、順帝,那就是勝利者對失敗者的嘲笑了。另外孫權是個特例,他的諡號是大帝,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
諡號是周開始的,除了天子,諸侯、大臣也有諡號,但我這裡是專講皇帝天子的。秦始皇認為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於是廢了諡號,從他這個始皇帝開始,想傳二世、三世以至無窮,可惜只傳了二世。漢代開始又實行了。
漢倡導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諡號都有個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獻。漢獻帝是他死去之後曹魏給他加的諡號,他做皇帝的時候沒有這個叫法,三國的文藝裡在他做皇帝的時候就把他叫做獻帝,那是胡說八道,難道獻帝未卜先知,早就知道他會把皇位獻出來?
按照周禮,天子七廟,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廟號就一代一代都保留著,沒有廟號的,到了一定時間就“親盡宜毀”,不再保留他的廟,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別的廟裡。廟號就是祖啊宗啊的稱呼,一般祖的檔次比祖更高些。起初,有廟號的皇帝不多,例如兩漢,劉邦是高祖,劉秀是世祖,別的就沒什麼廟號了。
這個祖,和歐洲尊某皇帝為大帝一樣,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績才行,一般往往都是開國皇帝。但也有濫封的,曹魏時,曹操是太祖武皇帝,曹丕是世祖文皇帝,曹睿活著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自稱烈祖明皇帝,很被後世嘲笑。
一般廟號叫高祖或太祖都是開國皇帝,如漢高祖劉邦、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元太祖鐵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爾哈赤,叫世祖的往往是完成統一的,如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臨,劉秀也是靠自己重新建立一個王朝的,所以也是世祖,朱棣和他們差不多,所以叫成祖,另外玄鏵被叫做聖祖,也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
年號也不是一開始都有的,漢朝初期就沒有,後來才開始出現,而且皇帝一般都喜歡換年號,好事壞事都要換,有的幾年換一次,偶有的一年要換幾次,一般樸素務實的皇帝年號換得少,愛標新立異的年號換得多,比如唐太宗一直用貞觀,玄宗也不大換,而武則天就特別喜歡改年號,一般年號是兩個字的,她還用過四個字的。
本來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廟號,但是都有諡號,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稱諡號。從唐開始就誰都有廟號了,所以人們習慣稱廟號。明清兩代的皇帝一般一個年號用一輩子,所以人們習慣稱他的年號,這裡面只有明英宗用過兩個年號,因為他被瓦剌俘虜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來後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時他發動政變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兩個年號。
另外同治原來的年號叫琪祥,是肅順他們擬的,不久慈禧發動政變,殺了肅順,年號改作同治,原來的年號沒叫開,人們都習慣地稱同治帝。
有時候,不做皇帝的,死後給尊為皇帝,如曹操、司馬懿父子,還有一個是多爾袞,他手握大權,死後被福臨尊為成宗義皇帝,但那是權宜之計,不大一個月,福臨囚禁了多爾袞的兄弟阿濟格等人,然後宣佈多爾袞有**之心抄了他的家,成宗義皇帝的稱呼自然也沒了
諡號是對死去的帝王、大臣、貴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始於西周。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於周室,死後獲諡。這是諡法之始。
《周禮》說:“小喪賜諡。”小喪,死後一段時間。
《逸周書.諡法解》:“諡者,行之�也。
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出於人。”
諡法制度有兩個要點:一是諡號要符合死者的為人,二是諡號在死後由別人評定並授予。君主的諡號由禮官確定,由即位皇帝宣佈,大臣的諡號是朝廷賜予的。諡號帶有評判性,相當於蓋棺定論。
諡號來自於諡法。諡法規定了若干個有固定涵義的字,大致分為三類:屬表揚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屬於批評的有:煬、歷、靈等;屬於同情的有:哀、懷、愍、悼等。
如,楚懷王的“懷”表示“慈仁短折”。前者稱為上諡、美諡;中者稱為下諡,惡諡;後者稱為中諡。一九二六年六月,著名學者王國維自沉身亡,溥儀“詔”諡“忠愨”,墓碑上刻著“王忠愨公”。
愨:誠實。陳寅恪在其碑文中說:
“思想不自由,毋寧死耳!”惟恐思想不自由,是王國維尋死的主要原因。這是中國諡號制度的終點。
惡諡是後來才有的——人們漸漸覺察到,有些帝王大臣不是好人,有一些還很可恨。周厲王在“厲”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他是一個貪婪的君主,“國人”發動暴動,他逃到彘(今山西霍縣東北),後來死在了那裡。
《召公諫厲王彌謗》是先秦歷史散文名篇,選進了多種課本。本文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厲王的**殘暴。
隋煬帝的“煬”表示“好內怠政”、“外內從亂”,是他被縊殺當年,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加的。
始皇倨傲廢諡法
秦代皇帝嬴政看到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廢除了。他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就將“皇”、“帝”連起來開始稱“皇帝”。“皇帝”比上諡更加溢美,所以歷朝最高統治者欣然接受。
西漢又恢復了諡號。
諡號的字數,從一個字開始,發展到後來用好多個字,簡直成了褒義詞堆砌。武則天開創了皇帝生前疊加諛詞即自己定諡的先例。其實質由客觀地評判變成了一味地溢美,字數的增加是溢美程度的發展。
唐代對歿世皇帝簡稱諡號。明朝皇帝諡號十七字。清朝皇帝諡號為廿一字。
字數這麼多,當然就無法當名字叫了,只是在特定場合用。
4樓:方智飛
應該是從西周就有了吧..翻開西周以前的歷史..沒有一個統治者有諡號的
從西周開始,就有周文王,周武王了..
不過諡號不能亂叫...要後人稱先帝才可以怎麼叫...諡號是皇帝掛了後,後人幫他加的.如果皇帝沒死,就這樣叫,那等於是詛咒皇帝死.那可犯死罪.
5樓:偶水想知道
很早就有了。具體的也不好考證。
6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個王朝就有了或者更早
中國古代的“諡號”是在什麼時候授予的?
7樓:手機使用者
去世之後
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為諡或諡號。
諡號是什麼?
8樓:一個廚師
諡號是對死去的帝王、大臣、貴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始於西周。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於周室,死後獲諡。這是諡法之始。
《周禮》說:“小喪賜諡。”小喪,死後一段時間。
《逸周書.諡法解》:“諡者,行之跡也。
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出於人。”
諡法制度有兩個要點:一是諡號要符合死者的為人,二是諡號在死後由別人評定並授予。君主的諡號由禮官確定,由即位皇帝宣佈,大臣的諡號是朝廷賜予的。諡號帶有評判性,相當於蓋棺定論。
諡號來自於諡法。諡法規定了若干個有固定涵義的字,大致分為三類:屬表揚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屬於批評的有:煬、歷、靈等;屬於同情的有:哀、懷、愍、悼等。
如,楚懷王的“懷”表示“慈仁短折”。前者稱為上諡、美諡;中者稱為下諡,惡諡;後者稱為中諡。一九二六年六月,著名學者王國維自沉身亡,溥儀“詔”諡“忠愨”,墓碑上刻著“王忠愨公”。
愨:誠實。陳寅恪在其碑文中說:
“思想不自由,毋寧死耳!”惟恐思想不自由,是王國維尋死的主要原因。這是中國諡號制度的終點。
惡諡是後來才有的——人們漸漸覺察到,有些帝王大臣不是好人,有一些還很可恨。周厲王在“厲”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他是一個貪婪的君主,“國人”發動暴動,他逃到彘(今山西霍縣東北),後來死在了那裡。
《召公諫厲王彌謗》是先秦歷史散文名篇,選進了多種課本。本文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厲王的**殘暴。
隋煬帝的“煬”表示“好內怠政”、“外內從亂”,是他被縊殺當年,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加的。
● 始皇倨傲廢諡法
秦代皇帝嬴政看到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廢除了。他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就將“皇”、“帝”連起來開始稱“皇帝”。“皇帝”比上諡更加溢美,所以歷朝最高統治者欣然接受。
西漢又恢復了諡號。
諡號的字數,從一個字開始,發展到後來用好多個字,簡直成了褒義詞堆砌。武則天開創了皇帝生前疊加諛詞即自己定諡的先例。其實質由客觀地評判變成了一味地溢美,字數的增加是溢美程度的發展。
唐代對歿世皇帝簡稱諡號。明朝皇帝諡號十七字。清朝皇帝諡號為廿一字。
字數這麼多,當然就無法當名字叫了,只是在特定場合用。
● 曹操求“文”反得“武”
在比較長的時期內,諡法大體上還公正,甚至連皇帝也左右不了。比如曹操一心想做周文王,以體現自己的文治武功,他夢寐以求的“文”表示具有“經天緯地”的才能或者“道德博後”、“勤學好問”的品德。但後人偏偏諡之為魏武帝。
根據諡法,克定禍亂,刑民克服,誇志多窮為武。
曹操這個諡號是在兒子做江山的時候定下來的。兒子即使想給老子塗脂抹粉也做不到。到後來就變成對死者的吹捧,完全失去了原來的意義。
曹操想到做不到,後來的皇帝真是心想事成了。正常情況下,一個制度建立以後,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完善。隨著中國封建制度一步步走向沒落,一些好的制度如加諡,也變質了。
韓愈的諡號是什麼,韓愈的諡號是文什麼啊
韓文公 即唐代韓愈,文公是他的諡號。韓文公 即唐代韓愈,諡號文,又稱韓文公。諡號文,又稱韓文公。諡號 文 韓愈的諡號是文什麼啊 韓愈 768 824 唐代文學家 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 今孟縣 人,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韓愈 公元768年 824年 字...
諡號和廟號的區別諡號和廟號有什麼不同
諡號是根據生前的事蹟影響來的評價,廟號也是一種死後的稱謂,但有所不同。廟 字,說文 解釋為 廟,尊祖貌也。宗廟是祭祖的場所,帝王的宗廟中奉祀的祖先都有乙個特立的廟號與諡號相比,廟號的用字少,而且都是褒義的 廟號諡號中國自古就有,廟號似乎稍早,如商朝有廟號 高宗 者,但似乎沒看見有諡號的,至周朝開始加...
清朝歷代皇帝諡號是什麼,清朝所有皇帝的年號,廟號,帝號?
1 努爾哈赤 承天廣運神功聖德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2 皇太極 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3 順治 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4 康熙 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5 雍正 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